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庫存持有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庫存持有成本的主要因素
1、庫存投資的機會成本率:影響庫存持有成本的首要因素是庫存投資的機會成本率,企業在庫存上投資的資金來源不同,其計價成本率也不同,庫存投資是以喪失其他投資機會為代價的,因此,必須以其他投資機會的回報率作為計算持有成本的依據。如果企業資金富餘,可將銀行存款用於庫存投資,此種情況下銀行存款利率就是庫存投資的機會成本率;如果企業資金短缺,要通過出售股票來獲得資金對庫存進行投資,則應以出售股票預期的利率為庫存投資的機會成本率;如果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則貸款利率為庫存投資的資金成本率。一般而言,企業資金越富餘,庫存持有成本中資金成本率越低;企業資金越短缺,庫存持有成本中資金成本率越高。所以,資金富餘的企業可以保持一個較高水平的庫存來滿足市場的需要;而資金短缺的企業,總是想辦法降低庫存水平,減少庫存對資金的佔用。
2、庫存周轉率:庫存周轉率也是影響庫存持有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從理論上講,庫存持有成本與庫存周轉率成反比關系,庫存周轉率越高,庫存佔用資金的時間越短,庫存持有成本越低。但事實上,對於一個企業而言,不能單純的考慮庫存持有成本而採用某種庫存策略,而應該通盤考慮整個物流系統,以整體成本最低來制定庫存策略。庫存周轉率越高,對物流系統的要求也越高,一味的提高庫存周轉率,可能導致批量成本、運輸配送成本、缺貨成本的增加大於持有成本的減少,總的成本上升。因此,對利用庫存周轉率來降低持有成本的策略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用才有效。
3、倉庫的類型和存貨水平的變動情況:庫存所使用的倉庫類型不同,其持有成本中空間成本也不一樣。在前面已經介紹了與庫存空間成本有關的四種倉庫類型,在這四種類型的倉庫中,只有使用公共倉庫的空間成本與庫存水平密切相關,而使用工廠倉庫和公司自營倉庫的空間成本幾乎與庫存水平無關,因此不影響持有成本。租用倉庫在庫存水平不頻繁變動的情況下,其倉儲空間成本也可忽略,但是,只要因為庫存水平的變動而產生的費用則要計入持有成本。
⑵ 生產成本的費用增加 會導致庫存商品的增加,也就是資產會增加是這樣嗎
這個不對,雖然實際工作中是這樣。
1、生產成本的增加,是需要有別的資產轉入的,並不會憑空增加。當沒有形成負債的情況下,(比如應付未付工人工資),生產成本增加不會導致資產變化。當形成負債的情況下,則生產成本增加會導至資產增加。
2、生產成本的增加,並不會直接導致庫存商品的增加,生產成本對應的是在產品,只有當在產品完工,才結轉進庫存商品;而如果沒有完工,生產成本增加不會影響庫存商品。(雖然在產品和庫存商品都屬於存貨,但在產品並不是庫存商品)
⑶ 一個企業在營業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存貨規模減少,可以看出企業在提升它的存貨管理控制水平
不一定,說明進貨價貴了,買的少了。如果是營業收入增加,反而存貨規模減少,說明庫存管理有改進。
⑷ 成本因素對庫存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營銷過程中的需求變異放大現象被通俗地稱為「牛鞭效應」。它是市場營銷中普遍存在的高風險現象,是銷售商與供應商在需求預測修正、訂貨批量決策、價格波動、短缺博弈、庫存責任失衡和應付環境變異等方面博弈的結果,增大了供應商的生產、供應、庫存管理和市場營銷的不穩定性。企業可以從6個方面規避或化解需求放大變異的影響:即訂貨分級管理;加強入庫管理,合理分擔庫存責任;縮短提前期,實行外包服務;規避短缺情況下的博弈行為;參考歷史資料,適當減量修正,分批發送;提前回款期限。
