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控制有哪些措施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製造業中原材料費用佔了總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達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購、庫存費用、生產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動可從采購、庫存管理和消耗三個環節著手。
2、工資費用控制
工資在成本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控制工資與效益同步增長,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比重,對於降低成本有重要意義。控制工資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它與勞動定額、工時消耗、工時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關。
3、製造費用控制
製造費用開支項目很多,主要包括折舊費、修理費、輔助生產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雖然它在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費現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
4、企業管理費控制
企業管理費指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開支項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上述這些都是絕對量的控制,即在產量固定的假設條件下使各種成本開支得到控制。在現實系統中還要達到控制單位成品成本的目標。
(1)奉賢區成本控制咨詢多少錢擴展閱讀:
過程劃分
1、產品投產前的控制
這部分控制內容主要包括:產品設計成本,加工工藝成本,物資采購成本,生產組織方式,材料定額與勞動定額水平等。這些內容對成本的影響最大,可以說產品總成本的60%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
這項控制工作屬於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動實施時真實的成本還沒有發生,但它決定了成本將會怎樣發生,它基本上決定了產品的成本水平。
2、製造過程中的控制
製造過程是成本實際形成的主要階段。絕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這里發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動力、各種輔料的消耗、工序間物料運輸費用、車間以及其它管理部門的費用支出。
投產前控制的種種方案設想、控制措施能否在製造過程中貫徹實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標能否實現和這階段的控制活動緊密相關,它主要屬於始終控制方式。
由於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難做到及時,會給事中控制帶來很多困難。
3、流通過程中的控制
包括產品包裝、廠外運輸、廣告促銷、銷售機構開支和售後服務等費用。在目前強調加強企業市場管理職能的時候,很容易不顧成本地採取種種促銷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潤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2. 薪酬績效管理模塊管理咨詢費用是多少
各個咨詢公司不一樣,費用也有所差異。而且也要看被咨詢公司的人員規模來制定。價格可以從10萬~300萬之間不等。
建議找正規的大點的咨詢公司,一般最少30W左右。否則太差的效果沒有等於白做
3. 問:現在上海金山區環境怎麼樣化工污染嚴重嗎
氣質量有所提升
環境,是金山區繞不開的話題。去年熱線中,胡衛國聚焦河道黑臭問題,表示金山將採取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辦法,一方面給河道「洗臉」,一方面通過工程措施、加大執法力度等舉措,加大水環境治理。
租房來亞運村;亞運村小營,無中介費房租月付!
廣告
圖片
對於環境治理,胡衛國在訪談之初就表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別是對於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提出的可感受、可評估、可考核的總體要求,把金山打造成上海市環保最先進、治污最嚴厲的地區。」
空氣污染和異味問題,在漫長的夏夜,確實令不少老百姓困擾,也引發了較多關注。胡衛國透露,去年金山制定了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已進入第二年。截至目前,金山確定的511項整治項目,已經完成303項,完成率達60%。關停企業72家,完成廢氣生化治理49項,完成不規范畜禽養殖整治147項,建設防護林帶3472畝,拆除違法建築166.5萬平方米。「通過一年的努力,空氣質量有了一定的提升。」胡衛國表示。
實時監測企業排放
記者了解到,對於化工區的企業,金山區也在嘗試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加強監管。胡衛國表示,金山區的化工企業相對集中,排放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對於異味擾民,要找到源頭、嚴格執法。」
他透露,金山區計劃用2年時間,完成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平台(VOCs信息平台)建設,「簡單地說,就是實時掌握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情況。」
據悉,這個信息平台,可以實時看到企業的排放,一旦超標,就亮燈警報。同時配套有完備的聯動機制,超標後執法人員就會上門。此外,所有歷史數據都有記錄,並可逐日比對,實現了VOCs排放企業「一企一檔」的信息化管理要求。
據悉,目前金山已有4家企業廠界的16個點位,安裝了監測設備,另2家企業廠界的14個點位,已完成了基礎安裝工作。今年年底,計劃對近30家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大戶」企業,實施覆蓋。如試四化學、赫騰化工等企業,也將納入監測系統中,不達標就停產整頓,直到合格。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降塵下降6.8%,PM10平均濃度下降11.1%,PM2.5平均濃度下降9.7%,優良天數140天,優良率76.9%。異味擾民問題已有較大改善。
違法建築加強整治
訪談中,有金山區市民反映破牆開店的問題。對於這一城市管理中的頑症,胡衛國認為:「破牆開店從原來的一家,發展到現在的18家,肯定是不符合規定的。」他坦言,破牆開店使部分老百姓的需求得到滿足,但不能因此影響其他老百姓的生活。這是政府部門決策中,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胡衛國表示,除了對化工企業從嚴執法外,今年金山區對於違法建築也加大了整治力度。在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中,金山提出了「1+1+X」的任務體系。一方面,面上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量上進一步增加。第一個1,是指市級整治區域(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中,今年涉及280項任務,以及全市十七個重點區域之一的衛通區域),第二個1,是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點整治區域,各街鎮都至少有一個點,而且是先難後易,共20個點,X是全區各村居至少確定2個重點區域,共301個點。所以,全區一共確定321個整治區域。涉及拆違總量在200萬平方米,是市裡下達給金山任務量的兩倍。
4. 有人了解太陽能技術嗎比如太陽能燈說的越詳細越好
