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坦克如何節約成本
擴展閱讀
怎麼下載一點石油公眾號 2025-05-16 11:05:20
石油和黃金油有什麼區別 2025-05-16 10:55:27

坦克如何節約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8-23 00:03:04

㈠ 「突擊虎」使用虎式底盤,炮彈卻重324公斤,怎麼抑制後坐力的呢

二戰時期,自納粹德國的“海獅計劃”失利以後,就開始調轉槍口,轉而把戰略重心逐漸轉向了東線戰場上的蘇聯。

可是隨著戰爭的深入,在蘇聯軍隊的拚死奮戰之下,納粹德國又一次宣告閃電戰失敗,轉而陷入了持久戰。

再加上蘇聯所處地區那相對寒冷的氣候條件,使得納粹德軍每攻佔一條街道、小巷、甚至是一棟樓都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

於是就有人想到了既然戰爭成本那麼大,那還不如直接動用重火力一路推過去算了,相對來說反而更為節約成本。


反觀虎式底盤,其本身所承載的虎式坦克整備質量雖然重達57噸左右,可其所搭載的主力火炮也就僅僅只是一門88毫米的“KwK36L/56坦克炮”而已。

更別提坦克作為一種對火力、防護、機動等各方面屬性都極為看重的戰略性陸戰武器,其勢必會在不斷的實驗和實踐當中將其性能調整到所能達到的最優水平。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畢竟只是變形版本,其也只有底盤一樣而已,其它地方肯定完全不同。

可問題是底盤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就像坦克那樣,想要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增強火力,勢必就需要以削弱防護或者機動性能為代價,反之亦然。

㈡ 一輛主戰坦克在作戰中行駛一小時需要多少汽油

坦克行駛耗油多少看他的馬力多少,馬力大的耗油多,俄羅斯T-80坦克動力系統採用GTD-1000燃氣輪機,發動機標定功率約為724kW(985馬力),最大內部燃油載量1000升,公路最大行程400公里,油耗為250升/百公里;

美國M1A1坦克採用AGT-1500型燃氣渦輪發動機,最大功率:1103千瓦(1500馬力),最大內部燃油載量1907.6升,公路最大行程498公里,油耗為383升/百公里;

德 國豹2A6採用MTU公司研製的MB873Ka-501型4沖程12缸V型90°夾角水冷預燃室式增壓中冷柴油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發動機之一。發 動機功率:1100千瓦(1500馬力),最大內部燃油載量1200升,公路最大行程550公里,油耗為219升/百公里;

法國勒克萊 爾主戰坦克該坦克使用的動力是UNI柴油機(UNI Diesel)公司銷售的1台V8X1500型超高增壓柴油機,重1850kg,在 2500r/min時功率達1103kW(1500馬力),燃料儲備:1300升,公路最大行程:550km,油耗為236升/百公里.

日本90式主戰坦克發動機採用三菱重工生產的兩沖程水冷V型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達811千瓦,它的燃油儲量為1100升,最大速度7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340公里,油耗為323升/百公里.

中國99式坦克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公路時速達7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為600公里。油耗為410升/百公里.

英 國挑戰者主戰坦克使用的是珀金斯發動機(PerkinsEngines)公司生產的康達(Condor)12V-1200型渦輪增壓柴油機,在 2300r/min時功率為882kW(1200馬力)。公路最大速度:56km/h ,燃料儲備:1797L ,最大行程為450千米,油耗為399升 /百公里

㈢ 如何製作DIY一個低成本高性能的遙控坦克

玩具坦克是用兩個電機分別控制左右履帶來實現、前進、後退、轉向的。跟真坦克的結構完全不同。還有一個電機是控制炮塔轉向的。

㈣ 美國把退役的坦克都要扔在水裡,這究竟是為何呢

美國把退役的坦克都要扔在水裡,這究竟是為何呢?

作為世界唯一一個超級軍事大國,美國擁有著數量眾多的退役坦克。對於美軍而言,處理這些退役的坦克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其投入海洋當作人工礁石。我們都知道,坦克被稱為鋼鐵怪獸,那麼這些數量眾多的坦克美軍為何不選擇回爐重造呢?

那麼對於美國將退役坦克投入海洋的這一行為,大家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㈤ 99式坦克

因為火炮穩定器沒有開

行軍中火炮穩定器是不開的

戰斗過程的視頻很少公開,曾經只公開過一段非常模糊的視頻

96坦克在60km時速能夠命中1500m左右的靜止坦克目標,全速行進中潛望鏡中的圖像會有2度左右的慢速抖動。
99不詳,只知道全速看不出抖動,估計能首發1500m處的高速運動中的坦克命中率會很好。

m1坦克,豹2坦克都做不到這一點(哪怕就是96坦克的運動中射擊的能力,m1a1隻具備25km速度下對於靜止目標的射擊,m1a2速度稍微高一些,但是無法進行行進間的連續射擊,除非是極低速度下並在平坦地域才行,因為車身如果顛簸,裝彈手無法裝填,所以m1一般慢速行進射擊或者短停射擊)
了克萊爾能夠行進間高速射擊,此外t64,t72,t80,t90都可以(不過速度沒有99或者96那麼高,除非是t80,t80能超越96,無法超越99)。

㈥ 一個月花1700元坦克300養車成本分析!

