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什么工具把印章和边款的拓印纸贴到另一张宣纸上,成一整张作品呢请大神们指教
印章边款的拓印比较麻烦。
一、准备好相关拓印工具(①棕刷,俗名“棕老虎”。②拓包,拓包是扑墨用的,可以自己制作。③拓印纸,拓片的纸,最好用连史纸或绵连纸)。
二、清理要拓边款的印章,将有边款面石粉刷干净,最好能洗一下,把石头上的油(寿山)蜡(青田)等去干净。然后将边款面刷上白芨水或拓款水,推荐拓款水,里面含有树脂胶,作用是粘住纸且胶水的州配兄保护层可让连史纸拓完后不至于被撕破。
三、在印石上覆上连史纸,并用直刷轻轻刷平表面,不要有褶皱,如有水不够没粘到的地方,可揭起一角补一点水。
四、再覆上一层拷贝纸或宣纸,或是保鲜膜,用鬃老虎(棕刷)垂直轻轻敲打拓面,目的是让湿润的连史纸册袭凹进边款所刻字体内,形成高低落差,这一步很关键,如果凹的落差不够,会直接影响边款拓出的效果。
五、再覆上宣纸,用鬃老虎平刷,力度要适中,一方面要吸干多余水份,另一方面还是为了让连史纸凹时字体更深。
六、揭开边史纸,主要是观察连史纸上的白字效果,如果字角边缘细节有不白的地方可以用纸巾轻轻按压,直到字体完全变白清晰。
七、用拓包蘸专用篆墨或黑色印泥,在印面上反复扑打,这里要注意扑打力度及蘸墨用量,刚开始要少蘸墨,如果墨多了可以在先在纸巾上弄卖铅干一点再拓,以免墨沁入字面凹槽。
㈡ ps怎么做拓印的效果
http://design.yesky.com/photoshop/408/2281408.shtml
有很多古代书法名家的字帖都是拓印出来的,有了photoshop,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制作拓印书法。再在旁边写落上自己的名字,哈哈,也成书法家了!(最终效果)
1.选择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创建一个宽度为500象素,高度为1000象素,背景为白色的空白文档。新建“图层1”将之填充成黑色。点击“直排文字”工具,将前景色设为白色,字体选择“隶书”,大小为“130点”,在文字层竖向输入“高山流水”四个字。
2.按住Ctrl键点击文字层,将文字的选取载入,确定“图层1”为当前可编辑层。按Delete键,将选区中的图像删除,然后取消选区。接着删除文字图层。
3.接下来,在“通道”调板中,单击底部的“创建新通道”按钮,新建通道“Alpha1”。
确定“Alpha1”为当前通道,选择菜单栏中的“滤镜”\“渲染”\“云彩”命令,接着选择“滤镜”\“纹理”\“龟裂缝”对话框,设置对话框。
4.选择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容差为“32”,在视图中连续单击鼠标,建立选区。
5.在“图层”调板中,确定“图层1”为当前可编辑图层。按下Shift+Ctrl+i键,将选区反选。接着按下Delete键,将选区删除,然后取消选区。
6.选择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设置为象素填充,粗细设为“2”,在视图中随意画几下,制造自然的刀刻效果。
7.在“图层”调板中,单击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图层”按钮,新建“图层2”。选用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设置前景色为黑色,选择较为粗糙的画笔,设置合适的大小及流量,在视图中涂抹。完成书法拓印字的制作。
㈢ 怎样做拓片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这门手艺,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能做到专业水准的更是少之又少。拓片界分南派和北派,各派之中又分很多支,其中,苏派是南派的主要技术流派,金春刚是苏派技法的杰出代表。
拓片种类【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划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
【秦汉瓦当拓片】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为泥质,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无限复制,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历代砖拓】历代墓葬风俗制度变迁,自秦砖至明砖,成为一个系列。朝代愈短,数量愈少,愈有价值,尤其是有文字、图案者为佳。
