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县姓孙人口有多少
扩展阅读
兼职资源怎么获得 2025-07-29 22:02:37

资源县姓孙人口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9-03 15:19:00

A. 孙姓有多少人口2020

2020年孙姓名列全国姓氏第12位,总人口在全国约1800多万人。

B. 孙姓在全国有多少人

孙姓的人口已达约两千二百十五万三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38%左右。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1%。 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大约18%。以长江为分水岭,形成了孙姓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是孙姓分布高频率地带。

C. 全国孙姓是一家吗

全国孙姓并非完全是一家,孙姓的起源并非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经过千年的民族融合与发展,血脉上早就以后没有了明确的脉络,所以也就不可能完全是一家了。

我国汉族人的孙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孙姓最早来源于年龄时期的姬姓卫国,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

孙姓的分布:

孙姓约35.7%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3 省(其中山东省最多,约占1.2%),约32.8%分布于河北、辽宁、安徽、黑龙江、吉林5 省。

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1%。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大约18%。以长江为分水岭,形成了孙姓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是孙姓分布高频率地带。

D. 中国孙氏多少人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 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义排行第12位,名义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约两千二百十五万三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38%左右。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1%。 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大约18%。以长江为分水岭,形成了孙姓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是孙姓分布高频率地带。

E. 目前孙姓的人口数量

1963.25万人
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都有孙姓分布。其中以东北三省,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为多。
东北三省
黑龙江的孙氏,主要分布地是佳木斯市、伊春市、克山县等,其中佳木斯孙氏为第五位大姓,有32000余人,占总人口数的 5.3%;伊春孙氏为第六位大姓;克山县孙氏为第六位大姓,约5000户,占总户数约在4%左右。在宾县,孙姓列第九位,有2681户,占总人口数的2.13%。黑龙江其他地方,如哈尔滨、富裕、富锦、明水、巴彦、呼兰、虎林、黑河、五常、肇东、宁安等市县地,孙姓人口分布也不少。
吉林省的孙氏,长春、吉林、通化、舒兰、永吉、德惠、抚松、榆树、伊通、延吉、怀德、农安、磐石、柳河、延边等地。
辽宁省的孙氏,在新金县,孙氏为第六位大姓,1985年有37727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 4.82%。桓仁县孙氏为第五位大姓,有1-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也接近5%。灯塔县孙氏为第九位,1987年有2687户,占总户数的2.11%。
山东
山东是中华孙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当代孙姓在各地的分布相当稠密。
孙子、孙膑就是山东人。
乐安大约在惠民、广饶县一带;东莞在今山东沂水县境内。如今这里的孙姓人口分布依旧密集。在惠民、广饶县一带,以孙氏命名的村庄和保存下来的孙氏家谱都相当多。据1985年调查统计,广饶县孙姓人口将近2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3%左右。
