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永城市国土资源局在哪里
扩展阅读
油漆价格表怎么做 2025-08-06 20:16:32

永城市国土资源局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9-06 04:48:33

‘壹’ 国土局改名自然资源局全称是什么

国土局改名自然资源局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


自然资源部的主要职责:

1、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

2、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

3、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拟订考核标准。

‘贰’ 中国国土资源部地址在哪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编:100812

‘叁’ 永城市国土资源局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的最东部,是河南省东引西进的桥头堡,北依陇海,东傍京沪,永青铁路纵贯市境,311国道、连霍高速、永淮亳高速和已规划的郑徐高速铁路横穿东西,通讯发达,人口密集,是周边10个县市中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永城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9.3亿元,增长8.3%;财政总收入53.8亿元,增长24.5%,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428元,增长14.4%。

夏思邦党组书记、局长(副处级)

刘怀备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孙建华 副局长

王振华 副局长

赵显俊 副局长

刘松峰 纪检组组长

张俊华 党组成员

曹春光 党组成员

王登峰 党组成员

彭永 党组成员

夏思邦简介:永城市裴桥镇夏平楼村人,1958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3年12月~1985年在部队服役,历任班长、收发员、保密员、军务参谋、连政治指导员;1985~1986年,在县物价局工件;1987~1993年,任永城县政府办公室办事员、信息科长;1993~1996年8月,任永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8月~2002年2月,任侯岭乡党委书记;2002年3月,任永城市土地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2002年6月至今,任永城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6月享受副处级待遇。

【机构设置】根据《中共永城市委永城市人民政府印发<永城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永文〔2010〕20号)规定,永城市国土资源局设7个内设机构,分别为办公室、规划股、耕地保护与地政地籍股、土地利用股、用地审批管理股、测绘股、执法监察股(信访股);中共永城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组、监察室为市纪委、监察局的派驻机构。除上述内设机构外,现有机构:计财股、人事股、宣教股、总工办、复垦股、建设用地股、团委、工会、政策法规股等;二级机构有监察大队、测绘队、评估交易所、土地整理中心、收购储备中心、信访大队、复垦公司、新老城有偿使用办、新老城发证办等;辖城关镇、苗桥、酂阳、茴村、十八里、陈官庄、城厢、侯岭、太丘、演集、顺和、高庄、蒋口、龙岗、陈集、卧龙、芒山、马牧、薛湖、酂城、刘河、大王集、条河、双桥、裴桥、黄口、李寨、新桥等29个国土资源所。永城市国土资源局现有行政编制13人,事业编制411名,实有干部职工490人。

【土地资源】根据二次土地调查成果,2010年永城市土地总面积为202053.25公顷,其中,耕地13759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10%;园地1548.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7%;林地10188.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4%;草地266.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3528.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59%;交通运输用地6744.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836.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6%;其他土地344.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7%。

【耕地保护】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2009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方案》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期中考核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2010年3月,永城市政府与永城市国土资源局及乡镇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国土资源局与国土资源所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为积极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永城市国土资源局申报了陈集、李寨和苗桥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总投资3180.15万元,涉及总面积为1622.85公顷,新增耕地51.08公顷,新增耕地率为3.15%,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已编制完成。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度共完成农用地转用161.37公顷,完成土地征收和审批217.04公顷。2010年第一批补充耕地储备项目建设规模为186.29公顷,投资预算为585.43万元,新增耕地为158.84公顷,新增耕地率为85.26%,该项目新打机井35眼,道路及电力等工程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陈集镇中心安置社区、李寨镇庞庄中心社区和苗桥镇韩阁中心社区三个试点村的规划于2010年12月18日通过了商丘市的评审。陈集镇中心安置社区一期工程已经竣工。苗桥镇韩阁社区对高王庄和韩阁两个自然村旧庄盘进行了复垦,新增耕地420余亩。李寨镇庞庄社区已拆迁135户,新区入住155户,新增耕地110亩。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再创新高,全年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4宗,面积1901.0355亩,其中,商住用地3宗,商业用地1宗,工业用地10宗,共收取土地出让金57066.932万元。

