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武汉有哪些资源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武汉有哪些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5-12 02:56:24

⑴ 武汉的介绍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省省会。

武汉具有3500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和商贸流通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武汉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1)武汉有哪些资源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12月,武汉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和武汉新港6个功能区。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

1、青山区是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武昌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

2、洪山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因境内有洪山而得名,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东与鄂州市隔长江相望,南邻江夏区,西北环抱武昌区、青山区, 东北与新洲区隔江相望,介于东经114′7″~114′38″之间,北纬30′28″~30′42″之间。

3、武汉新港是由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岸线统一规划建设而成,目标是“亿吨大港、千万标箱”。武汉新港的左岸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窑头至黄冈蔡胡廖,岸线全长59.72公里;右岸从青山武钢运河口至鄂州长港出口,岸线全长71.31公里。

⑵ 武汉有哪些资源

首先是水
还有钢铁,应为有一个武钢在这里,
还有教育资源,在单个城市中武汉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学

⑶ 武汉发展的资源条件怎么样

武汉发展的资源条件怎么样如下
商贸中心,重工业基地是武汉发展的定位武汉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中国主要城市带的中心,也位于中国大城市带的正中心,基本上承接南北,连贯东西,从北方的北京天津到广州香港要经过武汉,从上海南京到重庆成都也要经过武汉,加上长江水道和汉江水道,武汉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和商贸集散中心是必然的。
武汉目前发展的瓶颈不是在于机遇,也不是在于国家的支持,其实主要是在自身,具体说来是在政府武汉从解放后的全国四大城市落魄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政府那一帮家伙无所作为造成的,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条件,现在西部的重庆成都都赶上和超过武汉了,国际影响力也超过武汉了,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设定中,华中和西北这块的中心城市竟然是重庆,
重庆那个位置,基本无法对周边城市有任何影响力。
可以说,武汉的领导班子一日不换,武汉就还将一天天没落,只要还是这些人坐着那个位置,武汉的前景就不是光明的。

⑷ 武汉哪个区位属于稀缺资源

二环内。
经济学上讲,既有限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为相对稀缺资源,或简称稀缺资源。稀缺资源是在零价格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资源。从专业角度分析,稀缺资源有一定的范围。如对于我国而言,稀缺资源就是那些在国民建设中国内的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建设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进口。如稀土,铁矿,金矿,石油等。

⑸ 武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哪些

自然资源有:樟树、楠竹、杉木、叶茶油茶、女贞、柑桔、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栎、柿、栗。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膨润土矿等等。人文资源有:黄鹤楼、归元寺、天堂寨、赤壁古战场等等。可了上网站:wwwhaohao766.com去参考一下。

⑹ 武汉有矿产资源么

武汉的矿产资源:

武汉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其中,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矿储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

发现优质矿泉水、热泉8处。此外,还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9处,锰矿、磷矿点各2处,并有5处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油气显示”。

(6)武汉有哪些资源扩展阅读

武汉矿产资源的特征:

1、主要矿产分布较集中,地域特色较明显

武汉都市发展区内南部为矿产资源集中区,建筑石料用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玻璃用砂岩、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砂岩等矿产集中产出于江夏区和蔡甸区,其中蔡甸区以建筑石料用砂岩和玻璃用砂岩为主要特色。

江夏区以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为主要特色,且出露有煤矿。

2、主要矿产开采条件好,加工方便

武汉市主要矿产资源大多为露天易开采的非金属矿产,后续加工利用均简单易行,其中,如玻璃用砂岩、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砂岩等矿产的矿石有用组分含量高,矿石质量好而稳定,一般无需复杂选矿。

⑺ 湖北省武汉的自然资源

地质、地貌: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廓。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5.8℃ -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ll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l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土壤:武汉市土壤种类繁多,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56个土属、323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5%;其次为黄棕壤占24.8%,潮土占17.0%,红壤占11.2%;其他有石灰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共占1.5%。
植被:武汉市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据统计,全市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有106科、607属、1066种,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类型。长江、汉水以南以樟树、楠竹、杉木、叶茶、油茶、女贞、柑桔为代表;长江、汉水以北以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栎、柿、栗等树种为主。
动物资源:武汉市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畜禽、水生、药用、毛皮羽用、害虫天敌、国家保护动物等动物资源。畜禽动物主要有猪、牛、鸡等10余种、70多个品种。鱼类资源有11目、22科、88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青、鲢等20余种。“武昌鱼”(团头鲂)是经济名贵鱼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水禽有雁、鹳、鹈等8目、14科、54种。白鹳是国家一类保护的珍贵稀有水禽。特种经济水生物有白鳍豚、江豚、鳖等。白鳍豚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江豚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在野生动物资源中,毛皮兽类很少,主要是药用动物、农林害虫等。
水资源: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从市区两侧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总水域面积达2217.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1%。其中,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有湖泊166个,其中城区内有湖泊43个;各类水库273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总容量9.25亿立方米;共有塘堰8.51万口,蓄水能力3.3亿立方米;据测算分析,在正常年景,地下水静储量128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达7145亿立方米,其中境内降雨径流38亿立方米,过境客水704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万千瓦。
矿藏:全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其中,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矿储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已发现优质矿泉水、热泉8处,金矿点11处,铜矿点9处,锰矿、磷矿点各2处,并有5处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油气显示”。

