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律師掙100萬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如何在穿越火線賺鑽石 2025-05-25 21:19:01
低成本推廣怎麼做營銷 2025-05-25 20:55:46
如何倒算費用發票 2025-05-25 20:31:12

律師掙100萬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02 08:56:14

⑴ 律師行業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其實現在大部分律師很不好過的,有一篇文章給你看一下;中國律師真實現狀調查

鄒建章

時間:2008年04月18日 09:20 新聞來源:法制網

4月16日,全國律師工作會議在京結束。然而,由此引發的對律師這一行業的關注,還在延續。

據會議透露的數字,目前,我國的律師隊伍發展到了14.3萬多人,有3415名律師當選為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公職律師達到2649人。

在十年前或者更早些時候,談到律師的身份或者地位,絕大多數人會羨慕不已,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大不一樣了,隨著律師數量的不斷增多,律師與社會交往的頻率增多,人們對律師的認識產生了變化,也有了各種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還沉浸在關於律師職業的種種傳說當中,認為律師必定坐擁香車豪宅,瀟灑自由,有些人卻對律師的地位及身份不以為然,認為律師只不過是追逐利益的商人;有些人認為律師是追求法律正義的勇士,有些人卻認為律師扮演的是「替壞人說話」的角色……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中國律師工作和生活的真實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現實是,並不是每一個律師,都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富有。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王凡透露,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律師的平均收費不如計程車行業,年毛收入不足10萬元。上海市律協一項調查顯示,全市律師28億元總收入中,80%的收入由20%的律師創造。廣東省的調查結果是,律師收入呈金字塔式,10%處於頂端,約20%處於偏上,而70%以上的律師則生活艱難。重慶市律師執業報告中,部分律師特別是青年律師,一年收入不到兩萬元。江浙一些地區,執業第一年的律師月薪只有1000元。律師行業的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嚴重,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

現實是,律師並不像電視劇中描寫的那樣瀟灑風光。

在各種民事活動中,律師的身份僅僅是一個民間人士。周旋於各種機構及人員中間,律師們總是如履薄冰,舉步艱難。追求法律正義,還是乾脆做成商人,兩方面的沖突時刻在煎熬著他們。由天使變成魔鬼,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現實是,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律師。

在我國,很多人還是以為律師就是「替壞人說話」的,甚至有一些人還會採取過激行為報復律師。

現實是,一方面,律師數量急劇膨脹,一方面,律師資源的分布卻很不合理。從全國律師的分布看,超過半數的律師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

像中國許多領域一樣,律師行業也呈現出了濃重的中國特色。然而,不管現有的情況是喜是憂,中國的律師業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職業,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呈現出了美好的前景。

越來越多的律師開始站出來,挑戰涉及公共利益的不合理現象;越來越多的律師開始參與到國家立法中;越來越多的律師認真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積極參與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工作……

即將於6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律師法,開始更多地強調律師的公共責任心,特別指出律師要發揮「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職責。另外新法對於律師職業豁免權、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等諸多權利也作出了新的規定。

我們有理由相信,律師行業的發展前景必是風光無限。

律師行業就是一根雞肋

法制網記者 徐偉

初見王宏斌律師,真的很難把他和港台劇中的那些大律師們聯系起來。一件休閑的夾克,一條灰色的牛仔褲,連根領帶都沒打。

王宏斌笑言,許多人一提起律師,馬上聯想到香車豪宅,有些初次接觸律師的人甚至會好奇地問:「你們出庭也戴假發嗎?」

「律師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麼風光,律師就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已,惟一不同的是,律師憑借的是法律的技能。」王宏斌坦言,有些人羨慕律師時間自由、金錢自由,自己是自己的老闆,但這些往往是奮斗大半輩子的功成名就律師的寫照。對於大部分律師來說,律師有時候就是一個混口飯吃的職業。

從2001年踏入律師業大門,王宏斌先後在陝西的3個律所執業。他告訴記者,有些剛入門的實習律師,一個月也就賺1000多元。家在西安本地的還好說,吃和住還可以靠父母。有的家在外地的,租個五六平米的「鴿子樓」,每月就要花費七八百,剩下的錢也就夠填飽肚子了。

剛入門的律師壓力不僅來自薪水,更來自案源。沒有案源,雖然每天都能正常上下班,但是心裡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慌、發毛。「畢竟,人不能去喝西北風。」王宏斌說。

