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結轉完工入庫產品生產成本
分計分錄應該是:借:庫存商品-甲 貸:生產成本-甲 。因為你本月還存在在產品乙產品。生產的費用與製造費用是需要在這兩個產品之間分配的,分錄中的庫存商品金額=期初在產品+本期投入+分攤費用。另資產負債表中:庫存商品的金額應=期初數+本月入庫-本月出庫。
乙產品本月未加工完成,留待下月繼續加工。
仍然保留在「生產成本-乙產品」明細科目中,在「資產負債表」存貨項下體現。
製造費用分配方法有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按產量分配、按總投入分配等。具體哪一種分配方法更適合更科學,是跟你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的。
② 在建工程完工部分完工如何結轉成本
在建工程已完工,部分按照完工進度確認百分比按照已發生的成本站,預計發生總成本的比例進行結轉按照相應的比例,同時,按照合同收入結轉收入收入和成本中間的差額,為工程結算上的合同收入。
③ 成本結轉的方法有哪些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用戶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用戶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
在計算機處理上,必須使用戶既能錄入數量,又能錄入成本單價。該方法最接近會計上按成本進行計價的原則,但相對也比較復雜,即使採用計算機,工作量可能也比較大,適用於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較高的產品。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它是根據期初存貨結存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進價成本,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必須到月底才能獲得成本價格,和計算機即時即得的管理特點相違背,因此沒有採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動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因為其簡單性,是計算機軟體設計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
(3)完工成本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
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④ 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
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的修理勞務等。
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的貸方轉入有關科目:其中完工入庫的產成品的成本,轉入「產成品」科目的借方。
完工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的成本,轉入「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為企業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費用,月末不論是否完工,都應將其實際成本轉入「在建工程」科目的借方。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就是基本生產車間在產品的成本。」
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完工產品的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期末在產品的成本
根據這一關系,結合生產特點,企業應當根據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各項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額管理基礎的好壞等具體條件,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定額成本法和定額比例法區別:
定額成本法是先確定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成本,然後根據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倒擠完工產品成本。
而定額比例法,是將月初在產品成本和本月生產費用按照月末在產品定額和完工產品定額進行分配,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和完工產品成本。
月末,結轉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⑤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公式是什麼
月末在產品成本=期末庫存的盤點數量*產品加權單價。產品加權單價=(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數量+本月投入生產數量)。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和月初、月末在產品及當月完工產成品成本四項費用的關系可用下列公式表達:月初在產品成本+當月發生生產費用=當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別按產品品別、產品批別、或產品步驟設置“基本生產明細賬”,並按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輔助生產車間,應按照車間、產品或勞務設置“輔助生產明細賬”,並按成本、費用項目設置專欄。
企業各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應按照生產單位設置“製造費用”明細賬,並按費用明細項目設專欄。
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凡是直接用於產品生產而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應根據有關憑證記入“基本生產明細賬”成本項目欄。
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記入“輔助生產明細賬”有關成本、費用欄;屬於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製造費用,根據有關憑證計入“製造費用明細賬”的有關費用欄。
月終時,將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按其所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的數量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配,轉入“基本生產明細賬”和“製造費用明細賬。
然後,將“製造費用明細賬”所匯集的費用採用適當分配標准分配給各成本計算對象,分別記入各“基本生產明細賬”的製造費用欄。
最後將各“基本生產明細賬”所匯總的費用總額(期初的費用加上本期記入的各項費用),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並結轉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以上為[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公式是什麼?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教育官網!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公式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⑥ 月末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應該怎麼結轉
本月結轉完工產品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某種產品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月末分配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
月末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包括了,領用的輔料、水、電費、修理費等)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月末轉成本
借:產成品(所生產的產品)
貸:生產成本
如無在產品,生產成本無余額
本月如銷售此產品作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月末作轉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⑦ 生產成本怎麼結轉
1、生產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銷售商品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月末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是不能直接結轉到本年利潤的,生產成本是存貨類賬戶。首先,生產成本完工後結轉到庫存商品,庫存商品銷售後結轉到主營業成本,再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結轉到本年利潤。
生產成本科目月末結轉的對應科目與本年利潤科目不相關,當產品出庫達成銷售等情形時,才予將產成品結轉進入銷售成本或相應成本費用科目,進而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生產成本的會計處理
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
企業(農業)進行農業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可將本科目改為「5001 農業生產成本」科目,並分別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林業和水產業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和農產品)和成本項目,進行費用的歸集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