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世界有多少铜矿资源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世界有多少铜矿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8-01 01:00:27

❶ 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埃斯康迪达铜矿(占世界的38%)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在哪个国家?今天巴拉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上最大的铜矿是智利的埃斯康迪达铜矿。这座矿山的铜矿储量非常丰富,每年这里开采出来的铜矿占世界的38%,这里铜矿的储量占全世界的40%之多。
世界上最大的铜矿
自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青铜被广泛地用于铸造钟鼎礼乐之器,如中国的稀世之宝–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就是用青铜制成的。铜矿石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使者”。埃斯康迪达铜矿(Escondida)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1990年开始采矿,年产量在全世界的铜矿中位居第一。2007年产铜150万吨,价值100多亿美元,占全球铜产量近十分之一。
一、智利埃斯康迪达为什么盛产铜矿
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有着这样丰富的铜矿储备,和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在这一地带分布着很多火山,这里的矿产是很丰富,正是这里特别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样的世界第一铜矿储备。一座铜矿的形成是通过历史的积累形成的,这里的铜矿是经过上亿年的积累才达到这样多的含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铜矿含量一点点的加多,直到现在才有了这样惊人的铜矿含量。
二、铜的用途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铜的需求很大,用到铜的地方越来越多,主要应用在电缆和一些电的传导上。在电子业更是离不开铜,它是电元件的主要组成金属,不仅在电子业,在其他产业对铜的需求量也是很多的,在交通运输行业,铜可以用来制作散热原件,因为铜有很好的导热性质,因此用它制作的散热原件散热很快。
铜在地球中的含量也是排在前几名的,虽然地球上铜的含量很多,但是我们对于铜的需求也是很大的,每年中铜的消费量占有40%,在电子电力行业铜的使用是最多的。所以每年对痛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开采铜矿,避免过度开发。如果我们没有科学的开采方法,不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同时也会浪费很多资源。

❷ 世界铜矿分布

世界铜矿的种类及分布

世界铜成矿类型多样,按其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

(1)斑岩型,(2)砂页岩型,(3)铜镍硫化物型,(4)黄铁矿型,(5)铜-铀-金型,(6)自然铜型,(7)脉型(8)碳酸岩型,(9)矽卡岩型

[斑岩型]

班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用大规模机械化露采的铜矿床矿石储量往往达几亿吨铜品位常常小于1%, 据世界上103 个斑岩型矿床统计单个矿床矿石量平均可达5.5 亿吨, 铜品位0.6%, 它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工业类型之一。

[分布]

已知的斑岩铜矿多分布在:(1)环太平洋带, 包括南北美洲大陆边缘狭长的斑岩铜矿带, 如加拿大的洛涅克斯,伐利科帕,美国的宾厄姆,比尤特,莫伦锡,伊利,圣里塔,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拉卡里达德拉,巴拿马的塞罗科罗拉多,秘鲁的米契基累,塞罗佛尔迪夸霍内,智利的埃尔阿布拉,丘基卡马塔,拉埃斯康迪达, 埃尔萨尔瓦多和埃尔特恩特等,(2)特提斯斑岩铜矿带, 包括匈牙利的雷克斯克, 南斯拉夫的麦丹佩克, 伊朗的萨尔切什梅黑和马基斯坦的查盖地区矿床等。(3)中亚----蒙古,重要的矿床有乌兹别克东部的卡耳马克尔,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北的科翁腊德, 蒙古中北部的额尔德图间鄂博南部的察干苏布尔加和东部的阿伦诺尔矿床等。

[砂页岩型]

砂页岩型铜矿是泛指不同时代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矿床产在一套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它是世界上铜矿主要工业类型之一,占世界铜储量30%左右,矿床以其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丰富为特点,因而其经济价值巨大。

[分布]

该类矿床在世界上分布很广,除上述铜带外,还有原苏联乌多坎,杰兹卡兹甘铜矿,美国怀特潘,美国蒙大拿州西部一直延伸到加拿大西南部的贝尔特铜带,以及玻利维亚的科洛科洛铜带等,近年在阿富汗发现的巨大艾纳克铜矿和在巴西发现的萨洛博铜矿均属于此型。

[黄铁矿型铜矿]

黄铁矿型铜矿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有一定联系的含大量黄铁矿和一定数量铜、铅、锌的矿床,西方多称该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矿床".

