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TE fdd PRACH中子载波映射是怎么映射的
关于PRACH的资源映射问题可以分成两部分看,一部分是资源映射,一部分是OFDM符号成形。以上行20MHz,PUSCH信道为例。假设PUSCH被分配了6RB的传输带宽,即72个子载波,资源栅格一共有1200个子载波,但20MHz带宽用到的是2048点的IFFT,先要把这三者的关系弄明白。我所说的资源映射是72个子载波映射到1200个资源栅格上,这个需要根据系统分配的位置来映射;而OFDM信号成形则是将1200个资源栅格用2048点的IFFT去实现,实现的时候就需要[600(1200中的后600点),zeros,600(1200中的前600点)]。
对于PRACH,与上述PUSCH相似,只不过72个子载波变为了864,1200个资源栅格变成了14400,而2048点的IFFT变成了24576。因此资源映射是先把864映射到14400上,再把14400分成两段,做24576点的IFFT。
值得注意的是,PRACH只占6RB,因此资源映射和OFDM成型可以放到一块来实现,即把864->14400->24576这种位置对应关系直接简化为864->24576。这应该是楼主说的第一种方法。
又由于频率移位相当于时间上乘以相位,故也可以直接将864赢得到24576的最低频,之后再根据需要的频移,在时间上乘以相位,这叫做时域频率移位。
至于那种方法比较合适,要看你24576的IFFT实现方法了,如果有高效的24576IFFT,那么可以先做资源映射,然后直接24576IFFT,这样相当于省掉了乘以相位的步骤,省掉乘法运算就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如果没有高效的24576IFFT,那么可以用其他点数的IFFT来迭代计算,这时候使得864点在24576的最低频,有利于迭代计算IFFT,当迭代结束后,再乘以相位因子,实现时域频率移位。
具体选用哪种方法,真的要看你的实现方式了。
❷ lte网络是什么意思怎么改5g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LTE一开始的定位仅仅是3G的加强版,但是随着后期的发展,大大超出当初设计者的预期。本来只能称做3.9G,但是由于不断的在继续改善升级,所以后续版本已经成为了真正的4G。
联通4G用户打开LTE功能,不换卡不换号不换套餐,拿了5G手机在有5G网络覆盖的地区,就可以登录使用5G网络(下行速率最高峰值300Mbps),如果办理5G套餐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速率。联通4G套餐用户可通过营业厅办理5G套餐。
❸ lte下行调度不足应该从无线侧哪些方面排查
1、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明确什么是LTE。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呈现出移动化、宽带化和IP 化的趋势,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应对来自WiMAX ,Wi-Fi 等传统和新兴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挑战,提高3G在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竞争力,3GPP 开展UTR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的研究,以实现3G技术向B3G和4G的平滑过渡。LTE的改进目标是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更短的时延、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系统容量以及改进的覆盖范围。 LTE(Long Term Evolution)项目是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从LTE制定的目标需求可以看出,100Mbit/s的传输能力已远不是3G所能比的,那么其使用的技术也必将有较大的提高。在方案的征集过程中有6个选项,按照双工方式可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2、UTRA 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 技术存在LTE FDD和LTE TDD两大阵营。 LTE系统同时定义了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 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两种方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LTE FDD支持阵营更加强大,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LTE TDD。2007年11月,3GPP RAN1会议通过了27家公司联署的LTE TDD融合帧结构的建议,统一了LTE TDD的两种帧结构。融合后的LTE TDD帧结构是以TD-SCDMA的帧结构为基础的,这就为TD-SCDMA成功演进到LTE乃至4G标准奠定了基础。近几年LTE TDD产业进程也有了很大发展。3、FDD与TDD工作原理 频分双工(FDD) 和时分双工(TDD) 是两种不同的双工方式。FDD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接收和发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依靠频率来区分上下行链路,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连续的。FDD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在支持非对称业务时,频谱利用率将大大降低。 