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樣的成本會呈現圖中的樣子
擴展閱讀
小店如何分攤費用 2025-07-27 03:06:52
移動流量如何免費用 2025-07-27 03:06:51

什麼樣的成本會呈現圖中的樣子

發布時間: 2022-08-21 21:24:05

㈠ 怎麼用籌碼分布圖看主力成本跟著主力操作更輕松

籌碼這個詞應該是源於人們的在賭場中的博弈行為,由於人們進行股票的買賣也是一種博弈,因此這個詞應用於股市非常的形象。而籌碼分布的准確學術名稱應該叫「流通股票持倉成本分布」,它反映了投資者在股票不同價位上的持倉數量。很多人散戶朋友不清楚怎麼用籌碼分布來分析主力的成本,這里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為什麼籌碼分布可以看主力成本
簡單來說,原因就是主力的資金量相對比較大,而且很集中,同時目的性非常明確,幾個主力抱團行動時成功率更高。他們往往會花很長的時間來布局,按照低位建倉,拉升打壓,洗盤震倉,鎖倉主升,高位出貨的順序反復操作一隻股票。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散戶操作帶有很強主觀隨意性,常常被主力製造的假象逼出籌碼,而主力自己的籌碼則是獲利少不拋、解套不拋、橫盤洗不掉。
籌碼分布圖看什麼
籌碼分布圖在K線圖窗口的右側,由一系列緊密排列的水平柱狀條構成。其中每根柱狀條與 K 線圖的價格坐標是相互對應的,同時每根柱狀條的長度表現出在這個價位上建倉的持股量占總流通盤的百分比。
其中的幾個重要統計數據分別是:平均成本、獲利比率、90%成本區間、集中度。這些數據每天都會有所變化,從變化的規律中可以發現主力的動向。一般來說,90%的成本區間越窄,集中度數值越低,就表示股票的持倉越是集中。
籌碼分布的三種形態
1. 單峰密集形態:經過主力反復的洗盤吸籌之後,籌碼被充分的換手到某一個比較集中的價位區間,區間上方和下方的籌碼很少,從而形成了一個細長而窄的單峰密集分布。單峰密集之上的籌碼,會在股價震盪調整的時候不斷被洗出去,而單峰密集之下的籌碼,也會隨著獲利盤的止盈不斷減少。不管形成單峰密集形態的位置股價是高還是低,未來變盤突破單峰密集形態之後,將會形成較大的行情。
2. 雙峰密集形態:
它由兩個非常顯著的密集峰組成,並且都能夠對股價的漲跌變化起到很強的支撐或阻力作用。上密集峰一般會作為股價的阻力位置,而下密集峰一般會對股價起到支撐作用,這兩個密集峰之間的籌碼嚴重缺失處,就是雙峰密集形態的底部。一般情況下,形成了雙峰密集形態之後,股價會在波動過程中逐漸填滿兩個密集峰之間的籌碼區域。隨著籌碼不斷的換手,形態逐漸向單峰密集演化。單峰一旦形成,股票的走勢就將發生重大變化。
3. 多峰密集形態:在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價格區域中,籌碼分布將會形成同樣數量的密集峰。分布在上方的為上密集峰,下方的為下密集峰,中部的為中密集峰。根據股票的不同走勢,又可以分為上漲多峰和下跌多峰。在上漲過程中,下方的密集峰逐漸上移向上密集峰靠近;下跌過程中,則是位於上方的密集峰持續向下移動。
通常
密集峰區域的平均價格就是主力的持倉成本,一般集中度小於10%就可以認為主力控盤很強了,隨著主力在高位不斷派發籌碼,成本區間會發散,集中度數值也會明顯變大
。如果散戶注意到這些變化,就應該盡快賣出。

㈡ 用圖說明短期成本曲線相互之間的關系

如下圖所示:

①短期總成本:TC=總固定成本TFC+總可變成本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內不隨產量增減而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廠房設備的折舊,以及管理人員的工資費用。

