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收益法
收益法又称收益净现值法,是将被评估林木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资本化率折现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和得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P —— 林木资产评估值; At —— 第t年的年收入; Ct —— 第t年的营林生产成本; N —— 经营期; R —— 资本化率。
‘贰’ 林木资产评估的方法
1,外国林木资产评估的原理: 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之前,应首先对委托评估的林木资产进行适当分类,在林木资产评估中经常作以下几种分类: ①根据用材林经营目的可分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和一般用材林; ②根据用材林林龄组划分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③根据用材林的起源不同可划分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天混林;④根据用材林内部结构的不同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2,外国的林木资产评估模式 根据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基础数据的详尽程度及评估范围与精度的不同要求,有三种常用的评估模式,即:小班评估、总体平均评估、现行林价评估。 在林权制度改革中一般按小班进行流转承包经营,资产占有方能够按小班提供有关林木资产评估详尽资料,因此,在林权制度改革中用材林资产评估以小班为单位进行评估,充分应用二类清查、三类调查等小班调查资料,收集有关的小班经营类型、经营措施、及小班林分生长经营状况,结合当时当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分小班按不同的经营类型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估。 3,林木资产评估方法 (1)市场价倒算法。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 (2)现行市价法。以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3)收益净现值法。将被评估林木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和得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4)收获现值法。利用收获表预测被评估林木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5)重置成本法。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4,中国的收获现值法等与国外相比,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5,林木资产评估与其他资产评估的区别如下: 森林资产有其特殊性,森林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可以明确森林资产产权,了解森林经营效果,防止森林资产流失和资源无效损耗,推动森林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叁’ 经济林资源资产评估有哪些评估方法
收益法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根据评估对象和未来收益期的不同,有多种评估测算方法:
(1)有限收益期:如经济林评估的收益净现值法和用材林评估的收获现值法;
(2)无限收益期:常用于经济林或常年有稳定收益的林木经济价值评估。
1.收益净现值法(用于经济林林木资产评估)
2.收获现值法
收获现值法是通过预测林分生长到主伐时可生产的木材的数量,并利用木材市场价倒算法测算出其立木的价值并将其折成现值,然后再扣除评估基准日后到主伐前预计要进行各项经营措施成本(含地租)的折现值,将其剩余部分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评估值。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收获现值法理论上可以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林木资产评估,但实际应用中一般用于中龄林和近熟林的林木资产评估。
收获现值法公式的计算较为复杂,此种方法主要针对造林年代已久,用成本法容易产生偏差,离主伐期尚早不宜采用市场法而提出的。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一般根据待评估的林分与标准林分的蓄积或胸径指标进行调整。
3.年金资本化法
年金资本化法是将被评估的森林资源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再按适当的资本化率求出资产的价值。
年金资本化法主要用于地租收益稳定且明确的林地资产评估以及把林木和林地作为一个整体的异龄林永续经营前提下的资源资产评估。
(1)林木评估的年金资本化法。这一方法是将被评估的林木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效益,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估算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En=A/P(4-8);
En——林木资产的评估值;
A——年平均纯收益(扣除地租);
P——投资收益率(根据当地营林平均收益状况具体确定)。
年金资本化法应用的前提是假设资产的经营期和收益期是无限期地永续经营,且每年的收益稳定。此种方法计算简单,所需要确定的只有两个因素,年平均纯收益和投资收益率。但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年平均纯收益测算的准确性和投资收益率的科学性。
(2)林地使用权年金资本化法。年金资本化法又叫做地租资本化法,是将被评估林地资产每年相对稳定的地租收益作为资本投资收益,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估算林地评估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Bu=R/P(4-9);
Bu——林地平均值;
R——林地平均地租收益;
P——投资收益率。
当林地使用权为有限期时,其公式在年金资本化法的基础上进行年期修正。
4.林地期望价法
林地期望价法以实行永续皆伐为前提,并假定每个轮伐期林地上的收益相同,支出也相同。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林地期望价法是同龄林林地资源资产评估的最常用的方法。
‘肆’ 林木的资产评估方法
一、现行市价法应用的条件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在林木资产、林地资产与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都将现行市价法排在评估方法的前列。现行市价法的本质是根据替代原则,经比较分析评估森林资源的价值。如落叶松和杨树是我国的主要树种。落叶松占东北林区针叶树材总蓄积量的40%以上,杨树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达到666万公顷,且这两个树种都是速生林,因此交易量都将会很大。在未来的活立木市场上采用市场法评估林木资产价值时,挑选这两个树种的可比性交易案例将比较容易。
