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为什么不算企业资产
扩展阅读
如何量化短缺成本呢 2025-07-25 20:52:19
石油一天一般多少吨 2025-07-25 20:47:52
四吨石油多少钱 2025-07-25 20:27:04

人力资源为什么不算企业资产

发布时间: 2022-08-22 13:19:19

① 人力资源是不是企业的资产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

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人力资产是一种人力资源,它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获利能力,是企业的特殊资产。

人力资源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其理由可概述为:

1、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与其他资源共同创造价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其它资源的整合者。

2、人力资源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获利能力。

3、企业有权在劳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控制并使用员工的劳动力,因而,企业在合同范围内对人力资源有使用权,并可以对其进行控制。

4、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1)人力资源为什么不算企业资产扩展阅读:

人力资产具有一般资产的特征,该定义首先强调了人力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即企业取得人力资产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

其次,强调了企业的拥有或控制权,即在劳务合同约束的时限内企业拥有对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排他性的要求权;

第三,强调了人力资产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第四,强调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人力资源不可能永远为企业所拥有。

除此之外,人力资产还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人力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企业员工虽具有实物形态,但人力资产是指员工的服务潜力,这种潜力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切不可把人力资产的载体——人与人力资产本身混为一淡。

其次,人力资产是能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用于行政管理的资产,人力资产能带来未来经济效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再次,人力资产的受益期通常是一个会计期间以上,服务期低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员工的工资等支出一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予资本化。

最后,人力资产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一方面,人力资产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益是很难估计的:另一方面,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很大,使人力资产的受益期事实上也很难确定,所以人力资产所提供的经济效益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② 人力资源为什么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

因为在现行的会计制度当中,对于人力的认定是资源而不是资本,人力资源是一种通过付款可以取得的为企业服务的劳动,而人力资本则是将劳动视为对企业的投资,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由于现行的管理理念当中人力是一种资源,所以在资产负债表当中为取得这种资源发生的支出被列为应付工资,而不是列在所有者权益当中。

③ 请问在会计学里,人力资源属于资产吗为什么

你好,,现行的会计体系并未把员工计入资产中

按照楼上仁兄的说法
资产应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所产生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的并且在企业将来的经营活动中很有可能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补充一点,资产应为企业所控制,资产是过去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

随着以后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会计的完善,因此个人认为不久的将来,,如果能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员工计入企业资产是有可能的,,

企业招聘员工,,员工可不是白吃白喝的,需要支付相应对价,可以认为是一项交易或事项
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这一条是满足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
而企业对员工的控制和拥有,,以契约方式体现,比如签定的5年的用工合同,,可以认为是一项使用年限为5年的资产,,如果员工离职或毁约,,可以认为是资产的提前报废,,其支付的违约金可以认为是残值收入。。

而现实中,,需要解决的是确认和计量为购买员工而支付的对价和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简单的说是如何把薪酬福利折算成资产成本等问题

瞎说了一通,,仅供交流

④ 分析现行财务会计不将企业的人力资本直接纳入核算体系的原因。

一直以来,“人力资本”未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主要原因是不具备“货币计量”前提。
我们都知道,象“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形式 都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的要求 计量、确认它们的入账成本。

而人力资源 与 其他资产形式不同,它不是通过“采购”的方式取得。
“历史成本原则”无法遵循,那它也就失去了 “货币计量”的前提,自然不能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另外,人力资源频繁的在企业间流动,更凸显了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产形式的特点。
象“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企业一旦购得,它就可以一直被企业拥有、控制、使用。而人力资源 不然,企业不具备对它的所有权,它与企业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它随时都可能与企业脱离关系。
这样说来,人力资源并非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资产”的形式。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不属于企业的资产,不能提供“历史成本”,从而不能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⑤ 财务会计在对资产进行核算时,为什么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

首先要明白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乍一看,好像人力资源也符合啊,是过去招聘进来的,属于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职工,未来肯定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但实际上,人并不是属于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员工本身是独立的自由的,企业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规范的员工提供的劳动服务行为,而不是人就属于公司的。通俗的说,不是把人卖给你了,而是把劳动服务行为给公司来获得报酬。
从另一个方面看,虽然员工人不算是公司资产,但提供的劳动实际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形成了公司的资产,生产员工劳动形成的产成品,工程施工人员劳动形成的房屋建筑物等等。

⑥ 企业的员工是不是企业的资产

我在这里谈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含意:
第一,直观上的.员工不属于企业的资产,员工是企业管理控制的,但企业不拥有他,双方只是合作关系,企业给员工工资,员工在这里干活,听企业的管理和工作安排.

第二,感观上的.员是属于企业的"资产",这种含意是间接的,因为员工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及品牌.

严格上来讲,员工不是企业的资产,员工只属于企业的资源.(人力资源)

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上面几位都给了回答```我在上面也给予了回答.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 ] 管理顾问 Improvement 全心回答每一位提问者

⑦ 人力资源是不是资产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
人力资源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其理由可概述为:
1、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与其他资源共同创造价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其它资源的整合者。
2、人力资源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收益,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获利能力。
3、企业有权在劳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控制并使用员工的劳动力,因而,企业在合同范围内对人力资源有使用权,并可以对其进行控制。
4、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

⑧ 人力资源是否可作为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

不属于。因为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都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编制的,所以人力资源不属于会计核算的范围.
还有人力资源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更不符合其他类型资产的定义,因此不能计入资产负债表。
拓展资料:
待抵扣进项税的会计处理
待抵扣进项税是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的“待抵扣进项税额”的明细科目。
该明细科目用于核算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取得尚未进行交叉稽核比对的已认证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以下简称增值税抵扣凭证)注明或者计算的进项税额。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后,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经核实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红字贷记相关科目。
抵扣方式:
企业的有些进项税是可以抵扣的,每月月初主管会计拿上个月的进项税发票去国税局申请退税,但同时每个月你也需要交增值税。
如果你交的增值税比你要抵扣的增值税少,就要留到下个月抵扣,也就是不会出现国税局倒找给你钱的状况。
举个例子:比如本月你企业上交增值税100万,本月你购进固定资产可以得到进项税退税110万,那么本月你只能得到100万的退税,剩下的10万就是待抵扣的进项税。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没有对财政造成太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很多企业的增值税增量少不足以抵扣那么多进项税,造成待抵扣进项税还有很大一部分。
例如2005年一季度,东北地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85.77亿元,进项税发生额12.38亿元,上年留抵的进项税5.53亿元;
国税已办理退税8.69亿元,抵减欠税3442万元,两者合计9.03亿元,结转到下期抵退的进项税8.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