太陽能是一中能源。
太陽能作為能源技術的應用主要來自於兩方面:
種是太陽能作為熱能的應用,取暖,燒水。如夏天的太陽能熱水器。另一種則是作為電能的應用,主要是太陽能電池。
前者一方面由於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的轉化率較低,功率不是很大;另一方面是太陽能的應用依賴於天氣的變化,在陰天的時候太陽能將不能使用。應用范圍在地域上有一定的范圍,陰雨較多的地方則很少使用太陽能了。在季節上也同樣是這樣,冬天應用的很少。
後者由於成本較高,功率較低,應用的也較少,生活中很少用。主要應用於一些特殊的儀器設備中。
太陽能技術應用的優點:
能源的使用上,太陽能是一種沒有任何污染的綠色能源,普遍的推廣太陽能技術,對於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改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溫室效應對地球溫度的影響、降低環境污染等,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太陽能主要有兩大產業,即太陽能熱利用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其中光伏發電是最重要的用途
●家庭太陽能發電,比較理想的方式是電網以較高價格購買居民利用太陽能設備發的電,然後使用者再以普通價格購買電網用電
●太陽能利用推廣,需要法律規范,也需要統一的規劃和專門的管理,在全社會形成合力
前沿
太陽能,離我們越來越近。它作為一種分布廣泛、取之不盡的綠色清潔能源,逐漸成為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首選目標。如今,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中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太陽能交通指示牌,越來越多的家庭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甚至太陽能發電機。
每年夏季,不少大城市都要拉閘限電,城市的美麗和便利大打折扣。在上海,一項正在進行的計劃將破解這一煩惱,即《2005年—2007年上海開發利用太陽能行動計劃》,它的出台,意味著太陽能利用已經從想法變成了行動,陽光將被更多地留在城市中。
每秒鍾能量相當於500萬噸煤
優勢明顯 前景廣闊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每年的煤炭、石油消耗量都居世界前列,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能源對於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的重要性,而在環境保護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尋找綠色能源已經成為新能源時代人類的共識。
「人們千方百計去尋找能源,最後卻發現最清潔最高效的能源就在我們身邊。」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崔容強教授說,「據我所知,世界上沒有一種發電的方式比太陽能發電更安全、更環保。」科學資料顯示,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太陽每秒鍾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當於500萬噸煤,可免費使用,並且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
早在10年前,太陽能熱水器就已經在我國推廣,也是老百姓最早見識到的太陽能的作用。但是太陽能熱水器僅僅利用了太陽能很小一部分,崔容強教授說:「對於太陽能的利用才剛剛開始,太陽能主要有兩大產業,即太陽能熱利用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其中光伏發電是最重要的用途。」
自去年10月起,上海松江區石湖盪鎮的休閑廣場和部分主幹道開始陸續使用太陽能路燈,奉賢區和閔行高科技園區也已分別擁有10千瓦裝機和5千瓦裝機的太陽能發電並網示範項目。另據南京市太陽能學會副秘書長邵工介紹,南京的一些路段也已經開始使用太陽能交通燈。
從德國、日本等太陽能發電技術應用比較成熟的國家來看,家庭太陽能發電站並網發電是大勢所趨。如果居民的家裡設置一個太陽能發電設備,不僅可以解決自家用電問題,還將大大緩解整個城市的用電緊張問題。邵工介紹說:「白天光照越強,太陽能的發電量越大,除了供給小區住宅內的通信、照明、電器用電外,用不完的電還可以直接並入普通電網,以維持家庭用戶的夜間用電,一戶普通家庭,一套功率為3千瓦的太陽電池發電系統,就足以滿足基本用電需求。」
除此之外,太陽能在建築領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如今,太陽能建築已經從太陽能採暖建築發展到可以集太陽能光電、太陽能熱水、太陽能吸收式製冷、太陽能通風降溫、可控自然採光等新技術於一體的建築。中國太陽能學會和中國建築學會每兩年聯合舉辦一次中國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太陽能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被越來越多的人應用。
發電成本0.8元�千瓦時,改造一個路燈2萬元
成本較高 推廣不易
雖然太陽能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太陽能利用推廣並不如想像那樣簡單,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上海奉賢區是率先在全國實現「太陽電」入網的地區,參觀過那裡的人都有同樣的感受,其實太陽能發電的原理十分簡單:100平方米左右的採光板,利用表面的黑色低反射材料,將吸收到的太陽能「送入」蓄電池,每天可產生10千瓦的電能,電能並入普通電網後,可以24小時直接輸送到各個住宅小區。
這樣一套設備,需要一次性投入十幾萬元。崔容強教授說:「一般一套3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設備需要15萬元,一般家庭負擔不了。」在奉賢海灣生態別墅和閔行高科技園區的2個太陽能發電並網示範項目,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也超過0.8元�千瓦時。
成本高,是太陽能產品長期推廣不力的主要原因。據專家介紹,如果家庭太陽能發電不並網,那麼,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很難降下來,比較理想的方式是電網以較高價格購買居民利用太陽能設備發的電,然後使用者再以普通價格購買電網用電。
邵工分析指出:「南京市民對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是太陽能熱水器,幾乎沒有用太陽能發電,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老百姓的經濟承受能力有限,政府也缺少相關的鼓勵政策。」
由於太陽能發電成本較高和政策有待完善,我國生產的大部分太陽能產品也是直接銷往國外,國內很少使用。據了解,我國太陽能產業的原材料9成以上依賴進口,產品也是9成以上出口。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在世界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中排名第三,90%以上的原材料依靠進口,產品則100%出口。公司國內銷售部經理方圓對記者說:「國內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環保和消費能力有時也是一對矛盾。打個比方,普通路燈和太陽能路燈價錢差不多,但是要把一個普通路燈設施改造成太陽能的則需要2萬多元。」
由此看來,太陽能產品的推廣和普及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如崔容強教授所說:「中國的光伏事業,要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沒有政策推動肯定不行,需要有統一的規劃和專門的管理,在全社會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