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低於成本價銷售,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分錄按正常的做,只是主營業務成本大於主營業務收入。
Ⅱ 低於進價銷售怎麼做賬
1、企業低於進價銷售時,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結轉貨物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企業低於產品進價銷售,在賬務處理上與正常銷售分錄一致,銷售商品確認收入時應按實際價格入賬,通過「主營業務收入」科目進行核算。
Ⅲ 產品低於成本價格出售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分錄按正常的做,只是主營業務成本大於主營業務收入。
Ⅳ 售出物品價格比進價低,怎麼做賬
收入低於成本,也就是虧損是正常的,賣出的時候做主營業務收入,結轉成本做主營業務支出,兩個科目結轉到本年利潤就行了。
Ⅳ 存貨售價低於成本會計分錄
存貨售價低於成本價,銷售沒有毛利潤,出現虧損。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
月末正常結轉成本,
借: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Ⅵ 庫存商品低於成本出售怎麼做賬如何算虧損
正常做賬啊,比如: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200,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150.收入和成本的差50就是虧損啊
Ⅶ 銷售金額低於進貨成本,應該怎麼做賬
當然是重開發票及時更正啦。
如果是既成事實無法改變了,可以正常做賬。
這樣做的風險就是稅務局稽查的時候如果發現該筆非正常業務會認為你多確認成本少交稅金,或者少確認收入換取了其他形式的服務之類的,少交增值稅了,這樣你們需要做出合理的解釋和說明,比如對方讓步接收之類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商品虧本處理的會計分錄咋做
商品虧本處理的會計分錄按照正常銷售做分錄,虧本在結轉損益時才體現。
正常銷售分錄:
借 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現金等)
貸 主營業務收入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 主營業務成本
貸 庫存商品
會計分錄的分錄方法:
一、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二、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三、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拓展資料:會計分錄和記賬憑證的區別
記賬憑證要求要素齊全,並有嚴格的審核與編製程序,而會計分錄則只是表明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科目與金額,是記賬憑證的最簡化形式。會計分錄通常只是為了講解方便而出現在書本之中,在會計實務中是很少出現會計分錄的。
Ⅸ 售價比進價還低,怎麼做賬呀
平時的處理與正常銷售業務處理一樣,無非就是成本大於收入。但收到反利時應沖減銷售成本並將進項稅轉出,例如:
收到供應商反利117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0(紅字)[11700/(1+17%)]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00
借:銀行存款 11700
Ⅹ 請問我是小規模企業,銷售價低於成本價如何做賬務處理
銷售價低於成本價,和正常銷售賬務處理一樣。即:
(1)銷售時,按銷售價低於成本價的金額做帳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
(2)結轉銷售成本時,按成本價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或產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