【古币拓片】古钱一般体形较小,打拓工具要精致、小巧,成为收藏新宠。
【砚铭拓片】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砚铭属派生物。砚铭内容记录着刻砚者、砚主人、赠砚者、收藏者、鉴赏者对砚的描述、感慨和因砚及人、事而发的感慨。
【汉画像拓片】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碑拓】此乃拓片数量最多部分,涉及历代名碑,是如今书法临摹的主要参照。
【铜器拓片】铜器拓片,是指在铜镜和青铜器的铭文与花纹,而拓印下来的拓片。
拓片,也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
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除了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录。
拓印的基本方法是:先把石头表面清洗干净,在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把纸轻轻润湿,然后再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再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在突起的物象上轻轻扑打,就会形成黑白分明的拓片。
在拓印过程中,润湿宣纸最好用白芨水,它能使薄纸更好的贴附于被拓物的表面。小型拓片,可以用软毛笔、软毛刷润湿,大型拓片,可以用毛巾润湿。扑子的大小,根据所拓对象的大小而定。内部用新棉花,外加一层不透水的薄纸,最外面包上绸子,用细绳或皮筋扎住。扑子蘸墨面要没有褶皱,扑心要稍鼓。
揭裱古旧书画,尤其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古旧书画,一定要找那些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都有专业的书画装裱店和技艺上乘的装裱师。如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是国有企业,负有保全救护文物的责任。他们接到古旧书画,须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如何揭裱后才分配专 人操作。切不可为了图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的人揭裱。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化在其所着《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此实为经验之谈。
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
㈣ 怎样做拓片
概括而言,拓片,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在古代社会,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有凹凸纹饰的器物,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记录。
对于不同材质的器物,现代已发展出各异的拓印工艺,如对木雕的拓印,就有“干拓”工艺。但拓印的基本方法万变不离其衷,可概括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剔清要拓的花纹或文字,摩崖石刻、画像石、碑刻等可水洗,但青铜铭文、古钱币、甲骨文字、画像砖、木雕等上细微的土锈需用削尖的竹筷或牙签慢慢剔除干净。
第二步,选取大小合适的宣纸覆盖要拓的文字或花纹,用毛巾轻轻润湿使宣纸贴于器物表面。倘有不能紧贴者,可在宣纸上再蒙上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面(塑料袋也可),用蘸了白芨水的毛刷轻轻敲捶,赶走残留在宣纸与器表间的气泡。
白芨水是用中药泡出的无色、透明但略有粘性的销虚水,有利于宣纸附着在器物表面,拓印后易剥离。如若不方便购买白芨,用清水也可。
第三步,去除纸保护面,待湿纸稍干。这一步虽不需要人工操作,但对于干湿度的把握及其重要。宣纸偏湿,墨汁氲散;宣纸太干,宣纸不能紧贴印面,不利拓印。因姿饥此,一般纸张在肉眼看上去已无明显水印、但宣纸尚紧贴印面之时。
