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現在黑鳳雞苗價格,怎麼才能降低成本,把利潤做到最大化
首先要告訴你,雞舍建設:
種子,營養和科學的飼養管理,疾病預防,科學的管理,畜牧業和工程措施的五大支柱的現代雞的生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現代農業企業,建立了完善的技術系統,前四個條件,削弱了企業或自僱人士,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可以享受良好的售後技術服務,以及相關的技術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牧業工程電場的選址和建築設計是容易被忽視,導致養殖場(舍)環境難以控制,工廠一個安全的環境條件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養殖場(舍)固定資產投資的風險是不容易的,改動影響的時間長度,因此,應充分重視農場的位置,畜牧業和工程措施的規劃,設計和建設的雞舍,使養殖場(舍)建設標准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未來長期長遠的發展。
場地選擇
選址應首先考慮當地土地利用發展規劃和計劃的城鎮和村莊的發展,其次應該是符合環保的要求,水源保護區,旅遊區,自然保護區不得在建築領域投資,以避免建成後的拆遷所造成的各種資源的浪費。符合規劃和環保要求,考慮到該地點的自然條件(包括地形,地形,土壤,水,氣候條件等),社會條件(包括水,電,交通等)和衛生條件和疾病預防,並決定建場地址。網站地勢高燥,平坦坐落在居民區和公共建築的順風。不能選擇山谷窪地的地段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容易受到洪水威脅的地區。應盡可能使用非耕地,要選擇在建築領域的丘陵和山區的向陽山坡,坡度不超過20°,土壤質量符合國家標准(GB15618-1995)的要求,以滿足建設項目的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水源充足,存取方便,便於保護,充足和可靠的電力供應,國家標准(GB52-83)的要求。
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好或壞的獸醫衛生條件和預防疾病的衛生條件和預防疾病的雞場選址過程是養雞場的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要特別注意是否畜牧獸醫站附近的農場,集貿市場,屠宰場和建議的磁場方向的關系,隔離條件好或壞,應遠離污染源。的前提下,確保生物安全,創造一個便利的交通條件,但交通干線和村莊距離大於1000米,二級公路100-200M,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第二,規劃和布局
農場的規劃原則是符合條件的衛生防疫,建築結構緊湊,節約土地,以滿足目前的生產需求,同時考慮未來的擴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1雞場分區農場可分為管理區,生產區和隔離區。應劃分不同的功能區,以方便聯系。管理區和生產的時間間隔要設置的門,消毒池和消毒室。管理區成立區常年主導風向上風的存在,地勢較高處的主要生產及配套設施,包括辦公設施和與外部世界保持密切聯系,建立了正門,並設置了消毒池。
生產區可分為幾個單元,它們之間的距離超過300米,每個單元可以有一些建築雞舍,雞舍與疾病預防,污水和其他因素之間的防火和主導風向的角度考慮之間的距離雞舍,雞舍,雞舍高度的3?5倍。
位於隔離區存在的低窪區順風,主要包括獸醫室,隔離雞舍。為防止交叉污染,與外界的聯系,有一個專門的道路相通。場區凈道和污水路污水道和後門連接兩個嚴格分開,不交叉,混合。
