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宇宙的资源包括什么
扩展阅读
加盟成本价多少 2025-05-23 10:19:16
辣椒价格上涨了怎么办 2025-05-23 10:12:41
资源不足如何让下属干活 2025-05-23 10:03:07

宇宙的资源包括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20 03:16:54

⑴ 太空资源都有什么(一)

或许一说到资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水、石油、煤炭和各种矿物等,很少有人一下子会想到太空资源。事实上太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是因为科技所限,所以才未能大规模开发。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太空资源:

太空轨道资源

事实上,与海、空航线一样,太空中的卫星轨道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资源。

如在对地静止轨道上的卫星,可以更有利地为固定地区提供通信、气象、环境监测、发电和照明等各种服务。各种顺行和逆行轨道,可以满足对地球不同纬度地区进行观测和信息传递的要求。由多颗卫星组成的网络,则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服务。

地球资源探测

地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是关系到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

我们知道,地球资源分布在广阔的地球上,地球表面积达到5.1亿平方千米,绝大多数重要的矿藏还深埋在地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各种珍贵金属等。要开采需要的各种资源,除了木材等表面资源,都必须要靠地质人员跋山涉水,一点一点地勘探,需要通过地质分析和判断,然后再通过钻探来确定,其艰苦和缓慢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深海远洋、高山密林、沙漠深处等地区目前人类还无法涉足或还没有条件勘探,同时野外勘探还要受到黑夜和恶劣气候的影响。

另外,对地面上的资源管理也存在着麻烦。地面上有大量的农田、森林、河流、湖泊、海洋和已开采的矿业,这些资源都非常重要,然而要对所有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建立庞大的机构,耗资巨大,即使这样也会顾此失彼,既浪费金钱又收效甚微。然而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地球资源调查和管理,就可以省去麻烦,大大地提高效率。

当地面接到太空发回的图像后,研究人员便可以根据这个图像绘制地矿图。因为不同的地下矿藏,具有不同的地表特征,而且对地上植被的生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样可以准确地探测出地下矿藏的所在,甚至能准确地估出此矿藏的产物、类型和储量,为找矿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太空发回的图像,研究者们还可以绘制土地利用图和分布图。因为太空图像是利用光谱区分物体的,同一物体处于不同的状态下,其光谱特性也有区别。例如:农作物在健壮状态、生命力低下或有病虫害的状态下的光谱反应都是不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空中大面积地了解到农作物、牧草、森林的长势,监视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防治情况,还可以对大面积农作物进行估产和对森林进行估算贮藏量,其中对农作物的估产准确率可以达到97%以上。

另外,通过太空发回的图像还可以对城市进行规划;确定铁路线路和渠道、大桥的选址;了解河水水位变化,预报洪水;调查水利资源,寻找新水源,以指导、制定灌溉计划;对海洋进行综合考察,了解洋流和冰情、渔情;还可以绘制更加准确有用的海图和地图。

总之,太空图像可以让我们俯览地球,方便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有利于对将来做出规划与预测。当然,我们所说的太空图像和我们常见到的图像图片都不同。这些图像是航天器从高空用多光谱扫描仪、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微波辐射计等遥感设备,对地球表面依次扫描,遥感成像的。从太空中发回的图像必须由地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绘制出各种反映地球问题的图表。

太空轨道通信

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对世界认识的增强,人类互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想与更远的地方的人联系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整个地球面积广阔,生活在地球各地的人们的通信联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古代,人类发明了各种方法来互通信息,例如中国着名的长城烽火狼烟。如果有敌人来犯,白天就点燃狼烟,用事先约定好的信号使烟或长或短地发送出去,一个烽火台接一个烽火台,很快就可以把消息传递出去了。如果是晚上就点燃火,用火的一明一暗来传递消息。

烽火狼烟传递消息确实很快,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例如必须在有长城的地方使用,而且一般只能传递较短较单调的信息,否则就容易出错。这种办法在古代不失为聪明之举,但效率低又受各种因素制约,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越来越不符合人类的要求。直到1837年摩尔发明了电报以后,人类的信息传递方式才有了质的飞跃。这时,人们可以用无线电的方式快速传递信息了。但是因为电波受到高层建筑物和高山的阻隔,必须架设高高的发射塔,而且电波还受到地球球形曲面的影响,所以每隔约60千米还必须架设一个中转站。无线电通信必须通过许多条件的干扰才能实现遥远距离间的信息传递,耗资巨大且费时费力。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人通话了,但是,由于电话线越长对信号的削弱程度越厉害,所以长途电话很不清晰。