當然,王宏斌離那個青澀的時期已經漸行漸遠,經過7年的摸爬滾打,他已經在西安買了房子,目前正准備物色一輛像樣的小汽車。

「其實,我現在正處在一個瓶頸期,沒有那些著名律師大富大貴,也不像那些剛入行的舉步維艱。」王宏斌告訴記者。

王宏斌目前的收入可以達到一個月五六千元,在西安這個西部城市,已經算是白領了。但這個白領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加班對於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研究法律條文,分析案情,搜集證據材料,撰寫司法文書,解答法律咨詢……王宏斌一口氣說了許多律師每天要面對的工作,「我們就像是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一開始,就不知何時能夠停下來,有時為了一個案子,會加班到凌晨兩三點。」

有一次,王宏斌去外地辦案,一去就是大半個月。其間知道自己的娃發燒了,高燒40度不退,心裡干著急使不上勁,因為那一頭還有當事人的命案懸著。

「如果僅僅是工作壓力,咬咬牙還是能夠克服的。最讓人感覺不爽的就是有些行政部門的蔑視和不配合。」說到這里,王宏斌的語氣有些無奈。

2003年在某省的一個農村發生了一起投毒案件,罪犯在一瓶娃哈哈礦泉水裡放入了毒鼠強,導致兩名兒童死亡。公安機關通過偵查,懷疑是鄰家的一名農夫所為。一審時這名農夫被判死刑。

「我是二審時接手的,一讀案卷,就感覺這起案件非常棘手,並且疑點很多。」王宏斌說,「本著對當事人負責和對生命權的尊重,我開始調查取證。」

然而,調查取證的道路一波三折。到行政機關查詢,工作人員說拿鑰匙的人出差了。去司法機關請求配合,工作人員說沒空。王宏斌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還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律師,認為律師喜歡挑詞架訟,動輒慫恿、鼓勵、幫助當事人起訴,破壞了穩定。

「實際上,法律要求的就是不偏不倚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原告或是被告,無論有罪還是無罪。」王宏斌說,律師的存在,正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法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

「有時覺得,律師行業就是一根雞肋。吃不飽,又餓不死。有人當作救世主,有人當成掃把星。」王宏斌感慨道。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口述實錄

講述者 湖北律師吳建寶 記錄者 法制網記者 於吶洋

律師,在世人眼中,往往代表著財富、練達與力量。我就是懷揣著這樣的憧憬,毅然決然地從政府機關辭職踏入律師界的。我已從剛出道時「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彷徨之境慢慢走到現在案源基本不愁的平和之境。現在如果讓我概括對律師行業的看法,我想再也沒有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句話更貼切的了。

一邊是大海般廣闊無垠的業務范圍,一邊卻是火焰山般無從下手、難以立足的尷尬境地;一邊是有的同行好像有做不完的業務、掙不完的錢,一邊卻是自己無事可做的心急火燎的煎熬;一邊是案件成功完成當事人風平浪靜後的真誠笑臉,一邊卻是逐層煉獄、終達目的的磨礪……從我觀察到的許多同事工作、生活狀態而言,我相信這種體會應當代表了大多數同仁的感受。

當然,對於律師而言,關鍵是如何盡快遠離火焰,揚帆大海。從我個人的經歷看,誠信是至關重要的,永遠不要為了眼前利益而放棄你的專業與良知。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關於律師的不好言論,但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真想在這一行長期立足的律師,沒有哪一個不是誠信的,因為這是由律師工作的性質、規律決定的。我想講一個自己遇到的真實事例。

那是2004年,當時我已有了些業務,但還比較困難。有一個人經人介紹找到我,想讓我幫他打官司。原來他和開發商因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曾經有過訴訟,後來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他不找開發商索賠,開發商也不追究他房屋超面積的補償。但最後的調解書竟然漏寫了開發商不再向他要房屋超面積補償的條款,而當時的代理律師也未注意到這一點。這樣,房產證辦下來後,開發商就告他,要他補償房屋差價,一審他已敗訴。他表示願意出5000元讓我替他打二審。