2場區綠化場區綠化農場的規劃和建設,結合區與區之間的家庭和家園,陰涼和風力的要求之間的距離。也許可以按照實際種植的地方,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樹木和鮮花,但有毒,許飛植物不宜種植。
棚建築設計
設計合理的雞舍,你可以控制在適當范圍內的溫度,濕度等的雞只充分發揮遺傳潛力,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環境創造必要的條件。無論是封閉雞舍,??開放式雞舍,通風,保溫,照明設計是關鍵,是一個重要的保證維護雞舍良好的環境條件,並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1。通風設計通風是調節雞舍環境條件的有效手段,不僅新鮮的空氣可以進入排出的氨(NH3),硫化氫(H2S)和其他有害氣體,您還可以調節溫度,濕度,所以施工雞舍設計時一定要注意通風。通風量的基礎上的熱平衡計算,以確定有害氣體濃度控制要求的基礎上。下表的條件下,合理的放養密度,通風量為每公斤體重的母雞。肉雞代謝快,通風量要稍大。
表1不同溫度條件下蛋雞每公斤體重的通風量(m 3 /只小時)
溫度(°C)5 10 15 20 25 30 35
量的通風1.8 2.3 2.7 3.1 3.5 3.9 4.3
通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方式,進風口和出風口設計合理,防止惡劣氣候的死角和草稿。
(1)自然通風依靠自然風(風壓)和家庭內部和外部(熱作用)形成的自然流動的空氣雞舍內外空氣交換的溫差。必須是統一的工藝設計,土建設計的考慮,如建築朝向,通風設計的方向進氣口海拔,內部設備布置,而必須是全面的安排,有利於通風,照明和實施保護衛生措施。不宜過大,自然通風的雞舍跨度6米至7.5米合適,最高不應超過9米。
風壓的作用是大於的熱壓,但無風,仍然依賴於通風的作用之間的溫度差,以避免風的溫度差時,偏移量,應根據上本地主風,在迎風側(在風)的下方設置吸氣口背風(順風)的上部的排氣口。 ,位於屋頂通風管時,單獨的風和溫度差的影響,或一起可以是排氣氣體,特別是在夏天院一個較小的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溫度差的情況下,是有利的。高於屋頂60?100厘米,來保護自己的折扣部分應不小於60cm,為了便於調整范圍內的吹風機罩設計,吹風機應安裝保溫調節板容易在任何時間打開和關閉。
(2)機械通風依靠機械動力強制雞舍內外空氣交換。機械通氣可以分為兩種方法的正壓通氣和負壓通風。正壓通氣呼吸新鮮空氣被迫進入雞舍僱用的壓力高於外面的空氣壓力,所以貼現污濁的空氣排出舍外。負壓通風風扇進行強制放電家污染的雞舍內的空氣外,壓力稍低於大氣壓力的負壓環境,家庭和室外空氣通過進氣口進入雞舍的空氣進入雞舍內。這種通風方式投資少,管理比較簡單,舍內風流慢雞體感覺更舒適。橫向通風速度,死角和更多的缺點,一般情況下,縱向通風。
縱向通風排氣風扇都集中在山附近的牆壁或雞舍的污水道端山牆的兩側。進氣口開口和凈道側的山的兩側附近的牆壁或山牆,其餘的門窗都關閉時,空氣沿雞舍流入雞舍的縱向軸線的,排出貼現風扇將空氣污染的家庭,縱向通風設計的關鍵是雞舍內統一的高風速和縱向軸線沿雞舍的氣流流動,因此應位於風扇在山牆的下部。
應雞舍通風率最大通氣量在夏季值設計,計算的位移的風扇,安裝風扇,尺寸的風扇,以適應不同季節的需要。等於減小的橫截面的空間的排氣體積可以提高舍內風三角屋架雞舍每三個掛鏈分隔的一個三角形屋頂桁架,以減少的流動橫截面。合作社是太長,要考慮雞舍通風的雞舍中間均勻地分布在兩側的牆壁上,進入出口。據的舍內空氣污染,如舍外溫度決定開啟風機多少。
可用於燃煤熱空氣爐,燃氣熱風爐,暖氣,電熱育雛傘或育雛器溫度控制設計變暖。最大的優勢爐的溫度,升溫快,爐容易倒煙,污染室內空氣。方式的優點是熱爐的溫度加熱速度快,但缺點是舍內乾燥,相對濕度在35%左右,這是很難提高舍內濕度,不利於小雞健康。防火牆或高溫煙氣的方式聘用非吸煙,污染空氣,干凈衛生,白天和夜間的溫度均衡,溫差相對減小,在燃料供應方面,燃煤,木材可以很容易得到燃料。無論採取什麼溫度,以確保合適的雞生活區的溫度均勻性是至關重要的,地面溫度符合要求,乾燥,柔軟的被褥覆蓋。
