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青团子的汁哪里有卖
今天刚买了青团 好吃 别费事了 买现成的吧
㈡ 做冬至团子用的麦青哪里有卖.我要想做团子就是没有麦青,不知到哪里去买得到表青。请家帮个忙,谢谢!
那个买不到的。现在做团子的麦青,都是春天时候留下的。
而且现在麦青也不是很容易获得的。都是做糕点的店家专门包了几块地专门用来种的。
㈢ 请问做青团用的麦青汁在哪里有卖急!
上海贵州路83号,是第一食品商店旁边的路,店名是第一食品商店整件商店。
㈣ 制作青团要哪些工具
材料
糯米粉、艾草(或麦苗汁) 、食用油、馅料(猪肉糜、竹笋、荠菜、豆沙、咸蛋黄肉松等)
做法
1.艾草洗净,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榨成汁。(或者可直接购买麦苗汁)
tips:榨汁可用绞肉机、料理机,或人工捶打出汁。
2.在糯米粉中加入艾草汁,少量多次,不停揉捏至面团软硬适中,不沾手即可。
3.取一块面团,揉搓成直径约2.5厘米的长条,切块备用,同时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馅料。
4.包捏馅料成型。
tips:包的过程中可适量涂抹少许油在面团表面,防止后续青团粘锅。
5.蒸锅加水,水烧开有水蒸气后,放入青团。
6.蒸6~10分钟即可。
tips:辨认青团是否蒸熟,需观察表皮有无小气泡,同时体积应比生胚时略大,颜色转为暗绿,用手轻轻触摸感觉柔软。
㈤ 哪里有卖青团啊
不去那个浑噩你说的是哪个城市
㈥ 做青团子用汁在哪买
做青团子用汁
艾草青团
菜谱简介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南方一带的传统习俗,艾草是一种野生的草.做出的青团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而外表又青绿无瑕,眼下正是艾草又鲜又嫩的生长期是吃艾草青团的最佳时节。
材料
糯米粉100克.澄面30克.艾草汁75克.开水15克.花生芝麻馅适量
做法
1、将适量的艾草洗净放开水锅焯烫一分钟捞出,放入料理机.加少许水搅打成浆过滤成汁。
2、澄面加15克开水混合揉成面团,糯米粉加75克艾草汁混合后再加入澄面团反复揉捻成面团。
3、分成五份包入馅料搓圆,纸杯刷油放入青团摆放在蒸格上开水锅蒸8分钟即可。
㈦ 青团子余姚哪有卖的
青团子在余姚的华联、三江、华润万家等超市里都是有得买的。
楼主要的话应赶快去买,因为这是时令商品,清明节(4月5日)一过去就没有了。
㈧ 做青团子用汁在哪买
您好
做青团子用汁
艾草青团
菜谱简介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南方一带的传统习俗,艾草是一种野生的草.做出的青团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而外表又青绿无瑕,眼下正是艾草又鲜又嫩的生长期是吃艾草青团的最佳时节。
材料
糯米粉100克.澄面30克.艾草汁75克.开水15克.花生芝麻馅适量
做法
1、将适量的艾草洗净放开水锅焯烫一分钟捞出,放入料理机.加少许水搅打成浆过滤成汁。
2、澄面加15克开水混合揉成面团,糯米粉加75克艾草汁混合后再加入澄面团反复揉捻成面团。
3、分成五份包入馅料搓圆,纸杯刷油放入青团摆放在蒸格上开水锅蒸8分钟即可。
㈨ 青团子南京哪有卖
青团很多连锁店和超市都有销售。
超市:苏果、欧尚、沃尔玛等都有;
传统糕团店:绿柳居、芳婆、三星、莲湖、随园等;
现代糕饼店:元祖、85℃、来伊份等店。
㈩ 请问各位:青团子是哪里的特产,用来做青团子的面粉使用何种草的汁液和的
青团子
青团子从前是江南地方清明节扫墓用的祭物,皮子粳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一般为农家自食。
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爿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而后在改进团子馅心上又下了功夫,用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另一种是豆沙心。在这两种馅心做成的团子中嵌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这样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压舌生香,其味醇美。从此正仪青团子的色、香、味胜过苏州黄天源、上海沈大成而闻名于苏沪一带。
苏州一年四季各个时令都有各种名堂的糕团: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按着这口诀,一一吃过来,一年也就到头了,如此周而复始。
相传青因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类稿》中曾记载:"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另外还有个传说跟大禹有关。当年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人,他用疏导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苏州人的爱戴。相传苏州有位年青的后生,见清明节人们祭大禹都做精美的供品,认为这样不配大禹生前节约的品格,大禹在九泉之下一定不安心。清明节时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他与大家商量用麦叶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团子,将青团子供在大禹治水墓碑前,以士不忘大禹治水之恩。久而久之,相沿成习俗。这个传说与郎瑛的记载倒也并无特别的矛盾之处,只是使用的植物不同。
查查青团的做法,发现还有更多的说法,有的说用青菜汁,有的说用清明茶或艾叶粉,过程倒都差不多,绿色汁液和咸盐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早籼米磨成的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枣泥、玫瑰等等其它馅料的,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另用熟菜油均匀地用毛刷刷在团子的表面——这就成了。最有名的“正仪青团” 采用一种叫“浆麦草”的野草洗干净泡在盛石灰的盆里,在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捣烂,拧出青汁。正仪青团的特点是存放七天不破、不裂、不变色,刚出笼的团子葱绿如碧玉,油亮似翡翠,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在清末年间曾被列为节令贡品。苏州城内最负声名的当属“黄天源糕团店”的了。这当儿估计早已人满为患,队伍大概排出去很远了。另外采芝斋的销售量也很惊人。前两天在超市里看到保鲜装的一盒盒青团摆得如小山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