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攤余成本計量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減值的分錄寫起來有點小區別,背後原理是什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在按照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時,要採用攤余成本*實際利率來計算。
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攤余成本,所以在確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是影響攤余成本的,因此在確認減值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攤余成本。
㈡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權核算:小幅度正常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攤余成本的計算,但是資產減值會影響到攤余,why
因為實際上是按公允計量,不是按攤余成本計量,資產賬面價值是公允價值;
攤余成本只是影響你的投資收益、利息調整等,和賬面沒關系
㈢ 影響攤余成本計算的因素
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㈣ 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後,賬面價值和攤余成本會不會發生變化
1、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後,賬面價值和攤余成本會發生變化;
2、因為賬面價值=資產的賬面余額-累計攤銷或折舊-資產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轉回,相應的賬面價值會發生變化;
3、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與資產減值損失有聯系;
4、資產減值損失,如果資產不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者帶來的經濟利益低於其帳面價值,那麼該項資產就不能確認,或者不能再以原帳面價值予已確認,否則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也無法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其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虛增和利潤虛增。因此企業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時,表明資產發生減值,企業應當確認資產減值損失,並把資產的帳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
㈤ 持有至到期投資提減值是否影響攤余成本
影響的,減去減值的數字為下年的攤余成本。
㈥ 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影響因素
我之前對這道題目也是很困惑,後來通過如下思路來記憶這道題目:
首先,這道題目是指,會影響到「持有至到期投資」這個一級科目的期末余額的因素,因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每期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調整(差額,也可在貸方)
貸: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因為「持有至到期投資」這個科目的每期攤余成本(即科目余額)=其明細科目「成本」+「應計利息」+「利息調整」,所以面值*票面利率是會影響到攤余成本的。
再說公式: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分期付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這只是一個方便我們考試時計算每期攤余成本金額的簡便方式,在計算的過程中,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則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也就是說,計算攤余成本金額的時候,面值*票面利率不需要考慮,但是在實務操作中,能影響到攤余成本的因素則是需要票面利息的。
這是我的理解,僅供參考。
㈦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債券類的時候,計提減值准備以後,是不是攤余成本就等於帳面價值了,為什麼
是的,因為計提的減值准備是影響攤余成本的,計提減值後,賬面價值=公允價值=攤余成本;而確認公允價值變動不影響攤余成本,所以確認公允價值變動後,公允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
㈧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為什麼要減去減值損失
持有至到期投資計提減值損失,是對未來的損失提前進行預計,這是謹慎性原則的要求。
計提減值損失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凈值會減少,攤余成本也會減少。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要減去減值損失。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8)計提減值為什麼影響攤余成本擴展閱讀
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計提減值損失時,按照賬面價值大於可收回金額的差額作以下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值得注意的是,已提取減值准備的價值後得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范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減滾備、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賬戶,貸記「資產減值損失」賬戶。
㈨ 影響攤余成本計算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