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盘活手里的资源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并非经营内行的人,我只能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如果你手里有闲余资金或其他资源的话,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激活。
一、股票投资
如果你有足够敏锐的市场分析判断能力,并用熟练掌握股票交易操作技术、技能的话,当然可以进行股票投资。不过,股市有风险,投入需要慎。除非你确有把握,不可过于冒险。另外,不可把全部资金同时押在一家上面。否则,可能出现一夜破产的惨剧。
二、与人合伙
可以作为合伙人投资某些项目,大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与人合伙投资的关键问题是,合伙人的诚信问题、项目的可行性问题。现实中,以合伙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案例,多有发生。所以,也需要谨慎而行。
三、基金投资
基金投资,实质上属于资金托管性质。基金投资的利润远比银行存款的利息高得多,但不像其他投资那样利润丰厚,基金投资的最大好处是风险低,有安全保障。但是,现在投资市场上,各种基金项目,鱼龙混杂,有些基金项目运作并不规范,所以要慎重选择。
四、自己投资经营
选择合适的项目,自己投资经营,也许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自己投资需要考虑项目选择、人员聘用、经营管理等事项,属于创业性质,不适合每一个人。不可盲目而为。
总这,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所以,既要谨慎,又要敢于作为。
⑵ 东北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
东北旅游资源的特点:景观景点独特,冬季的冰雪旅游独具魅力。
东北旅游业发展的特点:针对东北旅游特色优势,加快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建设,在“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的框架下,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东北旅游业的具体行动方案。突出强调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活的机制、更优的环境、更实的举措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力争再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以及对重点景区、重点旅游线路、重点旅游产品的精心打造,真正构建起具有特色优势的北国风光旅游全方位发展体系。 在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蓝图指导下,根据开发区的资源禀赋、交通状况、行政区划等客观条件,打造大景区、实施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⑶ 东北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有那些
1、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
太阳岛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太阳岛是一处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多功能风景区,也是中国国内的沿江生态区。2006年,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获奖名单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东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喜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太阳岛是从满语鳊花鱼的音译演变而来,太阳岛风景区被授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荣誉。
2、长白山景区
长白山脉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2010年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经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其中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的五大湖泊、中国的十大森林等。
3、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北侧,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博物院集伪满宫廷、红色旅游、文化休闲区、旅游商服于一体,是长春市着名的特色人文景区,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南部,五大连池风景区,主要由五大连池湖区及周边火山群地质景观、相关人文景观、植被、水景等组成。五大连池风景区获得的称誉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1719年至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
5、净月潭风景名胜区
净月潭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12公里,面积200平方公里,有水面4.3平方公里,风景人工林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8.6%。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区内包括净月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和吉林省净月潭旅游度假区。净月潭始建于1934年,雄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已闻名国内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6、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30千米处。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7、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博物院,原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始建于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着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沈阳故宫的高台建筑、“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8、漠河北极村旅游区
北极村旅游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最具魅力旅游景点景区,中国最北的旅游景区。北极村民风纯朴,静溢清新,乡土气息浓郁,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每当夏至前后极昼发生时,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们在室外可以下棋,打篮球,如果幸运的话可以看到气势恢弘、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北极村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古镇,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一个坐标。每年都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体会那份最北的幸福。