二、现行市价法的基本程序
(一)搜集和选择交易案例
现行市价法的关键是参照案例选择的可比性问题,就是应尽量选择与待评估林分相近,交易时间尽可能接近评估基准日的交易案例。另外,为避免某个参照案例中特殊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对成交价不正常的影响,应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交易案例。
(二)在待评估对象与参照案例之间选择比较因素
对于不同的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影响其评估价值的因素各有侧重。现行市价法中影响林木资产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树种、市场条件、交易日期、产权类型、林分生长状况、立地质量及地利等级等。其中交易情况是指交易行为中是否包含特殊因素,如存在特殊因素,则需要排除掉这些特殊因素导致的交易价格偏差;林分生长状况是指林分的林龄、株数、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等主要生长指标;立地质量是指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和厚度等因素;地利等级是指可及度和运距等。
(三)量化差异与调整综合
将参照案例与评估对象的对比因素进行比较,把比较的结果数量化,再根据量化后的比较因素指标对参照案例的成交价格进行调整。
(四)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根据调整的参照案例的结果,采用简单平均、加权平均、中位数等方法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伍’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成本法
成本法是以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P —— 林木资产评估值; K ——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Ct —— 过去第t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等; i —— 折现率; n —— 林分年龄。 以上资料来源于2010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第226至228页。
‘陆’ 林业资产评估中投资收益率如何确定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利率的确定: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利率有关的评估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将生产的成本或收益折算为现值进行测算。在这两类计算方法中,投资与收益的货币已折算为同一时点上的货币,它们之间不存在通货膨胀。在进行测算时,采用的利率应扣除通货膨胀率,而仅用纯利率加上风险利率。因此在采用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时,其利率一般应取4.0%为宜。
拓展资料:龙岩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风险利率的确定
造林失败、人为破坏、火灾、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存在于森林资源资产的经营风险中,因此,必须依据过去相关的调查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风险率。
1、造林失败风险率的确定
造林失败的风险率与经营水平、气候条件有关。经营水平高,造林整地的质量高,幼林抚育及时,造林的成活率高,保存率高,失败的概率低;气候条件优越,苗木的生长发育正常,成活率和保存率就高,造林失败的概率就低。恶劣的气候条件,如干旱、高温、低温、严寒都可能导致幼苗的死亡,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降低,使造林的风险率提高。根据福建省历年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测算得出未成林造林地转为有林地的概率为90.25%,实际造林失败为9.75%,按平均轮伐期30年计算,年均损失为0.325%。但由于其损失集中在头一年,后期的二次投资及利息没有受损失,因此实际的风险率应大大低于0.325%,建议在龙岩林区的造林失败风险率定为0.25%。
2、人为破坏风险率的确定
盗伐是人为破坏在目前阶段的主要表现,现实的情况是林地插花现象普遍,部分地区盗伐造成的损失远高于森林火灾的损失。人为破坏风险率可定为0.4590
3、火灾风险率的确定
在林木整个培育过程中的任何阶段火灾都可能发生,但火灾损失率在经营树种、不同的地区随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根据历年来的统计资料,在龙岩地区火灾的风险率可取0.1%。
4、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损失率的确定
在龙岩林区,风灾、雪灾时有发生,在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中其损失率通常定为0.2%。根据以上4个方面的损失率估计,经营森林资源资产的风险率为:0.25%+0.1%+0.45%+0.2%=1%。其投资的风险利率为:R'R(100+P)/(100-R)=1.04%,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实践中,风险率通常取1%。
‘柒’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剩余法
剩余法又称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的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合理利润后,将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的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P —— 林木资产评估值; W —— 销售总收入; C —— 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 F —— 木材经营合理利润; S —— 林木资源的再生价值。
‘捌’ 资产评估中对于林场中的树木应该怎样评估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森林资产有其特殊性,森林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重要而特殊的领域。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可以明确森林资产产权,了解森林经营效果,防止森林资产流失和资源无效损耗,推动森林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程序、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林木资产评估按林分树龄的不同,采取的评估方法也不同。本文选择黑龙江省某农场以确定林木资产的入账价值为评估目的,评估落叶松人工林资产的事例,向读者作一介绍。
