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企業用什麼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合理
擴展閱讀

企業用什麼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合理

發布時間: 2022-07-04 23:30:04

1. 企業財務成本核算的幾種常見方法

企業財務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品種法
(1)定義: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於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並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後,不要隨意改變。

2. 對於生產型企業,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比較適合

「定額法」和「標准成本法」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成本計算方法。必須與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結合應用。 定額法實質上是成本控制方法在成本計算中的體現。它先以現行定額乘計劃單價得出定額成本,再加上差異,以求出實際成本。 標准成本法與定額法有一定的類似之處,也是一種目標成本。所不同的是,它以「標准成本」(即一種事先預定的成本)為真實成本,而把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的差異視作非正常因素直接沖減當期損益。故我國不鼓勵採用這種方法。它在上世紀50年代以後為西方國家普遍採用。(這對會計的素質是個考驗,呵呵) 回到你的問題上,生產型企業,應根據生產工藝和生產類型(即量大還是量小),選擇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為主的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輔以分類法、定額法等輔助方法。

3. 企業最常用成本核算方法是哪一種

1、品種法是一種計算工作比較簡單的方法。一般運用大量大批的簡單生產(單步驟生產)。例如自來水生產、原煤原油的開采等。這類生產往往品種單一,封閉式生產,月末一般沒有在產品存在。既使有在產品,數量也很少,所以一般不需要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當期發生的生產費用總和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在簡單法下,生產中發生的一切費用都屬於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該種產品成本。由於簡單法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劃分的問題,計算方法比較簡單,故稱之為簡單法。
2、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小批單件生產的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基本上是根據定貨單位的訂單簽發工作號來組織生產的,按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往往與按定單計算產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單法。

4. 商貿企業一般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1.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2.進價核演算法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4)企業用什麼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合理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5. 一般企業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選擇

現在我給你介紹一下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企業產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採用製造成本法。即: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所有費用分為製造費用和期間費用,將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將期間費用在發生的會計期間內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無論什麼工業企業、生產什麼類型的產品,也不論管理要求如何,最終都必須按照產品品種算出產品成本。按產品品種計算成本,是產品成本計算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訂單生產,可使用分批法。同時因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籌集資金,不向公共部門報送報表,所執行的也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會計制度》或《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的是參照稅法規定的一種四不像的盡量能起到一些避稅效果的會計政策。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因為一般中小企業經營范圍有限,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並不能歸屬到具體產品,核算到產品沒有實際意義。但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可以按產品設明細帳;也可不設,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謂的以表代帳。2. 因中小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3. 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4. 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7. 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8. 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帳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帳同時即進行分配。9. 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10. 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資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生產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生產通知單、領料單、入庫單等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二)月底1.計提折舊, 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帳原材料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帳。原材料發出採用加權平均法。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及福利費。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費用分配方法 (一)、原則: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生產技術條件,要能體現受益原則。2. 分配標準的選擇原則強調所選擇的標准與待分配的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系,並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標准記入。(二)、1、能直接歸屬到某產品的原材料等大項費用直接歸入相應產品。2、其它成本費用一律採用產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產品的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進行分配,在產品按約當產量計算產值參與分配。 六、個人對此法的評價 1. 核算基本准確,能滿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夠精確。2. 產品約當產量估計不夠准確,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沒法。3. 產值比例法未見哪本會計著作上有記載,感覺沒有理論依據,適用范圍也不太廣,主要適用於已做過詳細成本核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業。不過我認為其有一定的科學性,雖然其同工時比例法、工資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樣,效果卻相近。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正常性停工與非正常停工 2. 委託加工問題(互相多重委託) 3. 生產研發耗用問題 4. 試生產階段無產品產出耗用問題 成本核算的幾個相關問題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靠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3、成本會計實務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4、正如中國會計視野網友qiqiaoao所說,我國現行的所得稅法是重損益而輕資產,即對期間損益作了大量詳細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而對資產價值及生產成本的計量卻缺乏相應的規定。可是資產最終會通過折舊、攤銷、銷售等方式轉化為期間費用,現在的資產價值即是今後的期間費用的來源和依據,在我國的成文法中法無禁止即為合法,稅法既然沒有對相關的資產計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規定,那麼會計功夫的深淺就會決定今後期間費用的多少,而會計本身就是介於藝術和科學之間的一門學科,它離不開估計、判斷並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會計魔術,這為企業納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因此現行稅法重損益而輕資產計量的做法無異於開門閉窗。這也為在成本核算這方面提供了足夠的籌劃空間。 5、電算化對成本核算的促進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靠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 3、成本會計實務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

