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水资源现状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水资源
由于超过1/3的土地面临着高或极高的水资源压力,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属于中高水平,但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巨大进步。
节约用水已成为中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求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重视,中国正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淡水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从三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即“三条红线”: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随后,中国政府又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要求提高工业、农业、城市等不同领域的用水效率。
(1)我们的水资源怎么用扩展阅读:
水资源的重要性
在地球上,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积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泽水、海水。按水质划分为淡水和咸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被人类所利用的水增多,例如海水淡化,人工催化降水,南极大陆冰的利用等。
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各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资源量不等于可利用水量,往往采用修筑水库和地下水库来调蓄水源,或采用回收和处理的办法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扩大水资源的利用。
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并出现年内和年际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储存形式和运动过程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影响。
2. 我们应该如何节约水资源
1.刷牙:用口杯接水,用剩下的水来洗刷衣物。
2.洗衣: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投放适量。
3.洗浴: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水。
3. 地球水资源可以怎么用
可以滥用,像目前的人类一样,这样不久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就会越来越少。
也可以善用,不要污染她,这样人类就可用可持续的方式利用水资源。
4. 世界每三人有一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稀缺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一直是我们在执行的。因为我们一直都知道就算我们在用水的时候可能比较方便,但是世界上每三个人就会有一个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这个比例还是非常高的。所以节约用水,也是我国一直在推行的期望,所有人都可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有好稀缺的水资源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有人只要都行动起来,那么一天就可以省下很多水。
我们一定要将保护水资源这件事情记在心,在生活当中,将保护水资源贯彻到日常的生活当中。
5. 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哪该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都已经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现在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的这样一个现象,让许多人感觉到什么难以接受的。因为对于这样一个气球变暖的情况来说,也是会影响到我们地球的一个情况的,也会让许多人他们在面临着一些水资源的时候有着更充分的考虑,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更加如何的利用好水资源才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需要去做一些浪费水的这样的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同同时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一些小事做起,让我们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而且也可以通过一些循环利用的这样的方式,让这些水它们物尽其用,能够达到自己的一个根本的价值。
6. 我国的水资源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做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而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则加剧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加大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从根本上说,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既暴露出水利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暴露出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这两个不适应是我们对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基本判断。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们能不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能不能完成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能否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水利各项工作中去。
●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还受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不断推进,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改革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以改革促发展。
我国水资源问题集中表现为“两个不适应”
记者:汪部长,您好!淡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最重要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怎样的水资源形势?
汪恕诚: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水利事业取得了跨越性进展,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效地减轻了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损失。“十五”期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北方地区连续干旱。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洪涝灾害损失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干旱问题得到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基本上得到保障。
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发展大局的水利基础设施,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供水能力270亿立方米,全国净增有效灌溉面积2300多万亩,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7400多万亩,解决了农村6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黄河、黑河等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17个省实施了用水定额管理,10多个省实施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宁夏、内蒙古进行了行业间水权转换。全国用水效率显着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万元工业增加值年均用水量下降了40%。
四是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得到加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比“九五”多31万平方公里。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水域进行了水功能区划。依法加强取水许可、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开展了黑河、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治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引江济太、南四湖应急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岳济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之,“十五”期间的水利工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十一五”以至更长时期的水利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看到水利工作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水利发展任务相当繁重,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水资源问题仍相当突出。
一是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部分流域和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增长趋势,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不断加剧。
二是江河综合防洪体系薄弱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矛盾突出。多数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蓄滞洪区建设滞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能力较低。洪涝灾害每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三是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全国污水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河湖污染有加重之势,水环境总体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地下水严重超采,一些地区出现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四是农村水利发展滞后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矛盾突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是中低产田,大型灌区的不少骨干建筑物损坏,大型排灌泵站老化损坏率较高。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收”的被动局面。农村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还严重威胁农民的健康,还有数亿农民没有喝上干净的水。
应当指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而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则加剧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加大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从根本上说,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既暴露出水利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暴露出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这两个不适应是我们对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基本判断。
科学发展观是必须贯穿于水利工作的一条主线
记者:水利工作应当如何应对我国复杂的水资源问题?
