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亲,外卖前景怎么样
餐饮外卖市场的兴盛和电商化
如今,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餐品的外送上。有数据显示,一些餐饮店通过网络销售的外卖销售额,甚至超过实体店。去年年末至今,外卖行业显得格外热闹,而这份热闹与互联网大佬们的加入有关:“淘点点”在2013年12月份试水外卖业务,在2014年1月份就达到了10万份的单日订单峰值,这个数字跟“饿了么”的单日8万单峰值基本持平。2014年1月,大众点评首页上线外卖服务频道,支持在线和电话下单。2014年1月,美团网上线外卖服务,用户在美团外卖频道输入地址,就可以查看提供外卖的餐厅。2014年4月,网络上线基于地图的外卖服务。5月,大众点评将以8000万美元入股“饿了么”,双方共享外卖领域的商户数据和平台流量,并将整合外卖服务。
互联网大佬们无疑看中了这块号称餐饮行业最后的蓝海。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餐饮消费总额为4500亿元,按照16%的餐饮年增幅,到2016年全国餐饮消费总额预计将达到7000亿元。而其中,外卖占全国餐饮消费总额的10%,因此到2016年,外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00亿。而品途咨询在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近年来飞速发展,预计2014年整体规模将达913亿,2015年有待突破1200亿。
外卖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也有不少商家利用互联网方式整合资源,网上预订准时送到。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开始纷纷进入外卖市场?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因为互联网公司可以根据移动端、网络订单收集到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他们能提前预测在哪个地区、什么时间用户订单可能会一下爆棚,由此,外卖公司可以提前调整运力并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因为外卖公司的用户体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在用户下订单后10-20分钟内把快餐送到。这些公司也使用大数据做外卖车辆的路线优化,目的是保证如何以最有效、最省成本方式将快餐送到用户手里。
做餐饮外卖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味道,对于餐饮来说就是所以一切的前提,即使你的营销再好,服务再怎么独特,如果味道不好,一切都是白搭。餐饮外卖的门槛很低,大家的选择余地很多,消费人群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可能长期固定去吃一种外卖,所以这个行业几乎是不可能形成垄断的。但是做外卖的那么多,消费者又是那些人,味道和分量就成了餐饮外卖取胜的关键。做外卖只能薄利多销。但是,好的味道需要好的厨师和好的食材,这些东西肯定会大大增加餐饮外卖的成本,如果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不占餐位,又能产生额外收入,按理说,外卖送餐应该受到餐饮企业的广泛欢迎。然而,除了一些专做外卖生意的餐饮店外,很多餐厅对于外卖送餐的态度都颇为矛盾,几乎称得上爱恨交织。因为还有餐饮外卖的模式问题以及配送员和配送过程等各种问题需要考虑。
餐饮外卖现在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客单价低,毛利低,盈利困难,不利于长期发展。企业是需要生存发展的,只有保持高客单价才有可能保持企业的高利润。外卖需要技术和人力并用。O2O的核心在体验,外卖同理。外卖的最大需求是快。用户在点餐的时候就已经饿了,很少有用户会有提前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点外卖的意识,因此,商家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的完成订单,让物流快速送出
说完了用户端,再说物流配送这一块。要覆盖一个城市,就需要把城市划分成若干商区,每个商区需要有驻点(牵涉房租成本),要有快递人员跟单、配送,需要配送的交通工具,因此算下来物流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而若是更进一步要做有IT背景的外卖,有两根弦时刻不能松懈:其一是平台流量能带来足够订单量,另一是配送人员足够快。线上是技术关,线下除了人力,在划定商圈时也需要考虑配送半径不能太远,否则时间将消耗在路上。外卖物流要求高,做好外卖物流更容易接手其他如超市配送、生鲜配送的社区O2O服务。尤其在高峰时段,时间更急迫,考验更大。而超市类的社区O2O服务,则没有餐饮外卖要求的时间紧迫性。因此在闲时配送超市商品或生鲜水果,餐饮外卖的运力绰绰有余。
⑵ 怎么将美团外卖的销售数据和店里面的销售数据整合在一起
通过后台、添加一个系统数据
⑶ 外卖运营,怎么做的更好
外卖运营店铺经营过程中,始终要面对来自内部(成本、人员管控、经营情况等)和外卖(市场环境、同品牌竞争、同行竞争等)的压力,除了火车站、人流量高的商贸市场等,店铺就要面临如何留住客户的问题。
