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藏有哪些资源
(1)农业资源
农牧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牧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0%。全区耕地面积36.05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57万公顷,占79.4%;农业作物品种繁多,青稞和小麦是主要品种,此外还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烟草、茶树、苹果、梨、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及大白菜、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作物。西藏是我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天然牧草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6479.68万公顷;牦牛是主要的家畜,此外还有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驴、骡、猪、鸡等。
(2)水利资源
西藏自治区水利资源丰富,天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30%,为2亿多万千瓦;亚洲着名的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一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雅鲁藏布江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长2057公里,是我国第五大河。西藏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百积24183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
(3)林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森林面积达1267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木材蓄积量达20.84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常见的成林树种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药用植物、糖类和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类植物等六大类,其中以药用类最为丰富,达1000多种,有的畅销国内外。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鱼类。兽类中的藏羚羊、野牦牛等系青藏高原特产珍稀动物,白唇鹿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鸟类己发现的有473个品种,其中西藏黑颈鹤为中国所特有;鱼类共己发现有64种,以鲤科的鱼类为最多。目前,西藏有五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羌塘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申扎黑颈鹤保护区;林芝东久红斑羚保护区;类乌齐长岭马鹿保护区。1991年,西藏还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4)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90多种,矿产地2000余处,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储量的前十位,其中铬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锂、硼等11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近年来,已探明西藏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可望在下世纪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Ⅱ 为什么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
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 m2 (日辐射量6.4KWh/ m2 ),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m2。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 m2 (日辐射量6.4KWh/ m2 ),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m2。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m2。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4200-500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m2。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南、苏北、皖南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五类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3350-420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2KWh/m2。
太阳能辐射数据可以从县级气象台站取得,也可以从国家气象局取得。从气象局取得的数据是水平面的辐射数据,包括:水平面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水平面散射辐射。
从全国来看,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4 kWh/m2.天 以上,西藏最高达7 kWh/m2.天。
Ⅲ 西藏有什么资源优势
西藏的土地资源、动物资源、能源资源有很大优势。
1、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可利用潜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积超过内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2、动物资源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
3、能源资源: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水能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
地热能
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着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太阳能
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
风能
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3)西藏什么资源位居中国第几扩展阅读
饮食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酿成的,度数较低。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比较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辈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
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表示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有时口中还要轻声念出吉祥的祝词,然后再饮。
茶文化: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做酥油茶离不开酥油、盐和茶,酥油是从牛羊奶里提炼的奶油。藏民族饮茶时讲究长幼、主客之序。客人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为最吉利。
Ⅳ 西藏自治区的中国之最
