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羅非魚要多長時間羅非魚養殖周期多少
羅非魚需要養殖5-6個月左右再進行出售。羅非魚魚苗的投放一般是在4月中旬進行,開春以後氣溫逐漸回升,當水溫穩定在15度或更高的時候就是最佳的投放時期。增加水體容積、降低水質肥度、食用增氧機、加強魚病防治等方法均可縮短羅非魚的上市周期。
5、飼料投喂。投喂次數每天2次,要均勻的投喂,要讓大部分的魚都能吃到,而且要控制好投喂的時間,每次大概在40-60分鍾。一般情況下投喂量為魚體總重量的3%-3.5%,但是也要根據魚群的生長情況、天氣情況來進行調整。羅非魚的飼料一般是顆粒飼料或者是膨化顆粒飼料,而且蛋白質含量要在28%-30%左右。
6、減少存塘量,適時出塘。羅非魚的生長會受到水溫的限制,因此在高溫季節的養殖期間會有一部分羅非魚達到了上市的規格,要將這些魚群捕撈出來,降低存塘量,減少密度。這樣可以使沒有達到出塘要求的小魚有足夠的空間,更快速的生長。捕撈羅非魚的時候盡量在天晴的時候進行,捕撈之前要停止餵食,並向池中加入新水。為了降低出塘的魚在運輸過程中的難度,可以先進行一下拉網鍛煉。
分享或轉發請註明內容出處:鳥基地博客 讓更多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吧!
⑵ 在大規格網箱中養殖「廣特超」羅非魚,有哪些技巧需要注意
國內羅非魚消費主要以鮮活為主,酒店、飯店、魚菜市場則更青睞於較大規格羅非魚(2000g以上)。為此,形成一套成熟的高效健康養殖技術,即「廣特超」羅非魚大規格網箱養殖技術至關重要。
4 投飼管理
投喂全價人工配合飼料,要求飼料營養全面,新鮮,不變質,並根據魚體大小保證適口。堅持「四定」投喂原則,即定時: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兩次投喂,按時投喂;定質:選購營養全面,質量保證的飼料,飼料粗蛋白含量28%左右;定量:飼料投喂量隨體重的增加而增加,投喂量占魚體重的2%~3%,並根據天氣情況和魚攝食情況及時調整投飼量,以魚攝食達八成飽為宜;定位:投料位置要相對固定,便於羅非魚攝食。
5 日常管理
做好水溫、投餌、用葯等日常管理記錄。堅持早、中、晚巡箱,觀察水色和魚的活力情況。定期檢查網箱,防止網箱破損逃魚。
6 魚病預防
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通過水質管理改善養殖環境,通過完善飼料的營養標准提高養殖對象的體質,減少病害的發生。養殖過程中定期進行水體消毒,每月可用濃度為15公斤/畝生石灰全池潑灑,輔以微生物制劑,內服益生菌等。
7 越冬
可根據條件選擇室內越冬或土塘搭建塑料大棚方法越冬,採用燃油鍋爐加溫,保證羅非魚養殖水溫10℃以上,越冬期間注意調節水質。
8 養殖成效
養殖3~4個月,個體達2000g以上即可上市,養殖成本約11元/公斤,毛利潤6元/公斤。
⑶ 想要投資養殖羅非魚,現在養殖羅非魚前景如何
在南方,有一種名為羅非魚的淡水魚,近年來廣泛分布。這種魚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但也可以生活在含鹽量不同的鹹水中,以及淺水湖泊、河流和池塘中。無論面積大小,都能存活和繁殖。尤其是在稻田裡也能生長,適應水的速度很快,可溶性氧含量很低,深受農民的喜愛。羅非魚養殖還有前景嗎?還有必要轉向畜牧業嗎?聽聽DJI的養魚專家在下面分析了什麼。
羅非魚養殖的前景如何?羅非魚養殖的成本和盈利能力?以上分析表明,羅非魚養殖成本不高,養殖效益仍然較大。只要提前防範風險,掌握養殖技術,養殖羅非魚市場前景依然看好。
⑷ 羅非魚飼養多久可以上市,成本如何
羅非魚具有食性雜、耐低氧、不耐低高溫,繁殖強等特點:
1、食性雜:羅非魚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池塘中的羅非魚,消化道內含物大部分是有機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飼料(如水草類、商品飼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少量底棲動物。