我完全可以接下這筆錢,因為他是自願請我的。但我沒有這樣做,我實話告訴他,這個案子不需要請律師,只要他能將上次調解的筆錄找到,他自己就可以打贏官司了。他按照我說的去操作,後來,原審法院通過做工作讓開發商放棄了自己的訴求。

從那以後,他對我非常信任,將自己和朋友的訴訟事務、法律顧問都交給我做,還引薦我認識了銀行界的人,其實我現在的很多銀行訴訟業務都是源自他的。

「捨得捨得,不捨不得」,只有真講誠信的人,才可能舍,也才有可能得。

回過頭來看,當初我對律師業的認識,雖然帶有隔霧觀花的輕狂,但現在我認為它並沒有錯。財富,我雖然還談不上,但我感覺正向它靠近;練達,我感覺律師這一行確實讓人更為成熟,當你看到當事人的喜悅時,你能感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就感。這大概就是律師職業的魅力吧。

一個刑辯律師的打拚史

鄧雲林,北京市京銀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律師,執業12年。4月15日、16日召開的全國律師工作會議,觸發了他對刑辯律師那榮辱冷暖的回憶。為此,他專門給本報編輯部寫來了一封信。

編輯室:

全國律師期盼已久的新律師法將於6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進一步明確了律師的會見權。這對刑辯律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實際上,就在幾天前,我就因為會見的問題碰了兩回釘子。4月8日和14日,我和另一位律師攜帶會見手續兩次前往遼寧省朝陽市公安局,會見一個犯罪嫌疑人,此人名叫張秀武,涉嫌故意破壞文物罪。辦案人員稱,我們這里會見需要局長批,委託人也要到。主管負責人的答復更乾脆:該案涉黑,任何律師都不能會見。面對此情此景,我和委託人茫然無措。

其實,類似的情形我碰到過很多回了。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除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以外,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要在48小時以內安排會見。但在一些地方,隨意拒絕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的現象並不少見,其招數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會見需要批准」、「辦案人員出差了」,「領導開會去了」等等。

回想當年剛剛做律師時,心裡充滿了新奇和憧憬,12年過去了,信念與現實發生的碰撞,讓我感慨頗多。

1996年,憑著對法律的粗淺認識和執著,我不顧家人和朋友反對,辭掉了教師的工作,來到山西太原,當上了律師。

剛做律師時,不能獨立辦案,先跟老律師學徒,到全國各地去辦案,只為多學本領早日出徒,不求回報,不講代價。別人不願辦的案件、律師費低的案件我都搶在前。

從事律師工作7年後,我決心到首都北京闖盪一把。先住地下室,吃工作餐,頂著炎炎烈日,往來於公司、個人和辦案機關之間。又一個5年過去後,我在北京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了自己的房產、汽車、律師所以及更大的精神收獲———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回過頭來細細品味,我認為,做一名律師,物質條件的艱苦並不可怕,最可怕、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看到法律被踐踏。

3年前,河南某基層法院將一起民事糾紛以司法建議書的形式,要求當地公安機關以經濟詐騙罪追究民事被告的刑事責任,因為原告是當地人,被告是外地人。結果,公安機關以經濟詐騙罪立案偵查,一審法院也判決被告人有罪。我代理二審後,經過漫長的多次申訴和控告,這起案子才得以糾正,但國家賠償一直未落實,因為牽扯到很多辦案人員的錯案追究問題。

我感覺,律師有時很渺小,如果沒有運用法律的高超本領,就難以實踐正義使者的諾言。

即將實施的新律師法,對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諸多權利進行了完善和強化,對此,我拭目以待!

涉外律師「很缺很不易」

「英文litigation一詞也涵蓋了部分非訴的工作。」采訪中,不時有英文單詞從孟建兵口中蹦出來。孟建兵,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從業4年。

「進口反傾銷調查、出口反傾銷應訴、出口反補貼案件、WTO爭端解決機制,這幾大塊是我們工作的主要內容。」他告訴記者。

「不少人羨慕做涉外業務的律師,因為他們做得專業,收入比一般的律師多,但要成為既懂外語、外貿和財務又懂專業法律的多料律師,也很不易。」孟建兵嘆了口氣,他說,個中滋味也許只有當事者自己知道。

