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强驾驶舱与客舱的协同与配合
您好, 首先祝您开心, 周末愉快! 区域乘务长作为一个集管理, 监督, 控制, 指导, 服务于一身的客舱管理者. 至少应当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 (1), 必须娴熟自己的业务工作, 否则, 您将不知如何去更好的安排手下. (2).必须具备相当的现场巡视能力与管控能力. 能准确诊断哪些问题已经发生, 哪些问题正在发生, 哪些问题即将发生, 然后敏锐地作出相应的对策. (3).必须具备极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能够适时协调安扶好客舱内各服务关系, 比如:头等舱与经济舱的协调服务工作, 旅客反馈意见及现场投诉处理, 飞行组与地面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等. (4),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比如;当航班出现特殊情况时及时快速报告机长并做好服务计划的调整. 稳住客舱所有人员的情绪. 当然, 管理只能借鉴而不能克隆. 能力只在实践中锤炼, 智慧只在实践中堆积. 以上仅为个人之见, 希望能帮到您! 祝您工作顺利!!
B. 乘务员的清舱标准
清舱贯穿于整个航班,从上飞机开始检查客舱是否有外来人、外来物开始,到旅客下飞机检查客舱是否有遗留物品结束。
正常情况下乘务员上机后会检查应急设备是否处于代用状态,然后就会开始对客舱进行全面的清舱工作,乘务员会对整个客舱和后厨房的所有箱柜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任何不属于客舱的东西都会当做疑似爆炸物进行处理。
中间穿插着一些偶尔会发生的事情,比如临时有旅客终止行程或者因航班延误旅客需要到候机楼休息等待,都需要对客舱进行清舱或者局部清舱。
C. 浅析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
从旅客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些年来,乘务员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的客舱服务在相当程度上,仍没有成为旅客选乘国航的最重要的砝码,原因是什么呢?“淡如水”的评价表明了什么?我以为,当前我们的客舱服务,似乎缺乏了高品质的、形成自身特色的、并最终适合旅客需要的“客舱服务的文化内涵”,这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们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航空服务的文化内涵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内容,从企业的CI设计,到员工的制服,从乘务员的精神面貌到机上的餐食供应、娱乐设施,凡是旅客关心都可以包含进去,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内容需要形成系统,形成风格,并且适合国情、企业情,我们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更进一步说,只有在“文化内涵”上摸准了国航服务的优势,才能真正找到一条适合国航服务发展的路子,并把这些长处和优势作为客舱服务未来发展的基点,国航客舱服务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才会少走弯路,无往而不胜。
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一,关于微笑服务。
缺乏微笑服务,特别是在普通舱满客的情况下,面对满客舱的旅客,我们有些乘务员,在送餐、送水时的表情就更加凝重了,事实上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一家世界着名的英国管家学校,培训未来的管家如何保持绅士的微笑,其基本训练方法就是“把力量集中在下唇、以下唇笑起来的弧度为标准,上颚露出前面的6颗牙齿并且和下颚弧度平行,”——初看起来,大家很可能觉得这种微笑培训很可笑,但细想,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乘务员的微笑能力的提高,光靠教育、督促,是不足够的,即便是员工发自内心,在普通舱长时间的服务过程中也不可能保持长久,因此,从技术上,有必要加以科学的微笑训练,对于广大乘务员提高职业的微笑素质,应该是有实践意义的。
二,关于国航乘务员的服务风格。
根据长期以来旅客的基本评价,普遍反映,南方乘务员更加娇柔,嘴更甜,微笑服务也更自然一些,这反应出江南女子的柔美风格。而我们国航女乘务员,以出生在北京为主,要体现什么样的风格呢?我们有没有我们的优势?