2、耐低氧:羅非魚耐低氧能力很強,窒息點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時,羅非魚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不受影響。
3、不耐低高溫:羅非魚的生存溫度范圍為15-35℃。當水溫低於15℃時,羅非魚處於休眠狀態。羅非魚最高臨界溫度約40℃-41℃,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8℃-32℃,羅非魚繁殖溫度在20℃以上。
4、繁殖強:羅非魚性成熟早,產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魚,繁殖條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積靜止水體內自然繁殖。羅非魚6個月即達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魚,懷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間,雄魚有美麗的婚煙色彩,腹部有肛門和泌尿生殖孔兩個口,擠壓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魚腹部有3個孔,即肛門、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溫18℃-32℃,成熟雄魚具有「挖窩」能力,成熟雌魚進窩配對,產出成熟卵子並立刻將其含於口腔,使
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魚口腔內發育,水溫25℃-30時4~5天即可孵出幼魚。幼魚至卵黃囊消失並具有一定能力時離開母體。
飼養方法:
1、魚塘清整。魚種放養前7-10天,撤干塘水,認真清整,並用生石灰潑灑消毒。生石灰用量每畝150市斤。進、出水口用鐵紗或網布攔堵。
2、魚種投放。3月份後當水溫上升至18°升以上時,開始放養。以放養羅非魚為主的池塘,每畝投放2-3寸魚種2000-3000尾;與鰱鱅、草魚混養的池塘,每畝放同上規格奧尼魚1000-1500尾。
3、飼料投喂。飼料的粗蛋白含量需過25%左右。投喂羅非魚配合料或麥麩、油枯均可,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投喂量,魚種長至半市兩前,日投魚體重7%;半兩後改為5%。
4、收獲。飼養100-120天可收獲,70%以上個體可達1市斤以上。畝產商品魚不低於800-1000市斤
⑸ 羅非魚肉味鮮美市場需求旺盛,怎樣養殖羅非魚收益更高
粵西茂名市、湛江市、陽江市是我國羅非魚主要養殖區之一,養殖模式多樣,可概括為羅非魚集約化養殖、立體混養、魚蝦混養、魚魚混養、網箱養殖等。立體混養可以分為魚-豬混養和魚-鴨混養兩種。三維培養前期,基本沒有喂養。畜禽糞便如鴨、豬等用來喂羅非魚,一般是開始喂直到長到0.5kg/尾左右。雖然養殖時間延長,但羅非魚的養殖成本可降低0.4-0.5元/公斤,甚至更低。受環保改善影響,列入國家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水庫及其附近地區的豬、鴨等牲畜養殖受到限制,有的被禁止,有的被改造升級。農民轉而養殖羅非魚或其他魚類。更糟糕的是,目前的豬瘟極大地影響了魚豬立體混養,農民在遭受嚴重損失的同時不得不改變養殖方式。
干塘清洗消毒,用生石灰,每畝75公斤,或漂白粉5公斤/畝;用水給池塘消毒;生石灰用量為每畝每米150公斤,漂白粉水深為每畝每米4-8公斤。應控制羅非魚仔魚的質量、數量和密度,精心選魚。鰱魚、鱅魚、草魚、淡水白鯉等適合與羅非魚混養。春末,天氣轉暖,外界水溫穩定在15℃左右,開始放養。春寒發生過早,水溫驟降會導致羅非魚死亡,過晚會縮短養殖和生長時間。為了防止羅非魚的生長受到快速養殖的影響,降低養殖成本,提高商品率,應選擇純品質單性結實、全雄的羅非魚苗種,每畝1500-3000尾。為了充分利用上、中水體,每畝配50條鰱魚或鱅魚是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
⑹ 網箱養魚的成本大概要多少
