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保护鸟的资源有哪些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保护鸟的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0 03:09:46

⑴ 三亚河鸟类自然保护区的资源

三亚地处我国海岸线南端,三面环海,背靠连绵山脉,境内分布着藤桥河、三亚河和大茅河、宁远河三条水系,三个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河湖海湿地雨林等多样性生态环境,也使得三亚拥有多种鸟类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

三亚共记录到鸟类18目50科163种,包括2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海南孔雀雉和海南山鹧鸪)、2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和29种海南特有亚种。其中海南孔雀雉和黑脸琵鹭为全球濒危种,海南山鹧鸪和黄嘴白鹭为全球近危种。

⑵ 国家珍惜的鸟类

朱鹮是目前举世瞩目的珍贵濒危鸟类,全世界总数也只有十几只。这种鸟在我国已经绝迹将近20年,于1982年5月才又被发现。朱鹮长得神态潇洒,美丽动人。秋冬季节,它的羽毛白里透红,每当展翅飞翔时,翼下和尾下的羽毛更是红得越发鲜艳。到了春天,头背羽毛就染上了一层烟灰色。现在我国已将朱鹮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在朱鹮栖息的地方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科学工作者已经连续多年对朱鹮的生态、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研究。日本仅有3只朱鹮,已经失去了生殖能力,能不能保住这个物种,朱鹮能不能繁衍下去,就寄希望于我国了。

世界上有270多种雉鸡,我国占了50多种,其中被列为世界珍雉类的有20种。我国特产的褐马鸡、黄腹角雉等,是世界珍贵稀有的种类。

我国特产鸟类褐马鸡数量最少、最珍贵。它们仅仅分布在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山区,生活在海拔1200米的灌丛地带到2500米的亚高山草甸地带,是一种留鸟。褐马鸡全身羽毛棕褐色,仅头顶带黑色,头后竖立的白色耳羽呈角状,尾羽特化呈蓬松的毛发状,高高翘起,形似马尾。裸露的脸部呈红色,繁殖期的雄鸟更是鲜红,耳羽竖立,气势威武。此外,藏马鸡、蓝马鸡也都是稀有珍贵的种类。

角雉有5种,黄腹角雉、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及红腹角雉,都是我国的保护动物。特别是黄腹角雉,是我国特产,仅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及浙江部分地区,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鸟羽冠前黑后红,上体羽毛大都呈栗红色而杂有皮黄色卵圆状斑,下体羽毛几乎为纯皮黄色,喉下还有一个肉裙,其中央部橙黄而具紫红色点斑,边缘部钴蓝,并在左右各杂以几个灰黄色块斑,非常夺目。而雌鸟却异常的朴素。它们栖息在1000~16000米高度的亚热带地区。

世界上现存鹤15种,我国占9种。其中丹顶鹤、白鹤、黑颈鹤、蓑羽鹤、白枕鹤等,都是国家的保护动物。特别是黑颈鹤,是我国特产,国外的动物园和饲养场从来没有展出过。这是一种美丽的鸟,全身灰白色,唯有颈部像戴了一个黑色的圈,头上有一块裸露部分呈鲜红色,好像戴了一顶小红帽。每当繁殖季节,它们便跳起那优美动人的舞蹈,交替鸣唱“爱情之歌”。黑颈鹤在青海、西藏、四川北部繁殖,在云南高原和西藏南部越冬,是生活在海拔最高的一种鹤。

白鹳和黑鹳也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白鹳为大型涉禽,体羽大部分纯白色,肩羽、初级和次级飞羽及复羽为亮黑色,一般喜栖息在有树的开阔泛水沼泽地区。黑鹳体形小于白鹳,其特点是上体羽毛为黑褐色,带有紫绿色的光辉,下体胸腹部为纯白色。黑鹳的栖息条件和生态特点类似于白鹳。目前,白鹳和黑鹳由于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致使自然种群数量已很稀少。

