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填水资源公报
今年新的水资源公报要按照新的国标——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23598-2009——编制,里面有详细的说明和表格填法,一般来说就参照这个填制,当然,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各地的填制会有一些自己的改动,可以请教上级部门填制。
‘贰’ 水资源调查评价有哪些内容
可以写季节用水费用状况,和水污染的状况,再写结句。
‘叁’ 水资源公报中 行政区某年的水资源量是咋计算的它跟这年的用水量有关系吗会因用水量增大而减小吗
水资源是行政区域内河流、护坡、泉眼、在供地下水设施等等相关的年蓄(涌)水量的统计合计数,不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因素下,和用水量没有直接关系。
‘肆’ 水资源公报怎么计算水资源分区的年降雨量
水文同行吗?加个好友吧哈哈哈。我们这每年的水资源公报全是我写的。
一般来说不管是水资源分区,还是行政分区,年降雨量都不是计算得来,而是根据该区域内分布的降雨观测点收集的实际观测值进行计算,一般采用权重法或者干脆算数平均法。
‘伍’ 中国水周
来历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历年世界水资源日的主题
1994年:关心水资源人人有责(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女性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解决城市用水之急(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
1997年:世界上的水够用吗?(The World's Water: Is There Enough?)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与发展”
1998年:地下水-无形的资源(Groundwater -- the Invisible Resourc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999年: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
2000年: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1年:水与健康(Water and Health)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2年:水为发展服务(Water for Development)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未来之水(Water for the Future-旨在号召每个人都参与保持和提高淡水资源的数量和品
质,为后代提供更好的水资源环境)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4年:主题则是“水与灾难(Water and Disaster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人水和谐”
2005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2006年:“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水资源公报
水资源公报(water resources bulletin)是用来反映来水、蓄水、用水、水体污染情势及重要水事的综合性年度报告。公报所积累的基础资料,可供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等项工作参考应用。公报编制内容一般包括:综述、水资源量、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表水体水质、重要水事等。
由水利部组织编发的“中国水资源公报”已正式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陆’ 求2000-2009年北京水资源公报!!!!!!!急!!!!!!!!!
北京的水资源公报
2000-2009年
北京市水资源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形成,少量为上游入境水量。北京境内自西
向东有五大水系,分别是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
蓟运河水系。除北运河发源并贯穿北京全境外,其余各河系均发源于北京市境外。
五大水系中,除潮白河、永定河分别经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直接入海外,
拒马河、北运河都汇入海河,然后入海。纵贯北京西、南部的永定河,是北京最
大的过境河流。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全市有85 座水库,其中16 座为大中型水库。
蓄水量最大的五大水库分别是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白河堡水库、怀柔水库、海
子水库,他们为北京提供近90%左右的水源。
‘柒’ 大家有木有海南省2000~2012年水资源公报呢~~跪谢。
2000年海南省水资源公报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00年全省降水量2170毫米,即736.84亿立方米,相应频率16%,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多23.4%,比上年多18.6%。
各行政分区当年降水量的丰枯情况是:保亭、澄迈、琼海、屯昌、琼山、定安、临高、属丰水年,降水量比常年多3~5成;陵水、通什、乐东、白沙、海口、万宁、三亚、琼中、文昌属偏丰水年,降水量比常年多1~3成;儋州、昌江、东方属平水年。
南渡江流域片年降水量2280毫米,即331.12亿立方米,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29.7%,比上年多32.8%;万泉河流域片年降水量2522毫米,即256.78亿立方米,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25.5%,比上年多16.5%;昌化江流域片年降水量1611毫米,即148.43亿立方米,属偏丰水年,比常年多8.5%,比上年少1.8%。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各代表站汛期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94%。
(二)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全省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443.30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306毫米,比常年多44.0%,比上年多35.8%。
各行政分区当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比较,乐东、海口、万宁、三亚、文昌、琼中、琼海、保亭、临高、琼山、屯昌、澄迈、定安较常年多30.6~85.6%;白沙、儋州、通什较常年多6.7~29.2%;昌江、东方较常年少9.9~10.4%。
三大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情况是:南渡江流域片197.68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361毫米,比常年多63.3%,比上年多70.7%;万泉河流域片174.20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711毫米,比常年多42.3%,比上年多28.7%;昌化江流域片71.0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771毫米,比常年多10.9%,比上年少5.3%。
