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我國會計採用什麼計算成本
擴展閱讀
新三板上市價格怎麼定 2025-05-24 09:17:52
包頭的石油怎麼樣 2025-05-24 09:07:46
拱北人力資源在哪裡 2025-05-24 09:02:10

成本我國會計採用什麼計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8-06 00:36:16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是:

1、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2、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3、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

4、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1)成本我國會計採用什麼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

3、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4、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② 成本會計核算的方法

會計成本核算十大簡單方法

1、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賬,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

2、因中小五金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賬,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五金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

3、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

4、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

7、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

8、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賬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賬同時即進行分配。

9、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

10、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

③ 成本會計的各種核算方法是什麼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於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並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後,不要隨意改變。

④ 會計成本怎麼計算的

會計成本=賬戶支出=已消耗+未消耗

其中:未消耗=資產,已消耗=產生收入(費用)+不產生收入(損失)

管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費、公司一級折舊費、修理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攤銷費及其他管理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土地使用稅等)。

財務費用:包括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及其財務費用(匯兌凈損失、銀行手續費等)。

銷售費用:包括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運輸費及其他銷售費用(廣告費、辦公費、差旅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稱為期間費用,直接計人當期損益。

(4)成本我國會計採用什麼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

1、實際成本制度。實際成本制度,是根據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計算成本的一種成本會計制度。

2、標准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是以預先制定的產品標准成本為基礎,用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同實際成本相比較並記錄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成本制度。

3、估計成本制度。估計成本制度,是在產品生產前預先估算單位產品成本,憑以確定售價,然後通過復式記賬將算出實際產量的估計成本與賬上實際成本比較,據以修改估計成本的一種歷史上曾採用過的不完整的成本會計制度。

⑤ 成本會計題: 根據現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的成本計算應採用( )。 A.標准成本法

是否可以這么理解,四種方法都可以計算成本,而且算出來的口徑不一致。在我們國家所規定的成本范疇僅是產品生成過程中的生產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也就是所謂的製造成本。而其他的成本不符合國家給的這個范疇。

⑥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採取什麼計算成本

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一、總說明

(一)為了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會計核算,便於貫徹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特製定本制
度。
(二)本制度適應於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房地產開發企業。
(三)企業應按本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和會計報表指標
匯總,以及對外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減少或合並某些會
計科目。
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於編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查閱賬目,實行會計電
算化。各企業不得隨意打亂重編。在某些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空號,供增設會計科目之用。
企業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時,應填制會計科目的名稱,或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
編號,不應只填列會計科目編號,不填列會計科目名稱。
(四)企業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的具體格式和編制說明,由本制度規定;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
會計報表,由企業自行規定。
企業會計報表應按月或按年報送當地財稅機關、開戶銀行、主管部門。國有企業的年度會計
報表應同時報送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月份會計報表應於月份終了後10天內報出;年度會計
報表應於年度終了後35天內報出。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會計報表的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填至「分」。
企業向外報出的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應註明:
企業名稱、地址、開業年份、報表所屬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並由企業領導、總會計師(或
代行總會計師職權的人員)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
企業對外投資如占被投資企業資本總額半數以上,或者實質上擁有被投資企業控制權的,應
當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特殊行業的企業不宜合並的,可不予合並,但應將其會計報表一並報送。
(五)本制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負責解釋,需要變更時,由財政部修訂。
(六)本制度自1993年7月1日起執行。