TDD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在TDD 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 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时间资源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了分配。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4、LTE TDD与LTE FDD的比较 LTE TDD在帧结构、物理层技术、无线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与LTE FDD相比,具有特有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LTE TDD的优势有如下几点:(1)频谱配置 频段资源是无线通信中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多媒体业务对于频谱的需求日益增加。现有的通信系统GSM900和GSM1800均采用FDD双工方式,FDD双工方式占用了大量的频段资源,同时,一些零散频谱资源由于FDD不能使用而闲置,造成了频谱浪费。由于LTE TDD系统无需成对的频率, 可以方便的配置在LTE FDD 系统所不易使用的零散频段上, 具有一定的频谱灵活性,能有效的提高频谱利用率。(2)支持非对称业务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提供语音业务之外,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主要内容,且上网、文件传输和多媒体业务通常具有上下行不对称特性。LTE TDD系统在支持不对称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LTE TDD帧结构的特点,LTE TDD系统可以根据业务类型灵活配置LTE TDD帧的上下行配比。如浏览网页、视频点播等业务,下行数据量明显大于上行数据量,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分析,配置下行帧多于上行帧情况。而在提供传统的语音业务时,系统可以配置下行帧等于上行帧。 在LTE FDD系统中, 非对称业务的实现对上行信道资源存在一定的浪费, 必须采用高速分组接入(HSPA) 、EV-DO 和广播/组播等技术。相对于LTE FDD系统,LTE TDD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3)智能天线的使用 智能天线技术是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方向,它能降低多址干扰,增加系统的吞吐量。在LTE TDD系统中, 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频率, 且间隔时间较短, 小于信道相干时间,链路无线传播环境差异不大,在使用赋形算法时,上下行链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权值。与之不同的是, 由于FDD 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传播的无线环境受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不同, 根据上行链路计算得到的权值不能直接应用于下行链路。因而, LTE TDD系统能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LTE TDD的不足: 由于LTE TDD在同一帧中传输上下行两个链路,系统设计更加复杂,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保护间隔的使用降低了频谱利用率,特别是提供广覆盖的时候,使用长CP,对频谱资源造成了浪费。(2)使用HARQ技术时,LTE TDD使用的控制信令比LTE FDD更复杂,且平均RTT 稍长于LTE FDD的8ms。(3)由于上下行信道占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为了保证上下行帧的准确接收,系统对终端和基站的同步要求很高。lte下行调度不足应该从无线侧哪些方面排查
❹ LTE是怎么做资源分配的
RRC无线资源控制负责LTE空中接口的无线资源分配与控制,还承担了NAS信令的处理和发送工作。由于RRC承担了LTE 空中接口的无线资源管理工作,可以看成LTE空中接口的大脑,是LTE 空中接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RRC的功能看,LTE空中接口与WCDMA空中接口没有什么区别。
❺ LTE是在OFDM调制之后成帧那么各天线端口如何映射到10ms帧上
这个是时分的概念,ofdm是频分的概念,10ms帧 分10个TTI,每个TTI成为subframe子帧,每个子帧有14个ofdm symbol,一个数据块(根据1个子帧的容量分割后的)在一个子帧里发送。可以认为一大堆货物一个车皮装不下,分割成多个车皮的容量,装多个车皮运送,车皮就是子帧。
天线端口一般是指不同的数据流(包括相同数据不同编码后的流,例如TM2发射分集),每个数据流都是有自己的10ms帧,然后映射到实际的物理天线上,物理天线的个数大于等于天线port口数(暂且认为你的问题是针对这个的),例如几根天线发送相同的流。
❻ LTE DCI资源分配字段是如何指示上下行资源的
你在纠结资源分配类型?O(∩_∩)O哈哈~
上面举的这个例子貌似不太合适吧。DCI0里面应该没有RIV指示的,RIV仅仅在DCI格式1A,1B,1C,1D中才有的。也就是资源分配类型2对应的几种DCI格式。
资源分配类型2(集中式和分布式映射都有)用log(n*(n+1)/2)个比特去传输RIV的值,终端得到RIV值后,可以根据协议213第7.1.6.3节的公式计算出自己分配资源的起点和分配资源的大小,从而获知自己分配的资源有多少,在哪里。
