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股票進行加倉操作後,該如何計算持倉成本呢
你需要根據自己的不同倉位來計算不同倉位的成本,隨後再計算平均持倉成本。
關於股票的投資,很多人都會用倉位的概念來計算自己的持倉的結果。這樣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方便我們管理自己的資金,同時也利於我們控制自己的盈虧情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投資新手都會對倉位的選擇非常好奇。關於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出詳細的解釋和附帶說明。
首先你需要明確持倉的基本概念。
我們可以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滿倉列為10層,10層就意味著100%的投資金額。在你實際購買股票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分批買入相關股票,並且按照相關的比例來計算自己的倉位。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1~5層理解為輕倉,把5層理理解為半倉,把5~10層理解為重倉。
② 股票加倉成本計算
1、股票加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
(原來持有的股數的總金額 + 加倉股數的總金額) ÷ 原來和加倉後的股數總和
2、加倉是在原有股的基礎上再買入這只藍籌股,藍籌股就是業績優良、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公司的股票。
3、加倉、減倉就在你的購買能力范圍內買賣股票的行為。
4、加倉需要注意的事項:
(1)決定採用這個技巧前,對要操作的品種的規律,對自己在該品種各個階段的心態變化,都要十分熟悉,做到知己知彼--要做到這點,對品種的跟蹤至少要有一個由漲轉跌或由跌轉漲的過程。
(2)只有當基本面支持該品種走出單邊勢的時候,才可使用該方法,如果是震盪勢或正在反轉時使用, 往往得不償失。
(3)一定要遵循金字塔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成本低於市場。
(4)加倉往往和滾動開平、主動鎖倉等結合運用。
③ 黃金加倉後的成本怎麼計算
下列是加倉後的持倉成本的基本演算法:
首先用所有買入成交的總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然後減去所有賣出成交的金額,最後除以剩餘持倉數量,就可以計算出剩餘持倉數量的成本價。
現在我們舉一個例子:假設以成本價100元買了1手股票,然後又在50元的價位上補倉了一手,在此期間以80元的價格賣出一手,花費的總手續費都是100元,成本價如下所示:(100*100+50*100+100-80*100)/100=71,所以成本價就是71元。
④ 加倉後怎麼算持倉成本
股票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價格×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時的股票價格×加倉的股票數量)/(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的股票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個股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個股1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等股價上漲到11元的時候,再買入一千股,則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10×1000+11×1000)/2000=10.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5元。如果投資者等個股下跌至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股,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10×1000+9×1000)/(1000+1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5元。
【拓展資料】
加倉,指因持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價格下降或上升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加倉是投資的一種技巧,是工具。加倉是在原有股的基礎上再買入這只藍籌股,藍籌股就是業績優良、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公司的股票。減倉就是在股票價格上升的過程中賣出股票的行為。加倉、減倉就在你的購買能力范圍內買賣股票的行為。
在行情方向得到確認的情況下,自己原來的單看對方向,投資者比較肯定趨勢能繼續則可以考慮加倉,但是必須在自己的倉底有保證的情況下進行,倉底太淺的請不要考慮。
加倉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倉法,以做多為例,在底部買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買入60手,隨著再上漲,再買入40手,依此類推。這樣,因為低位買入的數量總是多於高位的,所以總能保證自己的持倉成本低於市場平均價。當認為市場將要轉勢時,一次平出或分兩次平出即可--注意平的時候盡可能快的平出。
⑤ 股票加倉後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加倉後成本價的計算方法是補倉需n股 = [補倉後股票的價格×(第一次買股數 + 補倉時買股數)-(第一次買入股票的成本價 × 第一次買股數量)]÷補倉時所買股票的成本價。
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5)不同點位加倉持倉成本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補倉的注意事項
1、弱勢股不補。那些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的弱勢股,不宜補倉。
2、補倉的時機。最適宜補倉的時機有兩個,一是熊牛轉折期,在股價極度低迷時補;二是在上漲趨勢中,補倉買進上漲趨勢明顯的股票。因此,投資者在補倉時必須重視個股的內在趨勢。
3、補倉未必買進自己持有的股票。補倉的關鍵是所補的股票要取得最大的盈利,大多數情況下,補倉是買進自己已經持有的股票,由於對該股的股性較為熟悉,獲利的概率自然會大些。
4、補倉的數量。補倉的數量要看投資者是以中長線操作還是以短線操作為主。如果是短線操作,那麼補倉買進股票的數量需要與原來持有的數量相等,且必須為同一股票,這樣才能方便賣出。
5、補倉力求一次成功。盡量不要分段補倉、逐級補倉,因為投資者資金有限,無法經受多次攤平操作,並且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彌補,本身不應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
⑥ 股票加倉的成本價怎樣計算
股票加倉的成本價計算,一般是採取加權平均法來求得。
例子:(不計稅費)
第一次買入=5.00*5000=25000元 成本價5/股;
第二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5000*2)=4.50/股;
第一次賣給=4.60*5000=23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5000)=4.40/股;
第三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20000)/(5000*2)=4.20/股;
如此類推,僅供參考,祝:馬年投資順利!
⑦ 如何計算成本價(持倉成本)
如何計算持倉成本價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當然這里是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講的。第1個方面是從股票的這個角度上來說的,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拿我們所購買股票的數量,比如說購買了100股、300股、500股等。然後還需要看這只股票單股的股價是多少,比如說有些股票的股價比較貴,可能單股的股價來到了1500元,還有一些單股的股價比較便宜,一股的價格可能是兩三元,這個時候持倉的成本就是拿我們擁有的股票數量去乘以單股的股價。比如說我們購買了100股,那麼這只股票的單股股價是10元,這個時候持倉成本就是1000元,因此計算持倉成本需要根據購買股票的數量和單股的股價來計算的。不同的股票,它在股價上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並且每個人購買的股票數量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