北方人性格上的豪爽大方,工作任劳任怨,我们应该从这方面挖掘我们的优势,基本上可以总结为:“语言大方、工作利落、善于交流”。具体内容包括:
A,语言大方:我们知道,老北京城走街串巷的叫卖、吆喝是重要的文化特征,这反映出了北京人的一个特点,那么我们在客舱服务中,特别是在迎送客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大方一些,当然这不是指大声招呼,但应给旅客的感觉是较为热烈的客舱服务感受。
B,工作利落:通过对比我们也发现,国航乘务员在主动帮旅客安放行李方面,相对东方航空公司乘务员,会更加积极主动一些,这体现了北方人干活不怕辛苦,任劳任怨的特点。这是我们的长处,是受到旅客欢迎的,因此,我们还应该以此为基础,逐步强调乘务员工作的利落和规范,给旅客一个轻松、愉快的感受。
C,善于交流:南航在去年搞了一个“三二一工程”,要求乘务员加强与旅客的交流,一年过去了,没有见到太好的成效。我以为国航乘务员在与旅客交流方面,似乎更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优势。相声和评书之所以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也说明这个问题。特别是北京人,天子脚下,见多识广、加上普通话的优势,与旅客交流起来,题材将更为广泛、乃是我们的长处。
D. 浅谈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
近些年,民用航空迅速发展,成为目前较受欢迎的出行方式,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空乘专业,其主要目的是为民航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空中服务人员。但是面对就业越来越困难的问题,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成为重点内容,下面先对客舱服务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以切实提高客舱服务质量,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和服务。
一、客舱服务现状
空乘人员主要是指在民航客机上为乘客提供服务工作的人员,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英语或其他语种的社交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交礼仪、安全知识、急救常识、服务意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随着我国民航及旅游业的发展,对空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空乘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乐观,但是同时也潜藏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航的发展,其主要变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空乘专业教学过于独立。目前,高校空乘专业教学基本上都是进行校园内教学模式,很少机会能够和民航公司合作,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仅限于课本上以及教师传授的内容,对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导致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快速适应工作内容和流程,对于突发事件也没有相应处理能力,进而导致空乘专业的学生成为“空心人”。
第二,是师资力量对空乘专业学生能力的影响。部分高校目前的师资力量还处在相对薄弱的水平,授课内容基本上都是以理论为主,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授课,导致学生的客舱服务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影响了服务质量。
第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定的学习体验,也能从整体上提高空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校空乘课程设置中,经常会出现理论课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导致在学校中走出的学生不能有效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无法快速适应民航需要,所学知识无法全部与现实需要相融合,对高品质客舱服务造成了一定影响。
第四,是空乘专业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外型普遍姣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过多地注重了礼仪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了养成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自身自制力差、纪律观念薄弱等现象的发生,对客舱服务的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目前的空乘专业还没有完全适合民航的需要,为了能够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在实际过程中,高校空乘专业相关部门领导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加强与民航公司的合作。空乘专业的设置是为了促进民航的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其主要以服务为宗旨,学生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前提下,要具备岗位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及水平。因此,空乘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对民航的基本知识进行细致了解,还要熟悉民用飞机的结构、性能等多方面相关内容,熟练掌握民航服务的基本流程和管理内容,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等。为了能够打造出高品质的客舱服务,高校空乘专业必须要加强与民航的合作,与航空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能够给学生们创造更多机会去了解和熟悉整个服务流程和相关知识,使其成为民航真正需要的服务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能直接为民航提供专业的人才。此外,在高校和民航合作的前提下,高校能够准确获取民航需要的人才类型,以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为民航提供需要的人才。比如:高校定期组织空乘专业的学生到合作民航企业去参观学习,掌握基本流程,或是在民航需要招聘人才时,组织学生参加面试等,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其就业率。
第二,聘请岗位精英进行一线教学。专业教师团队的组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空乘团队教师队伍的组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对内部教师进行深层次培训,可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去空乘教学效果好的高校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也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与航空企业的联系,及时有效交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其专业教学水平,使其教学模式不再停留在理论化教学的层面,更多的是为学生展示其专业且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知识。其次,高校可以引进专业的一线优秀员工来校教学,主要目的是让空乘专业的学生们接触到更多民航上的服务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知识的精准度,还能够方便学生掌握更加贴近实际的知识技能,同时能够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查缺补漏,让实践与教学相辅相成。最后,为了方便一线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也为了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知识,建议高校为学生们设置趋于完整的专业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客舱服务训练舱、专业化妆间等,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实训基地,促进其相关知识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为打造高品质客舱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学习与实习实施有效对接。