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暫估成本,怎麼估會計分錄
具體分錄如下:
1、購進商品(有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附發票、入庫單、驗收單
2、購進商品(無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入庫單、驗收單(按不含稅采購金額進行暫估)
3、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附件:後出庫單或發貨單、成本結轉明細表。
4、下月收回發票
借:庫存商品 (紅字)
貸:應付賬款 (紅字)
附件:後入庫單(紅字)
5、同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附發票、入庫單
(1)公司買車成本怎麼暫估擴展閱讀:
貨到單未到的情況,因為實物已經驗收入庫,但是發票還沒收到就不知道價款和稅金是多少,一般這種情況是不做帳的,等發票到了一起做;但是如果等到月底單還沒到就需要暫估入庫來保持賬實相符(有些單位月末盤存)。
『貳』 在用友中怎樣進行暫估成本處理
1、對於暫估記賬的入庫單,發票到時,入庫數量全部結算後,要在核算模塊進行「暫估成本處理」,如果沒有執行「暫估入庫成本處理」的操作,則平時月份在期末處理的時候不提示,但12月份在進行核算模塊期末處理的話,就會出現上述提示
2、核算模塊已經進行了「暫估成本處理」,但是在「采購結算「ursettlevouchs」中「是否記賬」標志仍是「否」,也會出現上述提示。
(2)公司買車成本怎麼暫估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中第三條:納稅人申報的扣除要真實、合法。真實是指能提供證明有關支出確屬已經實際發生的適當憑據,合法是指符合國家稅收規定,其他法規規定與稅收法規規定不一致的,以稅收法規規定為准。
實務中稅務較多運用的原則是: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前發票已到達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證明暫估入賬真實性的其他原始憑證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納稅調整,否則應做納稅調整,以防止企業濫用暫估入賬。
『叄』 請問,怎樣暫估成本
收到預付款
借:銀行存款 7.5
貸:預收賬款--** 7.5
開發票,產生稅費
借:應收賬款-** 7.5/1.17 *0.17
貸:應繳稅費-增-銷 7.5/1.17 *0.17
等到明年交易後在確認收入和結轉成本
『肆』 企業法人代表買車,能否在公司折舊等相關費用。
法人和公司簽租賃合同,只是可以將汽車費用按租賃合同約定計入公司費用.
暫估入賬,車的戶頭不是單位,不可以計入單位成本費用或折舊中去.
唯一的辦法,汽車用公司名義入戶,一切都可以解決.
『伍』 公司新購入一輛汽車,應該如何做會計分錄
預付款時,分錄如下:
借:預付賬款-xx公司 xx
貸:銀行存款 xx
取得發票後:
借:固定資產 xx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xx
貸:預付賬款 -xx公司 xx
銀行存款 xx(付購置稅款)
『陸』 小規模納稅人購入一項固定資產,年底發票未到,公司賬面盈利,如何暫估成本
小規模納稅人購入一項固定資產,年底發票未到,公司賬面盈利,可以按合同或市場價暫估成本
『柒』 我公司(貿易公司)因成本原因需做暫估入賬處理,請問怎麼做
如果價格沒有變化,可以補記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等全部發票都到了以後,再多退少補(應付賬款和主營業務成本)。
『捌』 如何處理暫估入賬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暫估入賬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必須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因此,首先應當按照上述規定暫估入賬,然後,與其他正常入庫入賬的庫存商品一樣,一並計算庫存商品發出(包括說的銷售出庫)成本。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收到發票後的處理:
次月初,沖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公司 等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玖』 暫估成本是怎麼個意思
暫估成本是說企業當月購入的材料已經驗收入庫了,可是還沒有收到對方開出的正式發票,所以該月末,會計在計算該材料的成本時,只能按合同上的單價金額暫估入庫,該材料成本就是暫估成本。
暫估也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采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暫估業務簡單的可理解為貨到票未到的業務。暫估成本的會計分錄為: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 ) (暫估金額)
2. 暫估回沖。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 (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 (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發票含稅金額 )
拓展資料:
1、暫估是當月有入庫單,但沒有生成進貨單或者采購發票,這使入庫單中填寫的單價是暫時預估的成本價,需等到做了進貨單或者采購發票後才能確定實際成本。在軟體中需要是業務和倉庫分開的流程才支持暫估處理,合並流程或者T+普及版都不能實現。
2、暫估的入庫單生成進貨單後會生成紅藍回沖單,紅單把之前暫估的入庫成本紅沖,藍單是把發票中真實的成本單價生成一張真實成本的入庫單。先設置暫估處理的方式,點擊系統管理中的選項設置,然後點擊核算選擇單到回沖。
3、生成進貨單或者采購發票後,會自動生成紅藍回沖單,可以通過單據界面的「聯查」查詢,生成的紅藍回沖單都需要生成憑證。點擊存貨明細賬可以查看有一行入庫調整單,雙擊入庫調整單,可以查看調整類型是采購核算,並且有關聯單據和關聯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