【地籍管理】2010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土地建设新居,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有关规定。统一了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改变了以前多头并管的混乱现象,共办理了农村宅基用地手续1500宗,国有土地使用手续171宗。在确保建设用地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结构,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2010年共上报两批次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第一批批准文号为豫国地资函〔2010〕号,批准时间为2010年12月2日。项目建设新区面积21.0195公顷,全部为农用地,占用耕地面积20.4002公顷。折旧区25.0944公顷。建新区21.0195公顷中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为19.3487公顷,乡镇企业用地为1.6708公顷,主要为马桥的唐庄社区、十八里乡孙园社区、陈集的刘河社区。第二批次在申报办理中。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共组织上报用地290.8528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6批次计153.2273公顷、乡镇建设用地4批次计112.8755公顷、单独选址项目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顺和煤矿配套工程征地24.7500公顷。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划拨用地目录》,共办理划拨用地8宗,计327.9872公顷。为规范土地交易市场,防止土地隐形市场及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促进国有土地资产的增值保值,对原划拨用地改变用途或交易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基准地价政策,并对评估地价及出让面积进行审核。经永城市政府批准,共补办原划拨土地出让手续26宗,协议出让(补缴出让金)用地18宗,面积20.19公顷。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工作指导,积极保护永城市征地涉及农民及拆迁户的利益,保障失地农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稳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前提,2010年度批准土地涉及用地补偿款共计1.57亿元,全部足额发放到位。

【宣传教育】2010年,为加大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全市2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粉刷标语500余幅、2万余平方米;出动违法用地整治宣传车200多台次;悬挂宣传条幅150多条;制作宣传版面60余块,编发简报60期。与中国移动联手,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把卫片执法和土地集中整治动态等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给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各局委、各乡镇以及各大企业负责人,保证了土地整治信息和整治动态发布的广泛性和时效性。“6·25”全国土地日当天在市东方广场举办了以“一寸土地一寸金,管好用好万代情”为主题的庆祝第20个全国土地日大型文艺晚会,5000余名群众观看了演出,达到了预期宣传效果。

【廉政建设】2010年,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作风纪律集中整顿”、“廉政文化建设年”、“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整治一改革”等主题活动。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展开讨论,接受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增强了拒腐防变的意识;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自律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强监督监管机制,杜绝商业贿赂行为、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参与审核土地整理中心财务账目9起;参与局重大事项评审工作6次;参与土地复垦项目验收13起;全年介入土地“招拍挂”全过程3次。建立健全“马上就办”机制,提高办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效率和质量。2010年,群众网上投诉7起,答复7起,结案率、群众满意率、评审打分均居第一。发布纠风在线网上信息386条,位居永城市同级单位第一名、商丘市国土资源系统第一名。按照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及节日期间公车“休假”、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省委“十二条规定”,进行明查暗访,突击检查,共检查场数7个,抽查人数12人,无一例奢侈浪费行为,无一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

【测绘管理】2010年,坚持贯彻“技术求新、测绘求精、服务周到、与时俱进”的质量方针,坚持“公正、诚信、专业、快捷”的服务理念。始终把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全年累计完成土地勘测定界300余宗,合计20150亩。协助省规划院济祁高速40余公里的勘测定界。购置了CORC单机站一台,大大提升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为更快推进永城的数字化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执法监察】2010年,为保证和保障土地执法监察人员文明执法、秉公办案的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执法职能,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巡回检查登记制度》、《案件会审制度》、《听证制度》、《重大违法案件报告备案制度》及《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按照省、市治理整顿粘土砖瓦窑厂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对辖区内砖瓦窑厂进行清查、梳理,严格把好质量关,对已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新型墙材(砖厂),实行跟踪监管。对以新型墙材名义生产粘土砖及生产工艺不合格的20座窑厂停产、停电,对没有烘干设备的窑厂限期增加烘干设施。新增烘干设备窑厂8家,通过治理整顿,复耕土地480亩。

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卫片检查,根据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反馈情况,涉及永城市12个乡镇,卫星图斑32个,占地面积943.4亩。根据永城市政府安排部署,组织执法人员120余人次、车辆60余台次,对全市进行大力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抽调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对32个图斑进行摸底核查、登记入档。对卫片涉及的2宗违法用地,该移交公安局的移交,该移送法院的移送。2010年度(第十一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全市共监测图斑136个,分布24个乡镇,图斑面积2432.2亩。2010年,结合《进一步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及第九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组织对全市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巡查,共查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76起(含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855.7亩,移交公安局16起,移交法院70起,移交纪检监察机关8起。依法履行职责到位率达到97%以上。

【信访工作】2010年,共受理各类土地信访案件72起,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次,信访案件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3%。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10年9月,“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信访工作座谈会”在永城市隆重召开。2010年,信访大队长吴玉军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杨辉敏)

‘肆’ 商丘市国土资源局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3°47′,东经114°57′~116°39′,东南与安徽省淮北市、阜阳市及宿州市相连,北与山东省菏泽市接壤,西、西南与本省的开封市和周口市毗邻。辖梁园、睢阳二区,虞城、夏邑、民权、宁陵、柘城、睢县六县,永城一市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820余万,是全省第四人口大市。商丘市委、市政府驻睢阳区。

