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渔业资源
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分布于我国的土着淡水鱼类有804种,绝大部分是温水性鱼类,其中大约1/2的种类可供食用,常见的经济鱼类有50多种,可作为养殖对象的有20余种;河口海(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入河口的海洋鱼类共有238种,分别隶属22目73科144属,大半是有食用价值的名贵经济鱼类;此外,还有大量河口半咸水鱼类。淡水水生野生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水生野生动物63种,亟需保护的种类现已达100多种。我国内陆水域浮游生物总计110属201种;底栖生物约有60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有186种,隶属于40科76属。除了大型水生动植物种类以外,还有可以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和可以作为鱼用疫苗或生物防治(载体)的微生物,如芽胞杆菌、双岐杆菌、乳酸菌、类链球菌、酵母菌等,还有大量水生细菌作为异养生物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淡水渔业资源蕴藏量和鱼类种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数量也很可观,是发展我国淡水渔业最优越的物质基础。
⑵ 渔业资源的介绍
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ces)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甲壳类、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渔业生产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按水域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其中鱼类资源占主要地位,约有2万多种,估计可捕量0.7~1.15亿吨。海洋渔业资源(不包括南极磷虾)蕴藏量估计达10~20亿吨。
⑶ 渔业资源是再生资源吗
渔业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养殖资源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要科学利用,如果过度捕捞会导致资源匮乏,最后无鱼可捕捞;我国现在很多近海因过度捕捞和自然破坏意境很少能捕到鱼了...
⑷ 渔业资源的自然特性是什么
物产丰富。
养殖渔业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养殖品种都生活在水中,而各类水体通常又是微生物、寄生虫等各类病原体的滋生地,水又是优良的溶剂和有机物、尘埃的悬浮剂。
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在不利养殖条件下,如水质恶化、营养不良和体质瘦弱等情况下,就有可能使病原体大量繁殖。同时使水产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渔业环境保护措施
加大禁渔期和禁渔区巡查力度,坚决打击顶峰而上的不法分子。
加大渔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引进新的鱼类或藻类的优良品种,同时改善鱼虾贝类的生存环境,加大增殖放流的工作力度。
加大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严格审查涉海工程项目,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大社会保护蓝色海洋的宣传力度。
⑸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在哪
世界海洋渔业的分布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渔业资源多少,二是各地对渔业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程度。渔业资源的多寡,主要由鱼类的主要食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决定。因此,不同海域浮游生物的多少,决定了海洋鱼类和渔场的分布。
大陆架是浮游生物的世界。这里海水较浅,阳光透入好,水温较高,宜于浮游生物繁殖。大陆架靠近大陆,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滋养浮游生物。大洋底海洋生物遗体腐烂后也能分解出许多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海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以下层为最丰富。大陆架海域,随着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水运动,或者是由于上下水温不同而形成的海水垂直运动造成水体混合,下边的营养盐类被翻到上层供浮游生物食用。因此,大陆架海域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多,是海洋鱼类云集之场所。世界海洋渔业产量的80%以上是在仅占海洋面积8%的大陆架水域捕获的。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域,也往往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两股温度不同的海流相遇,海水温度有很大差别,必然造成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连续不停的垂直运动,使海底营养物质浮上来滋养浮游生物,因而就吸引大批的鱼群游来。世界上几个大的渔场,都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如西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最大的渔场,特别是日本暖流(日本称“黑潮”)和千岛寒流(日本称“亲潮”)交汇处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国东部沿海渔场,占世界渔场面积的1/4;东北太平洋渔场有北太平洋暖流与阿留申寒流交汇;以纽芬兰为中心的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以北海为中心的东北大西洋渔场,则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的交汇处。
从纬度上看,上述几个大渔场都处在中高纬度的温、寒带地区,而热带水域渔业资源贫乏。这主要是因为寒、温带水域多风暴,风大浪大,加速了海水的垂直运动;同时,由低温造成表层冷水下沉,引起海水上下混合,使下层营养盐类上翻,利于浮游生物及鱼类繁育。而热带海域表层水温高,又常处在无风或微风状态,海水很难发生垂直流动,表层缺乏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因此,渔业资源很少。只有在低纬大陆西部沿海某些海域,如秘鲁沿海水域,才有较丰富的渔业资源,这是因为秘鲁寒流沿秘鲁海域自南而北流过,因受地转偏向力和盛行东南风的影响,使寒流表层的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促使近岸的深层海水上泛,从海底浮上丰富的营养盐类,利于鱼类生长,因此,使秘鲁沿海也成为世界着名的渔场之一,秘鲁也是世界海洋渔业产量较多的国家。
