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2019清涧县发现了什么矿产资源
扩展阅读
钢笔工具如何继续利用 2025-07-30 10:34:27
订车发现价格贵了怎么办 2025-07-30 10:19:33

2019清涧县发现了什么矿产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9-04 08:24:33

‘壹’ 山西省发现千亿方大气田,山西有着怎样的资源

在山西成功发现千亿方大气田。山西临兴气田经国家自然资源部批准,已探明地质储量1010亿立方米以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现大气田,据最新消息,山西省近日发现千亿方大气田,目前已在进一步勘探开发中,这些气田资源将加快发展陆上天然气业务,是一些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因此显得十分珍贵!

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兴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缘,该地区构造活动复杂,以前一般认为大型气田难以形成。中国海油经过技术攻关,于2013年底获得第一口高产气井后,相继发现了多口高产井,为临兴气田的勘探拉开了序幕。

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和浑源、五台等煤产地,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至1999年底,煤总资源储藏量为2681.62亿吨,其中可采用、可采用的储藏量为702.87万吨,占26.21%的基础储藏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藏量的43.54%。

山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从品种到储量,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全省已发现矿产100多种,矿点和矿化点达3000多个。目前已探明储量有煤、铁、铝、铜、钼、钛、镓、铅、锌、金、银、钻、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镁盐等49种,矿区达620个。这些矿种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铂储量为全国第一;金红石、镁盐、芒硝为全国第二,钾长石储量为全国第三;钛铁、熔剂石灰石为全国第四;长石、石膏、钴、铜、锗、金储量为全国第一。

‘贰’ 山东富铁矿发现3500多万吨,将能解决哪些问题

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规划勘察研究院承担的齐河—禹城整装勘查区李屯项目区,施工的第5个钻孔钻获4层富铁矿,总厚度达79.36米,其中最厚的一层达到72.3米,平均品位超过55%,预估该项目区富铁矿资源量达3500多万吨

据悉,山东省的富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淄博金岭和莱芜地区,齐河-禹城地区是近年来我省在深覆盖区发现的富铁矿找矿新区,并被原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

为加强该区富铁矿勘查,增加富铁矿资源储量,山东省自2013年起在该区部署开展了大量富铁矿勘查及研究工作,先后实施财政地勘项目17个,累计投入资金5600余万元,探获了全铁品位50%-60%的厚层富铁矿。

富铁矿

1、于制药、农药、粉末冶金、热氢发生器、凝胶推进剂、燃烧活性剂、催化剂、水清洁吸附剂、烧结活性剂、粉末冶金制品、各种机械零部件制品、硬质合金材料制品等。

2、纯铁用于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还原铁粉用于粉末冶金,钢铁用于制造机器和工具。此外,铁及其化合物还用于制磁铁、药物、墨水、颜料、磨料等。

3、用作还原剂。用于铁盐制备。还用于制备电子元器件。

4、用作营养增补剂(铁质强化剂)。

5、在胶黏剂中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料,配制铸件修补胶。常作为还原剂使用。

‘叁’ 榆林有什么矿产

榆林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最终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探明1660亿吨,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最近,吴堡县境内探明特优焦煤储量15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主储区在靖边、横山两县。最近,米脂、清涧境内也发现大型天然气田。石油,预测储量11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油源主储区在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县。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市内自产水资源总量30.9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7.81亿立方米。榆林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亿元,位居全国各地市前列,成为未来国家能源重要接续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榆林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进入新世纪,榆林资源开发以实现“三个转化”为方向,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开发正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西煤东运形成以大柳塔为中心的现代化煤炭基地;在靖边建成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西气东输已实现向北京、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供气;西电东送工程落在榆林,榆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火电生产基地。1998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肆’ 陕西哪个地市矿产资源最丰富