章丘市、沂源县孙氏人口多,有祠堂。
沂源县牛郎官庄基本是孙家的,那里牛郎故事是发生在孙家的故事。
姓人口在当地位居前五名的有:济南台儿庄区、海阳县等排第三位;文登市(据1985年统计,本市孙姓人口为35000人,占总人口的4.98%)、梁山县、莒南县排第四位;莱州市(据19855年统计,本市孙姓人口为48126人,占总人口的5.54%)、诸城市(据1987年统计,本市孙姓人口为45万左右)、临淄区(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20927人,占总人口的4.22%)、高密县(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万人以上)、平邑县(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万人以上)、潍坊市、栖霞县等排第五位。
孙姓人口排列在第六位的县市有:安丘县(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7496户,占本县总人口的3.27%)、泗水县(据1988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0365人,占本县总人口的1.94%)、荏平县(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5000人以上,约占本县总人口的1.4%)、烟台市、莱西县、东平县等。
孙姓人口排列第七位的有:蒙阴县(据1987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2336,约占本县总人口的2.79%)、金乡县等。
其他有孙姓人口排列位次的市县有:
青州市排第九位(据 1987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万人以上);肥水县排第十位;新泰市(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万人以上)与利津县(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为996户,占总户数的1.7%)排第十三位;临成县排第十五位(据1990年统计,孙姓人口为1660人,占总人口的0.94%);成武县排第十七位(据1985年统计,孙姓人口在5000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4%左右)。
河南
河南是孙姓族人的主要发源地,卫国孙氏河南北部,而另一支主干楚国孙氏有部分源头也在河南南部。河南孙姓现仍是当地的大姓之一。
商丘县孙姓排名第四位,在整个商丘地区孙姓为第五大姓。
在浚县,孙姓排第六位,人口约18500人,占本县总人口的3.36甲o。
在孙叔敖家乡固始县,孙姓为当地第八大姓,有关孙氏的村、镇等地名也有11处之多。
在舞阳县(据1985年统计,孙姓为2203户,占本县总人口的1.91%)
武陟县(据1985年统计,近1万人,约占本县总人口的1.8%左右)孙姓排名第九位。
在濮阳、汲县、卫辉市一带及洛阳、开封、郑州诸地的孙姓家族也不少。
卫辉市嫌氏排在第十一位。
在栾川县,据1990年统计,孙姓人口位列第十二位,有4904人,占总人口的1.8%左右。
泌阳县也排在第十二位。
孙姓排名在当地第十三位的有许昌县(据1982年统计为2984户,约占总户数的2%左右)、登封县(据1988年统计为10313人,占总人口的1.97%)、灵宝县(据1997年统计,孙姓约占本地总人口的1%以上)、泌阳县。
在郏县,孙姓人口排名第十五位(据1982年统计为6547人,占总人口的1.39%);
获嘉县为第十七位。
在济源为第三十位(据1990年统计为4499人,占总人口的0.78%)。
除上述市县外,在当代河南的商丘、驻马店、西平、杞县、西华、封丘、偃师、洛宁、淮滨、沈丘、尉氏、鹤壁、襄城、南阳、邓州、安阳诸地孙姓人口也都有较集中的分布。
邓州西北安乡是孙家根据地之一。西裴营有孙氏约500人,那是我的家乡,我知道孙家有5代在此居住了。
河北
河北在历史上也是孙姓居住较为集中之地,河北清河曾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孙姓着名郡望之一,位于现河北的清河县和山东临清县一带。在当代孙姓仍是当地大姓之一。
孙姓人口在当地排名前五位的市县主要有:海唐县排第二位(据1988年统计为17320人,占总人口的13.42%)。孙姓人口在本地排名在第五位的有:武张县(据1987年统计,为8735人,占总人口的4.63%)、清河县(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统计,为12492人,占总人口的4.36%)、卢龙县(孙姓人口占总人数约在4.5%左右)。清河县是孙氏的着名郡望之一,这里仍有4%以上的比例,并且有孙庄镇、孙洼镇、孙石佛村、孙家洼村等聚居区。
排名在第六位的市县主要有:围场县(据1987年统计,为15443人,占总人口的3.1%)、南皮县(据1990年统计,为7805人,占总人口的2.65%)。
排名第七位的市县主要有:大城县;怀安县、玉田县、黄骅县、盐山县、任丘县、滦平县。第八位的市县主要有:万金县、南宫市、遵化县、灵寿县。第九位的有:定兴县。第十位的有:文安县、雄县、乐亭县、冀县。