民航企业需要的空乘人员并不是只会理论知识的人员,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学习与实习环节的有效对接,并在适应空乘专业特殊性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的专业培养,也就是说,要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在时间上合理分配,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学习平台。根据目前空乘专业学生的整体状�r和就业情况来看,有必要采取新的课程设置模式来培养空乘专业人才。在高校,留学模式可以采取“1+3”、“2+2”、“3+1”等模式来培养学生,空乘专业也可以效仿这种先进模式,采取“1+1+1”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划分年份学习,即专业学习+过度期+实习,其中,专业学习年份是指空乘专业学生以学习专业课知识为基础,多方面发展,掌握客舱服务基本知识、相关服务礼仪、外语的听说能力等,并通过不断训练,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基础;过渡期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提供更多实训知识,如民航客舱设备、机型等,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在过渡期中学生会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要从旁指导,避免出现差错,阻碍学生能力的提高;实习期主要是指在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扎实后,可以熟练为乘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应急事件处理、客舱设备操作、紧急撤离等,这期间应以进入航空公司实习为主,近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确保其能够通过实习掌握更加扎实的服务基础知识,为打造高品质客舱服务做好铺垫。 第四,加强日常管理。实现高品质的客舱服务不仅需要从教师、课程设置、实习等环节入手改善,还要加强空乘专业学生的日常管理,从自身出发,严于律己,实现空乘专业的职业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需要在生活习惯、时间观念以及学习习惯和态度等多方面自我管理和约束,同时,学校也可以制定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将其表现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此外,教师也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在明确学生职业规划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奋斗方向和目标,促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去,建立自身良好的知识结构。比如:教师培养学生养成晨读的习惯,一方面可以克制学生懒惰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合理把握学习时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晨读的习惯也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涵养,是培养学生内在修养的有效方法。
E. 客舱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1.实施飞行乘务员和客舱乘务员协同训练
除对飞行乘务员和客舱乘务员分别进行的定期紧急训练外,从8年前就开始对她们实施协同训练(3.5小时)。
该协同训练的目的:在于加深有关彼此对处于紧急情况时相互协作顺序的理解,并谋求“加强在紧急时的合作和密切配合”。具体来说,飞行乘务员和客舱乘务员一起进行下列案例研究和假想训练。
1) 案例研究
利用影像教材和幻灯教材看到事故发生前的经过后,分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应措施,
并公布其结果。
2) 假想训练
① 在带有驾驶舱的实体模型上进行实地训练;
② 全部人员分别扮演乘务员和乘客等角色,在教员假想的各种紧急事态下实施职务实演教育训练法;
③实施驾驶舱简令、机长广播、紧急时机内准备、选出援助者、说明撤离出口、紧急着陆、飞机停住、紧急撤离等;
④紧急撤离结束后,分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应措施,并公布其结果;
⑤在这次训练中,重点放在研究各种紧急事态的模拟、传达信息、交换信息、认识状况、全队协作、讨论等几方面,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全体乘务员的整体水平的效果。这种训练成了最近在欧美航空公司正在引进的“包括客舱乘务员在内的CRM训练”的先导。
2.建立客舱安全保障者(CSS)制度和发行CSS有《客舱安全》月刊信息杂志
客舱本部在谋求充实紧急训练的同时,建立客舱安全保障制度,简称引进CSS制度,并发行CSS用《客舱安全》月刊信息杂志(1992年开始)。这种CSS制度的概况如下:
(1)客舱乘务员约有3700人,在各班组任命1人担任CSS(现在约有280人,任期:1年);
(2)CSS负责给所属班组成员提供客舱安全信息的工作;
(3)在提供信息活动中,灵活使用以来自各客舱部门的职员和CSS的意见、询问等为主出版的《客舱安全》杂志(约提供120件信息)。
3.利用《安全飞行》综合安全信息杂志和《救生指南》单行本提供客舱安全知识
综合安全推进委员会每两个月发行一期《安全飞行》综合安全信息杂志,在过去10年间提供了约100件,(半数是海外信息)有关客舱安全的信息,对提高安全意识起到了很大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上可能死里逃生的事故案例(约35件)和教训;国内外客舱安全动态和数据资料;海外客舱安全专题研讨会讲演内容;来自全日空各有关部门的客舱安全信息等。
F. 浅谈如何实施客舱安全管理
在乘务长职责里明确规定,在执行航班任务过程中,带班乘务长应认真执行《民用航空法》及CCAR-121FS中的有关规定,全程监控服务工作和客舱安全工作,确保国家财产和旅客的安全。
确保国家财产和旅客的安全,这是我们的最高职责。在如何更好的实施客舱安全管理,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与思考。就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首先在航前协作时要有明确的分工,确定自己的职责所在。细化到在餐饮服务中,哪位乘务员去关注洗手间的安全,通常情况下,特别是满客减员,乘务员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在为旅客提供正常的服务或许已无暇顾及去检查洗手间的安全状况。但是这又是安全的重点工作,所以,责任细化到人,确保工作繁忙遗忘这项重要的监控。更重要的是,明确紧急情况下自己的分工,每次回顾这些知识点不是程序,而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二、团队协作,氛围愉悦
团队协作很重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很简单,但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更需要的是团队协作精神。而乘务长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很大一部分凝聚力都来自乘务长。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更有助于增强凝聚力。所以,公正,公平是对乘务长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两点都做不好,何谈团队协作?
三、防患于未然
每次复训看那些惨痛的案例,说的最多的就防患于未然,等事件发生了再去解决就晚了,一定要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就需要在之前做大量的工作,航前的清舱,洗手间的监控等等,以及注意观察,持有怀疑精神。安全无小事,所以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四、内紧外松,注重细节
每个人都绷紧安全的弦,但是也不能表现的紧张兮兮,展现给旅客与同事间是一个轻松的状态才能安全服务两不误。细节很重要,有时一个小的动作就能解决一个安全隐患,比如垃圾箱盖板,经常扔垃圾不小心盖板没有扣严,这就存在隐患,小小的盖板其实作用很大,一旦有火,它起着隔绝空气的重大作用,如果不盖严,何谈隔绝空气?细节很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态度端正,工作严谨
态度很重要,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后续工作才好开展。本着一个严谨的工作作风,相信离失误隐患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