该农场处在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温和半湿润特点,春季易干旱,夏季较湿润,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场域内地形复杂,受其影响,热量和降水分布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2.7℃,呈由南向北渐低态势。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0.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8.8℃。全场≥16℃活动积温平均为2377.2℃,由南向北递减,年度间变化幅度为2038.9℃~2678.7℃,无霜期平均为1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77.3小时。主要土壤为森林棕壤及暗棕壤土,黑土层厚,因粒结构好,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农场交通便利,主要公路贯穿境内。
农场林业用地面积31269公顷,有林地面积18858公顷,疏林地91公顷,灌木地面积25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565公顷,苗圃6公顷,无林地面积9492公顷。
一、对被评估小班的核实
首先,以该场提供的人工林林相图为抽样总体,以95%的可靠性,布设一定数量的样地进行实地调查,要求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达到90%以上,核对其境界线是否正确。然后,在林相图上直接量算核查各类土地和林木类型的面积,主要地类的抽样精度要求达到95%以上。采用典型选样的方法分别林地及林木类型、林龄等因子,根据本次评估目的、林分结构等因素,抽出5%小班进行核查。对抽中小班的各项按规定必须进行核查的因子进行实地调查,规定每个小班中80%的核查项目误差不超出允许值,对核查项目误差超出允许值的,予以调整。检查结果表明,该场所提供的401个被评估小班的调查因子资料是准确的,可以作为评估之用。
二、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根据当地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以下经济指标(成本、费用均为现值,价格为现价):
(一)营林成本:①造林成本:整地费450元/公顷,苗木费675元/公顷、栽植费1125元/公顷,合计造林成本为2250元/公顷。②幼林抚育成本:1~3年抚育费150元/公顷,4~5年抚育费45元/公顷。③管护成本:管护费30元/公顷,护林防火费3元/公顷,未考虑其他管护成本。
(二)木材销售有关成本费用:①调查设计费:6元/立方米。②采伐成本:80元/立方米。③运输成本(场内平均运距):35元/立方米。④销售成本:5元/立方米。⑤育林基金:原木25元/立方米;小径木15元/立方米。
(三)商品材销售价格(主伐期)。根据《黑龙江省林业厅锯切用原木价格表(中准价格)》,确定以下材种在主伐期的销售价格:落叶松为630元/立方米。
(四)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出材率是假定主伐小班皆伐后经过实际造材所得到的实际出材率,已扣除了因木材缺陷、采伐、集材及运输等所造成的损耗。商品材综合出材率为85%.
(五)龄组划分与主伐年龄、主伐期。
幼龄林 1~20年
中龄林 21~30年
近熟林 31~40年
成、过熟林 41年以上
主伐期 40年
(六)经营利润率及投资收益率;①经营利润率10%;②投资收益率4%.
三、评估方法及评估说明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原林业部1996年12月颁布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不同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本案例中,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中龄林、近熟林采用收获现值法,成熟林、过熟林采用市场价倒算法。
(一)林地价格及林地使用权价格的计算
由立地类型与立地等级及地力指数的关系,确定被评估小班各立地类型的立地等级。本次评估根据该场提供的自然经济条件,包括土壤、水分、海拔、坡度等因子,将该场作为一个评估单位进行计算,取其均值(主伐期单位面积蓄积取200立方米/公顷)。
用收益现值法计算林地价格与林地使用权价格:
单位面积林地价格=主伐期单位面积蓄积×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价格-育林基金及维简费-调查费-采运费-销售费)÷?眼(1+投资收益率) 主伐期〕
=200×0.85×(630-25-6-115-5)÷(1+4%) 40=16961(元/公顷)。
林地使用权价格=该立地等级的单位面积林地×投资收益率
=16961×0.04=678.44(元/公顷。年),
(二)林木价格的计算
1.幼龄林林木基准价格的计算。对于幼龄林林木基准价格采用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第1年林木重置价格=(造林成本+幼林抚育成本+管护成本+林地使用权价格)×(1+利润率)。
以后各年林木重置价格=上一年林木重置价格+(该年幼林抚育成本或抚育间伐成本+管护成本+林地使用权价格)×(1+利润率)。
经上述计算,得出该场的林木基准价格为:
2.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基准价格的计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基准价格采用收获现值法。收获现值法是利用收获表预测被评估林木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用收获现值法计算林木价格的公式为:
第i年林木价格=〔单位面积蓄积×商品材出材率×(商品材价格-育林基金及维简费-调查费-采运费-销售费)-(主伐期-i)×(管护成本+林地使用权价格)×(1+利润率)÷(1+投资收益率)〕÷(1+投资收益率) (主伐期-i)。
例如:28林龄的落叶松的基准价格=〔200×0.85×(630-25-6-115)-(40-28)×(33+678.44)×(1+10%)〕÷(1+4%) (40-28)=42250.21(元/公顷)。
3.林木价格修正系数的确定。考虑各项因子对森林生长影响,对被评估小班进行系数调整,计算公式:
各被评估小班的修正系数=小班单位面积蓄积÷小班林龄对应的平均面积蓄积。
为求各年的修正系数,需确定各年龄的平均蓄积量。
考虑到当地的林木资源条件,取主伐期时的单位面积蓄积为200,小班各林龄对应的平均面积蓄积按7%的递减率考虑。
例如:28林龄的落叶松的平均面积蓄积为200÷(1+7%) (40-28)=88.80(立方米/公顷)。
由于本次评估时未考虑间伐成本,故对于被评估小班单位面积蓄积大于200且修正系数大于1.5的林木,修正系数最大允许:200/小班林龄对应的平均面积蓄积。
例如:31林班46小班的28林龄的落叶松,蓄积量为85立方米,面积为1公顷,单位面积为85,则修正系数为85÷88.80=0.96.