排名第十一位以后的市县主要有:石家庄市(十一位)、藁城县(十一位)、正定县(十一位)、大名县(第十二位)、吴桥县(十二位)、大厂县(十三位)、晋县(十八位)、高邑县(二十位)、滦南县(二十二位)。
除上述地区外承德市、枣阳市、沧州市、献县、唐山、蠡县、涿县、新城、肃宁、涞源、沧县、廊坊、固安、磁县、青县、内丘、保定、安次、丰润、完县、容城、丰南、抚宁、通县、宁晋等,孙姓分布也有相对集中的分布。
安徽
安徽孙姓集中居住地在皖南地区主要是休宁县、黟县、歙县、宣州市、南陵县等地区。这里的孙姓是从晚唐时期开始兴盛的。长江以北地区,孙姓集中居住地主要有桐城市、寿县、潜山县、怀宁县、全椒县、凤阳县等。
在安徽已有姓氏人口统计资料的地方志里,临尔县孙氏为第十一位大姓,有28622人,占总人口数的2%;蒙城县是第十四位,有9200人,占总人口数的1.02%。
当代安徽孙氏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将领孙立人、中国现代哲学学者、教育家孙叔平;安徽大学孙以楷教授等。
江苏
江苏自三国时期就成为孙姓的集中居住地。当代孙姓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各市县,特别是苏南地区为最。
在苏南地区,主要集中居住地有: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常熟、宜兴、句容、吴江、张家港、江阴等到地。长江以北主要集中居住地有:南通、江都、扬州、泗洪、涟水、沐阳、丰县等。
浙江
浙江富春(富阳)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孙姓着名郡望之一,浙江省自三国东吴孙权称帝以来,孙姓就是当地的大姓之一,在当代更是如此。自古以来,这里的孙姓名人志士层出不穷。
当代孙姓的集中居住地主要有富阳、杭州市、宁波、萧山、余姚、湖州、绍兴、慈溪、奉化、嘉兴等地,其他地方如,象山、金华、义乌、永嘉、桐庐、永康、上虞、诸暨、余杭、东阳、瑞安、舟山、嵊县等孙姓也有相对集中的分布。
孙氏郡望地之一的富阳,如今孙氏主要聚居于龙门乡龙门村及大青乡宵井村、春建乡下塘村诸处,富春江两岸的孙氏还有王洲五堡支、场口化竹支、大青孙家溪支等,其中以龙门村孙氏最为壮大,如今村子共有1700多户人家,而90%以上姓孙。
江西
江西孙姓族人自三国时代就已迁入,主要是东吴孙权族人。现集中居住地有:宁都、南昌、乐平、德安、婺源等地。有资料统计江西安福县孙氏人口只有618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只有0.17%。
福建
福建孙姓族人是从唐末开始迁入的,现人口集中居住区有:厦门集美、同安、连江、泉州、惠安、晋江、安溪、南安、浦城、永春等到地。福建孙姓自明代中期以后还有向海外迁移的。
晋江塔头孙家有很大影响,有祠堂和家谱,2007年8月,我孙君恒到此访问,得到家人热情接待。
福建闽西还是客家居民的集中居住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的汉民。因战乱等原因,自西晋以来,客家先民经过几次大的南迁,在闽西、粤、赣边三角区聚集、形成、壮大,后又从这里走向四方。孙中山先人曾从闽西宁化迁居到广东。现在闽西宁化是海内外众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圣地之一。
广东
广东孙姓迁入较晚,最早是在南宋时期,现主要居住地有:中山市、顺德、兴宁、陆丰、海丰、揭阳等地。广东在近代出现孙氏最伟大的人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史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湖南
湖南孙姓最早在三国时代就已迁入,现主要居住地有:辰州、宁乡、湘潭、湘乡、祁阳、常德、浏阳、东安、零陵、永州、醴陵等地。
湖北
湖北是孙姓居住较早的地方之一。
先秦孙叔敖家族的一个分支就居于湖北北部地区。
三国时代东吴富春孙氏开始进入此时。
现孙姓集中居住地主要有:荆州、新洲、崇阳、赤壁等地。
武汉市新洲区是孙家集中地,有孙姓村庄多处,很多是从江西迁来的。我经常到这里来。
山西
山西是孙姓较早居住的地方,这里有孙姓早期的两大郡望:太原(山西省平遥县)、河东(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在历史上这里的孙姓曾出现过辉煌,如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太原孙氏。由于历史上的各种灾难的影响,现在这里孙姓人口的分布比例不是很高。现因有地方志姓氏人口统计资料,孙姓人口在这里的具体分布还是比较明确。
陕西
陕西省也是孙姓居住较早的地方,这里有孙姓早期的郡望——华原(治所即今陕西耀县),唐代华原诞生“医圣”孙思邈。
现在陕西省的孙姓人口分布比例不是很高,低于全国平均数。
如陕西省蒲城县孙氏排第十位,延长县孙氏排第十一位,都在5000人以上;而耀县孙氏排在第十七位,2000至3000人,是总人口数比例的1%左右。
新疆、青海、西藏
孙姓人数较少。
这里的孙姓主要是在解放后因工作关系从全国各地迁来。

