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封大冶的自然资源
大自然的厚爱不仅给大冶留下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慷慨赐予了大冶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初步勘探,大冶镇境内蕴藏有14种矿产,其中煤炭储量3.2亿吨,铝矾土1.1亿吨,石灰石1.6亿吨,白矸石2.2亿吨,蓝矸石6500万吨,铁矿石、磷矿石及稀有金属镓等也有可观的储量。
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大冶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把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工矿企业作为全镇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突破。目前,先后已有24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标准。然而,依靠资源富起来的大冶人民也深知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把投资的目标转向资源深加工、高、精、尖等项目上去。目前,已逐步形成以煤炭、建材、耐材、冶金、机械、加工为龙头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乡镇工业体系,并相继形成了11个集体公司。其中,该镇的第二耐火材料总厂先后研制新产品20多项,其中4项填补国家空白。向阳实业总公司滚动发展,实施煤变电战略,新建坑口电厂一座,计划投资1亿元,即将投入运行。
2.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产丰富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色金属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由于江南山地丘陵在地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形成钨、锑、铜、铅、锌等有色金属。
江西大余的钨、湖南冷水江的锑,都是有名的矿藏。江西德兴、安徽铜陵和湖北大冶的铜,湖南水口山的铅锌也都是储量很大的矿区。黑色金属中有湖北大冶和安徽马鞍山与庐江的铁矿,它们分别为武汉和马鞍山的钢铁工业提供了原料,湖南湘潭的锰矿也很有名。
3. 大冶镇的矿产资源
据初步勘探,大冶镇境内蕴藏有14种矿产,其中煤炭储量3.2亿吨,铝矾土1.1亿吨,石灰石1.6亿吨,白矸石2.2亿吨,蓝矸石6500万吨,铁矿石、磷矿石及稀有金属镓等也有可观的储量。
4. 湖北省区域地质与矿产概况
湖北省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秦岭、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区域。
矿产
省境沉积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31种,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居全国首位;铁、铜、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亦很丰富。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除铁矿外,还伴生有铜、钴、金、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江汉平原一带已发现储油构造数十个。
5. 铜都的青铜之都——湖北大冶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湖北省黄石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大冶湖畔,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誉之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
大冶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青铜冶炼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和100多年的开放史,殷商时期就大兴炉冶,开创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是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公元967年,即北宋乾德五年,由“青山场院”升为县治,并取名为“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19世纪末,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大冶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大冶撤县建市,从此掀开了大冶发展的新篇章。
大冶矿产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大冶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极具开发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观的“大冶铜绿山 古矿冶遗址”,天下无双,举世瞩目。“三台”、“八景”,气象万千,秀色可餐。国家AAA级风景区小雷山、青龙山,被誉为黄石“九寨沟”的大泉沟,风景秀丽的大王山,碧波万倾的黄金湖,神圣的红三军团,“大冶兵暴”旧址,无一不令游人驻足留连。
6. 大冶镇的乡镇优势
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大冶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把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工矿企业作为大冶镇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突破。2008年,先后已有24个行政村达到了小康标准。然而,依靠资源富起来的大冶人民也深知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把投资的目标转向资源深加工、高、精、尖等项目上去。2008年,已逐步形成以煤炭、建材、耐材、冶金、机械、加工为龙头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乡镇工业体系,并相继形成了11个集体公司。其中,大冶镇的第二耐火材料总厂先后研制新产品20多项,其中4项填补国家空白。向阳实业总公司滚动发展,实施煤变电战略,新建坑口电厂一座,计划投资1亿元,即将投入运行。 “经济要发展,交通、通讯是先行”。2008年,党委、政府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投放巨额资金,先后建造了影剧院、俱乐部、溶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宏达宾馆、敬老疗养院、电视差转台、有线电视台等基础设施。开通了4500门程控电话,1200门移动电话,传真业务、无线寻呼也相继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境内大小铁路两条,与国铁接轨;四通八达的公路村村相连。镇政府94年又投资3160万元,用于境内的槐下公路扩宽工程,在登封修路只上创出了奇迹。95、96两年又修村级柏油公路30公里,投资2亿元的镇区建设,按照武汉设计院的设计,已进入实施阶段。
改革开放的春潮在大冶富饶美丽的沃土上浪激涛涌,勤劳勇敢的大冶人民正用智慧的双手编织着希望和未来。大冶,也终将成为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神州大地上的一面红旗。
7. 大冶的地理环境
大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全市动物有:野生动物19目32种100多科,常见的有野猪、野鸡、野兔、小麂、野鸭;珍稀动物有狼、穿山甲、猫头鹰等;家养动物有猪、牛、羊、狗、鸡、鸭、鹅、鸽等。
全市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属,38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罗汉松、金钱松、白玉兰、云锦杜鹃、野生兰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大冶矿产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已发现和探明的大小矿床273处,金属矿、非金属矿53种,是全国6大铜矿生产基地,10大铁矿生产基地和建材重点产地。其中:黄金、白银产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市境内已发现矿产65种,探明资源储量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储量7625万吨;金属矿产以铜铁金为主,其中,铜储量239万吨,铁36451万吨,金13.48万吨。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
