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封建社会哪一种资源最稀缺
封建社会钨、锌、锗的资源最稀缺。社会稀缺资源是指社会上存在的或者潜在的,有一定数量极限,很多人想拥有,而只能是一部分人拥有的资源。
❷ 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有哪些
资源缺乏,是世界性难题。
最稀缺的,按照顺序依次是:黄金、石油、铁矿石、其它贵金属(包括白金)矿石、有色矿石
黄金十年,此话不假。2007年,世界黄金开采量2000吨,但是需求量是4000吨。缺口一半。我国,2007年黄金销售量363吨,位居世界第一。比2006年销售的295吨增加了23%。
黄金市场,2008年持续看好。
石油:目前可以供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只够用到2050年(不包括远海的深海石油)。
❸ 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有哪些越全面越好。。。依赖进口的原材料
最缺的是石油吧!工业的血液。除此之外还有钢铁,我们大部分钢铁都来自澳大利亚。还有铜金银,等希有矿物
❹ 地球上最有用,最稀有的资源是什么
现在的地球什么都缺,唯独人不缺。如果人类不需要工业,那么地球就不缺乏矿石等资源。如果人类不肆意浪费水和污染水源,那么地球更不缺乏水资源。如果人类不污染环境,那么地球不会出现环境恶劣等问题,空气资源的缺失更是无稽之谈。
可人类的愚蠢(对待地球和环境的智商恐怕比其他动物低),导致地球现有资源都成为了宇宙级的宝贝。
水,石油,矿石,纯净的氧气,所有的动植物……这些都是宝贵资源。淡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所有生物的根本。石油,好像中东很多,可这些都是有限资源,一旦开采完结,后果不堪。阿拉伯人暂停石油开采几日,全世界都不得安宁。矿石用于工业,制造业,甚至军队,当然还是火力发电必备物。看看人们周围的金属吧,那都是矿石演变而生。珍惜吧,一旦没有了金属,我们又得成为古代社会,住木头甚至是茅草房了。
氧气和动植物是相连的,没氧气地球就是‘死球’了。动植物好像很多很多,可人类所在的地球每一分钟都有动植物灭绝的事发生。想想吧,以后的人类恐怕会觉得在野外发现非人类的动物是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都是消耗品,她们的重要性超越了你我他的生身父母。没有地球就不会有人类。请别忘记,地球是人类的家更是人类的父母。地球上的一切是属于全地球的,不仅仅是人类一族的 .
❺ 哪种资源是最稀缺的,这些资源有被耗尽那天吗
用于制造手机的元素从60到64种,包括铜、铝、铁和稀土元素。有些元素只需要1毫克或更少,但他们是制造手机不可缺少的稀有元素。
稀土元素是钪、钇、镧系元素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纺织、皮革、农业、畜牧业等领域。例如,在钢铁和有色金属中,只有少量的稀土元素才能显着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
❻ 中国最缺哪些资源
缺石油,仅靠海油不够丰富;缺木材,外兴安岭以前是中国的领土,现在被俄罗斯占据着,损失了大片的森林资源。缺矿,经济开发建筑需要大量钢铁,不断开采矿资源在逐渐减少。缺人才,我国没有自主研发的电脑系统,手机系统,纳米芯片蚀刻机也只能来自进口。
❼ 中国比较缺哪些资源严重缺哪些资源特别缺哪些资源
从近年的情况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矿产和金属的消费国之一。有人认为,到2020年我国铁矿石的消费将占到世界的35.71%,而消费比例超过20%的矿产由高到低有煤、锡、锌、铅、氧化铝、铝、铅、铜等。
近年来,中国矿产品产量的迅速提高并不能满足国内高涨的需求。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研究,到2020年中国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可以基本划分为可以保证、基本保证、短缺、严重短缺四类:
可以保证的矿产共24种:煤、天然气、钨、钼、银、稀土、菱镁矿、萤石、耐火黏土、磷、重晶石、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石膏、高岭土、石材、硅藻土、钠盐、芒硝、膨润土、石墨、石棉、滑石、硅灰石。
基本保证的矿产两种:钛、硫。
短缺的矿产有10种:石油、铀、铁、锰、铝土矿、锡、铅、镍、锑、金。
严重短缺的矿产有9种:铬、铜、锌、钴、铂族元素、锶、钾、硼、金刚石。
近年来,我国石油、铁矿石、铜金属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石油和铁矿石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增加更快。
再生金属有待产业化格局
时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价格上,废金属进口都出现了持续增长的特征。
易贸资讯的分析师马君贤分析认为:对废金属,尤其是废铜的需求非常大,所得尚远远不能满足众多企业因扩张、新建等原因所产生的对原材料的渴求。而国内可回收的废金属尚未进入回收高峰期、数量在短期内难有较大增长,比如铜就需十年以上的回收周期,因此国内市场废金属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进口
❽ 世界上哪种资源最稀缺
制造一部手机所使用到的元素在60~64种之间,其中包括铜、铝、铁以及稀土元素等,有的元素仅仅需要1毫克甚至更少,但它们对手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
人们难免会有这样的担忧:现代社会赖以支撑的矿产资源有一天会不会枯竭?究竟哪一种资源会率先走向枯竭?科学家们认为,资源并不会枯竭。但这并不一定是个好消息,因为资源虽然不会枯竭,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的原材料供应情况令人深感忧虑。
任何资源都不会“耗尽”