夏季高溫導致重量損失,降低飼料轉化率,成活率低,經濟效益差的雞舍建設應盡量使用保溫材料,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冷卻。當環境溫度超過32°C,增加通風量,並不能提供一個舒適和涼爽的環境,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蒸發冷卻法。常用的是濕簾降溫法。濕簾降溫原理是基於由蒸發的水來冷卻空氣進入房子的多層波紋纖維紙,減少舍內溫度,使外部空氣通過多層纖維片材的這種波紋狀空隙的家。有條件的深水井的水浸泡濕簾,可以使溫度下降到14°C雞舍內。
3。在禽舍環境,燈光照明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影響雞的健康和生產力的,時間的長度和強度的光的顏色也會影響性功能的雞。舍內適宜的光照,通常結合自然光與人造光攝影。整個房子光照和溫度應均勻,否則會造成密度不均,並最終影響均勻的羊群
(1)允許自然光,太陽直射光或散射光進入或通過雞舍打開窗戶,露出僱用的照明要達到的目的。自然光照的面積取決於對轄區內的嗎?「的窗口,窗口面積越大,更多的光線進入聘用。照明領域中的矛盾不僅在冬季和夏季的隔熱,輻射熱也密切相關,夏季通風。應考慮幾方面的因素,合理確定照明領域。
(2)人工照明人工照明可以補充缺乏的自然光線和人工照明系統可以建立在根據動物的生物需求。一般使用燈作為光源。舍內安裝照明和電源控制開關,根據照明要求不同日期和不同季節的自然光照時間控制,家禽最佳的生產性能。肉雞育雛的照明2-3W/m2,後0.75 W/M2層與肉雞育雛育成期減少到兩個星期前在1-1.3 W/M2 ,18-20周齡光照時間延長,增加光的強度4-5 W/m2,以促進產蛋量的提高。
建築設計的網站雞場和雞舍合理的先決條件在未來的安全生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應該是高標準的設計養殖場(戶)和建築設計過程中,或環境條件的原因下降,特別是養殖業者一生的生產性能帶來負面的和不可逆的影響,從而影響了經濟效益。畜牧工程設施的設計應根據環境條件及時投入使用,以創造最好的環境條件,充分發揮遺傳潛力,以達到最佳值的錢。環境條件或不符合短期內可能會是終生生產性能的影響,影響雞和發展,例如,在育雛的環境條件苛刻,勢必會影響到今後的生產性能的發揮,最終影響經濟的好處。
告訴你
養殖肉雞好「十二五」
只有約50天,該品種關閉在短期內,由於肉雞存欄量必須選擇一個好的雞品種,以達到理想的育肥效果。
關閉雛雞的防疫之前必須做熏蒸消毒雞舍和用具,以消除雞舍內的感染源。成小雞,良好的雛雞白痢的預防。尤其是在第一周,百萬分之二的痢特靈添加到飲水或飼料,連續投喂2-3天,間隔1-2天再連喂2-3天。或青黴素,土黴素,並做好新城疫的預防工作。
育雛雛雞出殼一周內關閉,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是不完美的,自我調節能力,耐寒和抗病性弱,易引起死亡。因此,在第一個星期,以確保溫度在34-35℃,逐漸冷卻。重量超過150克,並逐漸冷卻至室溫後的小雞星期。
3300千卡/千克含蛋白質20.22%的飼料(小的年輕的材料,也被稱為第一材料),能量必須喂關閉1-2周後的能量必須達到3100千卡/公斤,含有18%至20%的蛋白質或更多。同時也提供飼料生產企業的肉雞特殊材料。
管理關閉的第一周育雛范圍小,吃得少,好乾凈的糞便,隨著年齡的增加,糞便增加,每2-3天,以應對雞舍進行一次清理。
2. 林場散養土雞2000隻,大概需要多少成本,咋樣降低成本呢
如果買2000隻小雞仔,就要4——5千,再加上防疫用的針、葯等,雞舍等,是個不小的開支,應該兩萬多吧。
如果想降低成本,就先買幾十隻下蛋的母雞和幾只公雞,按一隻公雞六七隻母雞一窩,下蛋後人工孵化。這樣,一年之後也發展到幾千隻了。至於雞舍就要盡量自己動手建造,成本也會大大的降低。
白手起家就要不怕辛苦。防疫不能馬虎,有一點疏漏,出了問題後悔不及的。
