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4S店人力成本控制的分析報告
方法一: 調查同行業4S店銷售額、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門店成本(租金、水、電、稅)、業務成本後,分別對比人工成本比例,單位人均產出。如超出同行標准話,就強行減人。
方法二: 要求4S店員工每人每天寫工作日誌。然後,分別分析每個員工每天現有的工作理論上需要多長時間完成,有多少時間在工作,還有多少時間沒有工作。然後,合並其崗位職責,將其剩餘人力採取調休或調離崗位試運行一、二個月。如正常,就可以通過減崗的方式直接減人了。
方法三:直接給主管單位劃定人工成本比例,劃定經營責任。主管單位會自行降低人工成本的喲~
2. 如何測算企業人力成本盈虧點
業在盈虧臨界點的時候,人力成本率到底是多少?通過財務數據可以算出來。
臨界點的人力成本=臨界點的銷售額×人力成本率
損益臨界點的銷售額=固定成本÷臨界利潤率
臨界利潤率=臨界利潤÷銷售額
臨界利潤=銷售額-變動成本
怎麼算出損益的臨界點?方法比較復雜一點,往往需要藉助財務力量,涉及變動成本、臨界利潤、固定成本等概念。
固定人力成本是指不會因為增加產量或者服務而直接增加的人力成本,而固定成本包括設備折舊的分攤、廠房折舊的分攤、無形資產比如廣告費的分攤等,都是比較固定的,做一個也分攤這么多,做一萬個也分攤這么多。
但這種方法同樣有個缺點,就是算到臨界點的時候,可以算清楚,但過了臨界點,人力成本率就不太好算,因為從增長率來講,已經不是呈線性的變化,而是呈規模效應遞減規律,人力成本率也在遞減,很難確定一個相對不變的常數了。
3. 如何做人力資源成本分析報告
人力資源成本是指為了獲得日常經營管理所需的人力資源,並於使用過程中及人員離職後所產生的所有費用支出,具體包括招聘、錄用、培訓、使用、管理、醫療、保健和福利等各項費用。企業開展人力資源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合理使用資金、發揮資金最大效用,因此對於人力資源成本分析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 人力資源成本構成
首先對構成人力資源成本的各項費用進行匯總統計,具體項目示例如下:
1、 人力資源成本投入水平分析
1) 上述人力資源成本可以與上一個或幾個年度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分析過程中要注意企業人數的變化,崗位類型的變化對成本費用高低的影響。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各項成本費用的增長降低的原因,尋找成本可控點,提出成本控制措施和方案。
2) 對企業各級員工的收入水平進行分析,主要是薪酬部分。統計各崗位的月人均收入水平,與外部市場上同類崗位的收入水平進行對比,分析本公司薪酬的競爭力。如果外部市場薪酬數據難以獲取,也可以與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社保繳費基數等進行比較,了解本企業基本的薪酬水平狀態。各級員工的收入水平也可以進行企業內部不同年份之間的比較,此時的比較也可以將福利費用包括進來,以反映企業內員工收入的變動趨勢。
3) 企業內不同類型員工的收入分析。對不同部門或不同類型崗位的收入水平、薪酬結構、動靜比例等進行對比,分析企業內的薪酬差距、薪酬結構的合理性等。
2、 人力資源效率分析
1) 人工費用率:人工成本/銷售收入*100%,反映企業為獲取銷售收入所付出的人工成本總額的高低。在企業經營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人工費用率應該是保持在一定比例范圍內的,或者是企業銷售收入穩步上漲時,人工費用率應保持逐年下降的規律。
2) 類似的公式:
人工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100%
勞動報酬率:薪酬總額/銷售收入*100%
勞動分配率:薪酬總額/增加值*100%
3、 人力資源投資報酬率分析
1) 百元人工成本創利:利潤總額/人工成本*100,每100元人工成本所獲得的利潤。該數據越高,說明企業人力資源效率越高。
2) 類似的公式:
百元人工成本銷售收入:銷售收入/人工成本*100
百元人工成本增加值:增加值/人工成本*100
4. 如何做人力成本分析
一、人力成本分析的意義
1、人力成本的組成。人力成本是指薪酬和人事管理費用的總和。從人力資源的分類來看,人力成本可分為獲得成本、使用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
人力成本構成表