據了解,目前,我國律師隊伍結構還不夠合理,復合型人才比較短缺,尤其是在金融證券、知識產權、反傾銷、反補貼、反壟斷等領域迫切需要律師介入。

孟建兵說,他們所里有幾個律師只做反傾銷案子。「做反傾銷這塊業務,語言很重要。」孟建兵說,反傾銷調查問卷一般都以英語形式設計,英語運用能力必須足夠強,否則就無法和外國公司、外國律師溝通。

「律師如果沒有專業特長就會缺乏競爭力,法律服務日益成熟、法律服務市場越分越細,『萬金油』式的律師肯定將失去生命力。」孟建兵說,「不斷有新的東西出台,律師必須不斷地去學習,其中的艱辛難以言表。」

公職律師要耐得住清貧

「不拿一錢一文,捧出滿腔熱忱。」工作記事本扉頁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成為韓慧開始公職律師生涯以來,恪守不變的惟一準則。

韓慧是北京市朝陽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公職律師,從事法律援助工作3年。

記者了解到,公職律師是律師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具有律師資格、占國家行政或事業單位編制、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務、為困難群體無償提供法律幫助的公職人員。關於公職律師的規定非常明確:公職律師不得從事有償法律服務、不得在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兼職;不得以律師身份辦理本級政府或部門以外的訴訟與非訴訟案件。

「我們收入不高,除了死工資外,沒有其他任何收入。」韓慧告訴記者,「生活是清貧了些,但公職律師必須耐住清貧。不過,有時我也會有十足的幸福感,特別是為那些困難群體討回公道時。」

作為法律援助中心的公職律師,韓慧只承辦法律援助案件,打交道的都是社會貧弱群體。她告訴記者,兩年來,她辦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已經有四五十件了,接待了3000多名當事人。

「幫幫我吧!幫我討回救命錢!」那是2007年一個清冷的早晨,韓慧正在忙碌地整理案卷,一個中年男子捏著褶皺不堪的工傷鑒定書,踏入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大門。

原來,這位來京的農民工在從事鑽機操作時,不小心從3米高的桅桿摔下,右股骨粉碎性骨折。「受了傷,又丟了工作,那位農民工兄弟哭得嘩嘩的!」韓慧回憶說,她當下就給他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緊接著做談話筆錄、查閱法律法規、搜集相關證據,馬不停蹄地奔波了一周,為這位農民工要到了75000元的工傷補償款。

韓慧說,當時,這位農民工拿著厚厚一疊錢,手不停地顫抖,欣喜得有些語無倫次,不停地說著「謝謝啊,謝謝」。

「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候,一句謝謝,讓我感到從內到外的幸福。」韓慧說。

律師生存狀況兩極分化

法制網記者 於吶洋

「我國律師生存狀況目前是兩極分化,做得好的律師每年收入可達上百萬元,而做得差的律師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這種情況不僅在雲南,全國各地都是如此。」從業13年、現在已有很高知名度的雲南律師周文曙這樣說。

對中國律師業生存狀況思考很多的周文曙告訴記者,以雲南為例,全省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律師過得非常好,他們完成了創業期,有固定案源,年收入可以達到10萬元以上;有三分之一的律師達到溫飽小康水平,他們的年收入在4至10萬元之間,生活比較安定;還有三分之一的律師生活貧困,他們沒有案源,執業困難,又不願意離開這個行業,舉步維艱。

「特別是對於剛入行的律師來說,他們往往都屬於第三種,但有些能力強、素質好的新律師,從業幾年後,很快就能改變這種狀況,而有些做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老律師們卻依然如舊。」周文曙說。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律師業的兩極分化?

「其實,個人因素在律師業中佔主導地位,如果個體很強,就會很快在行業內脫穎而出。」周文曙認為,律師講究悟性,在律師業內,有三類律師是屬於比較「弱」的律師,一種是業務能力差的律師,一種是社交能力差的律師,還有一種是品行很壞的律師。時間久了,越來越沒人願意找這三類律師,他們就會被邊緣化。

那麼,對於比較「弱」的律師,應該怎麼做?

