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八個成本差異都有什麼
擴展閱讀
包頭的石油怎麼樣 2025-05-24 09:07:46
拱北人力資源在哪裡 2025-05-24 09:02:10
mpos機成本是多少 2025-05-24 08:41:56

八個成本差異都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06 00:32:11

A.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哪些類型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以下類型

1、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

用量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用量消耗與標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異=標准價格×(實際用量一標准用量)

價格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價格水平與標准價格水平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差異=(實際價格一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2、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相聯系而形成的差異,又叫主觀差異。它是成本控制的重點所在。

不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關系不大,主要受客觀原因影響而形成的差異,又叫客觀差異。

3、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不利差異,則指因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這里的有利與不利是相對的,並不是有利差異越大越好。例如,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異,而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4、純差異與混合差異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類差異在計算時都需要假定某個因素變動時,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礎上不變。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標準的基礎上,計算得出的差異就是純差異。

與純差異相對立的差異就是混合差異。混合差異又叫聯合差異,是指總差異扣除所有的純差異後的剩餘差異。

總之從標准成本的制定過程可以看出,任何一項費用的標准成本都是由用量標准和價格標准兩個因素決定的,因此,差異分析就應該從這兩個方面進行。

B. 什麼是成本差異怎樣對成本差異進行分析

成本差異一般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本期實際成本與上期實際成本的差異、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同期實際成本的差異、本期實際成本與本企業歷史先進成本水平及同行業先進成本水平的差異等,成本差異分析就是對以上各種差異進行剖析,找出差異產生產原因,分清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針對不同原因產生的差異對症下葯採取措施降低生產成本的分析過程。成本差異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比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法等等 )

C. 成本差異是什麼

成本差異是在標准成本控制系統中,成本實際發生額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額。通過實際發生額與標准成本相比較,找出差異和發生差異的原因,作為考核降低成本的基礎和改善企業今後經營活動的基礎。標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標准成本、直接人工標准成本和製造標准費用,同標准成本的種類相對應,成本差異也分為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和製造費用差異。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以下類型:
(1)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
用量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用量消耗與標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異=標准價格×(實際用量一標准用量)
價格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價格水平與標准價格水平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差異=(實際價格一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2)純差異與混合差異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類差異在計算時都需要假定某個因素變動時,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礎上不變。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標準的基礎上,計算得出的差異就是純差異。
與純差異相對立的差異就是混合差異。混合差異又叫聯合差異,是指總差異扣除所有的純差異後的剩餘差異。
(3)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不利差異,則指因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這里的有利與不利是相對的,並不是有利差異越大越好。例如,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異,而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4)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相聯系而形成的差異,又叫主觀差異。它是成本控制的重點所在。
不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關系不大,主要受客觀原因影響而形成的差異,又叫客觀差異。

D. 標准成本法的成本差異的種類有哪些

要區分料工費的差,主要是生產效率差異和生產資料價格差異。機械費還涉及產能差異

E. 成本差異的種類有哪些計算成本差異的通用模式如何

成本差異要做賬務處理按月分攤
一、本科目核算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也可以在「原材料」、「周轉材料」等科目設置「成本差異」明細科目。
二、本科目可以分別「原材料」、「周轉材料」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材料成本差異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應當盡可能接近實際成本。除特殊情況外,計劃成本在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二)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按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期(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 使用當期的實際差異率;期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期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 式如下: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F. 什麼是成本差異成本差異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成本差異是指實際產品成本脫離標准成本的差異額。
成本差異按不同標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的節約差異額,一般用F表示;
不利差異: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的超支差異額,一般用U表示。
(2)價格差異和用量差異。
價格差異:由於實際價格脫離標准價格而形成的差異;
用量差異:由於實際用量脫離標准用量而形成的差異。

G. 成本差異都有哪些類型

所謂成本差異是指一定時期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產品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的差額。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以下類型:
(1)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
用量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用量消耗與標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異=標准價格×(實際用量一標准用量)
價格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價格水平與標准價格水平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差異=(實際價格一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2)純差異與混合差異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類差異在計算時都需要假定某個因素變動時,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礎上不變。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標準的基礎上,計算得出的差異就是純差異。
與純差異相對立的差異就是混合差異。混合差異又叫聯合差異,是指總差異扣除所有的純差異後的剩餘差異。
(3)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不利差異,則指因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這里的有利與不利是相對的,並不是有利差異越大越好。例如,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異,而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4)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相聯系而形成的差異,又叫主觀差異。它是成本控制的重點所在。
不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關系不大,主要受客觀原因影響而形成的差異,又叫客觀差異。

H. 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是哪些

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指實際固定製造費用與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包括:固定製造費用支出差異、固定製造費用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和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在標准成本法下,成本差異是指實際產量下的成本差異。
想了解關於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最新信息,敬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頻道。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