2、人力成本分析的意義。通過人力成本統計和分析進一步對人力成本進行管控。簡單地講,人力成本的管控不是要減少人力成本的絕對值,因為絕對值必然隨社會的進步逐步提高。因此,對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總體成本中的比重,增強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對人力成本的管控要降低人力成本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強員工成本的支付能力。對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企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即降低勞動分配率,增強人力資源的開發能力。
二、人力成本分析
1、人力資源效率值。即人力資源產出比。公式=當期總產出/當期平均在職人數。一般可細化為生產人員人力資源效率、銷售人員人力資源效率、管理人員人力資源效率。其中,生產人員以生產產值為衡量標准,銷售人員以銷售產值為衡量標准,管理人員以利潤值為衡量標准。
2、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重。即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重。總成本含: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公式: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重=人力成本/總成本*100% 。
如果是銷售型企業,銷售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重=銷售人員人力成本總額/總成本*100%。
3、工資率。公式:工資率=工資總額/銷售額*100%。
4、人力成本率。公式: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總額/銷售額*100%
5、人均人力成本。公式:人均人力成本=當期人力成本總額/當期平均人數。
三、人力成本管控
1、薪酬預算。人力成本預算總額=預測銷售額*工資率;銷售人員人力成本預算總額=預測銷售額*銷售工資率。
2、人力成本預算。人力成本預算總額=預測銷售額*人力成本率;銷售人員人力成本預算總額=預測銷售額*銷售人力成本率。
3、定編定員薪酬預算。公式=各崗位加權人均工資額*次年崗位人數。
4、定編定員人力成本預算。公式=薪酬預算總額+人事費用預算(招聘費用+培訓費用+離職費用)。
5、調薪與定編。如歷史數據預算>定編定員預算,說明有調薪空間。如歷史數據預算<定編定員預算,說明要進行縮編或增加銷售額。
案例中為銷售型企業,其中銷售人員佔60%。通過人力成本數據分析,可以有效進行人力資源管控。比如:在人力資源效率總體穩定、人力成本可控的基礎上,需要多少銷售人員,需要多少管理人員,是否有調薪空間,是否要壓縮編制,相信就會心中有底了。
5. 部門對人力成本分析體現在哪些方面
要做好對人力成本分析,我們就要注意做好四個階段的工作:
1.
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2.
做好人力效率成本的分析;
3.
做好人力費用成本的分析;
4.
做好分析結果的運用。
6. 如何做好人力成本分析與管控
站在企業的角度
老闆基本上不管事的,那麼在這個時候,對人力成本進行分析,就會顯得很重要了。因為如果我直接是老闆來打理,一個企業,多賺一點少賺一點,他不會斤斤計較。作為總經理就不能不算人力成本,因為老闆關心今年你的銷售計劃是多少?利潤計劃是多少?剩下來倒減一下,算出人力成本,知道年終可以發獎金多少。
老闆可以隨便支配它的資金,總經理是不能的。總經理會做好人力成本分析,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考慮,考慮到要支出多少錢,或者按一個什麼樣的比例來給員工發工資。
【案例】
板凳還沒坐熱就走人
我跟一個晉江的老闆在一起聊天。他回想起他的一次驕傲的招聘場景,說:我的公司沒有人力資源部,也沒有人事部,是我老闆在管,我也要去招人。我說:那你怎麼招啊?他說:我不懂啊,我攤位一擺,首先我說要招個人力資源經理,有三四個人來應聘。我看了其中一個,長得比較好看一點的,年齡比較大一點的,戴著眼鏡,看起來有點學問的。我叫他來坐招聘者這個位子,給我招人,招到人呢,他就合格了。高招,一呼啦,招了十幾個人過來。他就能去我公司報到了。
我說:招了人過來是沒錯。接下來你再回憶一下:他們做了幾天?做了什麼?說到這里,他就像遇見菩薩一樣:哎呀,胡老師你說得正好了啊!一共還沒做到一個禮拜,屁股底下板凳還沒坐熱,就跑光了,怎麼回事呢?我說:肯定的,你招人過來幹嘛的呢?有沒有職責說明?有沒有工資的標准?有沒有績效的標准?你都沒有嘛。招來的人一天到晚看報紙,看了兩天心都發慌了,何必呢?但是作為總經理不可以這樣,老闆就會問你。今年你的銷售額計劃是多少?利潤計劃是多少?剩下來的倒減,算你多少人力成本。年終發資金,老闆可以隨便從口袋裡面拿出來,做得不錯的5000塊,做得蠻好的1000塊,對吧?總經理你敢嗎?