500個 6X4的漂浮箱 主養白鰱 租用的潁河潁上地區的一段水域,網箱 的投資是15萬,每個箱子150尾1斤的白蓮 魚苗 , 現在的市場 價是3塊一斤。
⑺ 羅非魚的養殖模式有哪些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立體養殖模式
立體養殖包括傳統的魚鴨混養和魚豬混養,主要集中在粵東和內陸大水面養殖區。以粵東的魚鴨混養為例,羅非魚的放苗密度為800-1000尾/畝(規格8-9朝),同時搭配鱅魚、白鰱和鯪魚等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魚苗期投喂開口料,提高成活率,養殖中期不投料或少投料,待魚達到半斤以上規格時開始投喂羅非魚料催肥,部分養殖戶在待價出魚時會投喂鴨料。全程餌料系數在0.6-0.8左右,養殖成本2-3元/斤。
有業內人事分析稱,現在羅非魚精養成本一般在3.5~4元/斤,混養是3~3.5元/斤,而立體養殖的成本是2~3元/斤,在價格低迷的現狀下,前兩種養殖模式屬於虧本的買賣。因此,就目前而言,立體養殖仍然是羅非魚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最好的養殖模式。
短期而言,立體養殖模式不消失,但是隨著政策層面的傾移,養殖業和環保掛勾,政府會加強池塘養殖環境的管控,個別地區已經禁止在池塘搭建豬舍和鴨棚。長遠地看,養殖戶還是要及時作出轉變才能應對大環境的變更。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精養模式
羅非魚的精養模式是在行情好那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精養,即純羅非魚養殖,畝產高達可達5000以上,造就了不少羅非魚神話。精養模式的代表區域是海南文昌和廣西南寧周邊等熱帶和亞熱帶養殖區,投苗密度2500-4000尾/畝,全程投料,餌料系數1.3-1.5,養殖成本3.5-4元/斤。池塘需要配備較強的增氧能力,條件好池塘甚至有排污系統。
海南利用其獨具的氣候優勢,可以做到一年養三造魚;而南寧則是依託其內銷市場優勢,魚價一直比較堅挺。精養模式下的羅非魚長速快,產量高,因此備受兩地養殖戶的推崇。另外,羅非魚的上市高峰期在10-12月,也是價格最低的時候,精養模式下的羅非魚可提早一個月上市,養殖戶可打個時間差,避開高峰出魚沖擊魚價。
但近兩年來,精養羅非魚要面對鏈球菌病和出口疲軟的雙重考驗,在2016年行情仍不明朗的情況下,很多羅非魚養殖大戶的觀望情緒仍比較濃重。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
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可算是比較經典的養殖模式,這也是緣於近幾年對蝦病害頻發和羅非魚市場的低迷。此模式在廣東台山、珠海、湛江和茂名均有分布。
羅非魚—對蝦混養模式以羅非魚為主,對蝦為輔,兩者相輔相成,提高了抗風險的能力。養殖戶一般在3月中下旬開始標粗羅魚魚苗和蝦苗,羅非魚投苗密度2500-3000尾/畝,蝦苗為2-3萬/畝,以二代苗為主。經過標粗後,羅非魚苗的規格達到50尾/斤,蝦苗規格達到800尾/斤時,即可將羅非魚和對蝦過塘混養。也有部分養殖戶在羅非魚苗塘直接放蝦苗的,養殖過程中再適時補苗。池塘充足的養殖戶可在第一茬的養成中期著手准備第二茬的標粗,以達到最大化養殖效率的目標。羅非魚全程投料,南美白對蝦不投料或少投料,利用對蝦雜食性的特點,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池塘的凈化能力,降低養殖風險和成本。
對蝦在6月初即可收獲,用地籠進行裝捕,年畝產量200斤左右,以均價15-20元/斤計算,對蝦的畝產值為3000-4000元,可以抵消大部分的羅非魚飼料支出。羅非魚在9月中即可分批上市,餌料系數1.3左右,畝產2500-3000斤。利用對蝦高附加值的特點,此模式可大大提高了羅非魚的養殖收益。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精養大規格羅非魚模式