第四步,用带墨均匀的扑子,向纸上轻轻扑打,用墨宁淡勿浓,多次均匀拍打后,黑白分明的拓片形成。这里的扑子,俗称“拓包”,用塑料薄膜包裹棉花,再在外包裹一层纹理细腻的丝绸或其他丝织物既可。拓包的大小根据器物大小而定,一般而言,在拓一件器物时需有两个拓包,一个用来匀墨,另一则用于在纸面轻轻扑打。
做拓片的基本方法看似简单,但要完成一张高质量的拓片,操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如:针对不同材质的器物,在拓印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方面的问题;真正的拓片需亏册燃要包含原作的创作理念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理解,需要工作者的耐心、细心和屡败屡战的尝试才行,“动手做拓片”活动之所以在博物馆联展中推出,其目的是想对有兴趣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
㈤ 怎么做拓片
钱币拓片制作
随着钱币收藏爱好者的不断增多,钱币文化交流活动也有了很大发展,各地收藏爱好者经常会遇到一些搞不清楚的问题,希望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咨询来获得解答。由于初涉钱币的朋友不会制作拓片,往往会把实物拍成照片后用于交流。照片虽然能真实反映钱币全貌,但成本较高,而且很难做到与实物一般大小。钱币锈色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相当关键,如果照片色彩出了问题,会导致鉴别判断失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尤其是彩色照片,在拍摄时光线处理非常重要,稍有误差会使钱币原色失真。所以在钱币交流时,爱好者通常都不用照片作为交流资料,而比较喜欢使用拓片来作为交流资料。
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质量较好的拓片有两种:蜡拓片、墨拓片。蜡拓片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把普通白纸覆盖在钱币实物上,用蜡墨在纸上反复刮磨,便能得到清晰的拓片。但是,近年来由于蜡墨的销路不畅,厂家早已停止生产,所以很难买到理想的蜡墨。没有蜡墨便无法做简易拓片,钱币爱好者只好用墨拓法制拓片。墨拓法制作的拓片质量比腊拓的要高,但比较麻烦。首先要准备好制作拓片的工具。常用的材料有六种:一、拓球,以海绵为球芯,外面紧紧地包一层绸布,扎成球形,拓球要制3至4只,且直径各不相同,最大的拓球直径为30-35毫米左右,最小的拓球直径为10-15毫米。直径大的拓球为主球,用于外表墨拓,直径小的拓球用于钱币凹凸反差较大的部位,大拓球拓不到的部分小拓球能解决问题。二、白芨水,用四至五片白芨浸于一百克清水中,24小时后便可使用。其作用是将宣纸紧密地粘合在钱币上又能毫无损伤地从钱币上揭下来。三、棕刷,长约100毫米的棕丝紧紧地扎成一把圆柱形刷子,直径以35毫米为宜。四、打字纸,选择质量较好的打字纸,规格为200×200毫米。五、宣纸,选择质量较好的龟纹宣纸或光洁的国画用纸,截切成80×140毫米左右。六、墨和砚台,不能用墨汁替代。
有了材料,然后是制作。把钱币实物平放在木板或玻璃板上,在钱币上涂上白芨水,然后将宣纸覆盖钱币,宣纸吸收白芨水后便会紧贴在钱币上。由于宣纸易破损,所以必须在宣纸上再盖一张质量较好的打字纸,用棕刷垂直方向轻拍打字纸,使宣纸更紧紧地贴在钱币上面,阴干20分钟左右,不要完全干燥,似干非干最宜。接着开始拓墨,拓球在蘸事先砚好的墨时应尽量注意用墨量,不能太稀也不能太浓,越干越好,拓球吸墨不能太多,仅见墨迹即可。若用墨太浓,拓片会化墨而影响效果。将拓球直接在宣纸上扑打,扑打时要轻,要均衡。扑打完毕,等宣纸干透,即可轻轻揭下宣纸,拓片即告制作完成。
http://www.lsbzyt.com/coin/scfx/fx0017.htm
做其他种类的拓片可以参照这个
㈥ 拓印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工具/材料:树叶一片、铅笔一支、白纸一张。
1、挑选一片想要拓印的树叶。
㈦ 古钱币拓本是如何制作的想制作一个古钱币拓本,求方法
制作古钱拓片工艺简单,但做的好也要费一些心思才行。把我的经验也和大家交流下吧 、必备工具 由于古钱币一般较小,所以拓制工具要以精致为佳。一般必须用到有 :
1、宣纸生宣,越薄越好,一般采用连史纸。拓制前,先将纸根据钱币大写一定规格裁剪好。由于传统宣纸采用抄纸工艺,每张纸都分阴阳面,阴面较粗糙吸水快,阳面光滑吸水慢,拓制时,应选择阴面贴住钱币表面,阳面受墨.