可變成本:隨產量變動而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以及生產工人的工資費用。

②平均成本:單位產品成本,是生產每一單位產品的成本,是總成本除以總產量所得之商。 即ATC=TC/Q=TFC/Q+TVC/Q

TFC/Q:平均固定成本;TVC/Q:平均可變成本;TFC:總固定成本;TVC:總可變成本;Q:總產量

③邊際成本: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額

MC:邊際成本;△TC:增加的總成本;△Q:增加的總產量

邊際成本是產量變動引起的可變成本的變動。

(2)什麼樣的成本會呈現圖中的樣子擴展閱讀

①總成本曲線是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0時總成本等於固定成本的那一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開始以遞減的速度上升,產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以遞增的速度上升。

②總固定成本是一條平行橫軸的直線

③總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之後隨產量增加而上升。剛開始以遞減的速度上升,產量達到一定水平之後以遞增的速度上升。總變動成本曲線和總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㈢ ACCA里半變動成本的圖像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般財務書中的,你可以參考

㈣ 圖片中的 左圖、右圖,在經濟學中分別具表達什麼謝謝

這張圖所講的概念有點偏,可能大部分經濟學教材上沒有。在一般的完全競爭市場均衡中我們知道,企業在長期是沒有利潤的,也就是其成本等於收益。但上圖描述了兩種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以造成短期或長期利潤的方式,也就是企業擁有成本優勢和需求優勢的情況。
左圖講的是成本優勢。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AC2,AC1的位置較低,這就表明了企業1可能由於擁有更高的技術或更好的管理等原因,比企業2擁有更低的生產成本。於是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產品同質且以同一價格在市場上銷售時,企業2利潤最大化均衡時的成本等於收益,利潤為0;而企業1利潤最大化均衡時的成本小於收益,利潤為正值。
右圖講的是需求優勢。此時企業可能由於企業信譽,產品質量過硬或壟斷等原因,消費者對其產品有比其它產品更為強烈的需求。此時廠商定價超過完全競爭市場所決定的價格時仍能夠銷售其所有商品,所以廠商就可以通過提價並擴大生產來獲取更大的利潤。
從本質上來講,不完全競爭市場中,一切均衡價格偏離完全競爭市場所決定的均衡價格的原因都是源於成本優勢和需求優勢其中的一種,或者全部。
至少這兩幅圖不像前面他們說的廠商短期均衡和供給曲線那麼簡單。如有疑惑請繼續留言,望採納。

㈤ 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線與長期平均成本LAC曲線都呈現U型特徵。請問導致他們呈現這一特徵的原因相同嗎為...

不相同。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產函數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期平均成本曲線的U型特徵主要是由長期生產中的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所決定。

SAC曲線呈U形是由於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引起的。即在產量達到一定數量前,每增加一單位可變要素所增加的產量大於前一單位可變要素所增加的產量,所以平均成本遞減,但是達到一定產量後,隨著每單位可變要素的增加,所帶來的產量遞減。

LAC曲線呈U形的原因是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因為在企業長期發展初期,要擴大生產規模,使經濟效益提高,這是達到規模經濟,但是生產到一定規模後,廠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會使經濟效益下降,這時是規模不經濟。

(5)什麼樣的成本會呈現圖中的樣子擴展閱讀

LAC曲線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LAC曲線表示廠商在長期內在每一產量水平上可以實現的最小的平均成本。長期內廠商總是可以找到生產某一產量的最佳規模以達到用最低平均成本來生產。

規模經濟帶來長期平均成本下降;規模不經濟引起長期平均成本上升。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都是由廠商變動自己的生產規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稱為內在經濟和內在不經濟。規模報酬變化表現為先是遞增,不變,然後遞減決定了LAC曲線表現出先降後升的特徵。

研究結果表明,在大多數行業的生產過程中,企業在得到規模內在經濟的全部好處之後,規模內在不經濟的情況將會隨後出現,但一般要在很高的產量水平時才會出現。

此外,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態與行業的不同特徵有關。有些行業在規模報酬不變階段持續的時間較短,有些則很長,但是最終總會達到規模報酬遞減的狀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短期平均成本