此外,天鹅、鸳鸯、中华秋沙鸭、绿孔雀、冠斑犀鸟、金雕、玉带海雕、大鸨等等,都是我国着名的珍稀鸟类,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对它们应倍加爱护。

⑶ 爱护鸟类有哪些好处

1、维护物种多样性,保护鸟类,我们就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鸟,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

2、维护与鸟类呈共生关系的物种的存活。因为自然界有食物链、食物网的,保护鸟类就能维持食物网的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鸟类吃昆虫可使害虫数量维持一定限度,保护环境。

4、鸟类是环境的一部分,保护鸟类当然就是在保护环境,比如啄米鸟可以帮助树清理虫子,如果爱护啄木鸟,那么树的虫病也会少很多,我们就不用担心防治树虫的问题,也给我们增加了便利。

(3)保护鸟的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鸟类的现状:

从物种保护方面来说,鸟类是地球上数量居第二位的脊椎动物,约在l千亿只之上。7千万年前,地球上存在160万种鸟类,而现在仅剩下8500多种。

我国有1000多种鸟类,是世界上拥有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且不乏珍奇品种,如褐马鸡、黄腹角雉,堪称是鸟类中的“大熊猫”、“金丝猴”。而且,在我国陕西洋县发现了原来认为已灭绝的朱鹨。

近年来,鸟类的消失速度越来越快,已引起世界各国鸟类学专家的极大关注。根据有关考察认为,有18种鸟类极可能在近20年内灭绝,有近180种鸟类为濒危动物。一个物种的形成约需3000年左右,在一般情况下,物种形成和灭绝的速度是平衡的,这能保证生态链不致断裂。

但是,近二三百年来,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生态链遭破坏,这将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从保护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保护鸟类是人类刻不容缓的课题。

⑷ 爱鸟护鸟的措施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增强鸟类保护意识,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2、不乱砍滥伐林木,不污染水源,不侵占和破坏森林、湿地,保护鸟类自然栖息地,为鸟类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3、不伤害、不捕杀野生鸟类,不掏鸟窝,不拾鸟蛋,不笼养野生鸟类。

4、不经营、不购买野生鸟类,拒烹、拒食野生鸟类,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倡导绿色饮食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

5、遇到受伤的鸟儿,及时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野生动物救护部门报告,妥善处理和救治。

6、发现乱捕、滥杀、贩卖野生鸟类的违法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7、科学旅游,文明观鸟。在野外拍鸟时,做到不恐吓野鸟,不诱拍野鸟,不打扰野鸟正常的生活。信教群众在平时或参加寺庙活动时,不购买野鸟放生,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4)保护鸟的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一项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鸟类资源,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障农林牧业生产,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美化自然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鸟类保护状况如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⑸ 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

1、我国鸟的种类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371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5%,我国的鸟类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特产种类多,有鹤类9种;雁鸭类46种;雉类28种;画眉科鸟类117种。我国的特产鸟类有69种。

2、鸟类的生态类群

我国的现存鸟类可以划分出六大生态类群:

(1)游禽:趾间具蹼,尾脂腺发达,善游泳或潜水。雁鸭类。

(2)涉禽:具喙长、颈长、后肢长的三长特征,适于涉水生活。鹤类。

(3)陆禽:翅短圆,后肢强壮,善奔走,喙弓形,便于啄食。雉鸡类。

(4)猛禽:喙、爪锐利具钩,猎食性或食肉性、食腐性,雌多大于雄。鹰隼类。

(5)攀禽:足趾发生多种变化,适于攀援。鹦鹉类。

(6)鸣禽:种类多,分布广,鸣叫器官发达,善鸣叫。各种雀形目鸟类。

3、鸟类的迁徙

到了秋天,许多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带着幼鸟成群结队的飞往南方越冬,来年春天又返回北方产卵育雏,鸟类这种由于季节周期性的更替,而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一年两次的移居现象就是迁徙。