近幾年,3-4斤的大規格羅非魚行情一直十分穩定,均價達10元/斤左右,利潤空間不菲,受到部分養殖戶的追棒,養殖區域主要集在珠海和佛山等高消費城市附近。此模式一般在3月份投苗,畝投苗量3000-4000尾(規格7-8朝),經過3個月的養殖,養殖戶可以選擇出掉部分商品魚或分塘再養殖,以加快資金周轉和降低高溫季節的養殖風險。一直養至年底後,羅非魚規格達到3-4斤,養殖戶可根據市場行情分批出魚。以珠海平沙的養殖戶為例,此模式下羅非魚的年畝產量可達6000斤,畝利潤高達1.2-1.5萬元。
盡管利潤豐厚,但是該養殖模式只適合於離批發市場或城市消費群近的養殖區,這些區域不但對大規格羅非魚有較強的消費能力,養殖戶還可以和市場直接對接,以獲取更大利潤空間。
此外,養大規格羅非魚必須越冬,因為年後羅非魚青黃不接之時的價格最高,能否越冬成為羅非魚養殖戶最關心的問題。因此,這種模式只適合具備搭建冬棚、有充足地下水或地熱的池塘。此模式養殖周期長,成本高,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池塘環境和市場環境來加以選擇,切勿盲目跟風。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大混養模式
大混養即是將羅非魚和鯉魚、鯪魚、草魚、鱅魚、鰱魚等進行混合養殖,充分利用水體的空間和魚類的食性,從而提高整個養殖過程的效益。下表為廣東省恩平市羅非魚養殖戶梁偉文的大混養模式的放苗和收益情況,供大家參考。
與立體養殖相比,羅非魚大混養模式避免了 畜禽糞便的葯物殘留和底質污染,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挖掘空間仍然很大。
羅非魚的主要養殖模式:其他小眾養殖模式
如沿海地區養殖海水羅非、高位池精養、淡水養成後轉海水養殖,以改善羅非魚風味口感等養殖模式。
⑻ 想要投資養殖羅非魚,羅非魚的養殖成本大概多少錢
因為包括羅非魚苗引進、場地租建、飼料和疾病以及日常管理等費用,平攤下來每生產一斤羅非魚的成本大概是3.5元/斤。2元/斤出售,每斤就要虧本1.5元。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類,廣東、廣西、海南等水域泛濫成災。大家形容其是只要有一口水就能成活的魚類,在市場上銷售的羅非魚主要是以人工養殖1~2斤左右一條的為主,即可清蒸也可紅燒。
羅非魚一般是使用植物性飼料,加上它自行攝食浮游植物,所以為了減少飼料成本,要對池塘施肥,促進浮游生物繁殖,但是施肥要注意用量,以免破壞水域環境,影響到羅非魚生長和品質。羅非魚是熱帶魚類,不耐低溫,當水溫下降至12℃以下就會逐漸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除了在我國南方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區都需採取措施幫助越冬。
⑼ 羅非魚的市場銷售緊俏,養殖羅非魚要投資多少錢
苗種選擇一定要嚴格,關繫到羅非魚的生長發育和經濟效益,應該選擇來源清除、體質健壯、無病害的優良苗種,保證其後期快速生長繁殖,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育苗放養時間一般要選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除了在我國南方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區都需採取措施幫助越冬。幾乎沒有的,羅非魚屬於比較兇猛的魚類,只有在魚苗時期才有部分食肉魚類是它的天敵,如烏鱧,鱤魚一類的。
根據養殖場的養殖面積,確定魚苗標粗池水面的大小。單口魚塘面積以2~5畝最好,池塘水深1.5米左右即可,標苗時注水深度在0.8~1.0米為好。放苗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為了給羅非魚提供一個好的生長環境,養殖前池塘必須進行消毒和修復處理。首次將誰放干凈,將淤泥清理後再用水沖洗干凈。隨後將池壁上面修復的平滑一些。
如果你想要養出好品質的羅非魚,那你肯定要有一塊好的水質的水源,據我所知,羅非魚比較喜歡生長在水渾一點的水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