在周文曙的律所里,他「強制」規定,「強勢」律師必須扶持「弱勢」律師。「比如,我會把自己的案子分給『強勢』律師做,但條件是,他必須帶一個『弱勢』律師一起做案子。」現在,周文曙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案源都分給其他律師做,他自己有七八個助手,助手忙不過來時再帶著小律師,這樣一級帶著一級。

近些年來,周文曙律師親自代理了很多有影響的案子,如「上海先利公司集資案」(受害群眾近百萬,涉及數十億元人民幣)、「香格里拉———從虛擬到現實」著作權侵權案、「11·11」孩童攀爬飛機人身損害賠償案等。

「我現在的工作幾乎沒有壓力,每天過得很滋潤,可以自由駕馭我的事情,自由決定我想要做的事情。」周文曙笑著說,有時他會找幾個朋友一起喝著普洱茶聊天,有時會專心研究一下納西文化,因為他是一個納西族後代。

文章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原文沒有署名作者.
責任編輯: 劉勇

⑵ 律師的真實收入有多少

律師收入高嗎
普通律師有的靠自己案件收入。有的有基本工資+案件收入。提成點不同。

律師是一個高成本職業,實際收入不是簡單的稅後收入,還有大量的支出是外人所不知道的。那麼,律師放到口袋的純收入是多少呢?

律師的收入在中國的不同地區相差是懸殊的,律師的收入和執業所在地有很多關系,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律師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語。律師的主營業務也影響律師的收入,涉外、房產、金融、證券行業的律師收入要遠遠高於從事勞動、民事類的律師。律師入行時間的長短、資歷的深淺和律師的收入成正比,新律師和老律師收入因案源的多少而差別巨大。

目前,律師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最差的律師生計都成問題,年薪3萬元到5萬元的不在少數,10萬元的比較正常,上百萬的只佔少數。合夥人的收入相對較高,特別是收益好的事務所。其實律師行業和任何行業一樣,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還有虧損的。

綜上所述,律師的收入並不是和普通職工或者是公職人員一樣按照月來計算的,律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工作群體,收入也有不一樣的計算方式,普遍是按照案件的金額標的來計算收入的。

律師的薪資待遇好不好
1、實習期

一般來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之後,首先要確定實習單位,申請律師實習,領個實習律師證。每個省份關於律師實習的薪資都不太一樣,有的律所實習期直接給實習工資在2000~4000元左右,但是沒有五險一金,所在的團隊可能會有獎金;有的律所實習期沒有實習工資,直接安排實習生找案源,領提成,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2、轉正後

實習期滿後,可以申請轉正,成為一名有執業資格的律師。轉正後的律師薪酬,除了和律所的管理模式有關,還和律師的工作領域有關。按照服務領域,律師可以被分為訴訟律師和非訴律師。

(1)訴訟律師

訴訟業務是律師的傳統業務,訴訟所一般採取提成制,但是現在也有一些訴訟所開始採取公司制。根據智聯招聘的招聘信息,以北京地位為例,工作經驗在1~3年的工薪訴訟律師,月薪一般在1萬~2萬。而提成律師的收入則不穩定,和手裡的案源的多少有直接關系。

(2)非訴律師

非訴業務從廣義上講,是指律師辦理的一切不涉及訴訟的法律服務業務,包括企業法律顧問、商標專利、知識產權、證券金融、稅務保險、仲裁調解等。

非訴律所的起薪一般都比訴訟所起薪高。一線非訴所起薪一般在1萬/月+,少數精品所、紅圈所可以達到2萬/月+。

是不是聽起來非常誘人?但是和高起薪相對的是高辛苦,加班是家常便飯,出差更是非常頻繁。

⑶ 律師的真實收入有多恐怖

律師的收入恐怖分為兩種,一種是高的恐怖,一種是低的恐怖,這兩種不同的恐怖都是律師行業正常現象,所謂的二八定律,任何行業也都是這樣。


首先說高的恐怖:就比如我們常見的房屋糾紛的案件,律師費高的可以收到房屋的10%,比如價值500萬的房子,律師費可以收50萬左右,就這么一個案子是很多工薪家庭一年都賺不到的錢。一個律師一年的收入抵得上一個普通家庭一輩子的收入。相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真的是高得可怕。


低的恐怖:當然律師的收費也有非常低的,有的案子標價非常高,能達到上百萬,但最終能到手的律師費也就1萬甚至幾千,差距是真的大。

律師收費,學問是非常大的,律師出售的是時間,提供的是法律服務,無法對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價格進行一個第三方的評估,也就是說,同樣一個案子,有的律師報價10萬,有的律師可能才報價1萬,再加上有些案子本身並沒有市場價,所以影響律師收費的因素主要有律師的開價和客戶的承受因素了。

