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礦山開采都有哪些開采方式成本低
擴展閱讀
石油有多少被轉換成燃油 2025-05-15 12:34:52
銀行信貸產品在哪裡申請 2025-05-15 12:05:20

礦山開采都有哪些開采方式成本低

發布時間: 2022-08-26 08:26:31

㈠ 采礦方法的分類

采礦方法可大致分為露天開采、地下開采和液體開采3種基本采礦方法。

1.露天開采

即在露天條件下,將埋藏較淺的礦石,從礦坑露天礦、山坡露天礦或剝離露天礦進行開采,包括挖掘一系列順序的溝槽。采砂船采礦也屬剝離露天礦的一種,它從平底船上進行挖掘。

2.地下開采

是將埋藏較深的礦石,在地下採用自然支護、人工支護及崩落采礦方法將礦石開采出來。

3.液體開采

又稱特殊采礦法,是從天然鹵水裡、湖裡、海洋里或地下水中提取有用的物質;將有用礦物加以溶解(或熱水融化),再將溶液抽至地面後進行提取;用熱水驅、氣驅或燃燒,把礦物質從一個井孔驅至另一井孔中采出。大多數液體采礦是用鑽井法進行的。

對於一個具體礦床,根據地質條件和岩石力學資料,選擇合理的采礦方法是指如何安全、經濟地采出礦塊、礦房或礦柱內礦石的方法,包括礦塊的采准切割、回採、采空區處理等工作。比較理想的是要使被選用的采礦方法,在符合生產安全和適當采出有用礦物的要求下,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如采礦方法選擇不當,將長期影響礦山生產技術指標和經濟效益。

㈡ 礦產開采方式有哪些

地下采礦方法分類繁多,常用的以地壓管理方法為依據,分為三大類:自然支護采礦法。又稱空場采礦法。主要靠圍岩本身的穩固性和礦柱的支撐能力維護回採過程中形成的采空區,有的用支架或採下礦石作輔助或臨時支護。本法回採工藝簡單,容易實現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采礦成本低,適於開采礦石和圍岩均穩固的礦體,在地下礦山廣泛應用。但開采中厚層以上礦體,需留大量礦柱,礦石回採率低,因此采高價礦床時用得較少。人工支護采礦法。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維護采空區,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稱充填采礦法。在礦房或礦塊中,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送入碎石、爐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進行地壓管理、控制圍岩崩落和地表移動,並在形成的充填體上或在其保護下進行回採。適用於開采圍岩不穩固的高品位、稀缺、貴重礦石的礦體;地表不允許陷落,開采條件復雜,如水體、鐵路干線、主要建築物下面的礦體和有自然火災危險的礦體等;也是深部開采時控制地壓的有效措施。優點是適應性強,礦石回採率高,貧化率低,作業較安全,能利用工業廢料,保護地表等。缺點是工藝復雜,成本高,勞動生產率和礦塊生產能力都較低。崩落采礦法。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有計劃地崩落圍岩填充采空區以管理地壓的采礦方法。適用於圍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許塌陷的礦體。