目前世界上至少发现了420 个这种类型的矿床、加拿大、美国、原苏联、西班牙、葡萄牙、塞浦路斯、南非和日本等都是该类矿床的重要产地。

[块状硫化物矿]

这种现代矿床是1978年在北纬21度附近的东太平洋脊上首次发现的,虽然铜锌品位很高( 铜6%, 锌29%),但脊上发现了一个长970 米,宽200 米,高35米,拥有2500万吨矿量的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第一次达到了具工业矿床的要求,其矿石含铜最高为11%,含锌0.8%,还含少量的银(PPM),钼(0.03%) 和锡(0.03%)。

[分布]

1982美国又继续在北纬13度的海域进行调查,又发现了好几个矿床,最近在加拿大温哥华岛附近海域的埃克斯普劳勒中脊1%,但在原苏联这种类型却是头等重要的,占其铜总储量的30.6%,这种类型的重要矿床有:加拿大的萨德伯里,汤普逊,林累克,美国德卢斯杂岩,原苏联的贝辰加,诺里尔斯克,塔尔纳赫,"十月",澳大利亚的卡姆巴尔德杂岩,芬兰的哥达拉赫带,当然还有我国金川白家咀子的特大型。

[其它类型]

除上述几类外, 还有脉型、自然铜型,碳酸岩型矽卡岩型等,它们总共才占世界铜总储量的3.6%, 但是对不同的国家来说,这些类型也许是重要的,如矽卡岩型对我国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类型, 占我国铜总储量的28%,所以,各国均应根据本国的具体地质环境, 寻找最具经济价值的优质矿床,也就是品位高,规模大,形状合适, 矿带边界明显。矿石易处理和含有价值的副产品的矿床,以保证获得高利润和可以长期生产, 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品位,这种高品位铜矿床最可能来源将是火山成因的黄铁矿型铜矿,层状矿床,以及某些矽卡岩矿床等。

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一些铜成矿区带

(1) 环太平洋中新生代铜金带,尤其是东太平洋智利----秘鲁安第斯山,美国西南部,加拿大西南部斑岩铜矿集中区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斑岩铜金矿集中区;

(2)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中生代斑岩铜矿带,包括前南斯拉夫,伊朗,巴基斯坦和我国西藏等巨大的斑岩铜矿集中区;

(3) 中亚----蒙古带的古生代斑岩铜矿带,包括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蒙古和我国华北,东北等巨大铜矿集中区;

(4) 中非赞比亚,扎伊尔砂页岩型铜矿带;

(5) 美国----加拿大五湖地区;

(6) 加拿大黄铁矿型铜矿集中区;

(7) 中欧波兰----德国页岩铜矿区;

(8) 西班牙--- 葡萄牙黄铁矿型铜矿带;

(9) 俄罗斯西伯利亚铜镍硫化物矿区;

(10)俄罗斯西伯利亚乌多坎砂页岩铜矿区;

(11)俄罗斯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阿尔泰黄铁矿铜多金属矿带;

(12)印度马兰杰坎德铜矿区;

(13)阿富汗艾纳克砂页岩型铜矿区;

(14)南澳奥林区克坝铜--铀--金矿区

(15)巴西卡腊贾斯萨洛博砂页岩型铜矿区等

(信息来源:驻玻利维亚经商参处)

❸ 铜矿之国是哪个国家

铜矿之国是赞比亚共和国。

赞比亚共和国铜矿较为丰富,别称为铜矿之国,赞比亚北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沉积型铜矿床赞-刚铜矿带上,这条铜带上铜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在赞比亚境内就形成了长220公里、宽65公里的“铜带”。这里铜矿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赞比亚境内已探明铜矿石储量12亿吨。