彭显文 党组书记、局长

聂世建 党组副书记、调研员

王明钦 党组成员、调研员

王玉玲 党组成员、调研员(女)

马召军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永健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明勇 党组成员、副局长

孟祥才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冯业茂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东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

彭显文简介:河南淅川县人,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1988年1月~1989年5月,任河南省地质技工学校团委书记;1989年5月~1998年4月,任河南省地矿厅直属机关团委书记;1998年4月~2000年5月,任河南省地矿厅政治部副主任;2000年5月~2008年1月,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12月~2004年5月,任尉氏县委副书记;2004年5月~2007年12月,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信访办主任;2008年1月~2009年9月,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调研员。2009年9月,任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商丘市国土资源局辖睢阳区、梁园区、开发区3个分局,对虞城县、夏邑县、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睢县、永城市国土资源、地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地方党委政府协管),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800多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财务科、人事教育科、用地审批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规划科、耕地保护科、地质矿产科、地籍科、测绘科、政策法规科、执法监察科12个科(室),市土地监察支队、市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为市国土资源局直属管理的事业单位。

【土地资源】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汇总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商丘市土地总面积为16055330.5亩,全市农用地面积12725750.25亩,建设用地面积2982906亩,未利用地面积346674.75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9.3%、18.6%、2.1%。其中,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0625861.40亩,园地面积210908.70亩,林地面积1171148.10亩,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面积3.75亩,交通用地(农村道路)面积340062.3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坑塘水面、沟渠)面积363198.90亩,其他土地(设施农用地、田坎)面积14567.10亩。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762948.10亩,交通运输用地(农村道路除外)面积160434.3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面积59523.60亩。未利用地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坑塘水面、沟渠、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除外)面积339001.35亩,草地(其他草地)面积3288.75亩,其他土地(设施农用地、田坎除外)面积4384.65亩。

【耕地保护】一是加强了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2011年度耕地保护工作领导组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领导组。二是积极申报土地整理项目。据统计,全年共申报省级新增土地整治项目6个,争取建设资金1.35亿元,建设规模7940.87公顷;并申报了涉及商丘辖区内的柘城、宁陵、睢县、民权四县,建设总规模250万亩,总投资30亿元的豫东平原基本农田整治重大项目。三是加大了补充耕地储备力度。通过量化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将补充耕地项目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等方式,加大了对补充耕地储备工作督导力度。全年共完成6个批(次)的补充耕地项目,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699.9935公顷,保障了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的需求。四是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10年,商丘市经国家、省、市政府审批征收或农转用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项目共76个批(次),共占用耕地1432.834公顷,补充耕地1432.834公顷,全部实现了先补后占,连续11年确保了全市耕地保有量的动态平衡。五是加强日常管理。全年共下发、转发8个规范性文件,对全市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占补平衡监管等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同时,制定了土地整治项目具体控制指标,并会同技术协作单位,制定了配套设施图集,树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统一形象。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商丘市被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0〕162号文件)列入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市,成为全国8个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之一,是河南省唯一的市级试点。全年,全市8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规划得到省厅批复,下达挂钩周转指标238.2187公顷。先后完成了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得到省政府审批。在此基础上,全市182个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在全省率先批准实施,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为商丘未来10年经济社会发展留足了用地空间。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土地收益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全市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1.58万亩,实现土地收益58.29亿元,为2009年全年土地收益的近四倍,其中市本级28.21亿元,其他六县一市30.08亿元。每个县(市)均突破3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二是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市长达11年的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共有3.4万亩,截至2010年底,共妥善解决3万亩,另外约4000亩已纳入政府储备。三是强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严格控制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凡建设项目用地单位申请用地面积超过国家、省有关控制指标的,坚决核减用地面积。同时,组织实施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制定下发《商丘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商丘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的基本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四是加大盘活土地力度。全年市辖区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299.7亩,其中依法收回并处置的低效利用土地、破产企业土地1085.207亩;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后开发建设的502.709亩;处置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14711.8亩。五是积极推广建设使用标准化厂房。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标准厂房441.997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824家。六是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2010年,全市土地储备中心库存土地1458.71亩,可公开进行出让土地722.248亩,可实现土地收益4.3亿元。