然而利用太空轨道通信就没有以上这些麻烦了。卫星是挂在空中的无线电中转站,它居高临下,不受建筑物和高山的阻隔,地球曲面对它的影响也小得多。因此,要实现全球通信所需要的卫星数量要比地面上需要的中转站的数量少得多。在地球赤道上空,离地球35786千米的卫星轨道相对地面是静止的,这条同步轨道就叫地球静止轨道。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等距离设置3颗卫星,就可以将地面上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地球除南北极少数地区以外的任意一个角落。

太空环境资源

太空特有的微重力、高辐射、高真空、高低温、无菌、高洁净的环境,是一种重要资源。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人类可以进行工业加工、生物试验、空间制药等。

太空工业加工

说到太空工业加工,我们就必须谈一谈太空最重要的特殊环境——微重力环境。

说起失重,人们并不陌生,大家或许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我们从高处落下时,人就暂时处于失重状态,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过山车了,它利用加速度下滑使人们产生失重状态,因为很大的加速度暂时平衡了地球的吸引力。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由于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人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地面上来。

而在太空中,无论是宇航员还是各种物体都处于长时间的失重状态下。太空中的失重与地面上的失重还不太一样。确切地说,当一个航天器沿着太空轨道运动时,环绕地球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重力达到平衡,因而出现了失重状态。

而实践证明,空间站等航天器在太空中并不能形成完全真正的零重力环境,实际上总有某种干扰因素存在。例如太阳光的压力、反作用力矩、稀薄气体阻力、地球磁场的作用力与重力梯度影响等会形成微小重力。还可能产生干扰的有航天器中人员的走动、机器运转时的振动、定向系统发动机的工作、零部件的更换、陨石的撞击等诸多因素。因此,航天器中很难达到完全的失重,确切地说,航天器是处于微重力环境下。

在太空中,所有物体处于微重力环境中,这种失重环境就成了一种资源,可以帮助人类做许多在地面上无法做到的事。

首先,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100%圆度的滚珠轴承。或许大家有些不解:地面上可以生产出来的东西,何苦跑到太空去生产?滚珠轴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零件,是许多机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它,很多大型精密仪器就无法运转。一些高精密度仪器,对滚珠轴承在制造工艺方面的要求非常之高,绝不是普通自行车轴承里用的滚珠可以相比的,这些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滚珠制作起来非常不易。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知道利用失重方法制造金属球。方法是从高塔上用筛子过滤熔融的金属液,让金属液滴在下落时的失重状态下冷却成型,使制成的金属球近似于理想的球体状态。

现代工业需要大量的轴承,其内装的滚珠在地面上生产,通常要经过锻造、轧机、冲模、切削和研磨等多道加工工序,一般难以保证有很高的质量,因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和寿命。

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就没有这些麻烦了。因为处于微重力状态下的熔化金属,其表面张力很大,但不产生地面上常见的自重变形,能自动地收缩成理想的球体。

如果需要空心球体,则在加压下把气体注入自由蒸发的液滴中,就像吹肥皂泡那样将其吹胀,等液体冷凝后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空心球体。空心球体比实心球体更加坚固耐用。经测试,带空心球体滚珠的轴承比实心球体滚珠轴承的寿命长4~7倍。

⑵ 宇宙资源主要指

你要是有时间可以看看刘慈欣写的三体

⑶ 太空有哪几种资源

太空现在资源分为五种:高度资源、太阳能资源、失重资源、高伪空资源、矿产资源

⑷ 太空有哪些资源

资源的含义非常广泛,宇宙中的万物、空间、时间,以及各种精神财富都是资源。撇开抽象的精神财富不说,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最主要形式是提取能量,维持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能量资源,一类来自太阳,主要是太阳电磁辐射的光能和热能;一类来自地球,主要是各种物质的热化学能、动能和势能,几十年前,又开始利用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能。除此之外,有些资源被用来制造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各种"硬件",如衣物、房屋、交通工具、玩具、各种机器和设备等。这些资源目前主要来自地球。 以这种观点资源,太空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仅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行星际空间,有真空资源、辐射资源、大温差资源,那里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也比在地球上高得多。利用航天器的飞行,还可派生出轨道资源和微重力资源等。