「牛鞭效應」是市場營銷活動中普遍存在的高風險現象,它直接加重了供應商的供應和庫存風險,甚至擾亂生產商的計劃安排與營銷管理秩序,導致生產、供應、營銷的混亂,解決「牛鞭效應」難題是企業正常的營銷管理和良好的顧客服務的必要前提。
一、「牛鞭效應」產生的原因
寶潔公司(P&G)在研究「尿不濕」的市場需求時發現,該產品的零售數量是相當穩定的,波動性並不大。但在考察分銷中心向她的訂貨情況時,吃驚地發現波動性明顯增大了,其分銷中心說,他們是根據匯總的銷售商的訂貨需求量向她訂貨的。她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零售商往往根據對歷史銷量及現實銷售情況的預測,確定一個較客觀的訂貨量,但為了保證這個訂貨量是及時可得的,並且能夠適應顧客需求增量的變化,他們通常會將預測訂貨量作一定放大後向批發商訂貨,批發商出於同樣的考慮,也會在匯總零售商訂貨量的基礎上再作一定的放大後向銷售中心訂貨。這樣,雖然顧客需求量並沒有大的波動,但經過零售商和批發商的訂貨放大後,訂貨量就一級一級地放大了。在考察向其供應商,如3M公司的訂貨情況時,她也驚奇地發現訂貨的變化更大,而且越往供應鏈上游其訂貨偏差越大。這就是營銷活動中的需求變異放大現象,人們通俗地稱之為「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是營銷活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當供應鏈上的各級供應商只根據來自其相鄰的下級銷售商的需求信息進行供應決策時,需求信息的不真實性會沿著供應鏈逆流而上,產生逐級放大的現象,到達最源頭的供應商(如總銷售商,或者該產品的生產商)時,其獲得的需求信息和實際消費市場中的顧客需求信息發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變異系數比分銷商和零售商的需求變異系數大得多。由於這種需求放大變異效應的影響,上游供應商往往維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庫存水平,以應付銷售商訂貨的不確定性,從而人為地增大了供應鏈中的上游供應商的生產、供應、庫存管理和市場營銷風險,甚至導致生產、供應、營銷的混亂。
產生「牛鞭效應」的原因主要有6個方面,即需求預測修正、訂貨批量決策、價格波動、短缺博弈、庫存責任失衡和應付環境變異。
需求預測修正是指當供應鏈的成員採用其直接的下游訂貨數據作為市場需求信息和依據時,就會產生需求放大。例如,在市場銷售活動中,假如零售商的歷史最高月銷量為1000件,但下月正逢重大節日,為了保證銷售不斷貨,他會在月最高銷量基礎上再追加A%,於是他向其上級批發商下訂單(1+A%)1000件。批發商匯總該區域的銷量預計後(假設)為12000件,他為了保證零售商的需要又追加B%,於是他向生產商下訂單(1+B%)12000件。生產商為了保證批發商的需貨,雖然他明知其中有誇大成份,但他並不知道具體情況,於是他不得不至少按(1+B%)12000件投產,並且為了穩妥起見,在考慮毀損、漏訂等情況後,他又加量生產,這樣一層一層地增加預訂量,導致「牛鞭效應」。
在供應鏈中,每個企業都會向其上游訂貨,一般情況下,銷售商並不會來一個訂單就向上級供應商訂貨一次,而是在考慮庫存和運輸費用的基礎上,在一個周期或者匯總到一定數量後再向供應商訂貨;為了減少訂貨頻率,降低成本和規避斷貨風險,銷售商往往會按照最佳經濟規模加量訂貨。同時頻繁的訂貨也會增加供應商的工作量和成本,供應商也往往要求銷售商在一定數量或一定周期訂貨,此時銷售商為了盡早得到貨物或全額得到貨物,或者為備不時之需,往往會人為提高訂貨量,這樣,由於訂貨策略導致了「牛鞭效應」。