【地籍管理】2010年,商丘市国土资源局严把用地发证关。一是按照国家四部委工作会议精神,对市本级已办理的土地登记档案进行自查自纠,逐宗登记造册,形成调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同时,要求全市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依照以上方式进行认真自查自纠;二是圆满完成全市已取得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人员教育培训、考核和续期工作;三是相继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市9个县(市、区)“批而未用”土地的核实检查、基本农田调查上图、全国“一张图”工程建设外业调查成果修正、标准时点统一更新成果国家级内业核查后的复查、农村调查成果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2009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和全市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截至2010年,全市控制测量、细部测量和权属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共完成调查面积155.55平方公里。其中梁园、睢阳、夏邑、永城、宁陵5个县城所在地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已通过省级阶段性预检。完成了部分县建制镇地籍调查成果阶段性验收工作。根据省厅授权,按照工作计划,市调查办组织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完成了5个县(市、区)建制镇地籍调查成果的验收工作。据统计,全年全市本级共办理国有土地登记发证352宗,其中分割登记223宗,出让登记129宗;办理土地抵押登记30余宗,注销土地抵押登记90宗。

【建设用地管理】全年,共组织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核各类建设用地报件88个批次(宗),面积29738.84亩,其中:农用地22979.45亩(耕地20102.43亩)。对项目用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改过去的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查。对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派出专人持件运转。相继完成了省关注的双千工程“香雪海”、“娃哈哈”、“华盛坤包装”、“辰龙纺织”、“国药集团”、“中牛集团”、“深安电子”、“京陇铝业”;市政府关注的“阏伯路华商社区”、“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等项目和纳入“市政府2010年十大实事”的“市残联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连霍高速扩建单体工程先行用地”等一大批招商引资、工业、民生项目的用地申报工作和博物馆、宋都花园、阏伯家园、里仁小区经济适用住房等项目的前期材料组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工作。一是市政府起草了《商丘市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完善了建设用地批后公示制度、批后监管台账制度、跟踪管理卡制度、批后审查把关制度、开发利用申报制度、警示制度等,强化了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工业用地和商品房住宅用地的批后监管;二是对竞得用地资格,不按时履行规定的,从严追究企业在“招拍挂”过程中的违约责任;三是主动联合监察局对不按合同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的企业采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进行追缴,并加收滞纳金。对经催缴仍不缴纳土地出让金的企业取消竞得资格。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实验区建设启动】9月2日,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副市长贾瑞琴亲赴郑州,就商丘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改革同省国土资源厅领导进行了专题会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等领导对商丘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同意商丘作为全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实验区。

【厅、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9月份,商丘市政府与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在郑州签订战备合作投资框架协议,意向投资20亿元用于商丘土地收购储备、旧城改造、地质找矿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前期融资。

【机构编制实现新突破】在市、县政府精简机构体制改革中,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监察大队(同时更名为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监察支队)、市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3个机构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增设了1个测绘科,增加了15个正、副科级领导职数和35名事业编制,并于6月18日举了揭牌仪式。各县、市局也相应升格,增设了机构和编制,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干部职工工资待遇问题。

【开展野外拓展训练】7月份,市局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赴新乡市万仙山进行野外拓展训练,各县(市、区)局也陆续组织了拓展训练活动,累计参加1200余人。此活动充分激发了参训干部职工的潜能,增强了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凝聚力。

【土地综合整治】2010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百村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全市119个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实施84个,拆旧房2187户,建新房3524户,复耕土地2550亩。特别是夏邑县太平乡将全乡35个行政村统一规划为17个中心村和中心社区,做了整乡推进的有益探索。

【“两整治一改革”活动】制定出台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和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局长彭显文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两整治一改革”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职工作人员4名,各科室和局属单位均固定1人作为“两整治一改革”工作联络员。并按照个人查、部门查、党组织查的要求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活动,全系统填写《个人风险点排查及防范措施表》2598份、《部门风险点排查及防范措施表》466份,复查卷宗19835份,建立复查结果台账322个,制作风险卡14255个,形成《廉政风险点排查成果》13项46册(包括县(市、区)局)。同时,邀请农民、工人、企业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无党派人士到局做客,请他们帮助排查风险点,倾听他们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队伍建设】基层班子建设上,先后对虞城局、宁陵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配备,市局下属3个分局5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任职交流,市局机关5名科长进行了交流轮岗,市局机关和各县(市)局共选拔了11名副科级干部。建立了涵盖干部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工作状况、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电子动态管理档案。同时,对全市11个县(市、区)局89名班子成员和副科级干部逐一进行了面对面座谈,深入了解每个干部的真实思想情况。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上,全年共投入基层所硬件建设资金近千万元。民权局给基层所购置了20台执法巡查车辆,虞城局、民权局解决了基层所人员工资由自收自支全部转为政府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问题。睢县局执法大队人员经费也由差额预算管理变更为全额预算管理。全年市局和各县(市、区)局以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业务考试、法规知识竞赛等方式培训干部职工5000余人次,85%以上的基层所达到省厅规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全市16个优秀基层所、24个先进基层所、10个标准所受到省厅表彰奖励。

