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地热资源属于什么资源
扩展阅读
去油膜用什么产品多少钱 2025-05-26 08:35:59
中国石油设备加工怎么样 2025-05-26 08:35:53

地热资源属于什么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4-22 12:56:22

Ⅰ 什么是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遍布全世界,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贮藏量丰富,许多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中美洲和安第斯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至少有40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地热潜力可以满足他们很大一部分电力需求。数据显示,全球5km以浅地热资源量约4900×1012t标准煤,我国地热资源约占全球资源量的1/6。

地热能来自于地球产生的热量,其范围非常广,从距离地表很近的热水和热岩,到处于地表以下几千米处具有极高温度的水和岩石,都具有地热能。在地球表面下80~100km深度,高黏度熔岩的温度为650~12000℃,在近地心处估计为4000~60000℃。根据理论,几乎可以从地球任何地方深入到距地表很深的地方去开采这些热能,甚至可以到达极端高温的岩浆(地球核心处融化的岩石)处。尤其是对于有着活跃火山活动和温泉的国家,如新西兰和冰岛,更是如此。图7.21为冰岛奈斯亚威里尔地热发电站。

图7.21冰岛奈斯亚威里尔地热发电站

Ⅱ 地热资源属于哪一类,高中地理将资源划分

地热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类。
地热”是地热资源的简称,常指能够经济地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量资源。地球内部蕴藏有由放射性物质衰变作用等原因所产生巨大的热, 地核本身就是一个由地壳和地幔层包裹着的“大热球” ,时时刻刻通过各种方式向地球表面传播热量并散发到大气中。地球表面上可看到的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 1200oC~1300oC,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 60 oC 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 100 oC~140 oC。这足以说明地球内部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 这种热能传播到地表或传至人们可以采集到的地壳上层, 就形成了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热资 源。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热能, 传播到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壳深度以上就成为了地热资源。和煤、石油、天然气及其它传统矿产资源不一样,地热能与太阳能、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相对而言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Ⅲ 什么是地热资源包括哪些

地热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综合性矿产资源
,其功能多,用途广,不仅是一种洁净的能源资源,可供发电、采暖等利用,而且还是一种可供提取溴、碘、硼砂、钾盐、铵盐等工业原料的热卤水资源和天然肥水资源,同时还是宝贵的医疗热矿水和饮用矿泉水资源以及生活供水水源。
地热资源按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温度大于150℃的地热以蒸汽形式存在,叫高温地热;90℃—150℃的地热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
叫中温地热;温度大于25℃、小于90℃的地热以温水(25℃—40℃)、温热水(40℃—60℃)、热水(60℃—90℃)等形式存在,叫低温地热。高
温地热一般存在于地质活动性强的全球板块的边界,即火山、地震、岩浆侵入多发地区,着名的冰岛地热田、新西兰地热田、日本地热田以及我国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田、云南腾冲地热田、台湾大屯地热田都属于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广泛分布在板块的内部,我国华北、京津地区的地热田多属于中低温地热田。

Ⅳ 地热与矿产资源有什么关系

地热本身就是一种矿产资源
由于地球物质成分的特征,地球本身就存在梯度热,也就是随着深度的增加,热量也增加,物质的温度也更高(并非是完全线性的,存在一定界线)加上
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使得在地下深部的液体温度升高,而能够通过构造通道到达地面的,就成了
地热资源

楼上说得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地热与矿产资源的关系还是可以轻松解释。
比如说,我们平时会喝矿泉水,其实地热资源的液体也是含有大量矿物质的,甚至多到可以形成矿产的地步。
在地壳深部,压力大,矿物质溶解度高,矿物质以化合物(凝胶/
络合物
)形式被水搬运,到了地表以后,压力降低,矿物质析出、沉淀,而大规模的这样的过程就会形成矿产资源。这个过程类似煮盐,溶液过饱和,晶体就形成了。还可以举个例子,就像是我们煮开水,会形成水垢,那些水垢基本就是水中矿物质的沉淀、析出形式。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地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地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吗

所谓的非可再生也是有时间限制的,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的,至于地热资源,到底是什么成因都不清楚,肯定是不可再生的