價格波動是由於一些促銷手段,或者經濟環境突變造成的,如價格折扣、數量折扣、贈票、與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和供不應求、通貨膨脹、自然災害、社會動盪等。這種因素使許多零售商和推銷人員預先採購的訂貨量大於實際的需求量,因為如果庫存成本小於由於價格折扣所獲得的利益,銷售人員當然願意預先多買,這樣訂貨沒有真實反映需求的變化,從而產生「牛鞭效應」。
當需求大於供應時,理性的決策是按照訂貨量比例分配現有供應量,比如,總的供應量只有訂貨量的40%,合理的配給辦法就是按其訂貨的40%供貨。此時,銷售商為了獲得更大份額的配給量,故意誇大其訂貨需求是在所難免的,當需求降溫時,訂貨又突然消失,
⑸ 庫存持有成本的庫存持有成本的影響因素
1、庫存投資的機會成本率
這是影響庫存持有成本的首要因素。
2、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也是影響庫存持有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3、倉庫的類型和存貨水平的變動情況
庫存所使用的倉庫類型不同,其持有成本中空間成本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庫存水平變化越頻繁,發生空間成本的概率就越大。
⑹ 倉庫的數量決策須考慮哪些因素,它們是如何影響倉庫數量決策(因素已早到)
倉庫數量對企業物流系統的各項成本都有重要影響。不論是選擇中型貨架還是重型貨架,一般來說,隨著系統的倉庫數量的增加,運輸成本和失銷成本會減少,而存貨成本和倉儲成本將增加。
1、由於倉庫數量的增加,總的存儲空間也會相應地擴大,因此倉儲成本會上升。
2、影響倉庫數量的因素:
a、企業客戶服務的需要
b、客戶的小批量購買
c、單個倉庫的規模
d、運輸服務的水平
e、計算機的應用
3、由於倉庫數量的增加,企業可以進行原材料或產成品大批量運輸,所以運輸成本會下降。另外,在銷售物流方面,倉庫數量的增加使倉庫更靠近客戶和市場,因此減少了貨物運輸的里程,這不僅會降低運輸成本,而且由於能及時地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了客戶服務水平,減少了失銷機會,從而降低失銷成本。
4.當倉庫數量增加時,總存貨量就會增加,相應的存貨成本就會增加。隨著倉庫數量的增加,由於運輸成本和失銷成本迅速下降,導致總成本下降。但是,當倉庫數量增加到一定規模時,庫存成本和倉儲成本的增加額超過運輸成本和失銷成本的減少額,於是總成本開始上升
⑺ 庫存持有成本都有哪些影響因素
庫存持有成本的影響因素:
1、庫存投資的機會成本率
這是影響庫存持有成本的首要因素。
2、庫存周轉率
庫存周轉率也是影響庫存持有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3、倉庫的類型和存貨水平的變動情況
庫存所使用的倉庫類型不同,其持有成本中空間成本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庫存水平變化越頻繁,發生空間成本的概率就越大。
庫存持有成本是指和庫存數量相關的成本,它由許多不同的部分組成,通常是物流成本中較大的一部分。
庫存持有成本的發生主要由庫存控制、包裝、廢棄物處理等物流活動引起。它是與庫存水平有關的那部分成本,其組成包括庫存商品所佔用的資金成本,庫存服務成本(相關保險和稅收),倉儲空間成本以及庫存風險成本。
在年銷量一定的條件下,庫存周轉率越高,單位商品在倉庫停留的時間越短,成反比關系,相應的資金成本、保險以及庫存風險成本也與庫存周轉率成反比。庫存周轉率越低,持有成本越高,在坐標中呈雙曲線狀。
⑻ 庫存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這些因此是如何影響庫存的
企業的生產在不斷地消耗庫存品,而企業又不斷地購進物資,補充庫存,所以企業的庫存量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之下,如何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庫存積壓,是庫存控制的核心。
