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銷售減成本等於什麼
成本一般是指進貨的成本和進貨的費用,如烤鴨的成本就是買鴨的錢和運費、烤鴨用到的料、烤鴨師付工資、烤鴨用的...更多關於銷售減 管理費用是指老闆和管理人員的工資、房租、辦公室的費用(電話費等)。銷售費用是指買烤鴨人員工資、包裝 每每看到有人侃侃而談說,這個村,這戶人家他們種什麼養什麼,一年有多少產出,多少收入,並且居功自傲的時候,這簡直在胡說八道。難道你一點也沒有市場常識嗎?如果賺錢的公式就是售價減成...銷售成本包括什麼利潤的三個計算公式銷售金額減去銷售成本售價減進價等於什麼?銷售收入減去成本等於什麼銷售成本怎麼計算銷售額減成本等於利潤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等於收入-成本=毛利(經營利潤),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總額,利潤總額-交所得稅=凈利潤。 成本一般是指進貨的成本和進貨的費用。 費用一般有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管理費指管理人員的工資
『貳』 1減成本除以收入
是毛利率的公式
『叄』 營業成本除以營業收入得出的是什麼
耗費的成本額。1.營業成本除以營業收入得出的是營業成本比率,即:
營業成本率=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此指標是指:每得到一單位(元)的營業收入需要耗費的成本額。
此指標主要用於觀察主營業務成本是否存在異常波動,還可以直接觀察出利潤變動的趨勢,即指標的數值越大,利潤就越少
2.(3)1減成本除以銷售額等於什麼擴展閱讀: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什麼是旅行社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旅遊社營業收入是指旅遊社在一定的時間內所有收入;
旅遊社營業成本是指旅遊社在這段時間內所有支出。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Operatingcosts),也稱運營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
3.按規定來說
沒有收入是沒有成本的。
因為要收入與成本配比。
有收入才有成本。
借:營業收入20貸:營業成本12投資收益8為什麼營業
你這筆分錄是在沖(注)銷前期的賬務,這是有收益是因為前期的賬務做的是虧損的。現在沖會,就會顯示有收益咯。
營業收入與營業總收入營業成本與營業總成本之間的區別?坐等!!!
從理論上講,營業收入與營業總收入之間的差別是由賒銷引起的。
在計算相關指標時,如周轉率時,應收賬款是由賒銷引起的,其對應的流量為賒銷額,而非全部的營業收入。但外部人員無法取得賒銷數據,只好直接使用營業收入計算。實際上相當於假設現銷是收現時間為零的應收賬款。
4.一般應結合企業經營實際情況,依照財務會計相關賬務報表進行分析判斷,有依有據如實進行撰寫。可以參考如下綱要展開:
1,收入實績,構成情況,單價情況,銷售情況,適當結合市場行情進行說明。
2,內部經營成本費用的構成情況,一般應羅列明細項目進行考核分析,成本費用高企的原因。
3,可以適當與上年對比,進行說明。
實際上,應該先對自身經營深入分析,才能如實作出合理有效的說明。
以上僅供參考,請予核實,依法操作。
2008年所得稅是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乘以25%嗎?
不是。
是按利潤總額*25%
『肆』 本期銷售成本除以本期銷售收入等於什麼啊
等於銷售成本率 。
銷售成本率 %= 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 100% 說明每百元銷售收入中有多少銷售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數值越大,利潤越少。
銷售成本是指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提供勞務的人工成本,以及銷售的其他業務成本。它包括兩部分: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拓展資料:
1.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材料、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形成的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應當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者提供的勞務數量以及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者單位人工成本確認。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人工成本。 在銷售產品方面,可以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中獲取產品的銷售數量;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是,企業一旦選擇了某一種方法,就不能隨意改變,這是會計一致性原則的要求。
2.銷售成本是指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提供勞務的人工成本,以及銷售的其他業務成本。它包括兩部分: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材料、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形成的成本。
3.主營業務成本應當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者提供的勞務數量以及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者單位人工成本確認。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人工成本。
4.在銷售產品方面,可以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中獲取產品的銷售數量;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是,企業一旦選擇了某一種方法,就不能隨意改變,這是會計一致性原則的要求。
『伍』 成本除以銷售額可以計算出什麼
本期銷售成本除以本期銷售收入等於什麼啊?