地理概况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的广大地区。北邻新疆,东连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南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以外的“地球第三极”。 面积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 民族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该区现有45个民族成份。目前全区有8个民族乡。 宗教西藏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即藏语系佛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群众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昌都芒康县少数藏族及部分纳西族群众信奉天主教。藏传佛教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苯波五大教派。目前,西藏有全区性宗教团体一个(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各地(市)佛协组织7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寺庙18座,自治区级重点文保寺庙25座。 行政区划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西藏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其中:拉萨市辖7个县和1个县级城关区;林芝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八一镇;昌都地区辖11个县,行署设在昌都镇;山南地区辖12个县,行署设在泽当镇;日喀则地区辖17个县和1个县级市,行署设在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辖10个县,行署设在那曲镇;阿里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狮泉河镇。 首府拉萨市 政区沿革西藏古称“蕃”,简称“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首府设在拉萨。 地貌全区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可分为四个地带:一是藏北高原,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二是藏南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流域地区,山顶终年积雪,山腰森林茂密,山麓有四季常青的田园,景色奇特。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分布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接壤的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区内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 水文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大小河流数百条,加上季节性流水的间歇河流在千条以上,年均径流量为4,482亿立方米。怒江、雅鲁藏布江发源于西藏。亚洲着名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都发源或流经西藏。 气候西藏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分布,即: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于地形复杂,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气候总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风;气压低,氧气含量少。西藏年降水量在74.8至901.5毫米之间,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东南湿润,西北干燥,雨季分明。雨量集中在6至9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至90%。 土地资源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为120.223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这些土地大致可分为六个区域:藏东高山峡谷农林牧区、西藏边境高山深谷林农区、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高山湖泊盆地农牧区、藏北高原湖泊盆地牧区、藏北高原未利用区。 矿产资源西藏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水能资源西藏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冰川水资源和大气降水。 地表水资源:西藏的湖泊面积约250多万公顷,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地下水资源:总量约1,107亿立方米; 冰川水资源:西藏的冰川面积约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6.7%,冰川水资源总量为332亿立方米,分为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两大类。其中75%的冰川为外流水系,25%为藏北内流水系。全区地表水资源总量约4,482亿立方米,至2005年底,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约16.18万立方米,耕地亩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约8.28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西藏是我国森林和原始林最大的林区之一,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中国森林资源报告》公布:西藏现有森林总面积1389.6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2.945亿立方米。常见树种主要有云杉、冷杉、铁杉、高山松、华山松、落叶松、云南松、白桦、青冈木等,经济价值很高。稀有针叶树种,如穗花杉、云南红豆杉、印度三尖杉、百日青等,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有高等植物6,400多种。 野生动物资源西藏有脊椎动物793种,其中两栖类45种,爬行类55种,鸟类488种,兽类142种,鱼类63种。全区有昆虫近4,000种。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4种;西藏自治区增加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 藏药资源全区已开发常用藏药360多种。比较着名的植物性藏药材有冬虫夏草、藏红花、贝母、手掌参、藏茵陈、藏苍蒲、毛膏菜、绿蓉蒿、胡黄连、忍冬果、檀香、桃儿七、雪莲花、天麻、灵芝、三七、大黄、党参等。这些药材药用价值高,其中不少畅销国内外。
Ⅳ 西藏有什么矿产资源
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有铬、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铜、高岭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矿泉水等12种。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
(5)西藏什么资源位居中国第几扩展阅读: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目前有关的开采规划正在制定中。
水能: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
地热能: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着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太阳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
风能: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Ⅵ 西藏的自然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可利用潜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积超过内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西藏自治区拥有宜农耕地680.57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42%;净耕地面积523.43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31%;牧草地96934.8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6.72%。林地1071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27%。居民及工矿用地50.45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3%;交通用地32.92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2%;水域8291.96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万亩,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1.8%。
西藏自治区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积最大,合计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计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西藏现有的粮食作物、果树、蔬菜、茶叶、青饲料等种植业用地均属耕种土壤范畴。耕种土壤面积最大的是日喀则地区,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7.79%;其次是昌都地区,占19.86%。山南地区和拉萨市的耕种土壤面积基本相近,分别占15.65%和15.48%;林芝地区占全区耕种土壤的8.65%;那曲和阿里地区耕种土壤面积较小,分别占1.99%和0.58%。全区74个县有耕种土壤分布的占62个,为总数的84%。