庫存控制的目標是在企業現有資源的約束下,以最低的庫存成本滿足預期需求。庫存控制的基本決策包括:確定相鄰兩次訂貨的間隔時間;確定每次訂貨的訂貨批量;確定每次訂貨的提前期;滿足用戶需求的服務水平。
關於庫存,其影響因素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需求特性
物品的需求特性的不同對庫存控制決策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它們表現為如下的幾種情況。
(1)需求確定或不確定。若物品的需求是確定和已知的,那麼可只在有需求時准備庫存,庫存的數量根據計劃確定。若需求是不確定的,則需要保持經常的儲備量,以供應隨時發生的需求。
(2)需求有規律變化或隨機變動。如果需求的變動存在著規律性,如季節性變動,則可以有計劃地根據變動規律准備庫存。如在旺季到來之前,准備較多的庫存儲備以備銷售增長的需要。若需求變動沒有一定規律,呈現為隨機性變化,就需設置經常性庫存,甚至准備一定的保險儲備量來預防突然發生的需求。
(3)獨立性需求或相關性需求。獨立性需求一般指對最終產品的需求:最終產品的需求是隨機發生的,是企業所不能控制的,只能用預測的方法得到,無法精確地計算出來。
相關性需求來自企業的內部,一般指零部件的需求,零部件的需求與最終產品的需求具有相關性:根據產品的需求計劃,零部件的需求可以直接推算得到。
例如某汽車裝配企業,市場對其汽車的需求量是獨立需求。汽車的生產數量,公司需要依賴市場調查和以往銷售數據。而當汽車的需求計劃確定以後,汽車輪胎、發動機、方向盤等部件的需求是可以推算出來的,這就屬於相關需求。再比如麥當勞店中番茄醬的需求量取決於漢堡和炸薯條的售出量,番茄醬的需求類型也為相關需求。
(4)需求的可替代性。有些物資如果可以用其他物資替代使用,那麼它們的庫存儲備量可以適當少一些,萬一發生缺貨也可以使用替代物資來滿足需求。對於沒有替代材料的物資,則必須保持較多的庫存刁『能保證預期的供應要求。
2.訂貨/生產提前期
訂貨/生產提前期是指從訂購或下達生產指令開始,到物資入庫的時間周期:這一時間對庫存量有顯著的影響。如果從訂貨至交貨這段時間相對較長,則我們必須存儲更多的貨品,特別是關鍵的重要物品。同樣如果一個零件的生產時間長,也需要存儲更多的貨品。
在庫存控制中,都是根據庫存儲備將要消耗完的時間,提前一個訂貨/生產提前期提出訂貨,以避免在訂貨到達之前發生缺貨。在訂貨/生產提前期內應儲備多少存貨也是控制庫存的一項重要決策。
3.物資單價
產品物資的價格越高,會佔用的庫存資金數額也就越多,對這樣的產品物資是不應該掉以輕心的,那些傑出的企業會增加采購次數縮減庫存量。這也是庫存控制的手段之一。
4.保管費用與采購費用
采購費用與訂貨次數呈正比,因此若采購費用大,應考慮減少訂貨次數。有了庫存就必須進行保管,也就需要保管費用,顯然保管費用數額與庫存量呈正相關關系,所以對於保管費用高的產品物資應該把庫存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上。
5.服務水平
服務水平一般是由企業領導部門根據經營的目標和戰略而規定的。服務水平的高低影響到庫存儲備水平的選擇。服務水平要求高,就需要有較多的儲備來保證。服務水平的計量方式有若干種,如用戶的百分數、訂貨數量的百分數等,但最常用的是按滿足訂貨次數的百分比來規定服務水平。
如果庫存能滿足全部用戶的個部訂貨需要,則其服務水平為100%。若每次訂貨只能滿足95次,則服務水平為95%,相應地這時的缺貨概率為5%。
服務水平可用於決定再訂貨點(ROP)。再訂貨點是指在進行補充訂貨時現有的庫存量。再訂貨點的確定是為了滿足預先確定的服務水平。因此,在補充訂貨期間,對需求變化的了解一定要充分。當再訂貨點確定時,也同時確定了安全庫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