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贵州黔西南的详况
位于中国贵州西南部,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云南省。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253.34万,少数民族101.83万。有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民族。1982年撤兴义地区,设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处贵州高原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4.0~19.0℃,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北盘江、马别河纵贯州境。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为贵州主要林区之一。矿产资源有煤、金、锑、铝、铁、汞、磷、冰洲石、大理石、石膏、火硝、水晶、石英砂等几十种。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水稻、玉米、油菜籽、豆类、棉花、甘蔗、油桐、烟草、茶叶、柑橘等。有采矿、制糖、建材、陶瓷等工业。滇黔公路过境。有花江铁索桥、石膏品洞、三家寨清真寺、中正公园、普安三胜景、铜鼓山文化遗址、白沙古群道遗址、飞水岩五叠瀑布、招堤风景、笃山乡暗河溶洞群等名胜古迹。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建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全州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共130个乡镇(含4个街道办事处)、2122个村。州内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2006年末人口3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基础设施编辑本段 黔西南州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历史以来就是三省通衢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州府所在地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黔西南州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南昆铁路和324、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关兴公路横贯州境,兴义机场、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自然资源编辑本段 黔西南州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全州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红水河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建成的天生桥一、二级电站、鲁布格电站、平班电站和正在建设的光照、董箐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00多万千瓦,每年向广东送电120多亿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通道和枢纽;已探明矿产40多种,其中煤炭、黄金最具开发价值,煤炭远景储量196亿吨以上,是贵州省重要的煤化工、重化工基地;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全州县县有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黔西南州有神奇的旅游资源。黔西南州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是中国西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有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国家级森林公园仙鹤坪,国家级水利风景旅游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黔西南州有众多的生物资源。境内树种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19万亩,森林覆盖率40.44%。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桫椤、贵州苏铁等20余种。药用植物有天麻、杜仲、三七等1000种以上,是贵州重要的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黔西南州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贵州龙”化石群、“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何应钦先生故居等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编辑本段 黔西南州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西南州有优美的人居环境。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在香港举办的“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中位居第15位,是中国最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胜地之一。
黔西南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8%;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2.1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为“十五”计划的176.0%。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14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粮食总产量106.2万吨。
行政区划编辑本段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7个县、1个开发区。即兴义、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
黔西南州 面积16805平方千米,人口303万人(2004年)。
兴义市 面积291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562400。市人民政府驻黄草坝街道。
兴仁县 面积178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562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普安县 面积142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561500。县人民政府驻盘水镇。
晴隆县 面积132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561400。县人民政府驻莲城镇。
贞丰县 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562200。县人民政府驻珉谷镇。
望谟县 面积300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52300。县人民政府驻复兴镇。
册亨县 面积259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552200。县人民政府驻者楼镇。
安龙县 面积2238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552400。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
顶效开发区所在地为兴义市顶效镇,受兴义市委托,顶效开发区工委管委代管顶效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 1950年设兴仁专区,专署驻兴仁县。辖兴仁、晴隆(驻莲城镇)、关岭(驻关索岭)、贞丰、望谟(驻复兴镇)、册亨(驻者楼镇)、安龙、兴义(驻黄草坝)、盘县(驻普安)、普安(驻盘水镇)等10县。
1952年兴仁专署迁驻兴义县,改称兴义专区。辖10县。
1956年原属安顺专区的郎岱县划归兴义专区。后撤销兴义专区,将关岭、晴隆、兴仁、兴义、普安、盘县、郎岱7县划归安顺专区;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65年复设兴义专区,专署驻兴义县。将安顺专区所属兴义、兴仁、盘县、普安(驻盘水镇)、晴隆(驻莲城镇)5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入兴义专区。同年11月设盘县特区。兴义专区辖9县、1特区。