9、镜泊湖风景名胜区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镜泊湖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婉如一颗璀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疆上,以独特的朴素无华的自然美闻名于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距今四千八百年前左右的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的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
10、本溪市本溪水洞景区
本溪水洞,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亚洲会员单位,是至今发现的世界第一长地下充水溶洞,被赞誉为“钟乳奇峰景万千,轻舟碧水诗画间;钟秀只应仙界有,人间独一此洞天”。水洞景区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
11、查干湖旅游度假区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景区,是国家水利部批准的水利景区。以松原市查干湖为中心,包括周边文化遗存、渔业文化等为主。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蓄水量7亿立方米,是全国的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大的内陆湖泊,同时还是吉林省着名的渔业生产基地、芦苇生产基地和天然旅游胜地。查干湖蒙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是中国以蒙古族文化为灵魂、以渔猎文化为特色的湖泊休闲旅游度假区,查干湖冬捕是吉林八景之一,着名的草原奇观和蒙古族风情,素以“北国 大湖、塞外风情”而着称。
12、长春市长影世纪城旅游区
长影世纪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际十大影视城榜首、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是长影改革、二次创业标志性工程,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世界特效电影之都”。长影世纪城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侧净月潭西畔,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依据自身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把现代电影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借鉴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游乐园的精华,延伸电影产业链,打造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开创了中国大电影时代的新模式。
13、清昭陵
1982年国务院公布清昭陵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
14、千山风景名胜区
千山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17年2月25日,辽宁省鞍山市千山景区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山1982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确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被全国名山考察团的专家认定为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风格的寺庙园林风景名胜区。
15、鸭绿江风景名胜区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含朝鲜水面),保护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丹东鸭绿江游览区位于鸭绿江中心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含中朝共管水面),保护区面积200平方公里。鸭绿江流径丹东市约300公里。此段江面宽阔,两岸风光秀丽,在入海口一带,盛产大银鱼。
16、松花湖风景名胜区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是吉林省着名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正申报AAAAA)。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南郊,距主城区15公里。水域辽阔,湖叉繁多,状如蛟龙。湖形呈狭长形,最宽处10公里,湖区面积55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处达77.5米,最大蓄水量108亿立方米,松花湖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着名诗人贺敬之游览松花湖后赋诗:“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
⑷ 乡村旅游如何盘活闲置资源
乡村旅游一派火热之时,数公里之外的大院村也曾尝试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但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挫折。大院村书记阮宜保表示,相比较农林村,大院村在自然风光上稍逊一筹,缺乏比较优势,此前村民利用闲置农房开办农家乐和民宿,但收益并不及预期。
⑸ 东北城市如何发展旅游产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
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正进入大众化旅游的新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年,是我国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旅游业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化发展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旅游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10%以上。宏观经济形势为东北地区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前瞻网发布的 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东北几乎囊括了8大类、33个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全部,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冰雪、大工业、大农业旅游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越,东北地域辽阔,跨越环渤海和北部极地区,生态类型多样,环境质量良好,具备生态旅游和避暑旅游的极佳条件;区位优势明显,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与俄罗斯、朝鲜、蒙古、韩国、日本等毗邻,是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重要通道,边境口岸和城市众多,界江界河魅力独特,跨境旅游和边境风光游潜力巨大;文化特色鲜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东北地区旅游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辽吉黑三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755.3亿元,入境旅游人数504.6万人,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6.1亿美元,较2004年分别增长174%,136%,160%。旅游资源进入深度开发阶段,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工农业等专项旅游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旅游业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东北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旅游品牌效应不明显,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商业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区域旅游合作不密切,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规划加以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望采纳谢谢