6. 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最好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當。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企業的情況錯綜復雜,要全面考慮具體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步驟,根據企業的規模和水平,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計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運用,達到最佳的成本計算和最優的成本控制。

7. 如何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應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於本企業特點的成本計算方法進行成本核算。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應同時考慮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兩個方面。在同一個企業里,可以採用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也可以採用多種成本計算方法,即多種成本計算方法同時使用或多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使用。成本計算方法一經選定,一般不得隨意變更。
二、成本控制,是指運用以成本會計為主的各種方法,預定成本限額,按限額開支成本和費用,以實際成本和成本限額比較,衡量經營活動的成績和效果,並以例外管理原則糾正不良差異,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以至超過預期的成本限額。合適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是成本控制的基礎,是向管理當局提供決策信息、降低成本費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在總結主要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的優缺點的基礎上,以某機械企業的實際例子說明應該,做好成本控制。
(一)主要成本管理方法優缺點
按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等期間費用劃分口徑和損益確定程序的不同可分為完全成本計演算法和變動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符合財務會計中的產品成本概念和會計制度對外報告的要求,缺點是不能滿足企業決策、計劃和控制的需要。運用變動成本法時,將固定製造費用列入期間成本,簡化了間接費用的分配過程,有利於強化成本控制和監督。將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指標分解落實到各個責任單位,調動各部門降低成本的積極性。因此變動成本法更利於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
按固定製造費用、輔助生產等間接費用分配方法的不同,可分為以產量為基礎的成本計演算法和作業成本法。以產量為基礎的成本計演算法的主要優點是比較簡單,在產量是主要成本驅動因素的傳統加工業中,該方法比較適用。但是在現代的製造過程中,許多製造費用、輔助生產等間接成本並不與生產數量相關,在此情況下,以產量為基礎對間接費用進行分配必然會造成成本信息失真。作業成本法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以作業為核算對象,通過成本動因來確認和計量作業量,進而以作業量為基礎分配間接費用。特別是在非產量相關製造費用所佔比重較大的高科技領域,可以較精確地計算出產品成本,為經營決策提供較為可靠的信息。作業成本法可以靈活地根據用戶、管理責任范圍來分析成本,為長期變動產品成本提供可靠的指標,有利於戰略層次的決策和管理。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缺點是分配間接費用比較復雜,會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按成本計算的流程不同,可分為分批法和分步法;按成本計算的時態可分為事先進行的估計成本計算、事後進行的實際成本計算和介於兩者之間的標准成本計算;按成本計算對象的類型不同可分為業務成本計算、責任成本計算和質量成本計算;按成本計算規范性的不同可分為常規成本計算和特殊成本計算。以上成本計算方法是適應不同的管理要求而產生的,各有其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各企業都需找出適合自身的成本管理及控制方法。本文以某大型中外合資的機械企業(A公司)的成本管理實踐為例,作些分析。該公司吸取以上各種成本計算和管理方法的優點,克服其缺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經過多年的探索,推出了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成本計算與管理方法——聚優成本管理法。
(二)聚優成本管理法的理論基礎及應用
1、理論基礎
A公司的主業是工程機械製造業,標准型產品較多,採用變動成本法能夠比較好地進行控制和決策,因此變動成本法理論在聚優成本管理法上佔有很大的比重。既然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各有優勢和劣勢,不如兩者兼用,取長補短,既提供完全成本法的資料,又提供變動成本法的資料。由於作業成本法能夠比較准確地分配間接費用,就拋棄原先以產量為基礎計算成本的方法,採用作業成本法在產品間分配間接費用,從而為決策和控制提供更為准確的成本信息。ERP系統在A公司管理中已被廣泛使用,大大減少了實現以上目標的工作量,為聚優成本管理法博採眾長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該方法除了吸取了管理會計及成本會計中的部分理論精髓以外,還在控制標準的制定、短期經營決策等方面借鑒了市場營銷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部分理論知識。