【打击粘土砖瓦窑厂】2010年度,全市共拆除死灰复燃粘土砖瓦窑厂39座,复垦窑厂占地987亩,其中恢复耕种土地552亩,整理成林果用地123亩,水面养殖用地312亩。窑厂用地复垦比率达90%以上。

【矿产资源】商丘市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建材、铁矿、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十多种矿产资源,是我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煤炭是商丘市优势矿产,主要分布在永城、夏邑、柘城。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一二叠系,探明储量为33.546亿吨(其中含天然焦炭5.93亿吨),面积2056平方公里,煤层埋深200~1200米,可采厚度为6~8米,远景储量约100亿吨。近南北向的永城隐伏背斜是控制永夏煤田展布的主体构造。煤质为特低硫、特低磷、低灰分、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煤田紧靠华东工业区,交通便利,井田集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宜建大型矿井。另外,商丘市其他探明储量的矿种有石英斑岩(1048万吨)、大理石(25.87万吨)、磁铁矿(902万吨)、矿泉水等6种。

【矿产资源管理】2010年度,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加大了对各矿山企业的管理力度,全市各矿山企业持证开采率达到100%,矿山企业储量报告拥有率达到100%,全市矿山企业全部设立了采矿权标识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良好,矿业经济呈良性发展态势。全年为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工程、郑徐客运专线工程等20余个重点工程提供了压矿咨询和审查工作,保证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编制完成商丘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20余次300余人次,发布气象预警预报12次,制作警示标志牌63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共3000余份,刷写宣传标语50余条,成功预报地灾22起,组织搬迁避让人员282人,避免伤亡人员366人,避免经济损失83.6万元。完成塌陷区综合治理面积2150亩,其中恢复耕地1505亩,鱼塘645亩。搬迁村庄6个,搬迁人口1600人,投入资金2260万元。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在全省率先通过部、省验收;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全部完成,9个核查矿区报告编制已通过省厅初审。

【矿政管理】2010年度,全市累计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129亿元,同比增长12.9%。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9055万元(已累计缴存保证金1.6287亿元),均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8月27日,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9年度全省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对商丘市的储量动态检测工作进行了通报表彰。至此,商丘市已连续三次获此殊荣。

【执法监察】2010年,商丘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加大了执法监察力度,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土地违法案件169起,及时制止54起,涉及土地面积111.49公顷,立案率、结案率均为100%。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全面完成。对卫片监测涉及的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商丘市高度重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全部进行了依法处理,立案率、查处率、处理率均达到100%。共收缴罚没款2123.97万元,没收建筑物9.416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构筑物面积6.627万平方米,复耕土地面积375.85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79起;移送司法机关24人,落实18人;提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46人,落实9人。并于2010年12月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检查验收。

【信访工作】信访工作稳定有序。涉土赴京进省上访量大幅下降,共发生赴京访3起、进省访6起,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87.5%和57.1%,受理上级批办、交办、转办信访案件6起,全部按时回复,办结率达到100%。对每起交办案件均实行市、县局领导亲自包案。市局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98批473人次,批办、交办、转办信访案件22起,受理复查案件4起,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90.6%。3月份,被商丘市委办公室评为2010年度民意快线工作先进单位;9月份,被商丘市委维稳信访领导组表彰为“全市社会矛盾化解百日竞赛活动先进集体”。

‘伍’ 国土局是干什么的

国土资源局就是简称的国土局。简单说来就是是主管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县政府组成部门。国土局也有下属事业单位,而且本身也配置工勤人员。

国土局的主要职责: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

组织拟订国土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开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研究并拟订涉及国土资源的调控政策和措施。

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土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拓展资料

承担起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实施,制定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规章,制定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程,拟订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标准。指导地方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工作,调查处理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

‘陆’ 国土局现在全称是什么

国土局的全称就是国土资源管理局,前面有省市自治区的名称。

‘柒’ 永城市地质矿产局

永城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是一个以煤炭、面粉、旅游、电力为主导产业的新兴能源城市。境内永城煤电、河南神火两大矿业集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以矿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双双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全市共有生产矿井8对,在建矿井1对,分别是永煤集团城郊煤矿、陈四楼煤矿、车集煤矿、新桥煤矿和顺和煤矿(在建矿井),神火集团新庄煤矿、葛店煤矿、刘河煤矿和薛湖煤矿。2010年,全市共生产原煤21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矿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蒋清伟 党组书记、局长

郑杰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懿德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彦祥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辉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蒋少杰 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张永来 党组成员、工会主席