全区耕种土壤归属于28个土类中的16个土类,有12个土类没有耕种土壤。其中,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壤面积最大,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3.81%,其次为潮土和耕种亚高山草原土,分别占12.83%和12.38%。耕种草甸土占9.1%。耕种亚高山草甸土占9.47%。耕种褐土占8.1%。耕种灰褐土占7.99%。耕种棕壤占2.86%。这8类耕种土壤合计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96.95%,其余8个土类面积很小,合计仅占3%左右。耕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和三江流域河谷洪积扇、冲积台地、冲积阶地以及湖盆阶地上,其中,雅鲁藏布江干流台地及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谷地内的耕种土壤就占了全区耕种土壤的55%,其地貌条件相对较为一致。
西藏耕种土壤的垂直分布区间为海拔610~4795米,其中海拔2500米以下的面积占5.6%,2500~3500米之间的占11.4%,3500~4100米的面积占60.8%,4100米以上的面积占22.2%。草地土壤中包括了尚未作为放牧草场利用的荒草地土壤。那曲和阿里地区的面积最大,分别占全区草地土壤的40.25%和26.30%。其次是日喀则地区,占15.44%;昌都地区占8.39%;山南地区占3.99%;林芝地区占2.72%;拉萨市占2.91%。草地土壤的垂直分布区间为海拔2800~5600米,其中,海拔4600米以上的草地土壤面积占82%,海拔3500~4600米的面积占14%,低于海拔3500米的面积占4%。
西藏境内草地土壤归属于8个土类,高山草原上的面积最大,占全区草地土壤面积的59.48%,其次为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别占22.47%和9.88%。以下依次为亚高山草原土(2.98%)、草甸土(2.68%)、沼泽土(0.94%)、山地灌丛草原土(0.82%)和褐土(0.74%)。
全区林业土壤归属于10个大类,面积最大的是暗棕壤,占全区林业土壤的28.5%;以下依次是黄壤,占17,6%;黄棕壤、棕壤、赤红壤、灰褐土和亚高山林灌草甸土(亚类)的面积基本相当,各占10%左右;砖红壤占7.83%;褐土占1.18%;红壤占0.21%。各种土壤类型的宜林性能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升高,不同土壤类型有着不同的适生林型和树种。海拔1100米以下,有适生热带雨林的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占全区林业土壤面积的11.81%。海拔1100~2800米有适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黄壤、黄棕壤,占全区林业土壤面积的28.18%。海拔2800~3500米有适生温性针阔叶混交林的棕壤,占9.94%。海拔3400~4600米有适生寒温性针叶林的略棕壤、灰化土、酸性棕壤和少量灰褐土,占28.69%。此外,还有适生杨、桦、柏等的疏林和灌木林的亚高山林灌草甸土、灰褐土、淋溶褐土和棕壤性土等,占21.39%,广泛分布在森林边缘,海拔上限可达4700米,下限为3000~3800米的河谷地区。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羚牛等45种野生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海拔3000~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偶尔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亚塔尔羊”。
陆生无脊椎动物在西藏有2307种。其中,中华缺翅虫、墨脱缺翅虫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藏有益昆虫、蜜蜂有103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农作物、牧草、果树、花卉等有花植物的传粉者。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
水能: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30%,居中国首位,其中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多达365条。西藏水能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藏东南地区,主要来自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蕴藏量为8000万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总蕴藏量可达9000万千瓦。
地热能: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初步估算,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着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太阳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9小时左右。
风能:西藏有两条风带,推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区风能资源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Ⅶ 西藏有哪些矿质资源
西藏已探明的矿产达7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26种矿产中,有11种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5位。铬铁矿质量好,品位高达50%左右,已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矿的远景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班岩铜矿储量高达600多万吨,世界罕见。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属矿中石膏居全国第二位;硼砂、菱镁矿、重晶石居全国第三位;砷、白云母、泥炭居全国第四位;陶瓷土居全国第五位。还有食盐、天然碱、芒硝、硫、磷、钾、硅藻土、冰洲石、大理石、刚玉、水晶、玛瑙等多种矿产。 。另外,西藏现有盐湖2000多个,面积6万平方公里,盐湖中的矿产资源高达十几种,仅日喀则地区的大扎布盐湖,其潜在开发价值就高达数千亿元。 这上边相当的资料都是在网上找的,你如果需要更详细点的,也可以再找找。至于你要的图,只能去一些专业的地图或者地图书籍上找,希望可以帮到你!
Ⅷ 西藏的重要矿产资源有哪些种
1、锂矿资源:西藏扎布耶盐湖是一个超大规模锂、硼、钾等多矿种的盐湖矿床,属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位居世界第二。扎布耶盐湖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碳酸锂固体资源和高锂贫镁、富碳酸锂的特点。该盐湖开采量即使按三分之一可采量计算,潜在的综合开采价值超过1500亿元。公司卤水提锂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国外卤水提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
锂被誉为“能源金属”和“推动世界前进的元素”。盐湖经济价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公司控股的西藏扎布耶锂业公司已取得该盐湖20年的开采权。
据业内专家估计每年锂产品需求量全球应不低于8%-12%的增长,锂业前景广阔将超过我们的想象。近年来锂主要被应用于锂电池,大大地促进了IT行业的发展。事实上,锂的用途十分广泛,关键是受控于数量和价格,如锂铝合金(锂铝合金可以应用于战斗机的机冀、潜艇,是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玻璃陶瓷、润滑脂、空调、碱性电池、军工等领域均需要使用到金属锂。特别是随着世界能源的紧张,一方面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面市已成必然,锂的供应量将有着决定性影响,目前制约的关键就是锂资源;另一方面法、德等已经研究出取代核电的环保且无幅射的非核电站就是以金属锂(2000吨)为原料的,且其功率相当于目前中等规模的核电站的10倍。对于能源紧张的全球来说更凸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锂应用和研究的技术以德国最为先进,但德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锂的价格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考虑到智利矿的环保压力、减产因素及应用面的不断加大,预计未来金属锂的价格仍然保持坚挺,除非替代产品的出现。
2、铬铁资源:
公司拥有全国储量最大、质量最好、被全国同行业一致公认为“铬都”的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1、2矿群的开采权,目前地质保有储量80余万吨,矿区服务年限8-10年。“罗存萨”的藏语意思即为“宝贝之地”,这里探明的铬铁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是世界一流的矿山资源,据有关部门测算,其潜在价值高达数十亿元。(背景:铬铁矿是我国的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2004年铬铁矿对外依存度为90%。”)
3、铜矿资源:
公司拥有的西藏尼木厅宫铜矿,为西藏冈底期铜矿成矿带上斑岩型铜矿成矿条件最好的矿点之一。矿区现已探明的铜矿资源量约30万吨,金属铜含量远景储量在200万吨以上。目前公司为西藏第一家“湿法炼铜”的企业。 资料来源 中国矿产产业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