⑹ 东北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东北旅游资源的特点:景观景点独特,冬季的冰雪旅游独具魅力。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自然资源具有原始性,处于未开发和初步开发阶段,冰雪资源得天独厚,人文资源的独特性表现在少数民族的习惯和风俗上。
(6)如何盘活东北旅游资源扩展阅读:
东北旅游注意事项:
1,低温的情况下,数码相机电池续航能力会严重下降,建议多准备几块电池,另外尽量让相机机身保持一定温度,购买相应保温相机包、给相机贴暖宝宝或者放在身上贴近身体的口袋都是不错的办法,手机也是一样的道理。
2,如果相机镜头一直在低温的室外使用,与室温相差很大,应在进入室内前将相机、镜头密封在塑料袋中。进入室内后,塑料袋表面会立即出现一层水汽。此时,不要急于将相机、镜头拿出塑料袋,需要等相机、镜头恢复到室内温度,塑料袋表面的水汽完全消失了,再取出相机镜头开始拍摄。
3,羽绒服是一定要穿的在毛衣里面建议穿保暖内衣。普通的雪地靴会滑建议穿防滑的雪地棉鞋。手套可以选择五指的棉手套或抓绒手套,既方便灵活又保暖如果拍照比较多的话,那一定要买方便操作相机的手套,最好也具备一定的保暖性,或者买双带触屏功能的。
⑺ 旅游资源该如何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的价值通常从美学观赏性、历史文化性、科学性和奇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美学观赏性是指旅游资源能提供给旅游者的美感种类及强度,凡是吸引力较大的旅游资源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性,如桂林山水、张家界的山石、敦煌莫高窟、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历史文化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旅游资源是否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其遗留文物古迹的数量和质量;二是指旅游资源是否具有或体现着某种文化特征,是否与某种文化活动有密切关系,或者是否与文学艺术作品、神话传说直接相关。科学性是指旅游资源的某些特性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能为科学工作者和探索者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和帮助。奇特性即旅游资源的特色、个性,也就是“与众不同”“唯我独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运用适当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包装和挖掘利用,使之纳入旅游业范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建立各种各样的景区景点,如风景区、文博院、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等。
⑻ 东北旅游资源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宣传不够,东北地区的旅游规范问题也不合格。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实非常好。如果能够大力发展起来的话,旅游行业能够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虽然很多游客非常期待到东北游玩,但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并不高,旅游规范也不够健全,这也导致很多人到东北旅游的期待不能在现实中兑现。
一、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确实非常好。
每当大家提到东北地区的时候,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东北二人转,其次会想到哈尔滨的冰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常多,旅游资源的深度也足够强。虽然东北地区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但很少有人专门到东北游玩。
综上所述,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⑼ 如何破解北方冬季旅游淡而不旺
一到冬季,北方各地纷纷采取打折、促销等手段吸引游客,但效果不佳。除了拥有阳光、沙滩的海南和东北地区的冰雪游之外,北方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中原省份都进入了旅游市场的“半休眠”状态。冬季是北方旅游的淡季,也是制约北方旅游发展的瓶颈。北方冬季持续时间过长,不仅造成旅游客源不足,旅游收入降低,而且增加了旅游景区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这种现状对旅游供应和需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导致诸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劳动力市场、金融及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等运作的变化。
北方的冬季旅游淡季不旺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旅游季节性因素。冬季水瘦山寒,森林、草原等旅游吸引物因为气候的情况,景色变得乏味,吸引力减少。即使人文旅游资源,因为没有自然资源的辉映,吸引的游客也大量减少。二是交通不便。冬季北方降雪较多,而且积雪不容易消融,特别是山路的积雪,给户外交通带来很大不便。正因受气候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旅游团急剧减少,自驾车出游的规模也明显减少。三是时逢年底人人工作忙,距离春节长假太近,航班、火车等一票难求。春节从经济上、时间上、交通上都一定程度地削减了人们出游的欲望。三是人为因素。北方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准确的、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资源的整合与营销宣传。
旅游季节性是北方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固有现象,季节性的波动给北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制约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预防旺季客流井喷,加强淡季旅游市场开发是北方旅游季节性调控的重点。在北方,冬季是旅游的淡季,但也是体验地域差异最强烈的季节。破解北方冬季旅游萧条,使淡季不淡的有效方法有:
——开展地区反差大的旅游项目,凸显冰雪、阳光、温泉的特色。打造气候、地理、风俗、文化反差大的旅游产品,比如,推出北方人游新马泰、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澳洲、印度等境外旅游,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南方境内旅游;南方人游东北冰城哈尔滨、新疆等雪域旅游。东北的冰雪旅游起步早,宣传好,游客知晓率较高,冰灯冰雕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同时也抢占了市场,使得陕西等地的温泉、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强。因此,其他各省要做大冬季冰雪、温泉旅游品牌,发挥“近”的优势,引导中短途游客就近旅游。积极开发冬季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冰上娱乐项目等一批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冬季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冬季滑雪资源、温泉资源、湿地候鸟栖息地等资源,开发冬季旅游产品。