全省入海水量为396.74亿立方米。其中,南渡江流域片170.19亿立方米,万泉河流域片168.69亿立方米,昌化江流域片57.46亿立方米。
三大江河控制站控制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3.3%,实测年径流量199.47亿立方米,其中南渡江龙塘站91.65亿立方米、万泉河加积站73.56亿立方米、昌化江宝桥站34.26亿立方米;三大江河控制站天然年径流量227.15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51.2%;三大江河控制站连续最大4个月实测径流量分别占年径流量的68.5%、58.5%、55.1%。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源于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的动态水量。全省2000年地下水资源量99.18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32.31亿立方米,山丘区66.8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5.2%,比上年多21.0%。
三大流域片地下水资源量情况是:南渡江流域片50.26亿立方米,其中琼北台地32.31亿立方米;万泉河流域片30.39亿立方米;昌化江流域片18.53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全省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443.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9.1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84.3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58.14亿立方米,比常年多43.2%,比上年多35.7%。全省平均产水系数0.62,平均产水模数134.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三大流域片水资源总量情况是:南渡江流域片212.52亿立方米,万泉河流域片174.20亿立方米,昌化江流域片71.02亿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根据全省6座大型水库和67座中型水库统计,2000年末总蓄水量47.2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05亿立方米。
大型水库当年末总蓄水量35.8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79亿立方米,其中松涛水库增加4.00亿立方米,大广坝水库增加6.27亿立方米,牛路岭水库增加0.74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当年末总蓄水量11.4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6亿立方米。
按三大流域片进行统计:南渡江流域片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2座,当年末总蓄水量22.6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4.18亿立方米;万泉河流域片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3座,当年末总蓄水量16.7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8.06亿立方米;昌化江流域片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2座,当年末总蓄水量7.9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19亿立方米。
(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根据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及含水层岩性资料,对2000年琼北台地平原中1100平方公里区域(海口、琼山一带,包括澄迈县小部分,以下称海府平原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变幅和蓄水变量进行了分析。
海府平原区地下水均为矿化度小于2g/l的淡水。
比较当年末、上年末浅层地下水埋深情况:今年海府平原没有下降区;美安镇、石山镇至老城地区为上升区(地下水位上升超过0.5米),上升区面积5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5%,平均水位变幅3.28米,上升区地下水蓄量增加0.924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升降在0.5米以内的相对稳定区面积5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5%,平均水位变幅0.315米,相对稳定区地下水蓄量增加0.233亿立方米;当年末与上年末比较,海府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量共增加1.16亿立方米。
(三)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海口漏斗(第二层承压水漏斗) 2000年末面积为784平方公里,占海府平原区总面积的71.3%,漏斗面积比上年末增加16平方公里;海口漏斗中心位于海口市解放路至秀英间,其水位埋深19.59米,比上年末下降0.65米;漏斗中心水位比漏斗周边水位低24~30米;漏斗周边埋深15~90米左右,其中龙塘、石山、老城分别为15.39米、90.31米、18.23米。
三、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全省2000年总供水量44.6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0.65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1.1%,地下水源供水量3.95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9%。此外,海水利用量5.362亿立方米。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占71.5%,引水工程占21.1%,提水工程占7.4%。地下水源供水量中,浅层水占59.7%,深层水占40.3%。
三大流域片的供水量是:南渡江流域片23.7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占88.4%,地下水占11.6%;万泉河流域片11.20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占93.2%,地下水占6.8%;昌化江流域片9.7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占95.4%,地下水占4.6%。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全省2000年总用水量44.021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量35.43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0.5%,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0.66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9.7%;工业用水量3.70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4%,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2.894亿立方米,规模以下工业用水量0.814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4.87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1%,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2.196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2.680亿立方米。