2、拓包:一般自己制作即可。将脱脂棉揉紧成一球形,外用一层塑料纸包裹绑紧,再选取细密的天然绸布包裹绑紧即可。拓包大小可根据钱体大小做适当调整;3、拓墨:现在可选用两种拓墨。传统方法可买一得阁书画墨汁,加入砚台,再以胡开文墨锭研磨至墨汁浓稠即可,注意使用量。或直接采用开元泉社燕子堂制钱币秘制拓墨。
二、辅助工具
1、钱币纸夹:规格多种,现在到处都可买到。这里主要用做固定钱币和纸不移位。将纸夹上的玻璃纸去掉,备用;
2、橡皮泥或橡胶印章垫:也起固定作用,主要固定钱体与桌面。一般方孔钱用印章垫就可以了,空首布或扭曲的脆、裂、锈钱币一定要用橡皮泥固定好,让钱体着墨时受力均匀,不致损坏;
3、毛笔、镊子、棕刷、薄棉布等毛笔用来蘸水,镊子夹纸,棕刷贴紧钱与纸的空隙,棉布吸水。
4、淀粉水:传统方法采用白芨熬水来粘接钱币与纸,后来发现会损坏钱币的锈色,其实用少量淀粉以滚开水冲开,形成很稀的溶液来替代也不错。
三、拓制工艺
1、先将钱币固定在印章垫或橡皮泥上,用镊子夹出一张纸,用毛笔蘸清水(传统拓法用淀粉水)把纸的阴面弄湿,覆在钱币表面,再用纸夹套
2、用棕刷把纸与钱币墩紧,中间不要留气泡或空隙,再用棉布把多余水分吸掉;
3、拓包蘸拓墨后在别的纸上试拓,把拓包上的墨搞均匀后即可拓制(传统拓法必须等纸完全干后方可拓制)4、拓制时请注意先从四周均匀连续轻轻拓制,不要用力不均,拓完轮廓再拓中间有字与穿口,背后如无字只拓内外郭即可。无字地方留白不要着墨。先秦钱币更是如此。为加深墨色,可拓完一遍后再拓一次。
5、拓完正面,将纸取下,移动位置再按以上程序拓背面(传统拓法可在别张纸上拓好后拼接或等正面干透进蒸笼蒸后凉干再拓制背面)。
6、拓好后用镊子将拓片夹入能吸水的旧书里吸去多余水分,用重物压平整,干透即可取出。
四、拓片收藏
一般制作好的钱币拓片由于比较薄小,不妥善收藏很容易弄丢或损坏。未整理的拓片放入空白的集邮册中保管,整理好的系列拓片可粘贴在空白印谱上(一般文具店有卖,用淀粉水粘贴即可。传统拓法的拓片需经蒸后方可粘贴),留出序和跋的位置,这样,您自己的第一本钱币拓片集就制作成功了
当下典藏与您分享!
㈧ 用口罩做拓印,怎么做
需轿芹要工具:一只口罩、一把剪袜帆陪刀
1、首先准备好口罩和剪刀,如下图所示:
6、最后用上面抽出来的金属片代替上面那个手的位置,裹在中间位置即可,如下图所示:告蠢
㈨ 怎样拓石刻,需要准备什么注意什么
其实拓片看似简单,需要的是一种感受和技巧,当然,感觉却是非常重要的。
拓砖上的文字,首先要把城砖清理干净,然后将宣纸覆在上面,洒水,用棕锤敲打让字体凸显出来,然后上墨——上墨是需要自己制作工具的:将面花撕碎撕均匀后,用稠质面料裹紧,着墨面要保持平面和光滑,同时上墨必须均匀,不能太满,让墨上纸能够如画枯笔般,不能让宣纸湿度过大,否则渲染太厉害了不能产生拓片效果,会字体模糊.......
拓片是需要耐心的,更需要细心。
拓片大致可分为两种:干拓,湿拓。干拓、湿拓是针对“上纸”而言,干拓用普通纸、硫酸纸;湿拓用宣纸。
1.干拓
干拓又可分为摩拓、描拓。
摩拓:实物有凹凸的纹路,文字或图案。在上面覆盖一张纸,纸张既不能太光滑,也不能太厚。用铅笔、炭笔、炭条、蜡笔等,也可用彩色的将之拓下。总之,不管哪一种笔,一定要软性的。
描拓:实物表面是平整的花纹或文字,在上面覆盖一张纸,纸张要有韧性且透明,便于描画。以上两种都是简便易行之法,容易掌握,用具携带方便。
2.湿拓
湿拓可分为朱、墨两种拓法。朱色高贵、华美、喜庆;墨色庄重、内敛、沉稳。二者区别如下:
朱拓,朱即朱砂,又称辰砂,用温水将朱砂粉浸泡在小碗内,化开后便可使用。也可用朱砂墨研磨。再备一个小碟子和一支干净毛笔,事先把扑子在湿毛巾上拍湿(微湿),再将朱砂用毛笔均匀的涂在碟子上,再用扑子轻拍碟子上的朱砂,拍匀后,就可以开始拓了,反复蘸色、拍匀、上色。一般来说,图案小且精美的砖、瓦,用朱拓拓出的效果更好。
墨拓法有“乌金拓”、“蝉翼拓”、“立体拓”之分。博物馆及考古工地的工作人员则大多用墨拓。
“乌金拓”墨色乌黑发亮,对于青铜器、秦砖、汉瓦、碑刻等都能呈现最好的传拓效果。墨色淡匀如蝉翼的叫“蝉翼拓”,甲骨、扇骨、牙雕、玉雕等则使用“蝉翼拓”效果最佳。
绘画讲求墨分五色,用在拓片上有些哗众取宠。但我在工作时黑、白、灰是很讲究的,实际效果已证明了这一点。
“立体拓”用的是以上两种拓法完成。要求把实物的高、宽尺寸,事先准确的定画在宣纸上。因操作工序繁杂,要求准确,拓品完成之后,与实物大小无误。拓法虚实并用,立体感很强。再配有名人题跋、藏家印戳,十分精美。“立体拓”是收藏家们为自己所藏青铜器珍品做成立体拓片,以表达珍爱之意。或高额购得,悬挂于厅堂之上,炫耀于亲朋好友之间,且共赏之。