所以做好人力成本分析,要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考慮。就是要考慮到我到底能拿多少錢,或者是一個什麼樣的比例,來給員工發工資,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作為人力資源負責人,也要跟老闆算一算:老闆,他覺得還可以拿多少錢出來發工資,讓數據來支持。
【案例】
工資如此讓人糾結
有一次我在山東做項目的時候,做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就聽到老闆把那個人力資源總監罵了一頓:你怎麼監的,人員都跑光了,技術部昨天就有三個人辭職了,工程部又有五個人走了,聽說銷售部集體辭職,你這個總監到底怎麼當的?怎麼監的?那總監就說:老闆,我有跟他們談過,他們主要是因為工資低,我也沒辦法啊。老闆一聽工資低了,心裡就不開心:你說工資低了,那你說多少才算是高的,加多少才會不低呢?總監說:老闆你看著辦吧。
加多少,加給誰,還不是老闆說了算,我們說了不算。加給誰,我建議都加一點,到底加多少吧,還不是老闆看著辦,對不對?但看著辦都是沒用的,最好能拿數據來說服老闆,我們如果通過數據算一下:「老闆,你應該可以增長1.3%的工資,還可以增加1.8%的工資。老闆你放心,你增加了這個部分,也不會讓你虧本,也不會讓你減少你正常的企業利潤。」只要你這個總監根據數據算得出來,把數據拿給老闆看,老闆肯定會聽你的。
【案例】
員工在怨什麼?
浙江有個客戶跟我說,胡老師啊,我們公司員工工資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企業產值的增長速度,以前工資總額是100萬,現在是140萬,人力成本一下增長了40%,但是員工們還在抱怨:進公司好幾年了,就加過一次工資,為什麼呢?
經查,是因為研發部的經理管不了項目經理,結果研發部一分為六,有個六個打樣部,一個部長還要配一個文員,結果造成了很多無效的人力成本。這不像話,無效的人力成本,站在企業的角度,我們要做人力成本的預算來控制人力成本,確保利潤指標的達成。我們在西方是很講究為股東去牟利的,他是站在職業經理人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老闆請你過來,把資產把資金交你了,你說你沒玩幾天把我玩垮了,你良心何在?天理何在?再說西方是信仰上帝的,他是為上帝而努力在工作,你可以不為我老闆而努力工作,但你一定要為上帝而努力工作。拜託你啊,板可能處罰不了你,但上帝會處罰你的,你把我一個好好的公司搞垮了。
7. 如何進行人力成本分析
人力成本分析就是給企業找一條活路,那麼怎麼找這條活路,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我經常強調「落地」的概念,為什麼要強調它?因為你不落地,企業沒法操作,成天都是在講人力成本如何重要,那完全都是廢話,人力成本的重要性,我們誰都明白。重要的是,應該怎麼有效指導企業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需要一個思維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每個管理者都會懂得為自己的企業量身定製人力成本控制方案。
一、怎樣做人力成本分析
我們在做人力成本分析時,要注意幾個非常重要的數據:
?人力資源的效率:人力資源效率就是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就是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源圍繞企業績效做出有效貢獻的程度。
?人力資源開發空間:人力資源開發要能夠算到每一個人的人力成本的開發空間有多大。
?人力成本分析
(一)人力成本與人力成本率的關系
圖1-1人力成本與人力資源效率的關系
這張表的縱軸是人力資本的比例,是人力成本占整個銷售額的比例,橫軸是指企業經營的時間。如果企業本身的產業沒有做非常大的調整,比如十年前做真皮運動鞋,十年後還是做真皮運動鞋,產業沒有大的變化,那麼這個企業的人力成本率隨著時間的推移絕對要降低,2006年十個點,2007年九個點,2008年八個點,一定要有所下降,要不然搞什麼人力資源開發呢?
如果新員工一天做50件,老員工一天可以做60或80件,但老員工的合格率只有80%,就沒有什麼人力資源的開發價值。但如果新員工合格率只有80%,老員工做的產品合格率有90%、95%,企業當然要用心留住他,他可是人力資源中有價值的員工。
8. 稅務局讓寫<<虧損企業原因分析報告>>怎麼寫
主要是分成3個部分
1、企業總體的情況,包括企業信息、經營情況
2、分析部分主要是針對本企業引起虧損的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要有明細的數據說明,可以分成幾個分項進行說明,比如:市場因素、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經營成本以及其他因素。
3、進行總結:把虧損的原因總結一下,同時依據目前的情況對下年進行一個預測分析
9. 人力成本分析怎麼做從哪幾個方面著手求教高手。
做好對人力成本分析,我們要注意做好四個階段的工作:
1.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2.做好人力效率成本的分析;
3.做好人力費用成本的分析;
4.做好分析結果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