4.森林经营风险率的确定。林木在生长经营中,受自然灾害(如野火、水灾、旱灾等)影响而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控制的。因此,要考虑森林经营中因受自然灾害影响引起的风险,根据以往资料,确定森林经营风险率为3%.
5.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评估价格的计算。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评估价格=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木基准价格×修正系数×(1+森林经营风险率)。
6.成、过熟林林木评估价格的计算。成熟林及过熟林评估采用市场价倒算法,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取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E=W-C-F.
E———林木资产评估值;W———销售总收入;C———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F———木材经营合理利润。
根据《黑龙江省林业厅锯切用原木价格表(中准价格)》,取成熟及过熟林龄落叶松为780元/立方米。
用市场价倒算法计算价格=〔780-(25+115+5)-780×0.1〕×0.85
=473.45(元/立方米)。
四、评估结果与分析
采用上述方法得出各小班的评估结果汇总如下:
根据上表按单位面积评估平均单价进行分析,幼林龄阶段单位面积评估值偏低,原因是在低龄阶段的林木的蓄积量较小,林木评估值较低。按单位蓄积量评估值进行分析,三个龄段的单位蓄积量评估平均单价为329元/立方米、453元/立方米、473元/立方米。按三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比较接近。
本文只以人工林落叶松为例进行探讨,未考虑抵押、担保等特殊评估目的对评估价值的影响。
‘玖’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哪些方法
1995年初,原林业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基层工作者20多人,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于1996年初成立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课题组,课题组在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我国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91号(1991年11月16日发布施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国资办发[1992]36号)等规定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起草了我国第一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该技术规范包括总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程序和基本方法、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林木资产评估、林地资产评估、森林景观资产评估、整体林业企事业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报告书及送审专用材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底稿、项目档案以及附则等10章共59条。
‘拾’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可分为林地资产、林木资产、野生动、植资产、景观资产。在林木资产中根据其收获形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以用材林林木资产、经济林林木资产、薪炭林林木资产和竹林资产等。
(1)优化资产配置和经营的基础工作
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确定的森林资源资产实际的价值量,是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最重要的基础资料。无论是宏观上森林资源资产优化配置,还是微观上森林资源资产有效运营,都需要切实掌握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基础资料和反映资产保值、增值及其收益状况,对不同行业、地区、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进行比较分析。避免在资产配置上形成错误的导向信息,贻误宏观优化配置。
(2)有效维护和协调所有者、经营者权益的基本尺度
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产权机制的建立,不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而且广泛发展了产权的流动、转让、重组。在产权变动中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对于克服作价不公、营私舞弊,甚至不惜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都提供了重要保障。
(3)理顺价格构成、协调森林资源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必要条件
森林资源资产,由于经营周期长,资金的时间价值占成本的大部分,而账面的原值一般不体现这一部份的价值,造成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的巨大偏差,资产账面原值长期低于重置成本。
(4)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客观需要
现在大量的森林资源进入商品市场进行交换,按照森林资源资产原来的价格进入商品市场进行交换,就会造成大量资产流失,严重地损害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进入商品市场前,必须进行评估。这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发育、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5)有助于森林资源资产的流转和林区资金市场的建立。
资金市场在市场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企业存量资产的调整,对企业增量资产的分配,特别是对资金的合理配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林区,大量的资金投在山上,最大的资产之一就是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将促进森林资源资产的流动,有助于林区资金市场的建立,有助于搞活林区经济,增加林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