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海省的矿产分布
(三)矿产资源特点 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史演化漫长而复杂,经历了数十亿年多期次地壳活动,形成了现今的极其独特的高原地质特征, 特殊的地质环境加上优越的成矿条件,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1、我省矿产分布特点 (1)矿产分布不均匀,已发现矿产主要分布于海西、海北、海东、海南四个州(地),其它地区矿产相对较少, 主要原因除成矿条件不同外,与地质工作投入不足,工作程度不够也有很大关系。 (2)大中型矿床保有储量占我省矿产保有储量总量的绝大部分,且以共(伴)生矿产为主。 (3)部分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如铁、锰、磷、铝等。 新中国成立后, 我省地勘工作者,在矿产资源调查勘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基本掌握了全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但受自然条件差、交通条件落后等因素制约,地质工作程度不够, 多数地质资料属普查资料,总体说,矿产勘查程度还很低。在全省72.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地质工作空白区,而且已经勘查过的地区,也存在着受过去长期采取单一找矿的工作方式影响,很多重要矿产资源及其找矿线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受陈旧成矿理论和落后的技术手段的限制, 使得人们对找矿的认识还很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工作,明确找矿方向,掌握成矿规律,提供新的找矿靶区,运用多种新的技术手段, 提高找矿效果,特别是本省已有工业基础的矿产及国家急缺矿产资源, 为西部大开发建设服务。 2、探明的矿产资源形势 (1)储量占有优势的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占有优势的矿产有: 钾盐, 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96.9;钠盐, 占全国总储量百分之80.6; 镁盐,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99; 石棉,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64.6; 芒硝,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45.5;锂,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83.3; 锶(天青石),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48.6;硼、石膏、天然气、冶金用石英岩等矿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矿产储量丰富,可以保障国家或本省较长时间的经济建设需求。 具次一级优势的有铜、铅、锌、镍、金、石油、煤等,这几种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虽不在前几位,但属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矿产, 资源条件较好,对本省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 3、具有一定潜在储量的矿产 主要有铬、钨、钼、锑、银、磷、萤石、云母等,这些矿产目前探明的储量虽然不足或贫多富少,但已知的成矿条件有利,存在较好的找矿远景。
② 青海的地理位置怎样
青海省是西部经济开发建设的重要省区。青海省土地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13.38%,总人口509.8万人,占西部总人口的17.88%,分别居西部省区的第3位和第10位。青海省各种资源富彩。水能总储量占全国的3.2%,居西部的第四位,西部在建的6个水电站,青海有5个,已发现的矿产资源125种,占全国的75%,居西部之首,在已探明的矿藏储量中,有50余个矿种排西部前列。根据已计算的62种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占全国的19.2%,按人平均值,居全国和西部首位,畜牧资源丰富,草场面积占全国的15.2%,牲畜总数量2000余万头(只),肉产量19.9万吨,居西部第4位。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居西部首位。其它资源在西部也有很重要的位置。渔类资源有37种,野生经济动物250多种,野生植物资源700余种
陆地面积72.23平方公里,其中:淡水域46.55%,平原 / %、丘陵1.01%、山地58.9%。
海域面积 /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 公里。
气象:年平均气温-5.8℃-- -8.6℃
1月份平均气温:-5.3℃-- -18.3℃
8月份平均-5.4℃-- -19.9℃,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
③ 青海省有哪些主要矿产
K CA NA MG AL CU HG AG PT AU
④ 中国西部矿产资源有哪些
1、广西
现已发现固体矿产102 种,探明储量并列入矿产储量表的矿产70 种。
共有矿产地 1003 处。按矿种大类分: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钛、铁、铬矿等116 处;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铝、镁等246 处;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钯等51 处;
稀散金属矿产有铌、钽、锆等77 处;
能源矿产有煤、石煤、泥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和铀矿等7 种,199 处;
非金属矿产60 余种,探明储量的有43 种,矿产地314 处,其中有大、中型矿床211 处。
2、贵州
贵州是着名的汞省,资源及产量长期居全国之冠;铝土矿仅次于山西,资源排列第二;锑、锰储量均列全国第三;
在煤炭资源贩卖, 也素有"西南煤海"之称,储量是江南九省区的总和;
贵州占我国富磷矿的45%与重晶石的30% 。
3、内蒙古