⑸ 宇宙中有什么资源可用

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人们利用宇宙空间这个特殊环境,通过人造卫星可从远距离观测地球,迅速、大量收集地球的各种信息。例如气象卫星拍摄的卫星云图能为我们更好地做出天气预报;又如,根据卫星照片发现哈萨克已干涸的库兰达里河河床下是一个大湖泊,在沙漠下发现几处淡水;再如卫星提供的国外小麦产量的准确预报,仅美国一年就获得两亿美元的好处;卫星还可以在人类还未发现时预报小麦锈病虫害,可及早防治。同时人类还在卫星上进行大量科学实验。1996年12月,俄美首次成功地在“和平号”轨道站培育并收获第一批太空小麦,从播种到成熟仅用97天,证明生物在太空是可以发育的。这对于人类在未来星际飞行中解决食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北京超市中还出售有太空育种的西红柿、辣椒,其个大且抗灾能力强。宇宙具有的失重、高真空、超净和极端温度等条件是生产某些特殊物品所必需的。1992年10月我国利用一颗返回式卫星做搭载培育生物实验,培育出防癌生物——石刁柏。再如,火箭所需耐磨的铅铝合金,在地球上制造时,铅总要沉到底部,冷却后得到的不是一种均匀的合金块,而像一块分层蛋糕,如果在宇宙中生产这种合金就方便多了。根据统计约有400种地面上无法制造的合金能在失重环境中制造。
http://www.sy11z.e.cn/home/student/yuzhou/yuzhoukaifa/1/yuzhouziyuan.htm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并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宇宙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空间资源。利用极其辽阔的宇宙空间,人造地球卫星可以从距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度观测地球,迅速、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可以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例如在生物卫星上研究失重对昆虫、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

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能源。但是,其绝大部分能源不能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科研课题(图“空间太阳能发电站设想”)。

矿产资源。科学家们对航天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标本进行了分析,发现月岩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元素和约60种矿藏,还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此外,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轨道上运行着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中不少小行星富含矿体。

宇宙开发活动,无论规模和技术,还是经济投入,都已不是一个国家所能独立完成的。因此,空间资源开发的一个趋向是日益走上国际合作的道路。

宇宙空间最丰富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太阳能,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就是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图中左上方的宽大物体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种装置一般是在N型硅单晶的小片上用扩散法渗进一薄层硼,以得到PN结,再加上电极而成。当太阳光直射到薄层面的电极上时,两极间就产生电动势。太阳能发电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光电转移,即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称为“光发电”;一种是聚集太阳能,产生高温,再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称为“热发电”。目前,“光发电”使用较广的装置是“太阳电池板”,这种“太阳电池板”已广泛的使用在人造卫星等空间物体上。

⑹ 太空资源有哪些

由于当代宇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发太空资源已经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幻想,而逐渐变为人类的现实。

“太空资源”是十分宝贵的。

微重力微重力资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新资源。由于重力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影响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这就使材料达不到理想要求。而在宇宙空间重力只是地球的百万分之一。在这种微重力的情况下,在宇宙空间,物质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从而制造出地球上不能合成的合金材料。

空间能源空间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在空间轨道上,没有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没有四季和昼夜的变化,也没有环境污染的影响,没有重力影响。所以太阳能装置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可以长期使用,同样的面积获得的能量要比地面上多好多倍。

高真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能在太空长时间飞行,都是由于有了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不然的话在大气层早就被烧毁了。在高度真空环境中,由于没有空气和灰尘,还可以进行高纯度、高质量的冶炼、焊接,分离出一些物质。

宇宙矿藏宇宙矿藏是极其丰富的。据初步查明,月球上有50多种矿物质,而且矿物质中所含的元素,如硅、铁、钴、钛、镍、镁等,正是地球上用量最大的矿物元素。

高远位置高远位置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为开发空间高远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目前全世界发射的几千颗人造卫星,其中有一多半是在利用空间高远位置这个优势工作的。