按城乡进行划分:农村用水量38.93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8.4%;城镇用水量5.09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6%。
三大流域片的用水量是:南渡江流域片23.80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4.1%;万泉河流域片11.59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6.3%;昌化江流域片8.62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9.6%。
(三)重要城市城、近郊区供用水量
重要城市为海口市、三亚市。海口市统计范围为该市全部面积。
海口市地表水、地下水供水量合计2.032亿立方米,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量合计2.029亿立方米。
三亚市城、近郊区地表水、地下水供水量合计0.304亿立方米,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量合计0.303亿立方米。
(四)耗水量
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土壤吸收、蒸腾蒸发、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全省2000年总耗水量22.806亿立方米,耗水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简称耗水率,下同)为51.9%。其中,农业耗水量19.442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85.2%,工业耗水量0.778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3.4%,生活耗水量2.586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11.4%。
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因而耗水率存在差别:农田灌溉耗水率为53.0%,农村生活耗水率为80.0%,林牧渔耗水率为66.7%,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率为21.4%,规模以下工业和城镇生活耗水率均为20.0%。
三大流域片的耗水量情况是:南渡江流域片耗水量11.824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51.8%;万泉河流域片耗水量6.198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27.1%;昌化江流域片耗水量4.816亿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21.1%。由于各流域片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源条件、用水组成及管理水平有所不同,故其综合耗水率有所差异:南渡江流域片为49.5%,万泉河流域片为53.3%,昌化江流域片为55.7%。
四、水资源利用分析
全省2000年降水总量736.84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量443.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9.1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84.3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58.14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当年末总蓄水量47.27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05亿立方米。
全省总供水量44.6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0.654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3.958亿立方米。
全省总用水量44.02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35.43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3.70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4.876亿立方米。
全省总耗水量22.806亿立方米,耗水率51.7%。其中,农业耗水量19.442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0.778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2.586亿立方米。
根据来水、用水和社经指标统计资料,对全省2000年的主要用水指标进行分析计算。
全省2000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6021立方米,人均用水量580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系数0.096。
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845立方米;农业亩均用水量为:水田1003立方米,水浇地446立方米,林果灌溉150立方米,鱼塘补水710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不含水电)用水量为142立方米,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为150立方米,规模以下工业为130立方米,火电为54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310升/人·日,农村为129升/人·日(含牲畜用水)。
五、湖库水质调查评价
(一)废污水排放量
废污水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进行统计,全省2000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98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227亿吨,占排放总量的55.9%;生活污水1.755亿吨,占排放总量的44.1%。
海口市2000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37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56.7%,生活污水占43.3%。