1966年2月1日望谟县改设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驻复兴镇);册亨县改设册亨布依族自治县(驻者楼镇);同年2月3日贞丰县改设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月7日安龙县改设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兴义专区辖5县、4自治县、1特区。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将盘县并入盘县特区,划归六盘水地区。兴义地区辖4县、4自治县。 (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着》)
1981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兴义地区,设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原兴义地区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县。撤销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恢复贞丰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恢复望谟县。撤销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恢复册亨县。撤销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恢复安龙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正式成立。
1987年,撤销兴义县,设立兴义市(县级)。以原兴义县的行政区域为兴义市的行政区域。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黔西南布依苗自治州总人口2864920人。其中:兴义市 719605人、兴仁县 425091人、普安县 259881人、晴隆县 258031人、贞丰县 314785人、望谟县 273113人、册亨县 215030人、安龙县 399384人。
2003年,黔西南州共有129个乡、镇(80个镇、49个乡),110个居委会、2081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305.94万人。
2004年,黔西南州共有4个街道、76个镇、46个乡、3个民族乡。
‘贰’ 贵州省兴义有金矿吗
兴义有金矿的。。在好几个县市都有分布。。兴义所在的黔西南州号称是金州。
‘叁’ 贵州气候,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矿产资源大省。贵州省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
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2.27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
2、水资源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
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3、土地资源
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
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4、生物资源
贵州省有维管束植物9982种(包括亚种、变种,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种,绿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环境的2000多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银杉、珙桐、贵州苏铁等16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053种,其中兽类141种,鸟类509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74种,鱼类225种。
(3)贵州兴义有哪些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肆’ 兴仁有哪些煤矿
兴仁的煤炭主要分布在,
潘家庄镇王家寨村,主要有:振兴煤矿(国营) 兴隆煤矿 王家寨煤矿 浙江煤矿 富达煤矿
兴仁县简介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地形西高东低,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兴仁县辖16个乡镇、286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布依、苗、回、彝、黎族、仡佬等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3%, 辖4个街道办事处(东湖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真武山街道办事处)8镇(屯脚镇、巴铃镇、回龙镇、雨樟镇、潘家庄镇、下山镇、新龙场镇、百德镇)6乡(李关乡、民建乡、鲁础营乡、大山乡、田湾乡、新马场乡)134个行政村、9个社区、19个居委会。2014年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财政收入均居全州第二。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31经济强县之列。
‘伍’ 黔西南州兴义市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黔西南州兴义市有18个乡镇,其中有13个镇,5个乡。
13个镇分别为:威舍镇(威舍开发区)、乌沙镇、敬南镇、南盘江镇、鲁布格镇、清水河镇(清水河开发区)、马岭镇、泥凼镇、白碗窑镇、七舍镇、仓更镇、捧乍镇、三江口镇;
5个乡分别为:则戎乡、雄武乡、洛万乡、沧江乡、猪场坪乡。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州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贵州省四大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
兴义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国土面积2915方公里,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5)贵州兴义有哪些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的建制沿革
1949年12月,兴义解放。
1950年,将民国时期所设保甲改为行政村组,全县划分为7个区,30乡镇、250村。 1951年11月,兴仁专区党、政、军机关迁兴义。辖10县。
1952年12月,设兴义专区(兴仁专区改兴义专区,兴义县隶兴义专区)。
1956年。将盘县所属阿衣乡大部分划归兴义县,原属安顺专区的郎岱县划归兴义专区。同年7月,撤销兴义专区,兴义县隶属安顺专区。
1965年,复设兴义专区,专署驻兴义县。将安顺专区所属兴义县、兴仁县、盘县、普安(驻盘水镇)、晴隆(驻莲城镇)5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入兴义专区。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
1981年9月21日,撤销兴义地区,于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原兴义地区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县。
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兴义撤县建市。
1988年3月1日,正式成立兴义市。
‘陆’ 兴义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地方特产、资源、人文文化、民族风情
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南宁、昆明、贵阳经济圈的中心,闪耀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兴义市。素有“黔桂锁钥”之称的兴义市是贵州省四大主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及教育中心,也是正在快速崛起的我国西南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位居贵州领先水平,西部前列,
贵州省唯一一座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1],唯一一座入选“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的城市,历史上是三省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之地
兴义城市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一座花园城市。因其境内山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被称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兴义正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圣地。