⑺ 太空资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太空资源泛指太空中客观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环境和物质。主要包括: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行星资源等等。

⑻ 太空资源有哪些

太空资源有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行星资源等。仅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类木行星和彗星上,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在行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有真空资源、辐射资源、大温差资源,那里的太阳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的多。

资源的含义非常广泛,宇宙中的万物、空间、时间,以及各种精神财富都是资源。撇开抽象的精神财富不说,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最主要形式是提取能量,维护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能量资源,一类来自太阳,主要是太阳电磁辐射的光能和热能,一类来自地球,主要是各种物质的热化学能、动能和势能,几十年前,又开始利用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能。

除此之外,有些资源被用来制造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各种硬件,如衣物、房屋、交通工具、玩具、各种机器和设备等。这些资源主要来自地球。

⑼ 宇宙中蕴藏的主要资源包括什么急!

maerdisi 你好!
已可触及的天上资源

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运行的小行星,是陨石的来源之一,它们数以万计,目前已经算出轨道并编了号的小行星已将近2000个。这些小行星,沿着很扁的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旋转,当它们闯入地球重力影响达到的范围时,就会被地球“俘虏”过来,坠落而成为陨石。
这些小行星中个子最大的直径有700千米,直径超过80千米的不过150个。在小行星表面,重力是很微弱的。我们知道从地球上逃逸出去,需要每秒11.2千米的速度;脱离小行星则只需每分钟有若干米的速度就行了。人们设想将来可以在小行星上采矿,并把它运回来;甚至还设想用火箭把整个小行星推移过来供我们应用。据计算,一个直径约为1.6千米的小行星,如其成分与铁质陨石相同,那么,它所含的铁将有330亿吨,够全世界消费60多年了。
离地球比小行星近的火星和月球上也有矿。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把肉眼能望见的月面上比较阴暗的部分,幻想为“蟾宫桂树”。其实这些是宽阔的低洼地区,科学家称它为“月海”。月海里并没有水,而是充满着熔岩凝结而成的玄武岩。从月球上采回来的样品证明,这些玄武岩含铁、特别是含钛很多,有的样品中二氧化钛的含量达到11.14%。在构成月球高地的岩石中,含铝较多,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有的达到35.49%,具有值得利用的条件。可以相信,含量更富更有价值的矿产还会被发现。
多年以来,火星以它的红色引人注目。曾经有人幻想这是红色植物所显示的。几十年前出版的一本科学幻想小说中,还曾设想“火星人”来到地球上,把这类红色植物也带来了,它们迅速繁殖,使昔日的葱茏苍翠很快变得鲜红似火。后来的观测,特别是前年在火星上着陆的探测器拍摄的照片证明,火星之所以看起来是红的,是因为火星表面大部分布满了橘红色的砾石沙土,甚至天空也弥漫着红色的尘埃。原来那里的岩石中含有很多的铁,在受到氧化后呈现出红颜色。火星上的铁无疑是很多的。
各种各样的矿产在其他天体上都会有的,只因不像铁那样普遍,要找到特别富集的矿产不那么容易罢了。在地球上找矿尚且要费许多时间,如此辽阔的宇宙,探测刚刚开始,就已经看到这样有希望的苗头,可以相信,在宇宙中不仅会有地球上存在的矿产,还会有许多地球上所没有或稀少的矿产。就现在我们已经得到的资料来看,像甲烷、氨、氢这些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在木星上就多得很。木星主要为液态的氢组成,还含有不少氨、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整个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17.8倍。你想想这有多少资源!
我们的近邻金星,因被特别浓密的大气裹住,过去长期对它的面目认识不清。现在,宇宙飞船穿越了金星的大气,使我们了解到它也有一个岩石构成的荒凉的表面,这些岩石里也应该是有矿产存在的。至于金星的大气,百分之九十几是二氧化碳,这也是有用的东西。在地球上,南斯拉夫不久前发现了一个二氧化碳气田,成为罕见的矿藏,人们正在那里兴建制造干冰的工厂。在金星上到处都有浓密的二氧化碳,就不足为奇了。金星的大气中还有一层由硫酸细滴形成的雾。硫酸是很有用的东西,在那里天然地生成了。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在那些更遥远的星星上,还会有些什么呢?
开发天上的资源,似乎是不可设想的神话,但这正在成为可以触及的现实。有人正在拟议如何在月球上采矿,如何利用小行星的问题也在讨论了。