F. 孙姓有多少人口2021

孙姓,是百家姓第三姓,东吴国姓,据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孙姓在中国姓氏排序中为12位,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两千万左右。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着名郡望吴郡。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G. 姓孙的有多少人

死去活来的不太稳定╮(╯▽╰)╭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 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 中孙 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 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 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16.9,占省总人口的3.3。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3.5)和吉林(3.4)。以长江为分水岭,孙姓显示了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的孙姓分布带。在最近的600年期间,孙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其特点是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强劲地回迁,同时,出现了黄河下游的孙姓人群向东北地区的大量移民。

H. 截止到2022年姓孙的有多少人

1800多万。
1、孙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十二位大姓,在渤海湾和东北地区最有影响。
2、截止到2022年孙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1点44,总人口大约在1800多万。

I. 中国多少人姓孙

孙姓人口在当地排名前五位的市县主要有:海唐县排第二位(据1988年统计为17320人,占总人口的13.42%)。孙姓人口在本地排名在第五位的有:武张县(据1987年统计,为8735人,占总人口的4.63%)、清河县(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统计,为12492人,占总人口的4.36%)、卢龙县(孙姓人口占总人数约在4.5%左右)。清河县是孙氏的着名郡望之一,这里仍有4%以上的比例,并且有孙庄镇、孙洼镇、孙石佛村、孙家洼村等聚居区。
排名在第六位的市县主要有:围场县(据1987年统计,为15443人,占总人口的3.1%)、南皮县(据1990年统计,为7805人,占总人口的2.65%)。
排名第七位的市县主要有:大城县;怀安县、玉田县、黄骅县、盐山县、任丘县、滦平县。第八位的市县主要有:万金县、南宫市、遵化县、灵寿县。第九位的有:定兴县。第十位的有:文安县、雄县、乐亭县、冀县。
排名第十一位以后的市县主要有:石家庄市(十一位)、藁城县(十一位)、正定县(十一位)、大名县(第十二位)、吴桥县(十二位)、大厂县(十三位)、晋县(十八位)、高邑县(二十位)、滦南县(二十二位)。
除上述地区外承德市、枣阳市、沧州市、献县、唐山、蠡县、涿县、新城、肃宁、涞源、沧县、廊坊、固安、磁县、青县、内丘、保定、安次、丰润、完县、容城、丰南、抚宁、通县、宁晋等,孙姓分布也有相对集中的分布。
安徽
安徽孙姓集中居住地在皖南地区主要是休宁县、黟县、歙县、宣州市、南陵县等地区。这里的孙姓是从晚唐时期开始兴盛的。长江以北地区,孙姓集中居住地主要有桐城市、寿县、潜山县、怀宁县、全椒县、凤阳县等。
在安徽已有姓氏人口统计资料的地方志里,临尔县孙氏为第十一位大姓,有28622人,占总人口数的2%;蒙城县是第十四位,有9200人,占总人口数的1.02%。
当代安徽孙氏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将领孙立人与中国现代哲学学者,教育家孙叔平等。
江苏
江苏自三国时期就成为孙姓的集中居住地。当代孙姓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各市县,特别是苏南地区为最。