据《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数据显示:陕西省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查明有矿产资源储量93种,其保有潜在价值42.5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集中,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陕北和渭北地区,榆林的煤炭资源量为1424.68亿吨,占全省的85.82%;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渭南市潼关小秦岭地区、商洛市镇安、洛南县,以及汉中市略阳西县和宝鸡市太白县一带;铅锌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宝鸡市凤县;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汉中市略阳和商洛市柞水一带;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汉中市汉台区、宁强、镇巴一带;盐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榆林市无定河沿岸周边县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在西安和咸阳较为集中。

‘伍’ 新中国成立后秦岭造山带地质矿产研究主要进展

秦岭造山带陕西段位于秦岭成矿带中段。新中国成立前陕西秦岭地区仅有过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工作,系统的基础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50多年几代地质勘查人的辛勤工作,在全国各行业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校的共同努力下,秦岭地区的基础地质、找矿勘查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

1.地质调查

秦岭造山带陕西段地质调查总体工作程度中等偏上。截至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1:50万和1:100万区域重力测量、1:20万和1:100万航磁测量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 完成1:20万区域重力测量4.42×104 km2、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9.8×104km2、1:5万区域地质调查7×104km2、1:5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约6×104km2,并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等。

2.找矿勘查

该地区找矿勘查工作总体程度中等偏下,重点矿集区浅部(300m以内)找矿勘查已经基本完成,目前的找矿勘查进入攻深找盲阶段,局部地区处于地表预查找矿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和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主体的多家地质勘查单位,持续在陕西秦岭地区开展了大量的以铁、锰、铬、铜、铅、锌、镍、钴、钼、汞、锑、金、银和冶金辅助材料等矿产为主的找矿勘查工作。20世纪50 ~60年代,地质勘查单位按照国家要求,坚持工业以钢为纲,大力开展钢铁工业原料找矿勘查,通过人海战术普查找矿,在秦岭发现了肉眼易于识别的柞水县大西沟铁矿、略阳县鱼洞子铁矿、略阳县阁老岭铁矿、略阳县杨家坝铁矿、宁强县黎家营锰矿、商南县松树沟铬铁矿等一批大中型铁锰矿床和钢铁辅助原料矿产资源,实现了秦岭勘查空白区区域找矿重大突破。在全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地质勘查单位的找矿勘查冲破计划经济的思想约束,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客观地质条件安排找矿矿种和勘查项目,同时加强综合研究和理论创新,提出秦岭铅锌矿床的层控矿床新认识,依靠新理论指导找矿勘查,依靠井地充电追索浅埋隐伏硫化物矿床的物探技术方法的突破和广泛应用,立足地质先验前提,大胆实施钻探工程验证物探异常,实现了秦岭地区铅锌找矿重大进展,发现了凤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凤县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凤县银洞梁大型铅锌矿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依靠痕量金分析技术突破以及化探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金矿找矿勘查重大进展,发现了凤县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太白县双王大型金矿、略阳县煎茶岭大型金矿、周至县马鞍桥中型金矿以及潼关中型金矿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床。近十多年来,在老区找矿勘查难度加大、找矿久攻不破的情况下,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和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调整找矿思路和工作布局,在秦岭地区积极开拓新区与新矿种找矿,发现了商南县千家坪钒矿、山阳县夏家店金钒矿、南郑县马元铅锌矿等大中型矿床,实现了新区、新矿种找矿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各地质勘查单位已经在陕西秦岭地区发现各类金属矿床300多处,其中超大型1处,大型17处,中型50处。目前陕西秦岭地区重点矿集区的找矿勘查也已经进入攻深找盲阶段。