4、鸟类环志

鸟类环志是利用带有国家环志中心通讯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将鸟类个体标记,通过观察及回收记录研究鸟类迁徙的一种方法。

根据环志及回收信息,可以详细地画出不同种群的繁殖区、越冬区;确定鸟类迁徙的时间表,找出正常的迁徙路线及重要的中途停歇地;确定鸟的寿命,分析死亡原因;调查每年的数量变化趋势及环境变化对鸟类种群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环境保护和鸟类资源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怎样保护鸟类

1、不猎捕野生鸟类;

2、不惊吓、干扰鸟类;

3、不食用野生动物;

4、不出售、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5、不出售、购买非法捕猎工具;

6、爱护林木花草、保护鸟类栖息地;

7、做鸟类保护志愿者,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

⑹ 朱鹮数量从7只上升到7000只,具体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朱鹮数量从7只上升到7000只,具体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在电视电影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那红着嘴在河里捕鱼的一种大鸟,他的名字叫朱鹮,但随着生态环境的被破坏这种鸟也在濒临着灭绝,但好在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这一点,将朱鹮列为了国家保护动物,在人类和自然的共同努力下朱鹮的数量也在直线上升,从7只上升到了7000只,对于朱鹮,各部门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就是对于生态的保护。我们要认识到治标要从治本出发,因此我们需要减少工业污染,对废液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关闭或勒令减少污染的措施,并对那些超过国家排污标准的企业或个人实行罚款制度。另外,我们也须减少农业污染,降低蔬菜、水果的农作物的农药使用量。同时提倡蔬菜、水果等原生态,抵制农药施用过度的产品。

在解放初期,存在着大量麻雀危害庄家,因此人们大量捕鸟,麻雀数量急剧减少,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虫害,庄家同样大量被毁。因为人们的滥捕滥猎,最终使他们自食苦果。同样,美丽的天鹅由于被人们大量猎杀,被列入了国家濒危保护动物的行列。乌鸦没有人捕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行为对鸟类的繁殖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⑺ 鸟类一共有多少种濒危灭绝的鸟类该如何保护

根据不可靠的消息,全世界的鸟类一共大概是9500多种左右,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因为还有很多 鸟类没有被归入或者没有被发现。众所周知,这个大自然是非常奇怪的,很多东西奇妙的出现,又奇妙的离开,没有在大自然里留下一丝一毫的线索,更没有一丝丝的痕迹,但是,这些消失的动物根本没有消失,只是可能躲起来或者去到属于他自己认识合适生存的地方,所以,就这个问题而言,我有以下的看法:

⑻ 中国有那些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从2006年起至今,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已连续3年成群出现在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内,目前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

据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张铁军介绍,他日前在保护区内进行鸟类巡护时,在白洋淀湿地的大王淀内观测到28只大鸨。这次观察到的大鸨为1雄、27雌,它们时而在麦田里啄食麦苗、时而昂起脖颈警惕地望着慢慢接近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当距离它们约150米远的时候,它们飞离了这一区域。

大鸨个体很大,体高有60-70厘米,体重在10千克上下,是世界上能飞起的最重的鸟类。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已将大鸨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据相关记载,大鸨在我国只现存500只左右。

记者从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2006年2月,工作人员首次在白洋淀发现大鸨群,当时有27只。随后每年冬天,都观测到大鸨群在白洋淀过冬,每次均超过20只。如此数量的单群大鸨,目前在我国已极为少见。

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85%的面积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内。这里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常见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26种,大型挺生植物47种。底栖动物38种,鱼类54种,哺乳动物14种,国家级保护动物5种。鸟类资源共有19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为丹顶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颧。 (责任编辑:张少雷)

⑼ 怎样保护鸟类

1、日常生活中,市民请勿随意投喂鸟类。喂错食物可能会导致鸟类营养不良或死亡;喂食会改变动物觅食习性,使鸟类产生依赖性,一旦离开人类将无法生存。此外,近距离喂食和接触鸟类也可能会增加人与动物之间疫病相互传播的风险。