在苏南地区,主要集中居住地有: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常熟、宜兴、句容、吴江、张家港、江阴等到地。长江以北主要集中居住地有:南通、江都、扬州、泗洪、涟水、沐阳、丰县等。
浙江
浙江富春(富阳)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孙姓着名郡望之一,浙江省自三国东吴孙权称帝以来,孙姓就是当地的大姓之一,在当代更是如此。自古以来,这里的孙姓名人志士层出不穷。
当代孙姓的集中居住地主要有富阳、杭州市、宁波、萧山、余姚、湖州、绍兴、慈溪、奉化、嘉兴等地,其他地方如,象山、金华、义乌、永嘉、桐庐、永康、上虞、诸暨、余杭、东阳、瑞安、舟山、嵊县等孙姓也有相对集中的分布。
孙氏郡望地之一的富阳,如今孙氏主要聚居于龙门乡龙门村及大青乡宵井村、春建乡下塘村诸处,富春江两岸的孙氏还有王洲五堡支、场口化竹支、大青孙家溪支等,其中以龙门村孙氏最为壮大,如今村子共有1700多户人家,而90%以上姓孙。
江西
江西孙姓族人自三国时代就已迁入,主要是东吴孙权族人。现集中居住地有:宁都、南昌、乐平、德安、婺源等地。有资料统计江西安福县孙氏人口只有618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只有0.17%。
福建
福建孙姓族人是从唐末开始迁入的,现人口集中居住区有:厦门集美、同安、连江、泉州、惠安、晋江、安溪、南安、浦城、永春等到地。福建孙姓自明代中期以后还有向海外迁移的。
福建闽西还是客家居民的集中居住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的汉民。因战乱等原因,自西晋以来,客家先民经过几次大的南迁,在闽西、粤、赣边三角区聚集、形成、壮大,后又从这里走向四方。孙中山先人曾从闽西宁化迁居到广东。现在闽西宁化是海内外众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圣地之一。
广东
广东孙姓迁入较晚,最早是在南宋时期,现主要居住地有:中山市、顺德、兴宁、陆丰、海丰、揭阳等地。广东在近代出现孙氏最伟大的人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史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湖南
湖南孙姓最早在三国时代就已迁入,现主要居住地有:辰州、宁乡、湘潭、湘乡、祁阳、常德、浏阳、东安、零陵、永州、醴陵等地。
湖北
湖北是孙姓居住较早的地方之一。先秦孙叔敖家族的一个分支就居于湖北北部地区。三国时代东吴富春孙氏开始进入此时。现孙姓集中居住地主要有:崇阳、赤壁等地。
山西
山西是孙姓较早居住的地方,这里有孙姓早期的两大郡望:太原(山西省平遥县)、河东(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在历史上这里的孙姓曾出现过辉煌,如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太原孙氏。由于历史上的各种灾难的影响,现在这里孙姓人口的分布比例不是很高。现因有地方志姓氏人口统计资料,孙姓人口在这里的具体分布还是比较明确。
陕西
陕西省也是孙姓居住较早的地方,这里有孙姓早期的郡望——华原(治所即今陕西耀县),唐代华原诞生“医圣”孙思邈。现在陕西省的孙姓人口分布比例不是很高,低于全国平均数。如陕西省蒲城县孙氏排第十位,延长县孙氏排第十一位,都在5000人以上;而耀县孙氏排在第十七位,2000至3000人,是总人口数比例的1%左右。
孙姓人数比较少的是新疆和青海、西藏,这里的孙姓主要是在解放后因工作关系从全国各地迁去,而且定居时间不太久。

J. 2022孙姓在中国约多少人

孙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十二位大姓,在渤海湾和东北地区最有影响。当今孙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44%,总人口大约在1800多万。

孙的名义
孙,儿子的儿子叫孙子,这是孙的本义。孙字从子,从系。系就是续也,有连绵不绝之意。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孙字的左部是一个小人形,右边是绳索形,绳索有系 联之义,表示子孙连绵不断之义。孙的引申有再生、旁生、延续的含义。在古代,孙字多被用在名字上,这是先人对血缘延续的期待和对后代的祝福。孙,应是一种 精神的寄托和氏族精神的原始崇拜。

孙姓的起源与演化
孙姓主要由四大来源组成:姬姓、芈姓、妫姓和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