3.基础地质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秦岭地区基础地质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方面总体工作程度较高,工作深入系统,提交了大批科研成果报告。区域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陕西省花岗岩》(严陈,1985)、《陕西秦巴地区泥盆系研究》(杜定汉等,1986)、《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张国伟等,1988)、《秦巴花岗岩》(尚瑞均等,1988)、《陕西省区域地质志》(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张本仁等,1989)、《秦巴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壳构造格架关系的研究》(周国藩等,1992)、《秦岭及邻区三叠系》(殷鸿福等,1992)、《秦岭-大别山花岗岩》(李先梓等,1993)、《秦巴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张二朋等,1993)、《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研究》(张宗清等,1994)、《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张国伟等,1996)、《西秦岭造山带的建造与地质演化》(霍福臣等,1995)、《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研究》(杜远生,1997)、《陕西省岩石地层》(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98)、《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姜春发等,2000)、《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张国伟等,2001)、《南秦岭变质地层年龄》(张宗清等,2002)、《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张本仁等,2002)、《秦岭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及对RODINIA超级大陆事件响应》(陆松年等,2003)、《秦岭造山带蛇绿岩、花岗岩和碎屑沉积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张宗清等,2006)和 《中国西北部地质概论——秦岭、祁连、天山地区》(徐学义等,2008)等。区域成矿规律、矿床地质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和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联合编着,1986~1989年内部报告)、《秦岭泥盆系层控金属矿床》(王俊发等,1991)、《边缘转换盆地的构造岩相与成矿》(杨志华等,1991)、《秦岭造山带金银铅锌铜控矿条件研究及成矿预测》(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河南有色地质勘查局和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联合编着,1991~1993年内部报告)、《秦岭泥盆系层控金矿类型及找矿前景》(张复新,1992年内部报告)、《秦巴金矿地质——地质特征·富集规律·找矿方向》(尚瑞均等,1992)、《秦巴金属矿产成矿概论》(耿树方等,1994)、《秦岭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区域成矿规律探讨》(陈毓川等,1994)、《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张本仁等,1994)、《成矿系统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李人澍等,1996)、《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王集磊等,1996)、《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王相等,1996)、《华北地块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王志光等,1996)、《小秦岭金矿地质和成矿预测》(黎世美等,1996)、《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地质与找矿》(张复新等,1997)、《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薛春纪等,1997)、《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王平安等,1998)、《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及金成矿构造动力学》(杜子图等,1998)、《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与流体成岩成矿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方维萱,1999)、《秦岭板块金矿床》(卢纪英等,2001)、《秦岭造山带陕西段主要矿集区典型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预测研究》(王瑞廷,2005)、《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找矿潜力》(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2006)、《西秦岭成矿带中东段金(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评价》(肖力等,2009)、《小秦岭深部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冯建之等,2009)和 《西秦岭铅锌金铜银矿床成矿模式研究及找矿预测》(祝新友等,2011)等。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秦岭地区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果,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秦岭地区主要矿集区的找矿勘查进入困境,一方面已有的勘查理论和科研认识对于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勘查模型等重大地质问题的总结过于宽泛,应用已经总结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导找矿实践常常是验证区与已知矿区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几乎完全相同,但是找矿勘查效果不佳,没有发现新的矿床; 另一方面针对隐伏矿床的找矿勘查技术方法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隐伏矿床找矿久攻不破,综合因素导致秦岭主要矿集区近期找矿勘查缺少重大成果。

经过长期的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秦岭地区积累了大批的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床地质资料。近十多年来,根据秦岭造山带重点矿集区攻深找盲工作的需要,有关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所在区域找矿理论完善、勘查技术方法攻关、隐伏矿床预测及找矿靶区勘查验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仅积累了一批重要的研究试验和勘查资料,而且在秦岭主要矿集区部分矿区攻深找盲中获得了一些好的找矿成果,这为深入开展陕西秦岭地区主要矿集区铅锌、银、铜、金矿床的构造背景、成矿类型、控矿要素和特殊景观条件下的高效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陆’ 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矿产资源