内蒙古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十分可观,已探明13个大油气田,预测石油总资源量为20~30亿吨,天然气为2 700~10 000亿立方米,世界级的大油气III--陕甘宁油气田的主体就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盆地。
黑色金属矿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铁、锰、铬等多种。
铁矿产地63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5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
有色金属矿产探明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矿种为锌、铅、锡、铋,居第7至第10位的是铜、钨、钼、铝土、镍、钴等。
4、青海
在青海省矿产储量表上的各种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10 位的有47 种,即:
第一位:锂矿、冶金用石英岩、芒硝、电石用石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盐矿、钾盐、镁盐、石棉和玻璃用石英岩10 种;
第二位:溴、硼矿、压电水晶和铸石用玄武岩4 种;
第三位:铷矿、自然硫、天然碱、硅灰石、长石、石膏和锢矿7 种;
第四位:天然气、泥炭、碘、滑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和岩棉用玄武岩8 种;
第五位:钴矿、银、矿、伴生硫铁矿、硒矿、制碱用石灰岩、云母
第六位:铬矿、汞矿、轻稀土矿、熔炼水晶矿
第八位:铅矿、镍矿、锡矿、镉矿、水泥配料用泥岩
第九位:铅族金属、磷矿
第十位:砷矿
5、陕西
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8 种,即:
第一位:有盐矿、水泥灰岩
第二位:天然气、高岭土
第三位:煤、钒、钼、汞、稀土矿、石棉、石英岩
第四位:钛、隐晶质石墨
第五位:重晶石
第七位:石油、锑、磷
第八位:镍、铅
第九位:金、锰
第十位:铬
6、四川
四川省在已探明有储量的87 种矿产中,以独具特色的10 种矿产着称于世。
这10 种矿产是:岩浆型钒钛磁铁矿,沉积型什邡式磷块岩及硫磷铝锶矿, 川南硫铁矿,重庆地区天青石矿, 川西钙芒硝矿, 川 中、川 南、川 东岩盐矿,伟晶岩型锂辉矿,轻稀土(氟碳铈矿) ,白云母矿,长纤维石棉矿。
7、西藏
其中有11种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5位,即:
第一位:铬铁矿
第二位:石膏、铜
第三位:硼砂、菱镁矿、重晶石
第四位:砷、白云母、泥炭
第五位:陶瓷土
西藏铬铁矿质量好,品位高达50% 左右,已 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中国之冠;
铜矿的远景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班岩铜矿储量高达600多万吨,世界罕见。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另有食盐、天然碱、芒硝、硫、磷、钾、硅藻土、冰 洲石、大理石、刚玉、水晶、 玛瑙等多种矿产资源丰富、
8、新疆
新疆主要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为 51572 亿元 , 居全国第六位。
新疆开展地质找矿60年来,共提交煤、铁、金、铜等大型、特大型矿床75处,石油、天然沥青、钠硝石、芒硝、蛭石、页岩等8种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另有63种矿产居全国前十位
9、云南
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之一。全省已建立国有矿山286 座,乡镇及个体矿山10578 个,年矿石采掘量18028 万吨,年矿业产值近百亿元。
全省已发现可供利用的矿产137 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92 种。
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有48 种居全国前10 位,其中有7 种矿产居第一位。近三年来,云南省新发现矿产地93 处,其中可供作详查基地的58 处,在黄金、白银矿产勘查以及锡、锗等传统优势矿产和稀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0、甘肃
煤炭、石油、油页岩等燃料矿床产地79处(矿区164个),其中大、中型矿床20处;铁、锰、铬、钒等黑色金属矿矿床产地63处(矿区72个)。
从矿产保有储量看,居全国前五位的有27 种,即:
第一位:镍、钴、铂族、硒等矿种
第三位:锌、铊、碲
第四位:铜、镉
第五位:铅、镁、锑
⑤ 青海省矿物 概况
大通的铝很多
⑥ 青海的能源矿产类型及其分布、质量
青海省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铀、钍矿、食盐、黄金等丰富矿藏
⑦ 青海有那些矿产
1,有色金属: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是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青海境内祁连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盛产。
2,石棉: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主要用于机械传动、制动,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汽车、化工、电器设备、建筑业等制造部门。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祁连成矿带。
3,煤炭:固体可燃性矿物,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
4,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多数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延展性。在电子、宇航、原子能、电工材料、仪器仪表、感光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东昆仑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