Ⅵ 地热能源是一种什么能源

地热资源世界上最古老的能源之一。据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约煤炭储量的1.7亿倍。每年从地球内部经地表散失的热量,相当于1000亿桶石油燃烧产生的热量。 关于地热的来源,有多种假说。一般认为,地热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放热能,其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以及重力分异、化学反应,岩矿结晶释放的热能等。在地球形成过程中,这些热能的总量超过地球散逸的热能,形成巨大的热储量,使地壳局部熔化形成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现已基本测算出,地核的温度达6000°C,地壳底层的温度达900-1000°C,地表常温层(距地面约15米)以下约15公里范围内,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高。地热平均增温率约为3°C/100米。不同地区地热增温率有差异,接近平均增温率的称正常温区,高于平均增温率的地区称地热异常区。地热异常区是研究、开发地热资源的主要对象。地壳板块边沿,深大断裂及火山分布带等,是明显的地热异常区。 普查勘探地热资源,一般采用地表地热调查、钻探和各种物探方法。近年来红外线遥感技术在勘查中取得显着效果。 20世纪末,地热资源的开采对象,主要是埋藏浅、热储量大、有流体(地下水或人工灌水)把热能传引到地表的湿地热田。干热岩地热资源和低温湿地热田的开发利用处在研究试验阶段。 中国的地热资源丰富,有悠久开采历史,以往主要利用温泉洗浴治病。1970年后,在广东丰顺、河北怀来、天津和西藏等地曾进行地热发电、建筑物采暖、农业温室采暖、温水育种、灌溉等多方面试验性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果。

Ⅶ 什么是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我们知道越往地下温度越高,地热就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从地球表面往下正常增温梯度是每1000米增加25—30℃,在地下约40公里处温度可达到1200℃,地球中心温度可达到6000℃。

由于构造原因,地球表面的热流量分布不匀,这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如果再具备盖层、储层、导热、导水等地质条件,就可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所谓地热资源就是以水为介质把热带到地表的温泉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温泉出露,着名的小汤山温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们对北京地区已进行了40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探研究,用钻探手段我们可以把地下几千米的热水,即温泉带到地表,这就是地热资源开发。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我们知道越往地下温度越高,地热就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从地球表面往下正常增温梯度是每1000米增加25—30℃,在地下约40公里处温度可达到1200℃,地球中心温度可达到6000℃。

由于构造原因,地球表面的热流量分布不匀,这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如果再具备盖层、储层、导热、导水等地质条件,就可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所谓地热资源就是以水为介质把热带到地表的温泉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温泉出露,着名的小汤山温泉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们对北京地区已进行了40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探研究,用钻探手段我们可以把地下几千米的热水,即温泉带到地表,这就是地热资源开发。

Ⅷ 地热能到底是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能源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地热能也可算作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

拓展资料:

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7000度,而在80至100公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摄氏650度至1200度。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

Ⅸ 地热资源

一、地热背景

松辽盆地是我国莫霍面深度较浅的地区,莫霍面埋深为29~33km,莫霍面拱起带走向NE,东部埋深为32km,西部埋深为33km,最浅处为29km,位于盆地凹陷中心大庆—长垣一带。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在1400~3025m深度内,地温梯度为3.24~5.68℃/100m,大地热流值为80.8~95.0mW·/m2。地热背景条件较好。

二、热储、盖层

松辽盆地北部是在侏罗系断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河湖相沉积物,总厚度达4000~5000m。中生代末,白垩系经历了一幕褶皱运动,构成新生代地层的沉积基底。中部平原连续沉降区,正位于白垩系褶皱地层的向斜中心。其中白垩系中下部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埋藏深度为1000~2500m,温度条件较好,且砂体发育,成为主要的热储层。

盖层分别是区域分布稳定的泉头组二段、青山口组一段和姚家组一段。泉头组二段为紫色泥岩与灰或灰白色砂岩互层,青山口组一段为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油页岩,姚家组一段为灰或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

热储层分别是泉头组三段和四段、青山口组二段和三段、姚家组二段和三段,岩性为河流相中粗砂-细粉砂层。从表2-1-1中可以看出,姚家组和青山口组热储层储存和渗流条件较好,而泉头组的储存和渗流能力分布不均。

表2-1-1 松辽盆地热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据汪在君等,2003)

三、地热田分布特征

松辽平原的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坳陷内大庆市及其周边地区。地热资源主要蕴藏在白垩系向斜构造中,分布受构造控制。

区内热储埋深为700~2000m,1500m深处温度为52~72℃,属于中低温热田。自南向北,从西到东,温度逐渐增高。地温变化趋势与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变化大体相同。地热田主要分布大庆市北部林甸、泰康及大庆市,在林甸—大庆、东风—安达一线热储条件良好。

四、地热资源

根据热储层温度、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条件综合分析,青山口组二段、三段砂体连通性好,厚而稳定,且分布面广,是区内最好的热储层,经估算热水储存量达2105×108m3,折合标准煤为9.6544×108t;姚家组二段和三段、泉头组三段热水资源量分别为665×108m3和701×108m3,分别折合标准煤为0.1786×108t和0.6145×108t(泉头组三段温度较高);泉头组四段热储层薄,物性较差,热水资源量为431×108m3,折合标准煤为0.2977×108t。

松嫩盆地北部(大庆油田范围内)地热富集区面积约6490km2,4个主要热储层储存的热水总量为4100×108m3,蕴藏热量为62.11×1018J,折合标准煤为21.13×10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