蒋清伟简介:永城市人,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永城市地质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1987~1992年,在水利局办公室工作;1992~1997年,在地质矿产局工作,任办公室主任,兼任矿管二站站长;1997~1999年,在永城市芒山镇张庄村开展小康村建设;1998年4月~2002年3月,任地质矿产局副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2002年4月~2003年5月,任地质矿产局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2003年6月~2008年3月,任地质矿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科);2008年3月至今,任永城市地质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永城市地质矿产局现有干部职工142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矿产资源管理股、矿产资源补偿征收管理股、地质环境股、财务股、规划股、人事教育股7个股(室),下设矿管一站、矿管二站、矿管三站、芒山矿管站、执法监察队及矿业开发技术培训中心6个二级机构。

【矿产资源】永城市已发现矿产17种,主要有煤炭、铁、高岭土、石英斑岩、石灰岩、大理石、膨润土等。其中,以煤炭的储量最大,探明资源储量达52.43亿吨,含煤面积1300平方公里,共包括22个勘探区、10个井田和4个远景预测区。分布于全市18个乡(镇),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铁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侯岭乡大王庄村及周围,已探明资源储量为2100万吨,平均品位40.74%,为易于选矿的磁铁型铁矿。徐邵山石英斑岩是永城市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当地俗称“瓷土矿”。该矿位于永城北部的条河乡,为露天矿体,量大质优,探明储量1048万吨,矿石为优质陶瓷原料。

【矿产资源管理】为维护良好的矿业开发秩序,采取了“一测”、“二管”、“三查”的工作方式。“一测”即储量动态监测。对全市所有煤矿企业开展了储量动态监测,建立和完善了储量动态监测的台账及相关制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二管”即管好采矿权、管好探矿权。2010年,开展了采矿权矿界标识专项行动,划清了矿界,埋设了界桩,协助部、省统一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在探矿权管理方面,对境内现设置的9家探矿权,实行了探矿权备案制度、开工报告制度和探矿权年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地质勘查的管理工作;“三查”即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年度检查。成立了矿山巡查员队伍,派驻到各煤矿企业,跟班下井,实时监督。在专项检查中,深入一线,实地查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采矿、违法采矿的现象。实行了综合年检模式,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地质环境治理等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地矿管理体制,保证了永城矿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矿山企业持证开采率达100%,矿山企业储量报告拥有率达100%,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开创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新局面。

【资源补偿费征收】2010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再创新高,达1.12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2%,再次突破亿元大关。在全省县级市中,征收入库率名列前茅。为确保矿产资源补偿费及时、足额征收入库,永城市地矿局严格落实纳费申报制度,建立了规范的电子登记管理台账,把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与回采率挂钩,真正实现了“节约资源少缴费、浪费资源多缴费”的激励机制。同时,还积极做好与矿山企业的沟通协调,及时消除在工作中存在的分歧,真正做到了补偿费征收工作的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实现了补偿费征管工作的新突破。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大地质灾害巡查力度,对全市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标志牌,完善了群专结合的市、乡、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2010年11月,顺利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十有县”建设验收。积极有效的措施,抵抗住了永城多年未遇的特大暴雨,全年无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地质环境治理】2010年,全市共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3000余亩,搬迁村庄6个,搬迁人口1600人,投入资金2860余万元。特别是永城市东西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成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亮点。该治理区域面积达18平方公里,将建成集生态恢复、观光旅游、娱乐休闲、商住建设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湖区。截至2010年底,该区域共治理沉陷区积水面积820亩,复垦土地480亩,复垦形成统一水面约340亩。该治理项目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希望将该治理工程打造成亮点,树立为典型,成为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的示范区。2010年8月,永城市皇姑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郊煤矿刘岗塌陷区治理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些项目的建设,对于有效消除因矿区开采造成的各种不良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隐患,改善该区内的生态环境,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将起到促进作用。