2、基本概念
(1)標准變動毛利=銷售收入-標准變動成本-變動營業費用。銷售收入專指某一種機型的產品銷售收入,標准變動成本則包括該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輔助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變動製造費用。直接材料和直接輔助材料在物料清單上標明。如果在會計年度內,由於價格變化而產生了材料成本差異,在聚優成本管理法下記入其他變動成本中。直接人工是生產車間從事產品生產的一線工人的工資費用,包括工資和福利費用。製造部門的領導及其他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用不屬於直接人工成本,被列入固定製造費用。變動製造費用是公司中為組織和完成生產過程而發生的與產品產量基本上成正比例關系的各項費用。變動營業費用是與銷售量直接相關的費用,主要是營業獎勵費和服務代理費等。
(2)息稅前盈餘=標准變動毛利-其他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壞賬損失+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固定成本按照是否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可分為兩大類:生產性固定成本為固定製造費用,非生產性固定成本為固定營業費用和固定管理費用。在向政府部門、股東、債權人等外部使用者報送財務報表時,需按照會計准則和其他相關法規的要求,將生產性固定成本分配到產品製造成本中去。利用以上等式計算的成本和利潤主要是為了滿足控制與決策等公司內部管理事項的需要。在聚優成本管理法下,固定成本直接沖減當期利潤,因而比較容易引起管理當局對它的關注。聚優成本管理法特別強調對債權的管理,所以把壞賬損失作為一個單獨項目列示在其利潤計算公式中。主要原因是A公司的產品單位價值比較大,首付款一般為30%,付款期大多數在1年以上,很容易發生壞賬損失。一旦發生壞賬,對企業的利潤影響比較大。
(3)凈利潤=息稅前盈餘-利息-所得稅。利息也作為一個單獨項目列示出來,主要原因是工程機械行業佔用資金比較大,降低籌資成本是控制費用支出的重要內容。
為了提供確切的成本及費用控制信息,聚優成本管理法要求建立標准成本控制系統和預算管理制度,通過分析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實際費用與預算的差異來加強控制。利用以上等式所計算的成本、費用、利潤、成本差異及預算差異數據基本上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主要向公司高管人員及各部門負責人報告,為加強內部控制,組織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

8.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計算方法有6種,具體分為:

1、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業企業計算產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生產的簡單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復雜生產。

2、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3、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和各步驟的半成品。

4、平行結轉分步法是各生產步驟只歸集計算本步驟直接發生的生產費用,不計算結轉本步驟所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各生產步驟分別與完工產品直接聯系,本步驟只提供在產品成本和加入最終產品成本的份額,平行獨立、互不影響地進行成本計算,平行地把份額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

5、作業成本核演算法又稱ABC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准確真實。

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

6、分類法是按照類別產品匯集生產費用,計算出各類產品的總成本,然後將總成本按一定標准在該類產品的各種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各種產品成本。

分類法適用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一定標准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的製造企業。

(8)企業用什麼成本核算方法比較合理擴展閱讀: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

9. 商業一般納稅人採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較合適

商業企業
成本核算
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
售價
核演算法.這種方法適合於
商品
繁雜的零售商業,但
前提
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
月末
時計算出
進銷差價率
,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
差價
,然後據以
調整成本
,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
條件
下,有些不適用了;
其二是
進價
核演算法.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
結轉成本
。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
價值
大的大宗商品。
缺點
是比較麻煩。
般情況下,商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是按照商品進價進行核算的。具體哪一種方法適合您請您根據自己的情況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