外卖平台在培养了消费习惯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更多彩的选择。优惠金额、送餐时间、品牌、距离等都会成为影响抉择的因素。而觉得自己赚得少而不选择外卖的店铺,终究会被消费者遗忘,而选择同行的产品或本公司同品牌的其他店铺。
1、用数据库说话-打造王牌套餐,根据用户群,菜品TOP找出客户最爱。
先用自身的数据平台来校验,从商圈,订单热力图,平台用户群,菜品TOP销售量和销售额等纬度进行提炼,打造自身的王牌套餐。
2、设计更多品类套餐,可打造更合理的价格带
为品牌设计更多种类的套餐,丰富餐品的同时,也有利于单价的提升,并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物。
3、使用价格带分析法,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物
价格带,往往是所有外卖疏忽的重点。线上线下如何做区分化,线上照搬往往忽视了平台的需求。
4、恰恰是平台用户需求的价格带体系,才是最需要重视的环节。需精准定位,让价格带丰富起来,尤其是套餐的价格带。
(3)外卖行业怎么整合资源扩展阅读
在线订餐模式最早在美国兴起,在美国兴起当然有它独特的文化优势,比如国外的人更喜欢提前预定用餐。国内的在线订餐还是处于混乱的诸侯混战状态,各大网站各自占据着自己的一方水土,但是随着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在线订餐市场也在进行一轮新的洗牌,拥有充足资金的订餐网站正在迅速的扩大各大城市分站,占领市场份额。
基于网上订餐的衍生物,半小时微信订餐从网上订餐中脱颖而出。作为腾讯出品的微信手机应用获得外卖信息的一种服务。通过半小时微信开放平台接口嫁接的各种微信功能类服务,让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大大发挥和提升。
很多订餐网站都已经开通了微信服务平台,牢牢地抓住微信用户这一庞大的资源,为自己的业务开拓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市场。使用该服务,不仅可以得到任一服务地区周边的外卖商家信息,菜品信息以及商家的优惠券。该服务实现了直接订餐服务,甚至可以网上付款。这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全新的外卖订购方式与理念。
⑷ 怎样整合身边的资源,才可以做到上班之余年入十万
要看你想做怎样的工种了,如果你仅仅是想尝试一下拼命挣钱的感觉,那你可以试试那些来钱比较快的工作,比如送外卖、快递这种多劳多得。
高危行业也可以是一个选择,在这个社会,虽然很多人生命无价,但是当你真正拿命去换钱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命都是明码标价的。只是看危险程度的不同区分而已。找大公司联系出国务工。比方说去非洲、中东这些地方,工资上万很轻松。或者去捕鱼公司跟船去远洋捕鱼,这些都是工资非常多的
⑸ 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吗整合资源
在资本市场对O2O平台烧钱抢流量的做法逐渐降温之后,各大平台加快在营收和利润上“收网”的速度。在外卖平台、即时物流配送两大业务之外,昨日饿了么在上海正式宣布进军供应链,其第三块业务针对餐饮供应链的B2B平台“有菜”运营三个月,日交易额已经达400万元。
此外,美团和大众点评网合体之后,饿了么何去何从引发了行业的诸多猜测。昨日,饿了么CEO张旭豪对南都记者称,饿了么将保持独立发展。不过对外卖行业是否也会出现竞争对手之间的“联姻”,张旭豪就表示,现在说要整合别人或者合并都言之尚早,不过张旭豪同时抛出了饿了么将于2018年上市的预期。
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降温”
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大众点评网和美团,携程和去哪儿,今年互联网行业频繁上演竞争对手从相杀到相爱的大逆转。这种逆转一个共通点是:与其相互烧钱抢流量恶斗,不如一家亲齐齐把盘子做大挣钱。
这种大联姻和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心态的悄然转变密切相关。“现在大家都在观望,有些同行甚至出现了公司休假的现象。”天图资本首席投资官冯卫东近日向南都记者直言,对于企业而言,融资的冬天来了,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大家对这些企业的估值在下降。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此也颇有感触。“现在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态度冷太多了。”李成东认为,这种急降温主要是基于投资方在砸钱帮助企业抢市场之后,对后续的退出路径不明朗所致。
反观外卖O2O领域,目前饿了么、美团、网络外卖等背后都站着BAT巨头,互联网行业在资本市场遇冷是否可能让这个行业出现从“相杀”到“相爱”的案例?就在昨日中午,行业突然曝出饿了么将与美团合并的风声。
不过昨日张旭豪作出澄清:我也是刚刚听到,这是胡说。张旭豪对南都记者表示,饿了么将保持独立发展,现在说要整合别人或者合并都是言之尚早。
而李成东则指出,“两家合并可以垄断市场,增强盈利能力,”李成东认为,目前市场上美团、饿了么、糯米这三大主要竞争对手都很大,大家太贵,合并的可能性现阶段并不大。
⑹ 外卖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几方面
摘要 1.3 关于外卖领域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