㈢ 礦山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l.積極控制好的資源
資源對礦山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是礦山企業的基礎、關鍵,企業的生命線。一種質量高、礦產品適銷對路的資源,更是礦山企業求之不得、竭力想得到的。有了這種資源,無異等於抱了一個金娃娃。質量高的資源應具備以下特點:(1)勘探程度合理;(2)具有一定的規模;(3)礦石的品位高;(4)采礦條件好。勘探程度合理,在可研、設計時,就可選擇一種效率高、成本低、貧化、損失指標優的采礦方法,選擇一種成本低、回收率高、對各種礦物可進行綜合回收的選礦方法;另一方面,由於勘探程度合理,礦山可少做一些補充探礦工程,從而減少探礦支出,降低綜合成本。對於勘探程度高的資源,在礦山基建生產期間,布置的開拓采准工程就更趨向於合理、科學,一方面可節約投資,另一方面可降低經營費用。規模大,可以加大處理量,降低采礦、選礦成本,實現規模效益。高品位礦石可大大降低單位礦產品的成本。采礦條件好,就可以低成本、高效率、技術指標好,安全、可靠地回採礦石。
2.科學、合理、嚴格控制探采工程
任何一個礦山在生產期都存在進一步探礦的必要。對已知礦體、礦脈進行邊探、邊摸底,詳細准確地了解礦體的賦存情況,一方面可增加地質儲量,另一方面可為礦塊設計提供詳細的資料,科學合理地布置采礦工程。在生產期間,對已知礦體周邊進行探礦,了解礦體周邊是否還有未知的盲礦體,平行脈等。探礦、采礦工程布置的是否科學、合理,都直接影響礦山企業的經營效益,采礦成本,資金的流向,因此在布置探礦工程時,應遵循「全、准、少」的原則。全就是進行探礦後,能夠全面地了解礦脈的賦存情況及礦體周邊的情況;准就是布置工程要准確,工程做完後,就應對新探的對象有準確的了解,有一定的結論,為後面的探、采工作提供依據;少:就是在能達到目的的基礎上,盡可能科學合理地少布置工程。地下各種工程單價都很高,稍有疏忽,就會造成浪費,無形增加成本,因此在設計、布置工程時,應建立有力的管理約束機制,按工程量大小規定審批許可權。工程量較小時,由生產、技術管理部門設計、審查,交主管領導審批。當工程量達到一定規模後,應由生產技術部門設計、主管領導審查,最後由主要領導審批。在設計、審查、審批前,一定要召集有關技術人員進行認真地討論、分析、研究,確定合理的探采方案。只有責任明確,層層把關,才能避免浪費,避免「地道戰」工程。
在工程險收時,對超挖部分堅決不予驗收。要成立多方參加的工程驗收小組,制訂相關管理辦法,建立互相監督機制。要對驗收人員進行技術、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負責心和技術能力。
3.特殊小礦體的回採方法
在金屬礦山,尤其是黃金礦山,常會遇見緩傾斜、薄而特富的小礦脈,棄而不採要造成損失,但回採難度又非常大。如果按正常的采礦方法,既會增大貧化、損失率,又會增加采礦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可採用分層采礦的方法,即先將礦脈下部的圍岩按作業需要,先剝一定高度,然後再采礦石,按照合理的進尺,逐步進行回採。採用這種回採方式,一定要控制好兩個參數:(1)采空區的高度。由於礦脈為緩傾斜賦存,采空區的高度即為回採人員的作業高度,太低時,無法進行作業;太高時,剝離廢石量太大,作業成本增加,因此,一定要合理地控制采空區高度;(2)剝離的廢石不要全部運出地表,一部分可用於砌築礦柱,另一部分可在不影響作業的前提下,堆放在采空區內從而減少提升費用。
4.採用「成本倒演算法"控製成本
核定生產成本有正算和倒算兩種方法。正演算法大家都很清楚,不再敘述。正演算法是計劃經濟體制下一種常用方法,在事前只考慮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人工、管理費各種費用,沒有考慮市場的變化,需求走向,利潤指標的控制是被動的;而「倒演算法」則是首先鎖定利潤指標,利潤優先,再根據市場的價格走勢、需求走向、原礦的品位,確定產品產量、生產、銷售、管理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採用「倒演算法」,哈密金礦的選礦成本,在兩年之中下降了近30%。
5.採用公開招、投標法,控制、降低成本
任何一個礦山,每年都有大量的開拓、采礦、探礦工程,尤其是資源即將枯竭的礦山,探礦工程量更多一些。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量前面已經講了,在此主要談一下如何控制和降低單位工程造價。
縱觀整個社會,在工程發包方面,屬於賣方市場,即施工隊伍多,工程量少。為了能選擇一支資質好、信譽度高、價格合理的施工隊伍,我們通常採用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先以招標條件書的方式,把礦山的基本情況、工程的基本情況和要求及對投標隊伍的基本要求通知到各施工隊伍。要求各投標的隊伍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施工單位的資質、基本情況完整地准備好,並將技術力量、勞動組織、施工設備、流動資金等情況,較詳細地在投標書中說明。招標方在收到投標書後,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序將投標書保管好,確保各單位的投標內容不外泄,以保證招標工作的嚴肅性。要特別講的一點是,為了防止標底泄密,我們在總結了多次的經驗後,最後採取的辦法是:在投標書沒有收齊前,招標方不確定工程標底,然後在投標書收齊後,在未打開前,由招標單位的招標領導小組確定標底。這些前期工作做完後,在招標領導小組會議上將所有的投標書打開公布,最後確定3—4家資質好、信譽高、力量強、價格接近標底的隊伍。由這幾支隊伍進一步詳細地講清楚各種情況,並對領導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最後由領導小組以無記名投票或其他的方式確定一支隊伍。哈密金礦從2000年開始,連續三年都採用了招標方式,探采工程單價下降了20%左右。
6.採用新的材料供應方式,降低破、磨礦成本
破礦、磨礦材料供應,傳統方法是:由礦材料供應部門購買鍔板、襯板、鋼球等,生產車間領料使用。這樣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擠佔一定的生產流動資金;(2)在保證材料質量上,使用方是被動的,質量波動也較大;(3)材料價格不好控制。要解決這些問題,可採用破、磨礦單位費用承包的方式,即採用招標的方式,把破、磨1t礦石的費用一次性包死,合作期可長可短。材料供應商先無償地把材料運到礦山,由礦山企業和供應商按雙方認可的制度共同保管,每月底根據礦山企業破、磨礦石量,按承包的單價進行結賬,按通俗的說法就是「先上車後買票」。採用這種辦法,一可使得材料生產、供應商主動地提高材料質量。因為質量不保證,就不會賺錢,還有可能賠錢;二是不再擠占流動資金,使得流動資金的周轉周期縮短了。由於在破、磨礦材料供應方面屬於買方市場,因此,經過招標可大幅降低破、磨礦的成本。哈密金礦採用這種辦法後,破、磨礦成本降低了25%之多
7.翻選礦石,減少廢石量
在采礦過程中,肯定有一定量的廢石混入,尤其在小礦脈,難採的礦體,貧化率就會更大。由於廢石的混入,不但要降低入選礦石的品位,而且會增加運費和選礦費用,因此,在礦石提升到地表後,應組織一定的力量,對礦石進行翻選,減少廢石的運輸量,降低運輸成本,更重要的是,在選礦過程中,破碎、磨礦成本都會降低,葯劑消耗也會下降,從而選礦成本有所降低。