5,石油: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柴达木盆地。
⑧ 青海省有哪些资源
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着的特点。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着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斯兰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大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处。“海藏咽喉”的日月山和全国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都兰国际狩猎场、坎布拉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⑨ 青海省的铅锌最大产地是
金属矿产——铅锌矿
铅、锌均为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有色金属。铅由于有良好的柔软性、展性和甚小的延性,再加上它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以及盐酸、硫酸仅作用于铅表面形成保护层等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酸、冶金、电器、建筑、橡胶、玻璃、陶瓷和国防军事等多种工业;锌则因为它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在潮湿二氧化碳空气中生成碳酸锌薄膜保护层和易于制成多种合金等特性而在镀锌、油漆、颜料、染料等行业中倍受青睐。据统计,国外60%的铅用于蓄电池,14%用于化工及颜料,8%用于衬里保护层;锌45%用于电镀,21%用于制黄铜等合金,15%用于化学工业。
1994年,世界铅锌矿储量分别为0.63亿吨和1.4亿吨,储量基础分别为1.3亿吨和3.3亿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我国铅锌资源比较丰富,保有储量分列世界第3位和第5位,主要分布在南岭、川滇、秦岭-祁连山和内蒙古等地区。
一、资源概况
铅锌矿是青海的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大矿储量集中。省内共发现铅锌矿产地98处,上表铅锌矿床(区、段)23个,将部分区段归并后17个矿床,其中大型铅矿床1个,中型2个,小型14个;大型锌矿床1个,中型4个,小型12个。共探明铅金属储量211.6万吨(其中A+B+C级106.5万吨),保有储量172.4万吨(其中A+B+C级70.0万吨);探明锌金属储量270.7万吨(其中A+B+C级130.2万吨),保有储量235.9万吨(其中A+B+C级96.5万吨),分居全国第10位和第12位。铅锌保有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分别为7.24亿元和16.28亿元。
省内铅锌矿探明储量在各地区的分布比例为:海西州铅76.58%,锌77.48%;海北州铅6.37%,锌4.83%;海南州铅6.39%,锌8.47%;黄南州铅4.64%,锌2.06%;玉树州铅6.02%,锌1.02%;果洛州铅未探明储量,锌5.98%。海西州的锡铁山铅锌矿集中了全省铅锌矿储量的70.68%和67.13%,为全国着名的大型铅锌矿床。
省内主要的铅锌矿成矿区带有北祁连、柴北缘、东昆仑北坡及鄂拉山-同仁一带。
北祁连地区属祁连成矿区北祁连成矿带,分布着郭密寺多金属(以铅、锌为主)矿床,小东索铅铁矿床,银灿─浪力克铜铅矿床等中、小型矿床。
柴北缘地区属柴达木成矿区柴北缘成矿带,分布着双口山、锡铁山等铅锌矿床,是省内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
东昆仑北坡属柴达木成矿区东昆仑北坡成矿带和野马泉-都兰成矿带。西段有野马泉、肯德可克等铁矿中伴生的铅锌矿,东段则有都兰附近的一些多金属矿床和铁矿床中的伴生铅锌矿。
鄂拉山-同仁一带属西秦岭成矿区海南黄南成矿带,分布着什多龙、夏布楞、双朋西、老藏沟等中、小型铅锌矿床。
在省内其他重要的铅锌远景区内,包含有现已评价的,赵卡隆铁多金属矿床,德尔尼铜钻矿床等及一些矿点、矿化点。
省内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中,其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成矿时代主要为加里东期,其次为华力西期和印支期。成矿类型以海相火山型(锡铁山为典型代表)为主,其次为接触交代-热液型(什多龙等)和陆相火山型(老藏沟等),此外还有岩浆型、渗滤交代型等。
全省已上表的铅锌矿产地各23处,铅矿勘查达详勘程度5处,初勘程度1处,详查程度9处,初查程度8处;锌矿勘查达详勘程度5处,初勘程度1处,详查程度11处,初查程度6处。在已探明的铅锌储量中A+B+C级储量分别为50.32%和48.10%,总的看,省内铅锌矿的勘查程度较高。
据《青海省铜铅锌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报告》,全省可划分13个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和7个预测区,预测铅锌矿产资源量分别为655万吨和738万吨,而目前只探明30%左右,资源前景较好。
省内铅锌矿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锡铁山矿务局尚无后备基地。北祁连地区和鄂拉山-同仁一带虽有几个中型矿床,但供大规模开发,资源明显不足,再加上自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供地方小型开采。所以,必须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尤其应加强锡铁山外围地区的找矿和勘查,以改善当前后备资源不足的状况。
省内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北祁连和鄂拉山-同仁一带等三个地区。柴北缘地区在自然地理、交通运输、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开发条件较好,而且资源丰富,仅锡铁山铅锌矿床三个矿区的铅锌总储量就高达330万吨,是铅锌开发的理想基地。北祁连的郭密寺多金属矿床,勘查程度较高,自然条件较好,交通方便,但储量不多,适合地方中小型开采。鄂拉山-同仁一带的铅、锌矿,如什多龙、老藏沟等,外部条件均较差,只适于地方小规模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