兴义市近年来发展速度极为迅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兴义速度”,随着旅发大会在兴义召开,兴义的发展提速,城市建设水平至少提速了十年,随着兴义市三环路、兴义体育中心(投资120亿元建设的特大城市综合体)、兴义商城(投资30亿元建设的城市顶级商圈)等的建设,兴义市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市区面积迅速扩大,为建设滇、黔、桂结合部100万人口城中心大城市打好了基础。全市总面积291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0余平方公里,发展潜力巨大,在众多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兴义正努力朝着100万人口特大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迈进,把自己打造成为这一经济圈的中心。
全市总人口81.3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45万,城市化率43%。
兴义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人杰地灵,区位优势独特。这里是何应钦先生、王伯群先生、王电轮将军的故乡,晚清重臣张之洞也在兴义府出生、长大。勤劳勇敢的兴义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五十年的艰辛努力,已将兴义建设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这里有淳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热情好客的各族儿女,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这里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中药材和经济林木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这里有蓄水量达102亿立方米、水面达816平方公里的万峰湖,是一块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这里交通便捷,南昆铁路横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系统;这里通讯设施完善,南昆光缆、贵兴光缆为该市的通讯提供了载体,足不出户,即可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沟通联系等等。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全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1℃,1月份平均气温4.5℃,7月份平均气26.8℃,年均降水量1531.6mm,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终年温暖湿润,无霜期达300天左右
‘柒’ 贵州省兴义市兴仁县有哪些乡镇
截止至2019,兴义市下辖5乡,17镇。具体如下:
顶效镇、乌沙镇、威舍镇、郑屯镇、清水河镇、七舍镇、马岭镇、泥凼镇、南盘江镇、万屯镇、白碗窑镇、三江口镇、鲁布格镇、仓更镇、鲁屯镇、敬南镇、捧乍镇;
则戎乡、雄武乡、沧江乡、洛万乡、猪场坪乡。
一、顶效镇
顶效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北部,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70—1480米,属岩溶丘陵盆坝地形。
兴义市顶效镇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324国道(G342,福州-昆明干线公路)、309省道(S309,麻江-兴义)、关兴公路(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汕昆高速公路(G78)在境内通车,距兴义万峰林国际机场16公里,是南昆铁路产业带的经济重镇。
二、威舍镇
威舍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北部,处于海拔1300-1700米之间,境内有丰富的水资源,此外还蕴藏有煤、铁等矿产资源。兴义市威舍镇境内设有南昆铁路最大编组站,212省道穿境而过,兴威公路可直达兴义市中心。
三、清水河镇
清水河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北部,现为贵州省重点开发地区之一。2015年,兴清快速通道顺利通车,从兴义清水河产业园区、兴义清水河经济开发区到兴义市中心只要约20分钟的车程。
四、则戎乡
则戎乡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区,70年代中期被誉为“贵州砂石峪”。2015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万峰林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各项政策。
兴义万峰林现代服务业集聚规划范围拟包括丰都街道全部行政区域、兴巴公路以东的万峰林街道部分区域、则戎乡安章坝子和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三大景区。
五、雄武乡
雄武乡位于兴义市西南面,东面为兴义市七舍镇,南面为兴义市重镇捧乍和七舍镇,西南角抵鲁布格镇,西与云南省罗平县的钟山乡隔省际界河黄泥河相望,北与兴义市的白碗窑镇和云南罗平县钟山乡接壤。是兴义市矿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各种矿企十余家。
‘捌’ 围绕贵州气候,地理,矿石,文化,资源写一篇论文
网络
地理环境
编辑
地形
贵州省地形图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5]
气候
贵州兴义万峰林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5]
水文
河谷 (16张)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1%,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百分之35.0,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6]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
贵州喀斯特地貌 (11张)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着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贵州省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2.27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6]
贵州以“西南煤海”着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28亿吨,居全中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能源
兴义万峰湖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
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土地
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生物
贵州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豹、白颧、黑鹤、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头鹤、蟒等14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
黔金丝猴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50%,活立木总蓄积量达2.1亿立方米;有70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二级保护植物2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三级保护植物39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9.2%。全省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有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枞、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
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5]
2014年,全省共有林业系统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