换句话说简单的说,为了节约比特数,用一个数值RIV来表示两个值RBsatrt和Lcrbs的含义。
❼ 请问LTE是怎么做资源分配的子载波映射和资源映射一样吗
OFDM的资源映射过程
❽ LTE系统中天线端口的数据是如何映射到物理天线的呢
LTE里面的antenna port是和RS一一对应的,不一定与物理天线一一对应
其实对于UE而言,eNB侧有几根物理天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从每一个antenna port到UE的一根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使用Cell specific RS的时候可以在每一个物理天线上分一个RS,这样在UE侧可以通过信道估计辨别出antenna port 0, 1, 2, 3
LTE的下行发送过程:
1)对于来自上层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形成码字;
2)对不同的码字进行调制,产生调制符号;
3)对于不同码字的调制信号组合一起进行层映射;
4)对于层映射之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映射到天线端口上发送。
码字、层和天线端口的区分。
1、码字:
码字是指来自上层的业务流进行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不同的码字q区分不同的数据流,其目的是通过MIMO发送多路数据,实现空间复用。
由于LTE系统接收端最多支持2天线,所以发送的数据流数量最多为2。这决定了不管发送端天线数为1、2或者4,码字q的数量最多只为2。
当发送端天线只有一根时,实际能够支持的码流数量也只能为1,所以码字数量最多也只能为1。
如果接收端有两根接收天线,但是两根天线高度相关。如果发送端仍然发送两组数据流(两个码字),则接收端无法解码。因此,在收端信道高度相关的情况下,码字数量也只能为1。
综上,码字q的数量决定于信道矩阵的秩。
2、层
由于码字数量和发送天线数量不一致,需要将码字流映射到不同的发送天线上,因此需要使用层与预编码。
层映射与预编码实际上是“映射码字到发送天线”过程的两个的子过程。
层映射首先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码字流重新映射到多个层(新的数据流),参见P68表3-23、3-24。(注:层的数量小于物理信道传输所使用的天线端口数量P)。
预编码再将数据映射到不同的天线端口上。
在各个天线端口上进行资源映射,生成OFDM符号并发射,参见P67页图3-11。
3、天线端口
天线端口指用于传输的逻辑端口,与物理天线不存在定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天线端口由用于该天线的参考信号来定义。等于说,使用的参考信号是某一类逻辑端口的名字。具体的说:p=0,p={0,1},p={0, 1, 2, 3}指基于cell-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p=4指基于MBSFN参考信号的端口;p=5为基于UE-specific参考信号的端口。
从层到物理天线端口传输是通过预编码来完成的,参见P69的两个公式。由公式可见,无论层数是多少,只要其小于用于物理传输的端口数,即可通过预编码矩阵W(i)将其映射到物理的传输天线上。
对于p=4、5的情况,再P69第4行有介绍。P={0,4,5}都指单天线端口预编码,即使用的发送天线为1。由于层数量必须小于天线端口的数量,所以此时层数为1,适用表3-23第一种情况,层映射前后的码字是相同的。
曾有人指出,p=4、5时,发送端可以使用发送分集。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是在LTE的规范中,p=4、5仅适用于单天线端口的预编码。由P69的预编码中的1 、 2 、 3 小点分别介绍单端口、空间复用、传输分集的三种预编码方式。P=4、5不属于传输分集。
4、总结
码字用于区分空间复用的流;层用于重排码字数据;天线端口决定预编码天线映射。
LTE系统支持基于多码字(Multiple Code Word,MCW)的空间复用传输。
所谓多码字,即用于空间复用传输的多层数据来自于多个不同的独立进行信道编码的数据流,每一个码字可以独立地进行速率控制,分配独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 Quest,HARQ)进程;而单码字的空间复用传输是指用于空间复用传输的多层数据仅仅来自于一个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流。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图 4-47所示的信道编码和串并变换(层映射)的流程,其中Q=1时表示单码字的空间复用传输,Q>1时表示多码字的空间复用传输。
其中L为空间复用传输的层数目,LTE系统支持的最大层数目为L=4(当传输天线数目为4,且空间信道秩为4时),而LTE支持的最大码字数目则为Q=2,即码字和层存在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具体映射关系如表4-1所示。
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支持基于空间信道秩的慢速自适应。目前的工作假设是终端可以反馈一个整个带宽的秩大小,从而决定空间复用传输的层数目。
目前LTE支持开环的空间复用技术。
❾ lte cqi怎么映射到相应的mcs
由仿真得到,以及实际手机特性校正,形成sinr 和mcs的表格,收到手机上报的cqi 做短期长期平均滤波计算出相应的sinr查表调度mcs,另外还要考虑bler的大小对sinr做相应的补偿
❿ 一个关于LTE物理层中PDSCH 资源映射的RB先后顺序……
此时要针对不同的UE/RB(无线承载)而言吧。
如果以无线承载为单位分配资源,假如此无线承载分配到的VRB为4个,如上,如果不跳拼的话,会在分配的的PRB上先频域后时域映射。被占用的RE采用打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