3. 想要節約養雞成本,自己如何製作雞飼料呢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在生產中應適當採取防護措施,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溫,為雞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多產蛋,亦有利於節省飼料。選用良種雞產蛋雞應選體重小、飼料利用率高的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產蛋量相同,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雞耗料多。產蛋初期營養水平應稍高於飼養標准,產蛋後期適當降低營養水平,夏天炎熱,雞採食量減少,需提高日糧的蛋白質水平,以19%為佳,若添加蛋氨酸,則以17%為宜。保證飼料中的營養全面,防止飼料粉碎過細,過細的飼料不僅不易於雞採食,而且容易造成"料塵"飛揚而浪費。把好飼料關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因為飼料中營養不全面是最大的浪費。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採食困難並「料塵」飛揚而浪費。
4. 我的雞產蛋量下降厲害,有治療的好方法嗎
蛋雞產蛋率低和蛋雞產蛋量下降的原因和對策一、養雞技術:蛋雞產蛋下降是怎麼回事?產蛋下降綜合症(EDS-76)又叫產蛋雞減蛋綜合症,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種以商品蛋雞和種母雞產蛋下降、蛋殼異常、但體畸形、蛋質低劣等症的傳染病。產蛋下降綜合症(EDS-76)又叫產蛋雞減蛋綜合症,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種以商品蛋雞和種母雞產蛋下降、蛋殼異常、但體畸形、蛋質低劣等症的傳染病。可使產蛋率下降10%~30%,甚至達到40%,蛋的破損率達38%~40%,無殼蛋、軟殼蛋達15%左右。病初產蛋異常,接著整群雞的產蛋量突然下降,遠遠低於正常水平。發病2~3周內降至最低點,最多時可將至50%左右,即使治癒,再也恢復不到標準的產蛋曲線,目前該疾病在某些地區還時有發生,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不同地區不同雞群,產蛋下降的原因可能不一樣,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筆者就引起雞群產蛋下降的常見原因進行簡析,不當之處,望讀者雅正。
1環境因素
可以說家禽大多數疾病的誘發及生產性能的下降都跟飼養環境有關。主要包括:
1.1雞舍大環境。雞舍是否遠離工廠、公鐵路或者其他噪音污染區;雞舍的地形是否處於高地;雞舍的糞便與廢水處理系統是否科學合理;雞舍是否遠離水或者空氣污染源。
1.2空氣與通風。雞舍的整體構造是否與當地的季風風向相符;雞舍內的通風系統是否充分考慮到保暖與新鮮空氣流通的綜合影響。在炎熱季節到來之前,對密閉雞舍如有條件可安裝空調設備以降低雞舍溫度,或在雞舍一頭安裝排氣扇,另一頭加裝濕簾,進行縱向通風降溫,並排出有害氣體。對開放雞舍,應設置吊扇或風機,以備在炎熱季節加強通風換氣。特別在冬季,舍內有害氣體含量增高,當氨氣含量大於15ppm,硫化氫含量大於10ppm,會使雞群中毒影響產蛋。
1.3溫度。實驗證明,雞舍的正常溫度要求18℃~25℃,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會引起採食減少,產蛋下降,每升高1℃,產蛋下降1.5%~2%,蛋重下降0.3克。大多養雞場(戶)的雞舍構造較簡陋,四周又沒有遮陽植物,舍頂沒有防輻射設施,再加上雞群密度較大、擁擠,雞舍內溫度往往比室外高3℃~4℃。可以在雞舍周圍種植植物遮陽,栽植爬山虎等攀援類植物以隔熱。屋頂上覆蓋草簾,在中午太陽輻射最強時澆注冷水,可吸納一部分熱能,降低太陽光對屋頂的熱輻射。
1.4減少飼養管理中的「突發」的應激。比如斷水、停電、斷料、喂料無序、添加防治葯物、更換飼養員、緊急疫苗接種,外界噪音,巨大聲響等。