赞比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金、银、铜、钴、铅锌、铁、锰、镍等金属矿;磷、石墨、云母、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和祖母绿、黄宝石、紫金石、海宝蓝、孔雀石、石榴石等宝石矿。其中铜、钴、铁、煤和宝石等储量尤其丰富。

土地资源

国土面积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人烟稀少,适于大面积种植多种农作物。但截至2007年可耕地中只开发了约602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14%,而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还不到可耕地面积的6%。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赞比亚

❹ 国外铜矿主要类型

世界铜矿资源丰富,分布非常广泛,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都有铜矿产出,近年来在南极洲的西南极地区亦广泛有斑岩型铜矿化显示。据20世纪90年代初统计,全球铜金属储量大于500万t的铜矿床有51个(表1-1),其中以南、北美洲最多,其次是非洲和欧洲,再次是亚洲和大洋洲(图1-1)。据美国矿业局1990年统计,全球铜资源量估计为23亿t(包括深海结核7亿t)。其中智利、美国、原苏联、澳大利亚、赞比亚、秘鲁、原扎伊尔、加拿大、菲律宾、波兰等10个国家的铜金属储量合计为3.36亿t(未包括我国在内)。关于铜矿床工业类型的划分,国外多分为7种类型,即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铜镍硫化物型、铜-铀型、脉型和自然铜型,或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火山沉积型)、铜镍硫化物型、矽卡岩型、脉型和自然铜型等;有的也划分为8种,它是在前7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碳酸岩型,两种划分的差别不大。在7种铜矿工业类型中,斑岩型和砂页岩型最为重要,其拥有的铜金属储量最多,若加上黄铁矿型和铜镍硫化物型两种类型,这4类铜矿床共占国外铜金属总储量的90%以上。下面我们对国外7种铜矿床工业类型予以简要的介绍。

斑岩型铜矿主要沿环太平洋(美洲大陆西部-太平洋西部岛弧带)、古亚洲(中亚-蒙古带)和古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三条成矿带分布,特别是美洲大陆西部科迪勒拉—安第斯山沿岸山脉中的铜矿最多。主要是分布在智利、美国、秘鲁、哥伦比亚、巴拿马、墨西哥、加拿大,以及俄罗斯、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南斯拉夫和伊朗国等。斑岩型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低(个别斑岩型铜矿床铜的品位也比较富,可高达2%左右)的特点,如智利丘基卡马诺铜矿床的铜金属储量就高达6935万t,几乎和我国全国铜金属总储量差不多,因此这种类型的矿床易构成铜矿基地。斑岩型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类型,从我们统计的全球51个铜金属储量大于500万t的铜矿床来看,斑岩型就占28个,占51个矿床的54.9%(表1-2)。28个斑岩型矿床铜的总储量为36586万t,占51个超大型铜矿床总量(64045万t)的57.1%,即斑岩型铜矿占了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砂页岩型铜矿分布于地块边缘的活动带和地块内部的断裂沉降带与中生代红色盆地中,主要见于赞比亚、原扎伊尔、俄罗斯、美国、波兰、德国、阿富汗、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砂页岩型铜矿系产于沉积岩中的层控型铜矿,包括了海相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铜矿和陆相沉积盆地中的砂岩型铜矿。前者一般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多,都产于元古宙和古生代的大型沉积盆地中。如非洲元古宇的加丹加铜矿带和欧洲上古生界的曼斯菲尔德含铜建造,后者产于中生代湖相沉积盆地中,由于盆地相对较小,单个矿床的规模一般不大,但它们成区成片出现,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工业意义,如美国科罗拉多高原的砂岩型铜(铀)矿。砂页岩型铜矿是铜矿的重要工业类型,上述52个大于500万t的超大型铜矿床中,这种类型矿床就占了15个,为51个超大型铜矿床的29.4%。15个矿床的储量总和为17827万t,占51个超大型铜矿床总储量的27.8%(见表1-2)。