㈣ 常見的礦產開採的方法有哪些 急!!!

主要有露天開采和井下開采,露天開采一般是利用大型機械設備從地表自上而下進行採掘,這種開采方式適合礦體出露在地表或覆蓋不太厚的礦山,井下開采一般是通過豎井、平硐、斜井等方式進行地下掘進開採的采礦方式,此方法適合礦體埋深較大的礦山開采。露天開采一般比井下開采要安全,成本較低。

㈤ 礦山開采方法有哪些

礦山開采方法分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露天開采又分為山坡露天開采和坑式露天開采。露天開采方式:台段式(低台段、高台段)、平洞溜井式、聯合式(兩種方式以上)等。開拓方式有公路汽車運輸、電機車運輸、斜坡卷揚運輸、索道運輸及聯合運輸。

㈥ 非煤礦山采礦方法包括什麼采什麼和什麼兩大類方法

摘要 根據礦石回採過程中采場管理方法不同,非煤井工礦山采礦方法可分為四大類:

㈦ 地下開採的方法有哪些

地下開采方法分類繁多,常用的以地壓管理方法為依據,分為三大類:
自然支護采礦法
又稱空場采礦法。主要靠圍岩本身的穩固性和礦柱的支撐能力維護回採過程中形成的采空區,有的用支架或採下礦石作輔助或臨時支護。本法回採工藝簡單,容易實現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采礦成本低,適於開采礦石和圍岩均穩固的礦體
,
在地下礦山廣泛應用。但開采中厚層以上礦體,需留大量礦柱,礦石回採率低,因此采高價礦床時用得較少。
人工支護采礦法
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維護采空區,主要使用充填法,故此法又稱充填采礦法。在礦房或礦塊中,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向采空區送入碎石、爐渣、水泥等充填材料,以進行地壓管理、控制圍岩崩落和地表移動,並在形成的充填體上或在其保護下進行回採。適用於開采圍岩不穩固的高品位、稀缺、貴重礦石的礦體;地表不允許陷落,開采條件復雜,如水體、鐵路干線、主要建築物下面的礦體和有自然火災危險的礦體等;也是深部開采時控制地壓的有效措施。優點是適應性強,礦石回採率高,貧化率低,作業較安全,能利用工業廢料,保護地表等。缺點是工藝復雜,成本高,勞動生產率和礦塊生產能力都較低。
崩落采礦法
隨回採工作面的推進,有計劃地崩落圍岩填充采空區以管理地壓的采礦方法。適用於圍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許塌陷的礦體。