1.5生產周期特別是產蛋期的光照。光照的強度、時間、穩定性。不但要有足夠的光照時間(14~16小時)和強度(20勒克斯),而且還要有一個穩定的光照程序。
1.6飼養密度。有些雞場為保證籠位利用率,在育雛、育成及產蛋期,密度過大,不能保證充足的飼料和飲水,造成籠養雞疲勞症影響產蛋。
2飼養管理
2.1供足清涼的飲水:雞缺水比缺食危害更大。經驗證明,產蛋雞若一天不給飲水,即可使產蛋率下降30%,且需要一個月之久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故夏天應注意供給足夠的飲水,並經常更換,保持飲水清潔、新鮮。
2.2合理調整日糧及飼喂方法:進人盛夏後雞群的採食量一般平均減少10%~15%,高溫酷暑天氣,部分雞甚至減食達30%以上。因此,為彌補其攝入營養物質的不足,應合理調整日糧。在早晨和晚上空氣比較涼爽時,應讓雞採集足夠的料量,以保證雞在一天中的採食量達到足夠的營養,滿足生產及生理需求。
2.3經常搞好衛生消毒工作,加強通風,勤觀察,勤清糞,減小密度,全進全出,謝絕參觀,使用營養全價飼料,飲水保持清潔衛生,定期使用葯物保健等。
2.4飼料。飼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質是否缺乏:產蛋高峰雞群是邊產蛋邊增加體重的階段,所以當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不足或比例不合理時會影響產蛋。
維生素含量缺乏:當添加不足(或含量不足)、儲存過久都可引起維生素缺乏。它是新陳代謝和產蛋必須的成分,其含量不足會導致抗病力降低和產蛋下降。
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合理:鈣是雞開產的催產劑,只有飼料中鈣的含量達到一定水平(3.5%)才能促進開產並保證產蛋正常。磷是鈣吸收的媒介,飼料鈣磷比例要合適。
鹽分的過量和不足:當鹽分含量不足時,雞體不安,啄羽。過量時飲水會引起腹瀉。
2.5當心中毒因素。飼料霉變:包括原料的霉變和成料的霉變。雞群採食量減少,口腔有潰爛,肝臟變性,腹瀉。對飼料進行真菌分離可以檢查到菌體或孢子。
葯物中毒:許多葯物由於使用時間過長,用量過大,配合使用不合理等而可引起中毒。包括:磺胺類,呋喃類,抗球蟲葯,氨茶鹼,地塞米松,及某些抗生素,如,氯黴素、北里黴素。這些葯物會對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都產生損害。以抑制性發育的免疫抑制葯物如:金剛烷胺,金剛乙胺等蛋雞慎用或者禁用,主要能造成孕畜胎兒致畸,蛋雞共濟失調等中樞神經症狀。
重金屬中毒:鉛、砷、硝酸鹽等。
有機化合物中毒:殺蟲劑、滅鼠劑、滅蠅劑、農葯等。
2.6疾病因素。寄生蟲病:前殖吸蟲,球蟲,住白細胞蟲,血蟎,羽虱等,會使產蛋減少,蛋殼變薄,軟殼蛋,機體貧血,消瘦,腹瀉或血便。
細菌病傳染性鼻炎,禽霍亂,雞敗血支原體,成雞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白痢),衣原體病等都會使產蛋減少。其中條件病原菌如大腸桿菌,敗血支原體等易誘發致病。
病毒病雞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禽腦脊髓炎,減蛋綜合症(EDS-76)等都會使產蛋減少。主要是由於環境污染、免疫用疫苗選擇不當、缺乏抗原之間的交叉保護作用、使用毒力過強疫苗、免疫抑制等原因造成。減蛋綜合症與其他疾病應該用實驗室鑒別診斷加以區分。
3防治措施
3.1防止經種蛋垂直傳播,應對種雞群凈化措施,不能用來自感染雞群的雞蛋孵化的雞苗。
3.2加強雞群的管理,建立雞群檔案,把育成期必須要達到的指標設立成標准,育成期結束後對照指標評價後備雞質量,預測產蛋成績。
3.3建立監控指標(評價體系)和飼養管理中的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規范飼養管理過程,科學喂養。
3.4科學合理免疫。有條件的雞場可每月進行1次抗體監測,若效價參差不齊,特別是高低懸殊時更要特別注意,在免疫時要用凍干苗滴鼻、點眼與滅活油苗注射同時應用,效果更好,不能圖省事只採用飲水免疫。