⑻ 武汉东湖风景区的自然资源

东湖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国最大城中湖为汤逊湖,同在武汉),建有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东湖梅园、荷园、东湖樱园等13个植物专类园。东湖梅园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拥有梅花品种320余种,其中152个品种登录国际植物名录,占全世界梅花登录品种的60%,居全球第一,拥有蜡梅品种100余种,占世界90%。
东湖荷园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种,占世界80%以上,是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品种资源圃。东湖樱花园与日本弘前樱花园和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种植樱花50多种10000余株,关山樱、云南早樱等都是樱花中的极品。植物王国,植物类型多样珍稀,景观独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数占中国水生植物科数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区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在维护景区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鸟的天堂,有珍稀鸟类5大类型234种。其中濒危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9种、省级保护鸟类10种,是观鸟旅游的绝佳场所。

⑼ 武汉的自然资源

武汉市现已发现38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4种(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种的30.38%。累计探明储量96125.65万吨,保有矿产储量79829.75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膨润土、冶金白云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储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数38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有4处、中型矿产地有10处、小型矿产地有43处、矿点327处。

⑽ 湖北武汉有哪些土特产

不少出去旅游的朋友,总会想着带点特产手信回去与人分享或者赠送亲朋好友。那么武汉特产有哪些?下面整理了武汉十大特产,这些武汉土特产有黄陂荸荠、蔡甸莲藕、蔡甸藜蒿 、梁子湖大河蟹 、黄陂荆蜜、江夏子莲等等

1、黄陂荸荠

黄陂荸荠生产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这里所产黄陂荸荠具有球茎扁圆、脐平,表皮枣红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及味甜等,纵径≥2.0cm,横径≥4cm;单个球茎重≥20g。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春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干冷。有利于黄陂荸荠的生长。

2、蔡甸莲藕

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特产,具有独特品质,不仅莲藕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药用食补两宜。蔡甸城关建镇于晋,莲花湖环抱古镇,湖水清澈,湖泥肥沃,由于汉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滥,矿物质淤积,为蔡甸莲藕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3、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主产区在武汉市蔡甸区。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柳蒿、水蒿、青艾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蔡甸藜蒿的种植区域多为以垄岗为主体的丘陵性湖沼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具有热丰、水富、光足的气候特征,满足藜蒿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加之境内湖泊星罗棋布,蔡甸藜蒿基地所在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适宜蔡甸藜蒿生长。

4、梁子湖大河蟹

武汉梁子湖大河蟹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养殖区域北边较为平坦,南边多丘陵,通过灌口闸与长江相通。兼有北、中亚热带的气候特点,全区光、热、水资源丰实。气候温暖,多年平均气温16-17℃,季节分配夏多冬少,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一般在冬季,两者都有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规律。全区总积温5563℃,持续日数在180到190天之间,正因养殖区日照实数较多,为湖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光能条件。

5、黄陂荆蜜

黄陂荆蜜,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荆蜜源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黄陂荆蜜,为荆花蜜,呈浅琥珀色,结晶纯白,细腻,味道芳香,甜而不腻,品质纯正,在蜜中属上品。该蜜营养丰富。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淀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

6、江夏子莲

江夏子莲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特产。江夏子莲鲜莲蓬扁平型、绿色,心皮数25~32个,结实率75%以上;壳莲卵圆形、黑褐色、纵径1.45~1.72cm、横径1.2~1.52cm,百粒重量140~160g;红莲子(去壳带种皮)红褐色;鲜莲子卵圆形、绿色,肉乳白、气味清香、味甜、芯苦涩;磨皮白莲近圆形、浅黄白色、百粒重量90~110g。江夏区属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鲜明,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十分明显。有利于子莲早春管理。

7、法泗大米

法泗大米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以前。法泗大米蒸煮时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饭口感润滑细腻、清香味绵、粘性适中、适口性好,米饭表面有油光润泽,凉后不回生。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桂子山、金水河流域一带,土地肥沃,雨量适宜。土壤类型为冲击淤积而成的潮土类、水稻土类,耕作层20cm至30cm,土壤pH值6.5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2%。由于地理环境独特,这里出产的大米粒型均匀,色泽鲜明,油质透明、清晰,呈玻璃状,无白肚,在同类大米中首屈一指,占有得天独厚之优。

8、李集香葱

李集香葱产于武汉市新洲区,李集香葱因独具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融合现代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生产的李集香葱,植株丛生直立,株高30-35厘米。葱叶为中空细管状,长23-26厘米,横径0.3-0.4厘米;葱白较短,长3-5厘米,近根部渐粗,鳞茎膨大不明显;新洲区李集街是武汉市特色蔬菜种植的着名乡镇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发展李集香葱种植业。李集香葱种植区域为倒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由倒水河改道形成的潮泥砂土,土壤肥沃,土层松厚,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于种植香葱。

9、汉南甜玉米

中国的鲜食甜玉米起源于湖北,湖北的鲜食甜玉米起源于汉南。汉南的鲜食甜玉米堪称'中国一绝',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含糖量高达20%,是常规品种玉米的1倍左右,比西瓜还要甜。汉南甜玉米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可向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

10、黄陂脉地湾萝卜

萝卜在历史上又称莱菔、芦菔、温菘、土酥,肉质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帮助消化、清凉止咳、降低胆固醇以及防癌等作用,其根、叶、种子均可作药用,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 是中国园艺史上重要的大众蔬菜。武汉市黄陂区是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地处我区南北过渡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既拥温光水之盛,又兼昼夜温差较大之利。土质疏松、肥沃,灰黑色,黄陂脉地湾萝卜种植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结合山间泉水灌溉的传统种植方法,造就了黄陂脉地湾萝卜独特的品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