㈧ 請問礦山的開采方法有哪些

礦山開采指采礦及選礦生產的全過程,而貫穿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是對礦產資源實行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的一項最重要措施。各級礦政機構必須嚴格把好礦山企業開采過程的各個環節,監督各礦山企業在開采資源時,必須合理地安排開采順序,以充分回收和綜合利用礦產資源;采礦方法和選礦工藝必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兩個主要綜合指標,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儲量變動情況要適合生產過程及礦山的規模要求,以期達到對礦山企業進行科學管理
採納哦

㈨ 怎樣開采礦物資源

這個問題問的有寫籠統。
這么分類吧:
根據賦存礦產資源的礦床規模大小,將其分為大中小型,再根據它是否出露於地表,分為地表礦和地下隱伏礦。
一般情況下,較大規模的、地表礦採取露天開採的方式,因為其成本較低。
而隱伏礦則選擇地下礦井式開采,就是在井下挖掘礦井(相當於隧道,一般1.8*2.2m*長度)來開采。
如果你有機會的話建議到一些安全系數較高的金屬礦床(最好的是金礦)去參觀一下,了解一下我們日常所用的由礦產資源生產而來的物品其原材料——礦產資源是如何從地下開采出來,然後通過冶煉成為純粹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的。

㈩ 礦床開采

(一)礦床開采單位的劃分

一般礦床都佔有較大面積和有豐富的儲量,為了有計劃地進行開發,常將礦床按礦體賦存條件,由大到小分為若幹部分(開采單位),劃歸相應的采礦企業(生產單位)進行開采。

一般把礦床的分布范圍稱為礦區,通常劃歸一個礦務局(或公司)開采。處於同一地質構造、同一成因的全部礦床,稱礦田(煤礦則稱煤田)。如果礦田規模較大,可劃分為若幹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個礦井(坑口)進行開采,稱為井田(圖12-1),井田的邊界可以是人為邊界或自然邊界。開采時,還必須把井田分成較小的部分,對傾斜礦層,常沿其傾斜方向按一定標高把礦層分成若干個平行於走向的長條部分,稱為階段(或稱中段),其上下分界面稱為水平,如0m水平、-50m水平等(圖12-2)。當階段較小時,開采可沿全階段一次開采;如階段面積較大,還應進一步劃分成n個采區,每個采區沿傾斜布置n個開采工作面,稱區段。

圖12-8 頂板破壞分帶示意圖

(據北京煤炭科學院,1985)

a—不規則冒落;b—規則冒落;c—嚴重斷裂;d—一般開裂;e—微小開裂;f—冒落帶;g—裂隙帶;h—整體移動帶;i—破裂帶

1)冒(崩)落帶:直接頂板分裂為碎塊向下垮落的范圍。可分為不規則冒落段和規則冒落段。這一帶岩石碎脹,堆積、透水性好,可形成上部地下水或地表水向下灌入的通道,引起突水,一般不允許這一帶發展到上部強含水層或地表水體。

2)裂隙帶:在冒落帶之上大量出現切層、離層的采動裂隙的范圍。該帶可分為三段:嚴重斷裂段、一般開裂段、微小開裂段。該帶裂隙連通性好、透水性強,當該帶達到補給水源時,能使礦坑涌水量急劇增加,甚至造成突水。

3)岩層整體移動帶:該帶位於裂隙帶之上,一般表現為地層整體彎曲變形或剪切位移,或帶內整體彎曲下落,一般不產生裂隙,不會構成充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