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品品種有100多種且都是自製配件怎麼計算各個品種單位成本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⑵ 某企業生產100件產品的總成本150元.如果生產101件該產品的總成本為172元,那麼101件產品
要看成本是否可以切割,比如多了一件成本多了22元,本來一件成本應該是1.5元。多出來了20.5元,這20.5是否可以獨立計量,也就是說生產完了1件產品之後剩下的物料還有沒有用,如果沒用了,101件成本就是172,如果還有用可以留存供下批生產,那成本就應該是151.5元
⑶ 一種原材料多種產成品怎麼分配成本
你可以利用產品數量法或者投入材料重量法進行分配。舉個例子,數量法分配某一種材料生產A、B、C三種產品,投入原材料5000噸,每噸成本為20元,當期全部消耗完畢,A、B、C三種產品全部完工,生產A產品100件,生產B產品130件。生產C產品120件,根據上述條件,對原材料在三種產品中進行分配。三種產品的生產總數量為:100+120+130=350投入的總材料成本為:20*5000=100000A產品消耗原材料成本=100*100/350*100000=2857142.85B產品消耗原材料成本=130*100/350*100000=3714285.71C產品消耗原材料成本=120*100/350*100000=3428571.43
⑷ 一種產品,生產20件的總成本是35元,生產30件的總成本是43元,請問第30件的邊際成本為多少
⑸ 產品成本怎麼算
產品成本演算法:通過設置「生產成本」明細賬戶核算,按生產的產品所需進行計算。
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動力(電費)、燃料(煤、柴油)、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等等。按實際使用記賬,月底合計就是當月生產成本。有的企業還有直接成本外的記「製造費用」。
生產成本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本月生產線領用的原材料金額全部計入該科目
2、直接人工。本月給直接產線工人發放的工資、福利、五險一金等薪酬支出全部計入該科目
3、製造費用。與生產有關的所有費用,無法直接歸集到哪種產品上的,都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將所有製造費用結轉到「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
(5)多件產品成本是多少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的企業,其生產過程有不同的特點,其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計算的具體方法帶來了的影響。也就是說,只有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才能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
為了反映費用的發生及按用途分類的情況,需要作一筆會計分錄,即:
借:有關成本費用賬戶
貸:有關資產負債賬戶
⑹ 怎麼核算單件的成本是多少
:一般的加工製造企業計算長成品的單件成本(也稱單位成本),通常採用品種法核算。品種法核算把全部費用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主要指原材料的成本,可以根據各該產品的「領料單」直接計入。而費用成本如工人的工資、工資附加費、水電費、外加工費和製造費用等都是為生產產品發生的共同費用,要用加工工時作為分配標准,求出分配率,之後用分配率乘以各該品種的工時,這樣就把費用分配到產品成本中去了。為了直觀的說明這個辦法,現在舉個例子說說:假定你單位生產兩種電子產品,既甲產品和乙產品,甲乙產品各消耗的原材料為500元和480元,當月產量甲產品50件,乙產品120件,已知生產甲乙產品的工時分別為120個和240個,全部費用為2400元(包括動力費、人工費和製造費)。根據以上資料計算甲乙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首先計算兩種產品應分攤的費用:2400/120+240=2400/360=6.67元,所以甲產品應承擔的費用=120*6.67=800.40元;乙產品應分攤的費用=6.67*240=1600.80元。再加上原材料成本構成總成本,則甲產品的 總成本=500+800.40=1300.40;乙產品總成本=480+1600.80=2080.80。其中甲產品為50件,單位成本=1300.40/50=26.01元;乙產品為120件,單位成本=2080.80/12017.34元。以上成本計算完畢。如果還要分析甲乙產品的生產經營情況,還要主料成本、費用成本和同期對比,採用統計分析和財務的連環替代分析等方法去分析材料、費用等對於利潤的影響。在計算原材料成本時還要計算在產品成本,由於篇幅所限,在這里不做介紹了
⑺ 完工產品總成本的計算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但是前兩個數字是知道的?後面的是數字如何計算啊?
月末在產品成本:=期末庫存的盤點數量*產品加權單價;
產品加權單價=(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數量+本月投入生產數量)
⑻ 沒有生產工時多種不同產品怎麼算成本
售價高的產品成本不一定高,售價低的產品成本不一定低。
工時的多少也不能反映加工成本的多少,且多數小型企業沒有工時定額,這種多品種、定製化生產企業大型公司也很少有工時定額。工價代表的是行業平均水平,具體到具體公司有的部分比工價高,有的部分比工價低。這些分配的思路都是不正確的。
方案的關鍵是款式與款式之間、顏色與顏色之間成本差距大不大。如果不大或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比例的話,可先選擇一種產品作為標准品,其他產品按系數折為標准品,但是這套系數需做大量的工作,不是隨便定的,且一旦有新工序出現,工時材料等價格變動還應進行調整,多品種、定製化已決定了企業的成本核算的復雜性,不要想簡潔。簡潔的結果只能是產品成本之間的扭曲。
⑼ 一件服裝的生產成本大概多少錢 一體褲,一件生產成本,一噸有多少件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⑽ 題目:某企業生產產品1000件,產品售價10元/件,其變動成本為6元/件,固定成本3000元。
1.單價=(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銷售量=8
2.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額-固定成本-利潤)/.銷售量=5
3.廣告前的利潤為:1000*(10-6)-2000=2000,增加後的利潤=1000*(10-6)*(1+50%)-2000-1500=2500
故可行
一.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 )指支付給各種變動生產要素的費用,如購買原材料及電力消耗費用和工人工資等。這種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常常在實際生產過程開始後才需支付。
二.成本分類
根據變動成本發生的原因可將變動成本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性變動成本、另一類是酌量性變動成本。
1、技術性變動成本是指單位成本由技術因素決定而總成本隨著消耗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通常表現為產品的直接物耗成本。
2、酌量性變動成本是指可由企業管理當局決策加以改變的變動成本。
拓展資料:相關區別
一、固定成本也稱「固定費用」,是變動成本的對稱。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不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變動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間接成本,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維護費、辦公費等。當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變動超過一定的范圍時,固定費用就會有所增減。所以,固定成本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概念,我們稱之為「相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影響而變動。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產都會發生的成本,比如折舊。
二、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
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1、變動成本法又稱直接成本法。是指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產品成本計算中產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產成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