汪恕诚: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们能不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能不能完成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能否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水利各项工作中去。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治水思路,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统筹流域、区域水利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问题,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探索还是初步的,进展还是阶段性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十一五”时期,我们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水利工作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水利工作的自身规律有机结合起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新要求,加快水利发展步伐。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首要目标,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要防御水旱灾害又要规范人类自身活动,既要控制洪水又要给洪水以出路,既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又要维护水生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既要治理水土流失又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切实从对大自然的无序开发、无限索取向注重合理开发、节约保护的方向转变,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统筹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一起来。要统筹流域和区域间水利发展,合理配置水资源。要统筹考虑城乡水利发展,构筑城乡协调、各具特色的水利发展体系,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在确保生活用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
四是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项节水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节水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节水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水型社会。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逐步改善水质。
切实担负起两大使命
记者:“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水利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请您概括一下水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汪恕诚:概括起来说,就是两大使命:
一是通过水利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水利既要满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扶贫开发、能源战略、粮食安全战略等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对水资源的需求,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水利工程移民对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既要提高供水能力,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保障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把保障人的发展需求与维护河流健康内在统一起来,把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生态脆弱流域和区域的水利发展,更加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水利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既要满足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改善的要求,又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二是通过转变水利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不断强化社会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合理有序规范经济社会行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两个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分蓄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认真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记者:那么,“十一五”水利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汪恕诚:我们打算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通过对社会管理制度的变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进行制度建设,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要实施综合措施,重点是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四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按计划建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加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末开工建设。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五是做好水利工作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实施保护生态与环境的措施,在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水库移民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六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服务“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必须着力加强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为目标,完善灌区的灌溉和排涝体系,推进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灌区生产能力;发展以灌溉草饲料地为重点的牧区水利。加快发展农村水电;做好水利血防工作,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发生;大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村容村貌。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记者:加快水利发展,完成两大使命,需要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汪恕诚: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还受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不断推进,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改革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以改革促发展。一是加快职能转变,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能力,增强应对各种水事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积极探索流域综合管理改革,理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关系,逐步建立由相关方面参与的民主、协调、权威、高效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制度。三是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与国家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水利财政投入机制,积极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四是完善水价配套制度,推进科学的计价方式,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五是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六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7. 小学三年级科学:说说水有什么用途我们要怎么样合理用水
节约用水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中不知道珍惜。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用水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节约用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应该从爱惜一点一滴水做起。大而言之,为了保护及合理利用国家有限的水资源;小而言之,为了维护学校和我们自己的利益,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现,地理系041班联合学校公寓管理中心开展“节约用水,共同行动”活动的倡议,我们向全院师生员工发出节约用水倡议:
1、请尽量使用脸盆洗脸、洗手。
2、在没有脸盆、水杯情况下,洗脸、洗手、刷牙时,请控制水龙头开关大小,并及时关水。
3、对于有独立卫生间的寝室和居民楼请尽量二次用水冲厕所。
4、洗澡时请间断放水沐浴,搓洗时应及时关水。
5、请做到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6、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7、发现水管有漏水现象,请马上向有关部门反映。
8、宣传节约用水,做到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节约用水。
自来水不是“自来的”,水资源也是有限的,必须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为此向全体职工及家属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和身边做起,珍惜点滴、杜绝浪费;从杜绝“滴、漏、跑、冒”开始。此外,也应该认识到: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从你我做起。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把保护水资源作为一种自觉行动时,我们的水环境才能得到彻底改善。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最后,我们发自内心地再次呼吁大家: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从现在开始!
地理系04(1)班
2006年3月25日
十大浪费水现象
1,洗手、洗脸、刷牙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
2,洗澡涂肥皂时不管水龙头;
3,水箱或水龙头漏水,不及时修好;
4,睡觉之前、出门之前,忘关水龙头;
5,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
6,不按照盛水容器大小调节水流量;
7,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
8,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
9,公共场所长流水;
10,在食堂用餐时碗筷多拿,增加不必要的洗涤次数。
8. 小朋友,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水都有哪些存在方式人们都用水来干什么呢小朋友该怎么珍惜水资源
水在自然界以液态,气态,固态(冰)存在于自然界。水首先是饮用,制作食品,然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景观用水,等等。水的用处是说不完的,总之,就是吃和用。小朋友要节约用水,水龙头及时关闭,发现管道破裂漏水及时报告父母或者老师,淘米洗手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冲便池,进行水的综合应用等等。
真心在帮你,如满意请采纳!谢谢
9. 我们该如何珍惜水资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水资源,使用水不仅仅体现在方方面面,一些水产、养殖和生产等等都需要水的参与,而可利用和真正能用的水资源是非常的稀缺的,全球人口在不断增长,而水资源也是在不断退步,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
保护水资源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可以多多植树造林,森林的成长体系上看,对于涵养水源,净化和保存水资源来看,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种植树木是一个造福人类的行为,不仅仅影响着水资源,还对其他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说在这里呼吁大家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氛围内保护水资源!
我们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生态环境更加的循环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