8. 矿产为什么会富集只需回答以下例子。
金属矿产是在多种地质作用下,是成矿物质反复富集形成的
成矿作用在地质历史中分布十分不均一,整体上呈幕式分布,而且不同元素及其组合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大规模成矿作用(或者称大爆发成矿作用),是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于区域性地质构造单元内部分成矿元素大面积高强度富集成矿(毛景文等,1999)。作为中亚晚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的一部分,东天山华里西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拉张→俯冲→碰撞造山→后碰撞演化阶段,在每个阶段都伴随有一套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其金属元素的大规模堆积,形成了内生金属成矿作用高峰。在较短时间内,多种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叠置在一个地区,构成了一个大型内生金属矿产富集区。
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称为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按作用性质和能量来源的不同,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三大类,相应形成的矿床叫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
内生矿床(endogenic deposit)是指岩浆在冷凝的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如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矽卡岩矿床、热液矿床等。
外生矿床(exogenic deposit)主要是太阳能的影响,岩石圈上部、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在地表形成的矿床。如在各种外动力作用下,地表岩石或矿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其中有用物质在原地聚集成矿或者被介质搬运,然后在适当的环境中富集成矿,如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
变质矿床(metamorphic deposit)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矿床。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温度和压力的增高,使某些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甚至矿体的形状、产状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后使有用物质富集或进一步富集而形成各种矿床。变质矿床包括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和混合岩化矿床。
金属矿产的成因:
我们用的大多数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高。地壳的主要成分是硅、氧、铝。在原始炽热的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地球物质从混沌状态逐步发展成有序的层圈结构,即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异。以铁镍为主的金属集中在内部,构成地核,以硅铝为主的物质则形成地壳,地幔则是由铁镁硅酸盐类组成的。三者之间通过岩浆作用和板块运动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在地球的表面进行着水流的搬运、生物的改造、风力分选以及空气氧化等等自然过程的作用。具体地说,金属矿床的成因可以概括为岩浆分异、接触变质、海底喷流、热液、沉积和风化等六种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在岩浆上侵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岩浆内部发生分异作用,使岩浆中含量并不高的甚至非常稀少的有用金属高度富集,形成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矿种有铬、镍、铂、铜、铁、钒、钛等,一般与超基性、基性岩浆作用有关。我国的钒、铁、钛资源地攀枝花矿田的成因即为岩浆分异成因。特殊情况下,发生分异的岩浆喷出地表后可以直接形成矿床。
2、接触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围岩后,在其热量和岩浆流体的作用下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变质岩??矽卡岩(由钙、铁、镁、铝、硅酸盐、碳酸盐等矿物组成的一种变质岩石),同时还会出现矿化现象。形成的矿种包括:铁、铜、钨、锡、钼等。如我国大冶铁矿属此类成因。
3、 海底喷流:在洋中脊或热点地区,海水可以向下渗透与上升的岩浆相遇成为热水,因密度差异形成对流。当含金属的热水上升与海水混合时,物理化学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铜、锌、铅和银等金属的硫化物沉淀成矿。
4、 热液作用:地质流体在岩石地层内的运移过程中,溶解并携带了有用金属元素,当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即温度、压力、氧化还原电位等发生改变或与不同流体混合时,有用的金属化合物便会沉淀而形成矿石。该机制形成的矿种多,矿石类型和矿体形态多变,具体成因非常复杂,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5、沉积作用:暴露于地表的矿体或岩石经种种地质作用如机械的、化学的、生物的或生物化学的破碎、侵蚀、搬运和分异,在河流、沼泽、湖盆、海盆以及大洋盆地中沉积而形成的矿产资源。如金、铂、锡、锰、铁、铜、钒等矿种均可由沉积作用形成,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砂金。
6、 风化作用:暴露地表的岩石或矿体经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后会使有用物质富集形成矿床。风化作用包括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主要是通过重力、热作用、化学溶解沉淀等机制使原有岩石或矿体物质发生再次分异。形成的主要矿种有铝、铁、锰、镍、钴、稀土、金等,如我国广西平果铝土矿就是世界上常见的超大型风化成因的矿床。
9. 大冶以什么出名
大冶矿产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已发现和探明的大小矿床273出,金属矿、非金属矿53种是全国6大铜矿生产基地,10大铁矿生产基地和建材重点产地。黄金、白银产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10. 大冶为什么排湖北第一
因为大冶市是知名的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工业发达。而大冶市下辖镇也继承了这样的特征,陈贵镇被誉为是“荆楚矿业第一镇”。
陈贵镇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石灰石储量巨大,以铁矿石开采为龙头,集加工、精选、冶炼、铸造为一体。显而易见,陈贵镇的强,不体现在城镇规模或城镇商贸上,而是在矿业上。
大冶介绍
陈贵镇除了矿产这一标签外,它的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是省旅游名镇、省特色镇。主要有小雷山、大泉沟、天台山等旅游景区景点。小雷山是休闲旅游胜地,大泉沟是避暑胜地,被誉为大冶的九寨沟,而天台山则是佛教圣地。
今年的百强县主要研究分析三个指标,分别是经济体量、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等因素综合考虑。充分说明现在不唯GDP论,更看中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我国共有1800多个县级行政区,想入围百强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沿海及经济发达省会所占席位较多,中西部省份入围就更加困难。
湖北是中西部的代表省份之一,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经济规模,都居于前列。湖北入围全国百强县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