㈥ K線籌碼圖標中,90%成本集中與70%成本集中的數值百分比大小如何判斷集中度的大小

90%集中稱為大集中,70%集中稱為小集中。

例如大集中在9元到10元之間,而小集中在9元到12元之間。這說明9元是一個相對較強的支撐位,如果大集中9元到10元,小集中7元到10元。這說明10元是一個較大的壓力位。

如果大小集中幾乎重合,那才叫籌碼高度集中。

籌碼分析方法是與指標分析、均線分析、公式分析、K線形態分析等分析方法並列的低級技術分析法,僅供剛入市股民參考。

如果僅僅以上述分析方法來指導操作的話,無疑會虧多贏少。

要想炒股掙錢,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分析素質,從本質上認識股票,從更高層次去研究股票,這就必須涉及到成交量和很多其他東西。

(6)什麼樣的成本會呈現圖中的樣子擴展閱讀:

籌碼分布圖在K線圖窗口的右側,由緊密排列的水平柱狀條構成。每根柱狀條與K線圖的價格坐標是相互對應的,同時,每根柱狀條的長度表現出在這個價位上建倉的持股量占總流通盤的百分比。

如果由於近期的交易使某個價格區間的籌碼量增加,其他價格區間的籌碼量就一定會減少。在K線圖上移動游標,可以看到籌碼的轉換過程。

一輪行情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吸籌階段、拉升階段和派發階段。

㈦ 經濟學中的等成本曲線圖

直線只是曲線的特殊情況。
正好在這個題目中,滿足直線的條件而已。也就是本題中,生產要素的投入與約束條件滿足線性關系。
而一般情況下,都是曲線的,與生產多樣化產品和生產兩種產品無關。

㈧ 索斯蒂·特爾瑪的總成本曲線是什麼樣的

表的第一欄表示特爾瑪可以生產的檸檬水杯數,每小時從零到10杯。第二欄表示特爾瑪生產檸檬水的總成本。圖13-4畫出特爾瑪的總成本曲線。檸檬水的數量(根據第一欄)在橫軸上,而總成本(根據第二欄)在縱軸上。索斯蒂?特爾瑪的總成本曲線形狀與亨格瑞?海倫的相似。特別是它隨著產量增加而變得較為陡峭,這反映了(正如我們所討論過的)邊際產量遞減。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特爾瑪的總成本可以分為兩類。一些成本不隨著生產的產量變動而變動,稱為固定成本。特爾瑪的固定成本包括她所要支付的租金,因為無論特爾瑪生產多少檸檬水,這種成本是相同的。同樣,如果特爾瑪需要僱傭支付工資的全職店員,無論生產多少檸檬水,店員的薪水是固定成本。表13-2的第三欄表示特爾瑪的固定成本,在這個例子中是每小時3美元。
企業的一些成本隨著企業改變產量而變動,稱為可變成本。特爾瑪的可變成本包括檸檬和糖的成本:特爾瑪製造的檸檬水越多,她需要買的檸檬和糖就越多。同樣,如果特爾瑪必須多僱工人以便多生產檸檬水,那麼,這些工人的薪水就是可變成本。表的第四欄表示特爾瑪的可變成本。如果她不生產,可變成本是零,如果生產一杯檸檬水,可變成本是0.30美元,如果生產2杯檸檬水,可變成本是0.80美元,等等。

㈨ 成本均線圖是什麼樣子的,5日,13日,34日及無窮線分別是什麼顏色

在K線圖中輸入CYC,就會顯示在主圖上面。
系統默認顏色:5日為白色,13日為黃色,34日為紫色,無窮線顏色為綠色。

㈩ 財務管理,存貨模式,幫忙解釋下這個圖是什麼意思

最佳現金持有量又稱為最佳現金余額,是指現金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又使現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最高時的現金最低持有量。即能夠使現金管理的機會成本與轉換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現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式就是將總成本最低時的現金持有量作為最佳現金持有量。總成本包括機會成本(資本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三種。
成本分析模式如你圖中所示:機會成本與短缺成本相等時總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