【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2010年,永城市各矿山企业共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09亿元,保证金制度的落实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的落实上,永城市地矿局吃透文件,掌握精神,强化宣传,一把手亲自抓,层层负责,从建立专户、规范台账、明确缴存程序、做好核实督查入手,通过加大宣传、足额征收、科学管理,认真抓好了工作的落实。从保证金申报、审核、缴存、入户,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和完善的缴存机制。保证金制度的全面落实,对于加大永城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设项目压矿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2010年,永城市地矿局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治理建设项目压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先后出动宣传车40余次,悬挂条幅20余幅,刷写标语30余条,散发传单5000余份,切实提高了人们规划建设、依法建设、科学建设项目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在矿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压矿核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如济祁高速公路在立项建设时,充分听取了地矿部门的意见,详细查阅相关的资料,与永煤、神火两大集团领导多次沟通,对规划的高速路线进行多次调整,在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的关心协调下,顺利完成了压矿核查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既保证了高速公路的顺利建设,又尽可能减少占压煤矿资源,使建设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地质公园建设】2010年,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建设资格后,永城市地矿局认真按照地质公园建设工作要求,全力做好规划建设。委托洛阳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再次对永城市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详细规划设计进行了修改与完善。2010年9月9日,由省国土资源厅、省旅游局、省地矿局、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组成的专家组,对《芒砀山地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规划方案指导思想明确、内容比较全面,基本符合芒砀山旅游区实际,符合芒砀山旅游区未来发展的要求,能够满足地质公园建设的需要,规划评审通过。同时,永城地矿局结合专家评审意见,与设计单位共同完成了《芒砀山地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芒砀山地质公园建设已转入施工设计阶段,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基层矿管站建设】2010年,永城市地矿局继续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站所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到位、务求实效的原则,强力推进基层矿管站的队伍、业务和硬件建设。为各基层站统一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和工作用车,大力开展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整体素质,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管理能力、有查处违法能力、有处理案件能力、有为民办事能力、有电脑操作能力的“五有”基层矿管队伍。

【执法监察与信访工作】2010年,永城市地矿局建立了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新机制。全年共开展矿山动态巡查48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制止违法勘查矿产资源行为2起,纠正4起,依法取缔非法采砂15起,做到了对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重预防、严查处、早发现、早制止。信访稳定工作始终坚持矿产违法违规查处的月报制度和信访评估制度,加大对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力度,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有力地维护了永城矿业秩序的稳定局面。

(陈国庆)

‘捌’ 国土资源管理局与规划局二者之间有什么异同

职能不同,国土资源局主要从事土地、矿产资源、测绘管理等为一体的行政机构,规划局主要从事城市建设规划审批,另外各个地区不同,2个机构的归属也不同,有的地区的国土资源局属于直统单位,不归地方管理,规划局一般归地方管辖。但2个单位属于兄弟单位,工作联络比较多。

简介

国土资源局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承担全国耕地保护的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承担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的责任。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

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承担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承担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责任。依法征收资源收益,规范、监督资金使用,拟订土地、矿产资源参与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玖’ 国土局是干什么的

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

3、监督检查全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和土地、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

4、拟定并实施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

5、制定地籍管理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组织实施土地确权、定级、土地登记、发证工作。

6、依法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工作,组织土地进入市场的招投标工作,负责政府收购土地及国有土地储备工作;

7、指导和组织基准地价、标定地价评测,负责评估机构从事土地评估的资格初审、土地使用权价格确认工作。

8、依法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和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转让审批与监督管理,制定矿业权出让、转让实施办法;组织发布地矿开发利用信息;

9、统一管理全市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地质资料汇交,负责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负责确认矿产储量评审结果;

10、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进行监督管理;


‘拾’ 夏邑县国土资源局

夏邑县位于商丘市东部,西北与虞城县接壤,东南与永城市毗邻,东北与安徽省砀山县相连,西南与安徽省亳州市交界。全县土地总面积1484.7平方公里,辖16个乡、8个镇、727个行政村、2665个村民组,总人口115万人。

张作良 党组书记、局长

张剑英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建华 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春雷 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道恩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锋 党组成员、纪检书记

张作良简介:汉族,1963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1983年毕业于商丘师专化学系,同年分配到夏邑县孔庄任教,1984年调夏邑县文化补习学校任教;1985年调夏邑县教师进修学校任团委书记;1987年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夏邑县委任学校部长;1991年调夏邑县信访办任副主任;1996年起任夏邑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8年至今,任夏邑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夏邑县国土资源局辖郭店、会亭、曹集、歧河、胡桥、北镇、火店、孔庄、韩道口、太平、骆集、杨集、王集、刘店、车站、业庙、马头、中峰、罗庄、济阳、城关、何营、桑固、李集24个国土资源所。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财务股、宣教人事股、纪检监察室、用地审批股、土地利用股、地政地籍股、规划股、政策法规执法监察股、耕地保护股、信访股等11个股(室)和土地监察队、土地勘测队、地价评估事务所、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5个直属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66人。

【土地资源】夏邑县土地总面积2228547.5亩。其中,农用地1789175.9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29%;建设用地370428.9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62%;未利用土地68942.7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9%。

【耕地保护】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把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县大目标考核,县、乡、村、组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了田间、地块、村组和农户,对完不成耕地保护目标的乡镇一票否决。在县高速路入口制作40米×6米的永久性耕地保护宣传牌1块,在高速收费站两侧悬挂大型宣传牌4幅,在县城主要街道和乡镇主干道悬挂条幅200余幅,刷写墙标300多条,出动宣传车50多辆次,营造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夏邑县对乡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修编,充分征求了100个部门的意见和24个乡镇的意见,并实现了和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无缝对接,保证了后续建设的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管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初步建立了用地“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妥善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问题,通过分类清查、部门联动、限时办结、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等措施,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1宗1840亩,剩余8宗293.973亩,完成86.22%,规范了用地行为。