3.5葯物預防保健。在開產前,對引起產蛋下降的各種傳染病進行免疫(包括本場發生過的和周圍發生過的),使雞群開產前的抗體水平達到保護值。對急性烈性傳染病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作到萬無一失。
3.6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或抗病毒葯物進行主動防控。產蛋5%到高峰期,進行葯物預防和保健。 二、養雞技術:如何提高蛋雞產蛋率
在蛋雞生產中,一般飼料成本占總成本的60—70%。因此,降低飼料消耗是提高蛋雞飼養效益的重要途徑。選擇輕型蛋雞 實踐表明,產蛋量相同的母雞,體重每增加0.25公斤,每年約多耗料3公斤。因此,生產上應選擇體形較小的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成年雞體重約2公斤。科學配製日糧 飼料原料要新鮮無霉變,豆類製品要經高溫去毒處理。氣溫高時應提高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天冷時適當增加能量飼料。蛋雞產蛋初期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應稍高於飼養標准,產蛋高峰期應將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提高到19%。最好將飼料加工成直徑0.5厘米的顆粒料,以利於提高飼料的適口性,減少浪費。精心飼喂 據飼養實踐,飼槽加滿料,飼料浪費40%;加料2/3,浪費12%;加料1/2,浪費5%;加料1/3,浪費2%。因此,添加飼料時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次加料不宜超過料槽的1/3。同時要供給充足潔凈的飲水,補喂優質新鮮的青綠多汁飼料。另外,要給蛋雞提供直徑4~5毫米的砂粒,讓雞自由採食,以利於食物消化。育成期蛋雞可限喂20%—30%的飼料,以控制其體重。一般以產蛋高峰為界(40周齡左右),前期限喂量宜小,後期限喂量宜大,控制飼料用量6%—10%。添加添加劑:在日糧加入3%—5%的油脂,可提高產蛋率10%—12%;在日糧中添加0.02%—0.01%的維生素C可提高產蛋率4%,提高飼料利用率8%—10%;在日糧中添加50毫克/公斤的色氨酸,可提高產蛋率10%。科學管理:雞產蛋前的適宜溫度為13℃—23℃,濕度為50%—55%,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濕度都會導致飼料利用率、產蛋量下降,蛋雞可採用間隙光照,每天16小時,光照強度以雞能看見覓食為准。飼養密度要合適:夏季圈養以4—6隻/平方米為佳,籠養以不超過10隻/平方米為好;冬季飼養密度可提高30%左右。雛雞7日齡左右要斷喙,防止產生啄癖。採用底尖肚大口小的船形長食槽最好,裝料多且不易外撒。每天清掃雞舍,嚴格消毒,每2個月給雞群驅1次蟲,搞好疫病的免疫接種工作,禁止濫用葯物。經常觀察雞群,發現病雞及時隔離診治。強制換羽:當蛋雞產蛋量下降50%時,可採取人工手段使雞體重下降30%,讓蛋雞在短時間內換羽,經過40—50天,產蛋量可恢復60%,進入第2個產蛋期。另外,在日糧中添加2.5%氧化鋅,可促進蛋雞換羽,縮短換羽時間,促其提前產蛋。
5. 養雞如何降低飼養的成本呢
對於養雞如果想降低成本,要麼就想辦法增大利潤,來實現成本相對降低。要麼就從源頭上來降低成本,源頭上的成本無疑就是飼料的成本是最大的。不管是養殖土雞還是肉雞,糧食飼料的成本都是養雞最主要的開支。我自己也是養雞的,不過是在農村養殖土雞的,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6. 國內提高母雞產蛋率有哪些有效方法
(1)在飼料中加入2%~4%的酵母粉,可提高產蛋率15%。
(2)在飼料中加入3%~5%的羽毛粉喂雞,可以使雞的瘦肉增多,脂肪減少,產蛋率提高20%左右。