⑷ 律師一年能掙100萬嗎

摘要 律師行業收入基本靠自己,所以給你的答案會很沒譜的。剛開始做律師有做助理拿2000多的,有自己做幾個月不開張的,也有要麼運氣好要麼關系好賺幾十上百萬的。如果假設的前提是一線城市,比如深圳,沒有特殊背景,運氣一般般,獨立執業,已經過了實習期,有開拓市場的意識。那麼剛開始平均一個月應該能有大幾千的毛收入,扣除稅費和其他成本,剛夠養活一個人,不過持續做下去以後會逐年遞增,做得好的話接下來幾年逐年成倍的增長是很有可能的,執業的6、7年沒有淘汰沒有在家休閑的一般都能步入中產,但是成本也是逐年迅猛增加。建議嚴格遵守收費標准,不要刻意壓低價格,如果你這樣做,這個收入增長周期要延長。出於專業方向限制,很難有幾十上百萬的大單,不過我對律師的收入還是挺知足的,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能有一份令人尊重的職業,小康生活水平,自我感覺良好。

⑸ 律師創收200萬能到手多少

到手的只有六七十萬
律師的收入相信有很多人對律師這個行業還是很陌生的,在他們眼裡,律師是個很有錢圖的職業,律師行業是高收入行業。的確,律師中高收入者不乏其人。但凡事都是相對的,和普通的公務員或者工薪階層相比,他們的收入可能很高;但和某些做生意的、企業老總等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律師的收入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創收從幾萬到上千萬的都有,但是站在金字塔尖的畢竟只是少數人,大多數律師的收入處於中等水平,也有些剛出道的,可能僅僅能維持溫飽。律師的創收並不等於律師的實際收入,創收基本等同於律師費。律師的創收要扣除事務所的提成,並且繳納各種稅後,才能折算為律師的實際收入。所以創收100萬的律師,可能真正到手的只有六七十萬。並且,眾所周知,律師的執業成本也是比較高的,這些錢作為必要的投資和花費可是一分都不能省的。

⑹ 律師的年薪一般有多少

非訴律所的起薪一般都比訴訟所起薪高。一線非訴所起薪一般在1萬/月+,少數精品所、紅圈所可以達到2萬/月+。

普通律師有的靠自己案件收入。有的有基本工資+案件收入。提成點不同。

律師是一個高成本職業,實際收入不是簡單的稅後收入,還有大量的支出是外人所不知道的。那麼,律師放到口袋的純收入是多少呢?

律師的收入在中國的不同地區相差是懸殊的,律師的收入和執業所在地有很多關系,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律師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語。律師的主營業務也影響律師的收入,涉外、房產、金融、證券行業的律師收入要遠遠高於從事勞動、民事類的律師。律師入行時間的長短、資歷的深淺和律師的收入成正比,新律師和老律師收入因案源的多少而差別巨大。

目前,律師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最差的律師生計都成問題,年薪3萬元到5萬元的不在少數,10萬元的比較正常,上百萬的只佔少數。合夥人的收入相對較高,特別是收益好的事務所。其實律師行業和任何行業一樣,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還有虧損的。

綜上所述,律師的收入並不是和普通職工或者是公職人員一樣按照月來計算的,律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工作群體,收入也有不一樣的計算方式,普遍是按照案件的金額標的來計算收入的。

⑺ 100萬律師費要交多少稅

法律分析:1、合夥律師,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聘用律師,分固定薪金的律師、只有提成收入的律師、底薪加提成的律師和兼職律師固定薪金的律師按薪資收入計算繳個稅。3,提成收入的律師,扣除辦理案件支出的費用後,余額與律師事務所發給的工資合並,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⑻ 100萬的案子律師費多少

法律分析:100萬經濟糾紛律師費標準是一般是10000元左右。一百萬的經濟案件律師費是在幾萬元左右,經濟案件的發生較為復雜,一方面是涉及大量的資金問題,另一方面就是相關的程序要求也是頗為嚴格的,所以對於這類問題的解決大部分人都會尋求律師的幫助,那麼,律師解決肯定會有一定的費用收取,對於收費標准就會依據一定的法律規定積市場變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十九條 律師收費辦法,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