【地籍管理】提请县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国土局、财政局、建委、发改委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组。运用了卫星定位、信息网络等技术,全面提升了二调水平。建立了招标制度和监理制度,保障了调查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通过两年半的努力,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调查各类土地面积1485.68平方公里、行政村727个、城镇地籍30平方公里,签订权属核查书1914份,绘制1:10000分幅土地现状图80幅,完成地类调查表1本,发布了土地调查总体报告,建立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和城镇地籍信息系统。调查成果分别上报省、市调查办公室,通过了市国土资源局的预检,省厅进行了验收。

【建设用地管理】供地程序规范有序。严格程序、依法供地,对出让土地严格按照“两规范”要求编制供地方案,集体研究决定出让价格,及时发布出让公告、出让结果公告等,对划拨土地做到了资料齐全、程序合法。编制供地计划34宗870亩,划拨供地2宗60亩,挂牌出让土地30宗1551亩,完成土地出让收入3.033亿元。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建设,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管理暂行办法》,每个乡镇确定1个试点村,完成100亩净增耕地任务,每多完成1亩,县大目标考评奖0.1分,少完成1亩,大目标考评扣0.1分。太平乡作为整乡推进试点,规划17个试点村,全县共确定44个试点村。李集镇孟楼村、曹集乡冉庄村、歧河乡蔡河村三个省级试点村的规划通过商丘市政府审批,其余试点村的规划经过相关部门论证,上报市政府审批。夏邑县政府向每个试点村拨付了一定的启动资金,县直单位组成帮扶组帮助试点村建设,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积极投入试点村,通过强化督查、严格奖惩等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新村建设与旧村拆除复耕,启动新村建设44个,新建房屋4300多处,1400多户居民迁入新居,建设周转安置房470间,安置农户230户,114个自然村开展了旧村拆除复耕工作,拆除旧房20000多间,复耕土地2365.19亩,复耕砖瓦窑厂、工矿废弃地1903.56亩,已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置换建设用地指标3465亩。该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商丘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县作专题调研,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在该县召开,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土地整理】由国家投资的太平乡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2792万元,建设规模1809.91公顷,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他工程组成,各项工程顺利完工,新增耕地87.89公顷,项目通过商丘市初验。夏邑县政府投资的火店-北镇补充耕地项目总投资296.43万元,建设规模111.62公顷,为废运河滩涂整理开发,各项配套设施顺利完工,新增耕地72.07公顷,项目通过省、市验收,增加耕地作为占补平衡项目,指标用于该县建设用地需求。完成了李集、车站新增费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国家投资2049万元。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岩、石膏和铝土矿等。开采中的永夏煤田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夏邑境内的骆集煤田,经河南省地质队多次勘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认定,该区煤资源量为333(D级)3150吨。

【执法监察】建立了局执法监察队伍和国土所相互配合的动态巡查制度,加大巡查频率,设立举报电话12336,规定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侧、村庄周围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一级巡查区,局监察队实行重点巡查,其他区域不定期巡查,各国土所对所辖区域全面巡查。严格巡查责任,对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不报告或制止不力的,对责任人严肃处理。8月份开展了路边店和违法用地乡镇企业集中整治活动,拆除复耕路边店和乡镇企业30多处。全年开展土地巡查200多次,发现违法占地18起,制止3起,立案15起,结案15起,党政纪处分6人,没收建筑物面积16952平方米。

【卫片执法检查】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共监测夏邑县图斑77个,新增未提取图斑3宗,总面积1753.06亩,图斑数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居全市第三位,整改复耕任务相当艰巨。2010年,面对严峻形势,积极行动,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方案,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对每一处图斑进行了认真核查,分类判别,建立档案。对实地伪变化图斑,多次深入现场,收集证明材料。对违法用地逐图斑制定拆除方案,通过联合执法,拆除并复耕违法用地102亩,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5份,对6名违法用地的责任人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党政纪处分建议,对5名违法用地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违法用地比例降到了省、市定标准以下。

【信访工作】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信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接待日制、包案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深入排查征地补偿、土地权属纠纷、违法占地等重点信访隐患,定期进行形势分析研判,重点案件督促查办,上访总量有所下降。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8批54人次,办理市国土资源局交办案件8起,县联席办交办案件10起,参加行政诉讼案件14起,信访件处理率达100%,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华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