以響亮的名字「出圈」,占據話題制高點,再以產品亮點留住「吃瓜群眾」,透過現象看本質,坦克300的營銷策略或許是值得大多數自主品牌學習借鑒的。一方面,當被稱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汽車市場主力軍時,坦克300懂得以與時俱進的營銷手段,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有效溝通」。

當然,如若你資金充足,且對越野強度需求更高,不妨直接上頂配車型(征服者),其配置表現在同價位是很難得可貴的。以上就是本期養車成本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對坦克300有意的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月均支出超過千元 坦克300養車成本解析

總的來看,作為一款硬核越野車,坦克300在保養方面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7500公里一次的保養頻次也不算非常的頻繁,不過作為硬核SUV,其油耗較高使得其油費較高,雖然官方公布的工信部綜合油耗只有百公里9.3升,但實際上會比這個數值高一些,而我們計算的在最理想情況下,每年1萬公里月均油費也在四五百元,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在考慮這款車的時候還是要斟酌一下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月銷過萬供不應求的坦克300,它是如何做到的

月銷過萬供不應求的坦克300,它是如何做到的?

很長一段時間,越野SUV市場尚未大,消費者需求並未完全滿足。當我到達真正的槍時,城市SUV非常困難。牧馬人,普拉多的越野實力得到了廣泛認可的,可以面對的消費者只能在袋子里表明阿拉醒。在30萬元內,您可以真正匹配「艱難的越野」SUV,BJ40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坦克300的豪華屬性是BJ40沒有。原創衛生位於中國的高端品牌,品牌風格高於北京品牌,可提供真皮座椅,座椅按摩,後杯夾,品牌音頻,PM2.5過濾,品牌音頻,PM2.5過濾,保證某些駕駛等級。 BJ40的綜合配置中的「簡單」不僅僅是「簡單」,更像是越野工具車,不喜歡它。

㈨ 退役坦克該如何處理中國做法與眾不同,很實用,什麼做法

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坦克成為了世界戰場上最耀眼的軍事裝備,不僅造就了德國的閃電戰,同時也成就了前蘇聯的鋼鐵洪流。因此在二戰之後,坦克就得到了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陸戰之王。

㈩ T-72主戰坦克的意義

換裝北約120毫米炮的T-72-120,具有諷刺意昧的是它並不來自下塔吉爾,而是過去的競爭對手哈爾科夫,T-64因為一直沒有出口,在這個被硬通貨主宰的時代反倒不如T-72有生命力。
「172M工程」的底盤設計基本上源於「167工程」,但修改措施也不少車首上裝甲的傾角、駕駛員中置和雙側傳動變速箱就是吸收自T-64。火控系統是在T-64A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基礎上發展而來,動力艙布局也不同於「167工程」。「172M工程」的發動機採用B-45的增大馬力改進型B-46。行走裝置大部分與「167工程」相同,每側6個人直徑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不過扭桿和液壓減震器更換成新的型號。這是因為「172M工程」的戰斗全重比「167工程」重了5噸。火力方面,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獲得M-60A1主戰坦克後,通過實車檢測,蘇軍發現115毫米坦克炮無法對西方的L-7(105毫米)系列坦克炮占據優勢。在這之後,蘇聯就決定研製125毫米坦克炮以與西方坦克抗衡,並將該口徑定為制式口徑。所以,作為新型號的「172工程」和「172M工程」是必須裝備新的大口徑炮的,這並不是繼承T-64主戰坦克的設計。其實T-64也是直到T-64A才裝備125毫米炮,之前蘇聯裝備的T-62和T-64坦克裝備的仍是115毫米炮。另外,「172M工程」的炮塔是全新設計的流線卵形炮塔,在縱向剖面上雖然跟T-64A很像,但實際外形跟T-64主戰坦克和「172工程」帶菱角的炮塔是不一樣的。從正面或上方觀察很容易通過炮塔區分出兩者。由此可見,所謂外界風傳的T-72主戰坦克是T-64主戰坦克簡化型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但卡爾采夫確實採用了很多簡化設計(並不一定簡化自T-64)來降低坦克的生產成本和難度。例如:火控系統採用的是機械彈道計算機。雖然與T一64的機電模擬彈道計算機相比功能單一且性能相對落後,但成本低廉。炮塔裝甲採用鋼鋼復合結構,兩層裝甲板之間填充的是石英沙粒。結構上比T-64A主戰坦克炮塔正面的復合裝甲簡單。同樣,車首裝甲的結構和成分也比T-64A簡單。
當整個研製工作進入尾聲的時候,卡爾采夫從總設計師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享受他幸福的退休生活去了。副總設計師韋涅季托夫繼任並接手整個項目。「172M工程」樣車被製造出來之後,各方面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其中許多測試是十分嚴酷的。「172M工程」經受住了各種考驗,表現出較好的可靠性,並用實際表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後來在裝甲兵總局的安排下,「172M工程」又跟T-64A主戰坦克進行了對比測試,結果在可靠性上T-64A雖然有大幅度提高,但依然不如「172M工程」。
雖然「172M工程」的總體性能遜色於T-64A,但是其各項設計比T-64A坦克要成熟可靠,結構也相對簡單,這樣的結果是「172MT工程」比T-64A更加容易生產。裝甲兵總局也因此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是選擇性能還是選擇可靠性。最後的折衷方案是同時列裝兩種坦克。「172M工程」由此被獲準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軍方編號T-72。一代名車T-72主戰坦克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