三大流域片的废污水排放量情况是:南渡江流域片2.755亿吨,其中,工业废污水1.623亿吨,占55.9%,生活废污水1.132亿吨,占44.1%;万泉河流域片0.684亿吨,其中,工业废污水0.274亿吨,占40.1%,生活废污水0.410亿吨,占59.9%;昌化江流域片0.543亿吨,其中工业废污水0.330亿吨,占60.8%,生活废污水0.213亿吨,占39.2%。
(二)河流水质
根据2000年的水环境监测资料,对全省12条河流进行评价,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分全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进行分类评价,评价总河长1335公里。结果表明,全年期属Ⅰ类水的河长4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3.6%,属Ⅱ类水的河长1061公里,占评价总河长79.5%,属Ⅲ类水的河长15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11.7%,污染河长(指Ⅳ类、Ⅴ类和超Ⅴ类,下同)70公里,占评价总河长5.2%;枯水期属Ⅰ类水的河长4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3.6%,属Ⅱ类水的河长984公里,占评价总河长73.7%,Ⅲ类水河长23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17.8%,污染河长65公里,占评价总河长4.9%;丰水期属Ⅰ类水的河长4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3.6%,属Ⅱ类水的河长962公里,占评价总河长72.1%,Ⅲ类水河长28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21.4%,污染河长39公里,占评价总河长2.9%,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水质。
南渡江下游儒房至出海口河段、支流海甸溪、文昌河水闸河段、北门江侨植河段、三亚河妙林河段水质较差,评价期水质均超Ⅳ类,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总体来看,2000年度我省河流水质保持良好态势,较上年水质有所上升。
三大河流的水质状况是:
南渡江评价河长334公里,全年期属Ⅰ类水的河长4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14.4%,属Ⅱ类水的河长23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70.7%,Ⅲ类水河长3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10.8%,污染河长14公里,占评价总河长4.1%;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上升。
万泉河评价河长156公里,全年期属Ⅱ类水的河长15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100%,水质良好,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上升。
昌化江评价河长231公里,全年期属Ⅱ类水的河长200公里,占评价总河长86.6 %,Ⅲ类水河长16公里,占评价总河长6.9%,污染河长15公里,占评价总河长6.5%,与上年相比,水质基本持平。
(三)湖库水质
2000年度共收集了我省9座主要水库水质监测资料进行评价。松涛水库白沙库区、万宁水库、春江水库和高坡岭水库局部水体水质为Ⅲ类水标准外,其他水库水体水质均符合Ⅱ类水标准。除高坡岭水库为中富营养外,其他水库处于贫营养状况。海口市区的东、西湖污染严重,水质长期劣于Ⅴ类水,主要污染指标为:磷、氮营养盐和耗氧有机物。与去年相比,水质有所上升。
六、重要水事
2000年9、10月间,我省遭受第16号台风“悟空”和“2000.10”洪灾的袭击,损失惨重。
2000年9月9日11时30分,第16号台风“悟空”在我省陵水县黎安镇登陆,受台风影响,我省南半部陆地出现11~12级大风,其中陵水、三亚、保亭三个市县的风力达12级。通什、陵水、琼中、保亭、三亚、琼海、定安等市县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陵水河、南圣河水位猛涨,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工农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尤其是树木、橡胶、香蕉等农作物损失惨重。这次台风全省16个市县223个乡镇23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人,倒塌房屋0.3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3.861亿元。
10月14日,受南海热带低压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到大暴雨,东、北部地区降特大暴雨,日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海口、文昌、琼海、琼山、万宁、儋州、定安、屯昌8个市县。由于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覆盖面广,且降雨集中,受洪水影响,万泉河、南渡江的洪水位大大超过警戒水位。万泉河加积站洪峰水位10.4米,超警戒水位1.4米,洪峰流量为6900立米/秒;南渡江金江站洪峰水位29.6米, 超警戒水位2.1米,洪峰流量为5500立米/秒;三滩站洪峰水位31.49米,超警戒水位3.99米,洪峰流量4250立米/秒,达到70年一遇的洪水;定安站洪峰水位18.56米,洪峰流量为8750立米/秒,达到50年一遇的洪水,龙塘站洪峰水位15.98米,洪峰流量9300立米/秒,达到100年一遇的洪水,分别超过警戒水位3.56米和4.48米,是建国以来最高水位。全省有15个市县230个乡镇296.5万人受灾,有742个村庄21.6万人被洪水围困,因灾死亡10人,倒塌房屋4.0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9.144亿元。
今年台风洪涝灾害给我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据统计,全省19个市县301个乡镇447.1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46万间,因灾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58.18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40.417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6.700亿元,水利设施5.06亿元。
资料来源: 海南省水务厅水资源水土保持处(因字数有限,网络有,你自己看)
‘捌’ 急求2009年及2010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万分感谢!!!
公报太长了,写在这里太麻烦,而且可能超字数限制。
辽宁省水资源公报,由辽宁省水利厅公布,但目前在其官网上只能查到2011年、2012年的公报原文。
要想查询2009年和2010年的公报,只能去辽宁省政府的官网查询了。
2009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http://www.lninfo.gov.cn/kjzx/show.php?itemid=7177
而2010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找不到,无论是辽宁省政府官网,还是水利部官网,都查不到。
或者是当年没出报告?按理说这不太可能。
但是……。
‘玖’ 水资源公报中的"常年"指什么
水资源公报中的“常年”指正常年份的多年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