榆林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已探明的8大类48种矿产中,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其中,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环保煤和化工煤。位于该市的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5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盐层平均厚度达120米以上(可供全球食用20万年)。
据估算,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3,陕西省的95%,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着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140吨盐、115公斤油。此外,该市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石、石英砂等资源。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煤炭:预测280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侏罗纪煤田是我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占全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埋藏浅,易开采,单层最大厚度12.5米,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35%)、中高发热量(28.470-34.330mj/kg)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府谷、靖边、定边、横山六县区。石炭一二叠纪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单层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吴堡和府谷两县。
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在我市靖边和横山两县。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机硫极微,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地,含没面积2300平方公里。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吴堡等地。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另,目前(2007年)在榆林市发现的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横山县样样都有。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高岭土等5种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是我国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预测储量达500亿吨,已探明储量106亿吨;天然气预测远景储量达2.284万亿立方米,占榆林全市远景储量1/3;石油资源远期储量达2-3亿吨,现已探明地质储量4500万吨;高岭土总储量达10亿立方米;岩盐系榆林特大盐矿主储区,预测储量达6万亿吨。

‘柒’ 榆林市的矿产资源是怎样的

榆林市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捌’ 那一种矿产资源是陕西省已探明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岩盐。

陕西榆林地区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50%, 其潜在价值达33万亿元。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吴堡等地。

岩盐,化学成分为氯化钠,晶体都属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的卤化物。单晶体呈立方体,在立方体晶面上常有阶梯状凹陷,集合体常呈粒状或块状。

纯净的石盐无色透明,含杂质时呈浅灰、黄、红、黑等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2-2.5,比重2.1-2.2。易溶于水。味咸。熔点804摄氏度,焰色反应黄色。石盐是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的矿物。

(8)2019清涧县发现了什么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具明显区域特色,陕北地区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粘土类矿产为主;关中及相邻地区以煤、建材矿产、地热、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巴山区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

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已列入陕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87种,矿区726处(未含共伴生矿区、地热和矿泉水矿区),除未划定规模的14处矿区外,其余712处矿区中,大型131处,中型172处,小型409处,中小型矿区占整个矿区数的80.03%。

‘玖’ 山西发现巨型“宝藏”,油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对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激增,不过我们我们国家不是一个资源性的国家,因此使许多资源呢都要依赖进口,长期的依赖进口呢,很容易被国外的一些国家遏制我们的发展,包括近些年随着我国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资源的勘测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勘测到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让我们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地位。 在山西又发现了一座巨型的宝藏那就是大油气田,山西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能源基地,境内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着“煤铁之乡”的一些称呼,近些年山西的煤炭资源地位排在我国首位,又随着勘探出了千亿立方级别的大油气田,山西这个宝藏省份真是逐渐坐实了。

‘拾’ 陕西有哪些自然资源,急用

矿产资源

陕西地质成矿条件优越,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省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多,储量大。陕北蕴藏优质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关中有煤、钼、金、非金属建材、地热等矿产;陕南产出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2007年,全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10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稀土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10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3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6种、水气矿产2种。已列入陕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87种,矿区726处。

全省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超过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

查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种60多种。源储量居全国前列的重要矿产有:盐矿、煤、石油、天然气、钼、汞、金、水泥用石灰岩、玻璃石英岩,不仅资源储量可观,且质量较好,在国内、省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
水资源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425.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9位。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80立方米,最大年水资源量可达847亿立方米,最小年只有168亿立方米,丰枯比在3.0以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时间分布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春夏两季旱情多发;地域分布上,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6.7%,水资源量占到全省总量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3.3%,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

植物资源

陕西生态条件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数据,陕西现有林地670.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6%;天然林467.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有野生种子植物3300余种,约占全国的10%。珍稀植物30种,药用植物近800种。中华猕猴桃、沙棘、绞股蓝、富硒茶等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生漆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冠。红枣、核桃、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药用植物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省内草原属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陕北,类型复杂,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

动物资源

陕西野生陆生脊椎珍贵动物众多,现有野生动物604余种,鸟类380种,哺乳类147种,均占全国的30%;两栖爬行类动物77种,占全国的13%。其中珍稀动物69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土地资源

陕西地带性自然土壤包括粟钙土、黑垆土、褐土、黄褐土和棕壤等,由于长期耕种和自然力的侵蚀,已演变成复杂多样的农业土壤。全省农业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2772万亩,未利用土地1503万亩。

土地资源主要特点为山地多而川原少,全省海拔800米以下河川、台原、山前洪积扇等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泽等六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