(3)在飼料中分別加入1%的紅辣椒粉和苜蓿粉喂雞,加少許植物油,可提高產蛋率10%。
(4)在飼料中加入5%的松針粉喂雞,可提高產蛋率10%以上。
(5)每隻雞每天喂1克蜂蜜,用水稀釋後均勻拌入飼料,可提高產蛋率10%~14%。
(6)在飼料中加入5%~8%的蠅蛆代替魚粉喂雞,可以提高產蛋率18%~20%。
(7)每天每隻蛋雞喂3~4個地螫蟲,產蛋率可提高20%~30%。
(8)在換羽期間的蛋雞日糧中加入2%的硫酸鋅,連喂7天,一周後產蛋率可回升5%,兩周後產蛋量可提高10%左右。
(9)在每噸雞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50克,可以使母雞提高產蛋率11.7%。
(10)每天給雞喂0.5~3克生石膏,可使正在換羽的雞加速換羽,提早恢復產蛋,使正在產蛋的雞提高產蛋率12%左右。
(11)在飼料中加入0.3%的氯化膽鹼,讓蛋雞自由採食,產蛋率可提高50%左右。
(12)在雞日糧中加入新鮮的貂糞10%,產蛋率能提高15%。
(13)春季將南瓜掏籽燜熟,混入飼料中喂雞,每隻雞每天添4克,產蛋率可提高15%。
(14)夏季,在雞飼料中加0.05%的阿斯匹林或加1%碳酸氫鈉均能提高產蛋率。
7. 想降低養雞成本有什麼好的辦法
引言: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於許多養雞戶而言,有許多可以降低養雞成本而且獲得較大效益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僅簡單實用,而且也可以從實質上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許多養殖養雞戶也表示,與其他養殖戶比較而言,投入成本幾乎差不多,可最後獲得經濟效益卻相差甚遠,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又有什麼合適的辦法來降低成本呢?
雞群中難免會有一些弱小雞病殘疾,甚至低產雞,這種雞不僅利用價值小,而且對成本的消耗也比較大,所以我們對於這一類的雞要及時淘汰。暫且不說劣質雞會帶來會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如若在雞群中出現了病毒感染,就會使整個雞群受難,從而對所有的經濟效益就會有影響,不僅虧損嚴重,而且對人的健康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8. 怎樣讓雞更快的生蛋
一、影響雞產蛋性能的因素
影響雞產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飼料營養外,還有通風、光照、飼養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養雞效益,有效控制疫病疫情,使雞的生產性能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搞好環境控制。
蛋雞養殖的環境控制主要包括雞舍內外兩部分,舍內環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風、光照、飼料、飲水、溫度、濕度、密度、選雞和揀蛋。
二、讓雞更快的生的方法
1、通風
不論雞舍大小或養雞數量多少,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飼養的雞舍,這個問題尤為重要。因為通風不好,隨時會有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釋放出來,並充溢於整個雞舍,影響雞的正常生長產蛋並引發多種疾病。因此,生產中應在雞舍的底部設置地窗、中部設大窗、房頂設帶帽的排氣圓筒。夏季全部開放,冬季可關閉中部大窗,僅留地窗和房頂的排氣圓筒。也可在中部設排氣扇,以便在冬季快速排除舍內污濁的空氣。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風系統,不可引起賊風或把舍內溫度降的太低,以減少飼料消耗,防止引發各種疾病,提高雞產蛋的速度。