表1-1世界铜金属储量大于500万t的铜矿床统计

据戴自希资料(1998)整理、补充。

图1-1世界铜金属储量500万t以上铜矿床分布示意图(据地矿部地质情报信息院刘雅蓉和戴自希资料,经修改)

表1-2铜金属储量大于500万t的7种主要铜矿类型的比例

黄铁矿型铜矿主要分布于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发育区,如比利牛斯半岛、乌拉尔山、阿拉伯半岛及加拿大北部的黄铁矿型铜矿集中区。黄铁矿型铜矿是一种容矿岩石为火山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产于元古宙—古生代的褶皱带中,它在全球的分布范围较广,与基性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目前,仅在加拿大和西班牙发现了两个大于500万t的铜矿床,其拥有铜金属储量占51个超大型矿床储量的2.4%(见表1-2)。

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分布在前寒武纪克拉通边缘活动带,特别是隆坳交接的隆起带一侧,主要见于北美的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的亚洲地区。铜-镍硫化物型铜矿也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类型,由于其产于前寒武纪地盾边缘活动带的基性岩中,因此它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原苏联、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西澳)等地区和国家占有重要位置。在现有的51个铜储量大于500万t的铜矿床中,它占有3个,为5.9%,占51个超大型铜矿总储量的5.5%(见表1-2)。

以上4种铜矿床类型是国外铜矿中最主要的类型,其共同特点是它们所占有的铜金属储量大,为国外铜金属总储量的96%左右,而且其分布范围广。它们除了拥有一批规模大(铜金属储量大于500万t的矿床就达48个)的矿床外,还有大量的大、中、小型铜矿床,这4种类型铜矿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产出。

铜-铀型铜矿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澳大利亚南部发现的一个新的铜矿类型。目前,这种类型在世界上只发现了一个铜矿床——奥林匹克坝(Olympic Dam),它不仅规模大,品位富,而且该矿床可供利用的元素多,实际上它是一个铜-铀-金-铁-稀土-银的复合矿床。矿床的这种复杂的元素组合,显然是在特殊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结果。目前,在全球尚未找到同种类型的矿床,但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铌-铁-稀土矿床与其有相似性。

虽然脉型和自然铜型铜矿床在全球很多地区都有产出,但一般单个矿床的规模普遍较小。目前,这两种铜矿类型仅各发现了一个大于500万t的铜矿床,它们分别是印度的马兰杰坎德脉型铜矿床和美国的基韦诺自然铜矿床。

❺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金矿、铁矿、铜矿、天然气及可燃冰的储量各多少

全球探明石油储量达1.238万亿桶
全球探明金矿储量达42500吨
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600亿吨
全球铜矿储量4.74亿吨
全球天然气181.46万亿立方米
全球海底可燃冰最少1.8
亿亿立方米

❻ 铜的资源、产量、未来市场需求及保证程度

一、铜的资源概况

世界铜矿资源较为丰富,据美国矿业局1993年统计,世界陆地铜资源估计为16 亿吨,深海结核中铜的资源为7亿吨。1992年世界铜储量为3.10亿吨,储量基础为5.90亿吨。其中储量最多的为智利,其次为美国、俄罗斯、波兰、墨西哥(表1-3-1)。

我国是世界上铜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截止至1997年底,保有铜储量6273万吨,其中工业储量(A+B+C)2525万吨(表1-3-2)。与国外的储量基础相比,在世界上大概排第四位(表1-3-1中我国储量数据为美国矿业局的估计,可能偏低)。

世界上铜的矿床类型较多,其中斑岩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和硫化铜镍型这四大类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勘查和开采类型。尤其是斑岩型和砂页岩型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55%和24%。

表1-3-1 世界铜储量和储量基础(金属量/万t)

表1-3-2 中国铜储量表(金属量/万t)