⑹ 海洋资源包括哪些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
海洋矿物资源主要有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研等。海水化学资源主要有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它们溶解在海水中,其性质同海洋矿物资源一样,都是矿物资源 (区别于生物资源),但其开发方法同海洋矿物资源的方法完全不同。
1、按照资源有无生命分类,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按照资源的来源分类,可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资源,来自地球本身的资源和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资源。
3、按照能否恢复分类,可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
4、按照资源的属性分类,可分为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空间资源和化学资源。
(6)渔业资源属于什么资源扩展阅读:
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深耕海洋,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生态修复,环境友好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之路。
通过“藻、贝、参、鱼”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形成海洋生态立体混养系统,将海水养殖、增殖放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养护结合起来,不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还显着提升了养殖区域海水质量,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⑺ 渔业资源是公共产品吗
以下供你参考:
渔业公共资源一般指2类:一类是地理空间上的公共性,如一座大型水库公共养殖,万顷滩涂;另一类是生物资源上的公共性,如洄游的金枪鱼,专属经济区的渔业资源。
由于渔业公共资源的自然形态、生产力基础、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以及政治文化的潜影响,而呈现出类型的多样性。目前,渔业公共资源主要有以下类型:
(1)共有空间渔业资源,比如公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86条定义: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公海不受任何
国家主权支配的法律属性和地位,公海自由原则,包括了捕鱼自由。但是在海洋渔业生产实践中,从格老秀斯时代延续至今的“捕鱼自由”理论,业已受到世界各沿海渔业国家的渔业公共资源管理和国际渔业管理的制约。
(2)洄游性渔业公共资源,当作为渔业对象具有洄游性时,且在跨国、跨界、跨地域、跨权属所有人领域或管理者领域的情形下,都会表现出公共资源属性以及所带来的开发、利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在专属经济区边界,对于渔业资源的生物性,海洋气象、海况的作用下或生物自由地索饵、产卵、越冬、越夏、追觅等原因的跨边界行动是自然的规律、不为人工设定的界线所阻隔,也就是说法律阻隔不了生物交流。另一种情形是,溯河性或降海性鱼类洄游,在河海之间跨国界的洄游,都存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渔业公共资源管理协调问题,而且此类在世界七个大河流中都有诸如此类事件。即使是内陆江河、水库、山塘,一旦几家拥有公有权属或管理权的,捕鱼作业所捕捞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渔业资源。
(3)公共捕鱼、采捕区对象为公共渔业资源。对于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水中的渔业资源公共捕鱼的开放性,使捕捞对象或资源成为管理的棘手问题。船网数量限制、网目限制、禁渔区等投入控制,以及配额捕捞、伏季休渔等产出控制,都旨在有效地利用渔业资源。但是由于渔业生物对象的洄游与移动,除给区域边界管理带来困难之外,对于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渔获多品种特征和渔业兼捕性等都会带来资源管理的公共问题。尤其是单鱼种配额制在中国近海、河口渔业可行性值得商榷。
(4)滩涂水面的养殖渔业区域。一般来说,滩涂水面养殖渔业区域在明晰产权或占有权或管理权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公共资源问题,但由于渔业生产的水域整体性,取水、排水或通道、营养盐需求及排污等都是公共资源管理潜在问题。我国领海以内的海域、滩涂、内水都明确以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法律权利。然而,渔业资源的自然属性,使人为法律化的产权在处理相邻权和外部性时则表现出公共资源的屙陛。
⑻ 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
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
1、水文: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寒暖流交汇、冷海水上泛、淡水河流注入等处;
2、气象:鱼类对风有逆风或顺风行动的特性,据此可根据不同习性追逐渔场位置。风影响气温和水温变化,也就可以影响到渔场稳定和变化趋势。
3、地理:鱼群多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洋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也多在近陆岸海域。
4、生物:浮游、底栖生物多的地方,鱼群也多。
(8)渔业资源属于什么资源扩展阅读:
渔业资源调查后应提供的资料包括:
1、特定水域范围内的可捕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种群组成;
2、种群在水域分布的时间和位置;
3、可供捕捞种群的数量或已开发程度;
4、进行开发的适宜技术和手段;
5、必要的投产方式以及合理发展生产的建议;
6、恢复和合理利用已过度开发资源的意见等。
渔业资源调查的质量有赖于大量的海洋调查资料,以提供有关世界各大洋环流和生物分布的范围,如大陆架、公海的鱼类密集分布区往往和不同海流的交汇区、涌升流域表层的辐合区密切相关;近海、河口区域的鱼类同样和交汇区、河川径流有关等。因此,对海洋学、水文学资料的分析是渔业资源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