2、如果在路边遇到刚出生的鸟宝宝,先观察鸟爸鸟妈是否在身边,如未发现成鸟在周边,且小鸟受伤或无法飞行,请及时联系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如果小鸟状态良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戴好防护手套找到附近的鸟巢把小鸟放回去。

3、市民在登山、郊游或日常生活中,如发现有人张网捕鸟或打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9)保护鸟的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保护动物的原因

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

所以保护动物刻不容缓,全世界都在号召保护动物。动物保护的核心内容是禁止虐待、残害任何动物,禁止猎杀和捕食野生动物。

⑽ 有关于保护小鸟的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国家林业局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最新统计,中国现在鸟类有1256种,不仅鸟类资源种类丰富,而且只有中国特有的鸟类也非常多。目前,中国有褐马鸡等50多种特有珍稀鸟类。世界上共有鹤类15种,中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中国有46种;野生雉类276种,中国有56种,被国际鸟类学界称为“雉类的王国”;世界上最为珍稀的朱�,一度被认为在世界上已经灭绝,1981年在中国被重新发现,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已经发展到200多只,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树立了榜样。 然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去年公布对野生动物状态的调查报告表明,近年来食用、经营野生动物现象有所发展,尤其有些地方食用野生鸟类成为一种风气,违法经营鸟类成为一种风气,违法经营鸟类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有些地区达到了难以遏制的程度。 调查中发现人类食用野生动物的种类共53种,除梅花鹿、鸵鸟等7种来源于人工养殖外,其它46种野生动物均源于野外,占调查种类的86.8%。仅广东省平均每天就要吃掉20吨蛇、两万只鸟。据广东省林业厅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鸟类资源有450余种,近几年已经有许多野生鸟种濒临灭绝,调查人员对25座城市的1381家餐馆、286家副食商场、218处集市进行了调查,经营野生动物的餐馆688家、副食商场44家、集贸市场91处。其中兽类16种,两栖爬行类16种,鸟类21种。 在南方一些城市街头的酒楼、饭馆走一圈,无论是高档的“食府”、“美食城”,还是低廉的“大排档”,几乎到处都卖野味。其中蛇类最为普遍,同时吃“雀”的人也极为普遍。这个“雀”并不单指麻雀,而是所有野生鸟类的统称。许多饭店的门前,常见“百鸟齐鸣”的景象,然而这些鸟很快就成了食客桌上的美味。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介绍,从近年查处的捕杀鸟类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人被经济利益所驱动,不惜一切手段捕杀鸟类。如发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毒杀白天鹅事件,发生在山西省忻州地区的毒杀野鸡事件,发生在江西省鄱阳湖的毒杀鸟类事件。投毒者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捕杀后去饭店卖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滥吃野生动物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一种生物往往同时与10—30种其它生物相共存,其中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引起严重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式的生物物种的灭绝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基础。例如,由于过量捕杀猛禽等鸟类,鼠害造成黑龙江省粮食减产;甘肃省的三北防护林由于鸟类减少,天牛危害严重,不得不大量砍伐已成林的树木,造成部分风沙已得到治理的地区生态失衡,又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新疆、青海等地由于过度捕捉猎隼,造成草原鼠日趋严重,黄河源头的玛多县由于生态失衡,草原鼠害成灾,玛多县的人口不过1万多人,而老鼠则达100多亿只,使当地加速了草原的沙化,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由于大量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食鼠鸟类,生态失衡后造成农作物减产。一些地区兴起吃禾花雀的“时尚”,居然能使湖南、广西、云南等数省区,掀起捕杀禾花雀的热潮,害得这种专吃田间害虫的小鸟差点儿被灭绝。 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保护野生动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999年11月29日,国家林业局针对各地滥捕、乱猎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问题,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的犯罪活动。不少地区都依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扼制了滥捕滥食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