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短期成本函數公式怎麼算
:短期成本函數是指反映在企業諸種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種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變的條件下產量與成本之間關系的數學函數。
『貳』 已知某企業的短期總成本函數是stc=0.04q3-0.8q2 10q 5,求最小的平均可變成本的值
最小平均可變成本值為10。
解:可變成本為TVC=0.04Q3-0.8Q2+10Q,不變成本為TFC=5
平均可變成本AVC=TVC/Q=0.04Q2-0.8Q+10=0.04(Q-10)2+6
則當Q=10時取最小的平均可變成本MinAVC=6。
(2)短期總成本函數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現假設有一從事PC機生產的企業XYZ。該企業計劃建立一套新的PC生產線有AB兩套方案。A方案需要固定成本1000元同時生產一台PC機的變動成本為10元。B方案需要固定成本500元,同時生產一台PC機的變動成本為20元。(不考慮對項目價值的折現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容易得出A方案的經營杠桿值為0.01B方案為0.04我們稱B方案相對A方案具有較高的經營杠桿。在相同的固定投入的情況下,較高的經營杠桿意味著更高的經營風險,該結論也適用於一般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經營杠桿與周期性效應是影響企業貝塔系數的重要因素。在無法直接求得貝塔系數的情況下可以運用經營杠桿對對象進行定性的風險評估。
成本函數(costfunction)指在技術水平和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成本與產出之間的相互關系。成本理論主要分析成本函數。成本函數和成本方程不同,成本函數說的是成本和產量之間的關系,成本方程說的是成本等於投入要素價格的總和,如果投入的是勞動L和資本K,其價格為PL和PK,則成本方程是C=L·PL+K·PK,成本方程是一個恆等式,而成本函數則是一個變數為產量的函數式。
在統計學中,成本函數(costfunction)通常被稱為損失函數(lossfunction)。
變動成本(variablecost)指支付給各種變動生產要素的費用,如購買原材料及電力消耗費用和工人工資等。這種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常常在實際生產過程開始後才需支付。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一樣,變動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線性依存關系也是有條件的,即有一定的適用區間。
『叄』 短期總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短期總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固定成本 (fixed cost)簡稱FC,是廠商購買固定 生產要素 的 費用 。由於固定生產要素的數量在短期內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因此固定成本總額不變。
可變成本 (variable cost)簡稱VC,是廠商用於購買可變生產要素的費用。由於可變生產要素的數量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是產量的函數,因此,可變成本總額隨著產量增加而增加。
『肆』 經濟管理學中的短期總成本、短期固定成本和短期可變成本分別指什麼
短期總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變成本意義如下:
短期總成本是指短期內生產一定量產品所需要的成本總和。由於在短期內,有些生產要素可以調整,而有些生產要素不可以調整,因此,短期總成本又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兩類。
短期固定成本(FC)指短期內在一定產量范圍內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也就是廠商即使暫時關閉其工廠,什麼也不生產也會承擔的費用,包括廠房設備投資的利息,折舊費、維修費、各種保險費、一些稅金,以及即使在暫時停產期間也要繼續僱用的人員的工資和薪金。即使產量為零,這部分成本仍存在。
短期可變成本(VC)指短期內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這類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資,廠商為購進原料以及其他物品而發生的支出,以及電力費、營業稅和短期借款的利息等。它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當產量為零時,可變成本為零。
如果用STC代表短期總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VC代表可變成本,則有:
STC=FC+VC
拓展資料:其他短期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指短期內平均每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是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構成的。
平均固定成本指短期內平均每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是逐漸減少的。用公式表示為:
AFC=FC/Q
平均可變成本指短期內平均每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可變成本是先遞減,到達最低點以後再遞增的。用公式表示為:
AVC=VC/Q
如果用SAC代表短期平均成本,則有:
SAC=STC/Q
SAC=FC/Q+VC/Q=AFC+AVC
短期邊際成本
短期邊際成本指短期內廠商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量。
如果用SMC代表短期邊際成本,以Q代表增加的產量,則有:
SMC=△STC/△Q
值得注意的是,當產品成本由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和構成時,該產品的邊際成本與固定成本無關,而只與可變成本有聯系。
這是由干固定成本是始終固定不變的,而總成本等干固定成本加可變成本,所以邊際成本,即多生產一個單位的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實際上等於增加該單位產品所增加的可變成本,故:
SMC=△STC/△Q=△VC/△Q
邊際成本與固定成本無關,而取決於可變成本的變化。
『伍』 麻煩請幫忙詳細講解一下成本函數,短期成本函數,邊際成本.