还有几种颜色也可作拓片用,如:石青、赭石、藤黄等,都是矿植物颜料,作画、做拓片都会经久不褪色。化学颜料也有一定应用,只是不够讲究而已。
在日本有一种拓法是用纤维较长的纸附在实物上,用湿毛巾把纸按湿后,不用等纸见干,就用他们自己研制的墨开始拓,只能拓出形状,无法再深入,像半成品。
日本还有一种“鱼拓”形式,就是用真的鱼,清理干净后,擦干鱼身,用各种颜色将鱼的头、眼、身、鳍、尾分别拓出。
以上只是几种拓片的方法,仅供参考。
历史在创造、泯灭、新生的进程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彩陶上的画符,甲骨上的刻字,“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古碣凭人拓”的传播,有文字记载的文物国宝的面世,促使了传拓这种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今天,传拓技术已不再深藏闺中,已成为一种艺术性、普及性的方式,在对青少年的开放式宣传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博物馆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努力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技艺。
碑帖传拓技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碑帖传拓主要有擦墨拓、扑墨拓两大类,还有蜡墨拓、镶拓、响拓等。
擦墨拓法: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紧缝密,手抓合适为宜,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坚固,纸上需垫毛毡,用木槌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不可用木槌重击。待纸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扑墨拓法:传拓用的扑子用白布或绸缎包棉花和油纸做成,内衬布两层,一头绑扎成蒜头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扎成大、中、小三种扑子。把扑包喷水潮润,用笔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扑子揉匀,如用双扑子,可先在下面扑子上蘸墨,然后两扑子对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干纸上扑墨,第一遍墨必须均匀,扑三四遍墨见黑而有光即可。
蜡墨拓法:用松烟子和蜡调合,做成饼状大墨团,将干纸贴在刻石上,用大蜡饼干擦,又名为干擦墨。在气候严寒或洞窟潮湿地区,均可使用干擦墨拓法。
镶拓法:用小扑子先拓大字边缘,然后镶补完整的方法。先把字边拓好揭下,再全补上墨。摩崖大字题刻,多用此种拓法。
响拓法:摹拓善本碑帖,将透明薄纸平铺在碑帖上,用笔双钩轮廓,然后用小扑子影拓。或在原碑帖上覆一层薄纸双勾填墨。
传拓碑帖用墨,以晚清、民国初年碎墨最佳,将碎墨放入小罐内,加适当凉水,用木棍搅成墨汁,写字不洇即可用。松烟桐油和香料制成的墨,或现在精制书画墨汁,也是传拓碑帖佳品。用烟子合胶做墨汁,或用烟子和蛋清做墨汁,必须在墨汁中加薄荷精、樟脑精等香料少许,可免去拓片的腥臭味。直接用黑烟子和水传拓的最劣。
传拓碑刻用纸,太薄易破,纸厚不能呈现笔锋;竹纸不耐久,棉纸易干起毛,藤纸虽佳,但不宜捶拓。拓碑刻古器物等用纸,先用小裁刀剔去纸上疙瘩、草棍、沙粒等杂质,裁掉纸边红色印记,把纸清扫干净再使用。
传拓碑刻闷纸,主要方法是清洗碑刻,按刻石尺寸裁纸,四边余3厘米,用棉连纸、料半纸等均可,把纸摺成20×20厘米方块,或长方形,每摺相错5毫米,以便揭开使用,然后将一张叠好的纸放入清水盆内,湿透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湿布上,每一张湿纸,加上叠好的一张干纸,用湿布包好,双手用力压纸,待湿干均匀后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