对资源“耗尽”,科学家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证明一种资源已经被耗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对地球的每一寸区域做到了如指掌;其次,在接近“耗尽”这个点时,剩余资源的价格会迅速飙升,迫使人们不得不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例如,20世纪80年代,对冰晶石(用于制铝工业)的开采因为剩余储备太少失去开采价值而停滞,在此之后,人工合成的替代品取代了冰晶石。
从历史上看,如果一种元素走向枯竭,人们便会寻找性能相当的替代品。可惜的是,优秀的替代品很难找到。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工业生态学中心负责人托马斯·格拉德尔和他的同事们试图寻找62种金属的最佳替代品。在这些金属中,有12种金属没有找到能够满足主要用途的替代品。62种金属中,能够满足所有用途的替代品更是一个也没找到。一旦使用性能较差的替代材料,电脑的运算速度会变慢,发动机的效率会下降。
地球上最稀缺的元素
有研究指出,如果按照地壳中的比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来说,铑是地球上最稀缺的元素,紧随其后的是金、铂和碲。
铑 铑属于铂族金属(铂族金属还包括铂、钯、铱、锇、钌),铂族金属与金、银一样属于稀贵金属,在地球上的含量极少。铂族金属广泛用于石油、汽车、电子、化工、原子能以及环保行业,它们在这些工业中用量不大,但起着关键作用,故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其中铑在铂族金属中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其最主要用途是作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可减少汽车有害物质排放。随着汽车产量日益增长以及环保标准日趋严格,未来汽车工业对铑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
碲 碲是一种稀有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与金差不多,也是地壳中含量最少的半导体元素。碲的消耗量超过一半用在冶金工业中,以改善钢的性能。碲的化合物还是制造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主要原料。未来几十年里,碲必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铋 铋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绿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医药、半导体、超导体、电子陶瓷等领域。由于铋的绿色特性,它在许多领域有望替代有毒金属铅的使用。可是,尽管铋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受资源限制的影响,铋的产量则在不断下降。
铟 铟属稀缺战略金属,在地壳中的分布量不仅小还极其分散,只是作为锌和其他一些金属矿中的杂质存在。液晶显示器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屏幕对铟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此外,在太阳能电池、电子信息、国防军事、航天航空、核工业领域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锑 锑是我国储量、产量占世界第一的稀有小金属,其消费的主要领域是在阻燃剂、铅酸蓄电池、催化剂及玻璃工业等领域。中国以全球三分之一的储量,承担着世界九成以上的锑供应。
钨 钨是世界上最硬的金属,在工业钻头、刀具等领域无可替代,因此被称为“工业牙齿”。钨与锑、锡、稀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战略资源。
镓 镓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被誉为“电子工业脊梁”,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LED灯、太阳能发电、军事、医疗等领域。
钴 钴有“工业味精”之称,是非常稀缺的战略资源之一。绝大部分的钴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每个手机电池中约含6.6克钴,而每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钴为10千克以上。可见,未来钴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是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金属元素的通称。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纺织、皮革、农牧养殖等各个领域,如在钢铁和有色金属中,只要加入极少量稀土元素就能明显改善金属材料各项性能。
(作者:秋凌 瑞语)
❾ 目前中国最紧缺的几大资源是什么
水资源的紧缺,目前我国18.37亿亩耕地中只有7.5亿亩耕地确保灌溉,另外10多亿亩的旱耕地,只能依靠自然降水来进行农业生产,导致我国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3亿—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近300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我国水资源趋紧的局面成为刚性紧缺。据介绍,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❿ 什么资源最稀缺
水和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