2、光照
光照對雞的產蛋性能影響較大,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促進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加產蛋量。生產中應從蛋雞20周齡開始,採用人工補充光照的辦法,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時,直到每周達到16小時為止,以後每天保證有效光照16小時,直到雞淘汰前4周,再把光照時間逐步增加到17小時,直至淘汰。人工補充光照,以每天早晨天亮前效果最好。補充光照時,舍內每平方米地面以3—5瓦為宜。燈距地面2米左右,最好安裝燈罩聚光,燈與燈之間的距離約3米,以保證舍內各處得到均勻的光照。
3、飼喂
蛋用雞多採用乾粉飼喂,飼喂次數每天1—2次,若一次飼喂放在下午3時較好;若兩次飼喂,宜採用上午9時和下午3時各喂一次,日飼喂量一般每隻雞100—120克,根據體重變化適當增減喂料量,以不影響產蛋為宜。為了保持雞旺盛的食慾,每天應保證有一定的空槽時間,一是可以防止飼料長期在食槽存放發生霉變,二是可以防止雞產生厭食和挑食的惡習。
4、 飲水
水對養雞產蛋也是十分重要,缺水的後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水參與機體的整個代謝過程,它對調節體溫、養分的運轉、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具有其他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雞蛋的含水量達70%以上,每隻雞每天需飲水220—380毫升,飲水不足,雞採食量減少,影響正常生長發育,至少可以降低2%的產蛋率;水質不良也能導致產蛋率和蛋質蛋重下降。因此,蛋雞養殖應及時供給符合飲用水標準的充足清潔的飲水,最好是長流水。
5、溫度
雞最適宜的溫度是18—23℃,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於產蛋。要保持雞舍有一個適宜的溫度,在夏季應注意雞舍通風,可以加大換氣扇的功率,改橫向通風為縱向巷道式通風,使流經雞體的風速加大,及時帶走雞體產生的熱量,如結合噴水、灑水、適當降低飼養密度,能更有效的降低舍內溫度。冬季應注意作好保暖工作,雞舍的門窗,在夜間或風雪天要掛草簾遮蓋,有利於提高舍溫,還可在雞舍的北牆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風障牆、垛草垛擋風禦寒;也可在天棚頂上加稻殼、鋸末等作防寒層等。
6、濕度
最適宜的濕度為60—70%。如果舍內濕度太低,蛋雞就會呆滯、羽毛紊亂,皮膚乾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澤暗淡,並且極易造成雞體脫水,引起雞群發生呼吸道疾病。潮濕空氣的導熱性為乾燥空氣的10倍,冬季如果舍內濕度過高,就會使雞體散發的熱量增加,使雞更加寒冷,夏季舍內濕度過高,就會使雞呼吸時排散到空氣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雞體污穢,病菌大量繁殖,易引發各種疾病,引起產蛋量下降。生產中可採用加強通風和在室內放生石灰塊等辦法降低舍內濕度。
7、密度
產蛋雞的飼養密度不宜過大,比較適宜的密度為:地面平養時,輕型品種每平方米6隻,中型品種每平方米5隻,網上平養輕型雞每平方米8—10隻,中型雞7—8隻,籠養密度因雞籠的組裝形式各異,一般為平養的2—4倍。
8、選雞
選雞應在雞產蛋率50%時進行,這時應將生長發育不良、雞冠乾燥皺縮,羽毛漂亮,頭部、喙部、脛部明顯呈深黃色的雞;活力差、不健康的雞;腹部大量蓄積脂肪的雞選出來淘汰掉。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飼料消耗,重要的是減少了疾病傳播,凈化了雞舍環境,提高雞群的產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