成本函數是指成本與產量之間關系的總稱。它決定於生產者的生產函數以及生產者在投入物上支付的價格。生產函數是生產者實物投入量與實物產出量之間關系的總稱。由於生產函數隨著投入物變動的情況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所以成本函數亦可以採取不同的形式。
短期成本函數:指反映在企業諸種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種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變的條件下產量與成本之間關系的數學函數。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例如,生產某種產品 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 50元。若生產 101個時,其總成本5 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 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陸』 短期總成本曲線與長期總成本曲線的關系
1、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線。短期總成本STC是指短期內生產一定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它是固定成本和可變動成本的總和。短期總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產量的增函數。
2、長期總成本LTC是指廠商在長期中在每一個產量水平上通過選擇最優的生產規模所能達到的最低總成本。在這條包絡線上,在連續變化的每一個產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線和一條SAC曲線的相切點,該SAC曲線所代表的生產規模就是生產該產量的最佳生產規模,該切點所對應的平均成本就是相應的最低平均成本。
需要注意的,LAC曲線表示廠商在長期內在每一產量水平上可以實現的最小的平均成本。長期內廠商總是可以找到生產某一產量的最佳規模以達到用最低平均成本來生產。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微觀」是希臘文「 μικρο 」的意譯,原意是「小")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單個生產者、單個消費者、單個市場經濟活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的一門學科。
微觀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微觀經濟學的主要范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
『柒』 短期總成本與邊際成本的計算
短期總成本與邊際成本之間是求導的關系,所以 SMC=dSTC
本題中SMC=0.1*3Q2-2*2Q+15*1+0
總成本=平均成本×產量,平均成本=總成本/產量,邊際成本=Δ總成本/Δ產量。
在短期內,由於平均成本包含固定成本,而邊際成本卻不含有固定成本,因而,在一般條件下邊際成本上升或下降都快於平均成本。並且,邊際成本曲線在平均成本曲線的極值點相交。
(7)短期總成本函數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短期固定成本(FC):這是廠商在短期內支付不變生產要素所支付的價格,如機器、廠房、設備的折舊,銀行貨款的利率,管理人員的工資,固定成本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即產量=0時,仍然需要支付,不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
『捌』 長期總成本是什麼,與短期總成本有什麼基本區別
長期總成本是指廠商在長期中在各種產量水平上通過改變生產規模所能達到的最低總成本,是由產量水平和生產規模共同決定的。長期總成本函數可以表示為:LTC=LTC(Q)。
從長期看,生產者的生產決策不會受如短期中固定要素等條件的限制,這樣,在市場容量允許的情況下,廠商將選擇一個在長期中成本最低的生產規模,在這一生產規模下組織生產。當然,廠商一旦確定了一個生產規模,即轉入短期,在該生產規模的限制下選擇最優的產出水平,因此每一個生產規模實際上代表了一條短期成本曲線,長期中選擇生產規模即是選擇了一條短期成本曲線。
長期總成本與短期總成本的基本區別:
在短期中,至少有一部分投入要素是不變的,因此可以將企業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而在長期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變的,所以長期中沒有固定成本。把生產過程分成長期與短期的主要原因在於:①企業在短期內不能輕易處置像廠房、機器那樣的投入要素,這種投入要素的變動需要時間和代價;②企業在短期內不能輕易處置屬於專門化的設備;③投入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