——制定季节性价格,开展冬季惠民旅游。借助交通票价打折优势,景区可以实行门票、酒店等低价策略,利用价格差异分流客源市场,引导客源从旺季市场分流到淡季。目前北方大部分省区各旅游部门在应对旅游淡季时还表现出方法不足。只有少数景区实施淡旺季价格,大多数景区只是一个价格一年四季执行。所以景区应该大力度推出减免门票等优惠政策,或者将同类旅游资源进行联通打包优惠,实行“一票通”政策,并配套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主动发力,助推冬季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博物馆、地宫等人文景点旅游,古民居民俗旅游。陕西是个文物大省,博物馆、地宫陵墓碑刻等多在室内,不受季节影响,门票降价优惠,特设旅游专线,定会促进旅游。另外开展庙会民俗旅游。依托地域特色民俗活动、传统节庆、民间宗教等文化资源,通过开发一系列民俗观光、集市与祭祀活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特色餐饮等冬季旅游产品。这样既盘活了旅游资源,又解决了客流因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
——发展会议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美食旅游等。会议、展览、商务旅游一般是受旅游季节性影响较小的旅游产品,可以调节旅游淡旺季。稳步提升会议与商务旅游产品,推进节事活动与演艺节目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圣诞节和元旦购物旅游。
——用温室农业来引爆景区冬季旅游的热情。温室设施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温室种类的不断发展与功能的不断延伸,温室逐渐由单一的农业种植功能,发展成为以温室设施为载体的观光农业旅游。以陕西为例,杨凌的农业博览园、动植物科技展览园、种植园种类齐全,围绕在西安市周边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冬季旅游、休闲、采摘好去处。室外冰雪连天,室内瓜果飘香,绿色盎然,足可以引发火热的特色旅游。
——发展“夕阳红”旅游、寒假修学旅游。细分客源市场,以寒假学生、夕阳老人群体为重点。中国现在的退休人员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之一,他们大部分身体健康,有时间有钱,思想开放,热衷旅游,瞄准他们,实施优惠政策,设计夕阳红旅游专线。同时,借助寒假,针对学生开展历史文化巡礼旅游,把学生从网络的虚拟世界带往知识丰富的自然界。
——建立科学的旅游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加强冬季旅游推介。北方的景区应与区域间旅游部门、旅行社、旅游门户网站等加强合作,实现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的旅游信息及时通报、互通有无,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引导冬季旅客流入。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区域间、城市间、景区间的联谊与推介活动,以地区为团体,统一由设计公司策划,统一营销,突出特色,集体亮相,提高北方冬季旅游在性价比上的吸引力。
——加强旅游交通建设。针对冬季旅游的特点,配置适合于冬季冰雪运行的车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提示,完善冬季交通救援体系,使自驾车游客,进得来,游得畅。
如果北方把旅游资源和自己的特色结合起来,创新思路,冬季旅游市场的难题将有望破解。综观全国,山东、宁夏、四川等地已经成功完成冬季不淡的转型,实例证明,冬季旅游也是可以创造出巨大利润的。北方大力推进冬季旅游,对于促进旅游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季节与区域平衡、推动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⑽ 东北旅游区发展概况如何,应怎样进一步开发
(一)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打造大东北旅游品牌
旅游区域合作是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互惠互利、促进共赢的有效形式,也是打破地区界限,建立统一旅游大市场的重要途径。东北,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和活力。东北发展潜力巨大,三省地域相接,自然条件相近,资源禀赋相异,具有地域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而且人文相近,情感相亲,习惯相似,具有打造东北区域经济共同体和旅游共同体的深厚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坚持旅游区域合作的发展战略,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加强区域联合,做大东北旅游经济。首先,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统一整合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和发展要素组合的科学界定,是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前提和依据。目前,东北三省都有各自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而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共同打造大东北旅游品牌缺乏协调和统一。加之区域合作尚未形成,进而导致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如红色旅游资源三省均有,需要统一规划,科学整合,穿点连线,编制精品路线;冰雪也是三省的主打产品,但存在着差异性和独特性,应联手共同打造冰雪香格里拉的旅游精品。因此,制定一个大东北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十分必要。其次,注重区域旅游的联动开发与协作开发。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蕴涵丰富,既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同时还有承载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厚重历史的红色旅游资源。三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大都处在自然景观秀丽之地,与其他资源相伴而生,珠联璧合。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同时,注重与绿色生态和冰雪产品整体推出,做到“红”“绿”“白”结合,优势互补,统一整合资源、整合体制、整合机制,把三省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成为具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在更广阔的视角内谋划东北旅游的大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第三,借助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政策,开展区域联合,加强同辽宁、黑龙江两省的旅游合作,实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交流,组合东北跨区域的专项旅游线路,共同打造中国大东北旅游精品。积极规划并推出一批跨省区的旅游线路,以更宽的视野、积极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东北四城市”、“东北三地五方”等旅游区域联合体向纵深发展。近几年,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的联合促销,东北“三地五方”联合打造冰雪香格里拉品牌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还应进一步学习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的经验,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联手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形成“泛东北3+1”的大旅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