等於銷售成本率
銷售成本率 %= 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 100%
說明每百元銷售收入中有多少銷售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數值越大,利潤越少。
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企業在商品經濟范疇內,作為組織單元的多種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律,有機構成的經濟實體,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長壯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各種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企業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其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企和私企。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一些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企業作為生產的一種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市場的一種替代。可以設想兩種極端的情況。在一種極端的情況下,每一種生產都由一個單獨的個人來完成,如一個人製造一輛汽車。這樣,這個人就要和很多的中間產品的供應商進行交易,而且,還要和自己的產品的需求者進行交易。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交易都通過市場在很多的個人之間進行。在另一種極端的情況下,經濟中所有的生產都在一個龐大的企業內部進行,如完整的汽車在這個企業內部被生產出來,不需要通過市場進行任何的中間產品的交易。由此可見,同一筆交易,既可以通過市場的組織形式來進行,也可以通過企業的組織形式來進行。企業之所以存在,或者說,企業和市場之所以同時並存,是因為有的交易在企業內部進行成本更小,而有的交易在市場進行成本更小。
就在市場上購買中間產品而言,由於大量的廠商一般都從少數幾個供應商那裡買貨,這就有利於這幾個供應商實現生產上的規模經濟和降低成本。而且,中間產品供應者之間的市場競爭壓力,也迫使供應商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此外,當少數幾個供應商面對眾多的中間產品的需求者時,這幾個供應商可以避免由於銷路有限而造成的需求不穩定所可能帶來的損失,從而在總體上保持一個穩定的銷售額。
首先,廠商在市場上購買中間產品是需要花費交易成本的,它包括企業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簽訂合同及監督合同執行等方面的費用。如果廠商能夠在企業內部自己生產一部分中間產品,就可以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成本,而且,還可以更好地保證產品的質量。其次,如果某廠商所需要的是某一特殊類型的專門化設備,而供應商一般不會願意在只有一個買主的產品上進行專門化的投資和生產,因為,這種專有化投資的風險比較大。因此,需要該專門化設備的廠商就需要在企業內部解決專門化設備的問題。最後,廠商僱用一些具有專門技能的雇員,如專門的產品設計、成本管理和質量控制等人員,並與他們建立長期的契約關系。這種辦法要比從其他廠商那裡購買相應的服務更為有利,從而也消除或降低了相應的交易成本。"
『陸』 毛利率=1-(成本額/銷售額)誰能解釋一下
毛利=銷售額-成本額
毛利率
=毛利/銷售額
=(銷售額-成本額)/銷售額
=1-(成本額/銷售額)
『柒』 銷售價 除以 成本 等於什麼(這個公式是聲明意思) 謝謝!
加成比,這個方法是:成本加成定價法。
加成定價法是為了確定一種產品的價格而把一個百分比(或絕對的)數量加到所估計的產品平均(或邊際的)成本上。
具體又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標准成本加成法。
1.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其「成本」基數是指單位產品的製造成本,「加成」內容包括非製造成本(如推銷成本及管理成本)及目標利潤。
2.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
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其「成本」基礎是指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加成」內容包括全部的固定成本及目標利潤。
(7)1減成本除以銷售額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加成百分比的確定:
確定附加於成本基礎上的加成百分比,是成本加成定價法的核心問題。無論是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還是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所確定的加成數除了能提供所需的利潤外,均還需包含一部分成本項目。
(1)若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
加成百分比=〔(投資額×期望的投資報酬率)+非製造成本〕÷(產量×單位製造成本)
假設某公司投資1 000 000元,每年產銷A產品50 000件,其單位製造成本40元,銷售與管理費用每年500 000元。若該公司期望獲得的報酬率為20%,則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其加成百分比計算如下:
加成百分比=[(1 000 000×20%)+500 000]÷(50 000×40)=35%。
按此加成百分比計算,A產品的目標售價為40×(1+35%)=54(元)。
(2)若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
加成百分比=〔(投資額×期望的投資報酬率)+固定成本〕÷(產量×單位製造成本)
假設某公司投資1 000 000元,每年產銷A產品50 000件,其單位變動成本25元,固定性製造費用750 000元,固定性銷售與管理費用每年500 000元。若該公司期望獲得的報酬率為20%,則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其加成百分比計算如下:
加成百分比=[(1 000 000×20%)+(750 000+500 000)]÷(50 000×25)=116%。
按此加成百分比計算,A產品的目標售價為25×(1+116%)=54(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成定價
『捌』 成本除以收入等於什麼
成本除以收入等於成本率。即每百元收入中有多少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數值越大,利潤越少。
銷售成本率(ratio of sales to cost),與毛利率相對應,銷售成本率是用以反映企業每單位銷售收入所需的成本支出。
銷售成本率=銷售成本/銷售收入凈額×100%。
(8)1減成本除以銷售額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費用利潤率中的利潤,應當是指營業利潤,而非利潤總額。這是因為:
1、利潤總額中除了包括營業利潤以外,還包括了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等非營業性收入在內。
2、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是用於反映企業的正常的營業活動獲利能力,因此,成本費用只包括與營業活動有關的成本及費用,即營業利潤前發生的各類成本及費用。
所以,基於上述原因,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中的利潤,應當使用營業利潤,而非利潤總額。
『玖』 1-成本總額/銷售總額 有什麼意義啊銷售毛利率有哪幾種演算法
這是產品的毛利率,收入-成本-費用=稅前利潤,收入-成本=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