天上人间

从其他天体上采矿,把它运回地球,要克服大气的阻力,很费周折。从经济上来看,如此遥远地运来原料,未必合算。那么有什么必要去探讨开发天上的资源呢?
我们可以就在天上采矿,就在天上冶炼,在天上建立工厂,造出成品再送回地球。这样,我们可以使地面上许多工厂停止冒烟,停止排出污水、废物,环境大大得到改善。在天上还可以利用那里重力等于零,绝对真空,容易得到几千度的高温及近于绝对零度的低温,以及有许多太阳辐射出来的带电粒子在那里活动等特殊条件,制造出许多地面上所不能造出来的产品,例如高纯度的光通信纤维、高质量的半导体单晶、高激光效率的玻璃、特殊的合金等等。这些设想是有根据的,部分已经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天空实验室中造成,像在这种实验室里制出的一种锑化铟单晶,用于计算机,可使其尺寸减小9/10。在天上建立工厂是大有希望的事业。
在天上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动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是来自太阳的能。近年来,人类每年从地下采出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计算起来相当八九十亿吨优质煤。这个数字称得上巨大了,然而同每年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比起来,只有它的万分之一还不到,而这部分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不过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在地面上利用太阳能,受到大气的阻挡和季节、昼夜变化的影响。如果在大气层之上利用太阳能,效率就高得多了,可以直接用它的热,也可以将它来发电,还可以用它来分解水,得到氢和氧作为可以携带的燃料,这些办法都已经在试验。
有了原料,又有了充足的能源,我们不仅可以在天上造出需要的产品,还确实可以在天上创造出一个适于人类居住的人间世界。以此为据点,我们可向更遥远的太阳系以外的星系发展。这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有的科学家预计,在下一个世纪内就将部分实现。

开发宇宙资源中国任重道远

无限的宇宙空间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与宇宙空间相比,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开发宇宙空间资源为人类服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我们目前指的宇宙空间资源主要是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矿物资源。(1)轨道资源 主要为信息领域服务。卫星环绕地球按天体力学规律沿着特定轨道运动,它在轨道上飞行,位置高,飞行快,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覆盖地球表面,从而达到通信、遥感、定位等目的。所以各种卫星轨道本身就是重要的宝贵资源。(2)环境资源 卫星在宇宙太空飞行,它的周围环境是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以及丰富的太阳能等,这种特殊的环境本身就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利用微重力环境可以制造出地面无法做到的材料和生物制品,而在空间粒子辐照环境中农业育种引起变异,带回地面繁殖后代,出现产量翻一番的奇异现象。(3)矿物资源 月球及太阳系各行星上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各种矿物资源。月球岩土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化学元素和约60种矿藏,其中包括地球上极为缺乏的同位素He-3,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

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资源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空间技术包括航天运载技术、航天器技术、航天器测控技术和航天应用技术等。

空间技术属于高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是多门学科技术最新成就的集成。空间活动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事业。由于空间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科学和政治意义,许多国家都将发展空间技术列为本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全世界至今共发射了各类航天器5000多个,正在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约600多个。中国从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至今共成功发射卫星、飞船约50颗,现在运行工作的卫星近10颗,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卫星,这些卫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闵桂荣,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3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设计师、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负责完成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⑽ 太空中的资源有多少

太空资源泛指太空中客观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环境和物质。主要包括: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行星资源等。 太空上可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丰富得多。仅从太阳系范围来说,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类木行星和彗星上,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在行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有真空资源、辐射资源、大温差资源,那里的太阳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得多。目前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高真空和高洁净是外层空间的显着特征,是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发展航天技术、生产电子产品和高级药品的理想环境,尤其它是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先决条件。高真空、超洁净环境资源取得了相当大的实际效果,但微重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还处于试验、研究和创造条件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