二、會計科目

(一)會計科目表
━━━┯━━━┯━━━━━━━━
順序號│編 號│ 科目名稱
───┼───┼────────
│ │ 一、資產類
1 │101 │ 現金
2 │102 │ 銀行存款
3 │109 │ 其他貨幣資金
4 │111 │ 短期投資
5 │112 │ 應收票據
6 │113 │ 應收賬款
7 │114 │ 壞賬准備
8 │115 │ 預付賬款
9 │119 │ 其他應收款
10 │121 │ 物資采購
11 │123 │ 采購保管費
12 │124 │ 庫存材料
13 │125 │ 庫存設備
14 │129 │ 低值易耗品
15 │131 │ 材料成本差異
16 │133 │ 委託加工材料
17 │135 │ 開發產品
18 │136 │ 分期收款開發產品
19 │137 │ 出租開發產品
20 │138 │ 周轉房
21 │139 │ 待攤費用
22 │141 │ 長期投資
23 │151 │ 固定資產
24 │155 │ 累計折舊
25 │156 │ 固定資產清理
26 │159 │ 固定資產購建支出
27 │161 │ 無形資產
28 │171 │ 遞延資產
29 │181 │ 待處理財產損溢
│ │ 二、負債類
30 │201 │ 短期借款
31 │202 │ 應付票據
32 │203 │ 應付賬款
33 │204 │ 預收賬款
34 │209 │ 其他應付款
35 │211 │ 應付工資
36 │214 │ 應付福利費
37 │221 │ 應交稅金
38 │223 │ 應付利潤
39 │229 │ 其他應交款
40 │231 │ 預提費用
41 │241 │ 長期借款
42 │251 │ 應付債券
43 │261 │ 長期應付款
│ │ 三、所有者權益類
44 │301 │ 實收資本
45 │311 │ 資本公積
46 │313 │ 盈餘公積
47 │321 │ 本年利潤
48 │322 │ 利潤分配
│ │ 四、成本類
49 │401 │ 開發成本
50 │407 │ 開發間接費用
│ │ 五、損益類
51 │501 │ 經營收入
52 │502 │ 經營成本
53 │503 │ 銷售費用
54 │504 │ 經營稅金及附加
55 │511 │ 其他業務收入
56 │512 │ 其他業務支出
57 │521 │ 管理費用
58 │522 │ 財務費用
59 │531 │ 投資收益
60 │541 │ 營業外收入
61 │542 │ 營業外支出
━━━┷━━━┷━━━━━━━━
附註: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減或合並下列會計科目:
1.有所屬內部獨立核算單位的企業,可以增設「142撥付所屬資金」科目;附屬單位可以相
應增設「302上級撥入資金」科目;
2.企業發生調進外匯業務的,可以增設「118外匯價差」科目;
3.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周轉使用的備用金,可單獨設置「 120備用金」科目核算;
4.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可以不設「物資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科
目,增設「122在途物資」科目;
5.根據需要,企業可以不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而在「庫存材料」、「低值易耗品」
科目內分別設置「成本差異」明細科目核算;
6.低值易耗品較少的企業,可將其並入「庫存材料」科目核算;
7.預收、預付賬款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置「預收賬款」、「預付賬款」科目,將預收、預
付賬款業務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科目核算;
8.企業發行不超過一年期的短期債券,可以增設「205應付短期債券」科目;
9.企業根據管理要求,可以將「開發成本」、「開發間接費用」科目合並為「402開發費
用」科目;或將「開發成本」科目分為「403土地開發」、「404房屋開發」、「405配套設施
開發」、「406代建工程開發」四個科目;
10.有施工隊伍的企業,對開發項目採取自營施工建設的,可以增設「 408工程施工」、
「409施工間接費用」科目;
11.房地產經營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中,經營規模較大、收入較多的經常性業務,企業可以
參照財政部印發的相應行業會計制度,增設有關資產、收入、成本、費用、稅金等科目,單獨核
算;
12.還有其他未包括在會計科目表范圍內的其他資產、其他負債,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增
設有關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⑦ 成本會計核算方法是什麼

成本會計核算方法是指包括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在內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其具體內容如下:
1、品種法是指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其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2、分批法是指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其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被稱為「訂單法」。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可以按照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等確定成本對象。
3、分步法是指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其適用於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按照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等確定成本對象。

⑧ 成本會計計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會計計算的基本方法:
1、直接成本計演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計算;
2、間接成本計演算法:製造費用分配的計算一般以生產工時、機器工時、產值、間接成本為標准;
3、完工成本計演算法及未完工產品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定額耗用量比例法、在產品定額成本扣除法。

⑨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計算方法有6種,具體分為:

1、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業企業計算產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生產的簡單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復雜生產。

2、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3、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和各步驟的半成品。

4、平行結轉分步法是各生產步驟只歸集計算本步驟直接發生的生產費用,不計算結轉本步驟所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各生產步驟分別與完工產品直接聯系,本步驟只提供在產品成本和加入最終產品成本的份額,平行獨立、互不影響地進行成本計算,平行地把份額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

5、作業成本核演算法又稱ABC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准確真實。

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

6、分類法是按照類別產品匯集生產費用,計算出各類產品的總成本,然後將總成本按一定標准在該類產品的各種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各種產品成本。

分類法適用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一定標准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的製造企業。

(9)成本我國會計採用什麼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

⑩ 成本核算都有哪幾種方法

1、品種法

2、分批法

3、逐步結轉分步法

4、平行結轉分步法

5、作業成本法

6、分類法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10)成本我國會計採用什麼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目的:

1、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製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