我国的地质背景造就了许多类型铜矿床,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和黄铁矿型,分别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 41.1%、27%、10.7%、6.4%和5.5%。

二、铜的开采量(矿山产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统计,1991年至2000年间,世界铜矿开采量(以铜精矿含铜总量计)由916万吨增至132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2%(表1-3-3)。我国铜矿开采量由30.4万吨增至58.8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9%(表1-3-4)。我国的统计数据与表1-3-4数据基本相同。

三、(精炼)铜产量

据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统计,1991年至2000年世界精炼铜的产量由1069万吨增至147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表1-3-3)。我国由56.0万吨增至132.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8%(表1-3-4)。

图1-3-1 中国铜生产、消费和净进口量示意图

以世界现有铜储量与1998~2000年平均年开采量相比较,世界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25年,与2001~2010年世界原生铜累计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2.3;以基础储量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4.2;表明到2010年世界铜资源基本可以保证需求。

1991~2000年我国铜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4.6%,若以此增长率预测,2010年铜的需求量约为720万吨,与2000年美国(297.9万吨)和日本(188.3万吨)消费量对比,上述估计值显然是大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于世界发达国家,近几年经济增幅在7.5%左右,我们预测2001~2010年间铜的需求量亦以每年7.5%增长,到2010年铜的需求量为344万吨。我国1995~1997年再生铜在精铜产量中份额为38%,若2001~2010年以30%计,那么2010年原生铜需求量为241万吨。2010~2020年预测铜需求量年均增长5%,则预测铜需求量为561万吨,其中原生铜393万吨(表1-3-7)。

以1997年我国铜保有(工业)储量与1998~2000年铜平均年开采量相比较,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47年,与2001~2010年原生铜平均需求量(175万吨)相比较,铜的静态保证年限为14年,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累计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1.40。以保有储量与2001~2010年累计原生铜需求量相比较,其比值为3.1。由上述分析可见,在2001~2010年我国铜资源基本可以保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多数铜矿品位较低,不少大型矿床地处西部边远,矿山开采量较低,如2000年铜矿开采量为58.85万吨,若按7.5%的增长率,至2010年铜矿开采量为121万吨,只能满足相应年份预计原生铜需求量的一半。

❼ 铜矿和铁矿的国际国内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铜储量均在300万吨以上。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自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西中条山铜矿、云南东川式铜矿),陆相砂岩型铜矿(云南六直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从铜矿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铜矿多与侵位浅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如德兴铜矿;元古宙铜矿多与海相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如甘肃白银厂铜矿;两者相比,又以中生代斑岩型铜矿力量重要。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4)华东地区铁矿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结造块后供高炉使用。矿石的还原性较好。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等,矿石中含S、P杂质较高(含P一般为0.5%,最高可达1.6%,梅山铁矿含S平均可达2%-3%),矿石有一定的溶剂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矿中平均碱度可达0.7-0.9),部分矿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属。

(5)其他地区铁矿 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❽ 世界矿产资源排名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

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五位;

锰矿资源有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

钛矿资源中,钛铁矿的钛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

钒矿资源总保有储量为2596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铜矿资源有910处,总保有储量为6243万吨,居世界第七位;

铅锌矿资源有700余处,保有铅储量3572万吨,锌储量9384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铝土矿资源有310处,总保有储量22.7亿吨,居世界第七位;

镍矿资源较少,共有产地近100处,总保有储量镍784万吨,居世界第九位;

钴矿资源有150处,总保有储量钴47万吨;

钨矿资源有252处,总保有储量钨252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锡矿资源有293处,总保有储量锡407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钼矿资源有222处,总保有储量钼84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汞矿资源有103处,总保有储量汞8.14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锑矿资源有111处,总保有储量锑27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铂族金属矿产资源有35处,总保有储量铂族金属310吨。

金矿资源有1265处,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七位;

银矿资源有569处,总保有储量银11.65万吨,居世界第六位;

锶矿资源有13处,总保有储量锶329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稀土资源有60余处,总保有储量约9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