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区域代理中,中国地理自然资源知识点,风能太阳能等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670~837x104kJ/cm2·a。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这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特别是西藏,地势高,太阳光的透明度也好,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达921kJ/cm2·a,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拉萨是世界着名的阳光城。
二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6~670x104kJ/cm2·a,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9~502x104kJ/cm2·a。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419x104kJ/cm2·a。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辐射总量高于586kJ/cm2·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中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根据全国700多个气象台站长期观测积累的资料表明,中国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大致在3.35×103~8.40×103MJ/m2之间,其平均值约为5.86×103MJ/m2。该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开始,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偏南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至昆明,最后沿横断山脉转向西藏南部。在该等值线以西和以北的广大地区,除天山北面的新疆小部分地区的年总量约为4.46×103MJ/m2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总量都超过5.86×103MJ/m2。
太阳能丰富区:在内蒙中西部、青藏高原等地,年总辐射在150千卡/平方公分以上。
太阳能较丰富区:北疆及内蒙东部等地,年总辐射约130~150千卡/平方公分。
太阳能可利用区:分布在长江下游、两广、贵州南部和云南,及松辽平原,年总辐射量为110~130千卡/平方公分。
❷ 山西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哪些重要意义
发展新能源经济可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有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新能源发展又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条件为发展新能源经济提供了支撑。当前,大力促进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机遇。发展新能源经济不仅可以开辟新的能源供应途径,有效增加新能源供应量,还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❸ 既然风力发电环保,为什么不大面积普及
风力发电的转换率低,风速不稳定,产生的能量也不稳定
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较多的能源
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兴建
风力发电可能干扰鸟类生存,影响生态
各地区之间的风力不同,大面积普及导致风力小的地区风力发电的成本太高,会产生资源的浪费
❹ 我国风能资源增加太阳能资源相对偏少吗
2017年,全国10米高度平均风速较近10年平均风速偏大;除江浙沪之外,全国大部地区风能资源和发电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国陆地表面年平均水平面总辐射量和年最佳斜面总辐射量均较近10年平均值偏低。日前,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
“2017年,全国陆地表面年平均水平面总辐射量为1488.5千瓦时/平方米,较近10年平均值偏少,比2016年略有增加。总体呈现高原、少雨干燥地区资源丰富,平原、多雨高湿地区资源偏少的特点。”申彦波说,而光伏组件按照最佳倾角放置时能够接收的太阳总辐射,即最佳斜面总辐射为1725.3千瓦时/平方米,较近10年平均值偏少9千瓦时/平方米,比2016年略有增加。
❺ 我国风能分布与太阳能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吗
大致相同。
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
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
3、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大;
4、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为风能较大区;
5、云贵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 广东、广西的山区,以及塔里木盆地,为我国最小风能区。
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的分布特点。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❻ 我国太阳能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根据国家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划分标准,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分为以下四类:
一类地区(资源丰富带):全年辐射量在6700~8370MJ/m2。相当于23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新疆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资源较富带):全年辐射量在5400~6700MJ/m2,相当于180~23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中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三类地区(资源一般带):全年辐射量在4200~5400MJ/m2。相当于140~18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四类地区:全年辐射量在4200MJ/m2以下。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❼ 为什么中国西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而东南沿海缺乏呢
原因如下:
1东南地区海拔低 水汽丰富 云层厚 太阳辐射不强
而西北地区海拔高 水汽少 云层薄 太阳辐射强 因此太阳能丰富
2东南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 有很好阻风效果 且水汽丰富气压低温度高 不易产生水平气压差
西北地区以高原 盆地地形为主 平坦广阔 气压差强烈容易产生风
❽ 山西“小太阳”为何供不应求
近日,山西省光伏产业现场推进会在长治市举办,会议提出了多项促进山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的举措。目前,山西省共有光伏制造企业22家,形成铸锭、拉晶、切片、制作电池片、自动化组件的完整产业链条,优质的光伏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长期以来,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开采利用,使山西省在享受煤炭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饱受其害——地下水源破坏、地面沉降塌陷、水土不断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加之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和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严苛,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成为大多数人内心深切的期盼,山西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节能源结构势在必行。
❾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规律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①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
②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
③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多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长。
(9)为什么山西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少扩展阅读
(1)一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6680~8400MJ,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
尤以西藏西部的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达2900~3400h,年辐射总量高达7000~8000MJ/m2,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2位。
(2)二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能辐射总量为5852~6680MJ,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为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一带。
(3)三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016~5852MJ,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部、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天津、北京和台湾西南部等地。为中国太阳能资源的中等类型区。
(4)四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4190~5016MJ,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
(5)五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1000~14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344~4190MJ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四川、贵州、重庆等地。此区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❿ 我国风能分布的特点
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
我国当然是东多西少。
且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高原、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山,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