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在地球这个大家园上,生活了许许多多的生物,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还有其他对大自然做出杰出贡献的生物。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如果需要维持生命体征,就需要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和水份。其中水份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人类可以在十几天的时间中,不去吃饭,但是绝不可能不喝水,这足以说明水资源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并且人类是一个十分娇贵的生物,对于水资源的要去十分的高,必须饮用干净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分布大概就是水资源总量占了地球资源的80%,但是淡水资源只占了水资源总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了淡水资源的总量的30.4%。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
2.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状况
就上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一般热带雨林地区水资源丰富,热带沙漠地区水资源不足,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地区水资源不足
3.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怎样的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000万立方公里,而这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地球上的水,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养万物,补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还会渗入地下,汇入地下蓄水层。极深的地下水不能补充,也不能开采,被称为原生水,因而不能再生。正因为水资源的这种流动性质,因而形成陆地的水涝或干旱,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人口共占世界总人口的40%的80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在近东和中东)却严重缺水,另26个国家(共有2.3亿人口)的水资源也很少。我们称这些国家为缺水国家。国际上对缺水国家的标准是依据瑞典水文学家马林、法尔肯马克所下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淡水供应量在每人每年1700吨以下,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定期或经常处于少水的状况;如果每人每年水供应量在1000吨以下,那就会感到水紧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应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国家有15个。在这些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况位居缺水国家之首。除马耳他外,最缺水的国家还有卡塔尔(年人均占有91立方米)、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亚(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新加坡(180立方米)、巴巴多斯(192立方米)、沙特阿拉伯(249立方米)、约旦(318立方米)、也门(346立方米)、阿尔及利亚(527立方米)、布隆迪(594立方米)、佛得角(777立方米)、阿曼(874立方米)、阿联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预计到21世纪中,这些国家的水将比石油还贵,如马耳他年人均将为68立方米。
----------------------------------------------------------------------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体类别 体积(万立方公里) 占总量%
海洋 132000 9702
河流 0.125 0.0001
淡水河泊 12.5 0.009
咸湖与内海 10.4 0.008
土壤水 6.7 0.005
浅层地下水 4.17 0.31
深层地下水 4.17 0.31
冰冠与冰川 2920 2.15
大气水 1.3 0.001
生物体内水 0.6 0.0005
总量约 136000 100
水资源情况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且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淡水平线、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左右。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约8700亿立方米。水资源人约27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居世界第88位。我国的淡水占全球的8%,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是的30%。 我国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合理,如占国土面积过半,占全国耕地面积64%的长江以北只占全国18%的水资源,尤其是华北,人均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
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136亿亿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132.2亿亿吨。由于盐份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作为水源来利用。地球上水量的分布大致是:海洋占97.2%,极地冰山占2.15%,地下水占0.632%,湖泊与河流占0.017%,云中水蒸气占0.001%。
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蒸发,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形成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凝结后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约为3.8亿亿吨,是地球总水量的2.8%。然而,如此有限的淡水量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几种形式存在于陆地的冰川、地下水、地表水和水蒸汽中,其比例分布是:
极地冰川占有地球淡水总量的75%,而这些淡水资源几乎无法利用;
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
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
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如果将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铺盖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2700米的水圈。
4.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体类别 体积(万立方公里) 占总量%
海洋 132000 9702
河流 0.125 0.0001
淡水河泊 12.5 0.009
咸湖与内海 10.4 0.008
土壤水 6.7 0.005
浅层地下水 4.17 0.31
深层地下水 4.17 0.31
冰冠与冰川 2920 2.15
大气水 1.3 0.001
生物体内水 0.6 0.0005
总量约 136000 100
水资源情况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且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的冰雪中。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淡水平线、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左右。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约8700亿立方米。水资源人约27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居世界第88位。我国的淡水占全球的8%,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是的30%。 我国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合理,如占国土面积过半,占全国耕地面积64%的长江以北只占全国18%的水资源,尤其是华北,人均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
长话短说 简短总结
在地球为人类提供的“大水缸”里,可以饮用的水实际上只有一汤匙。地球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 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即使如此,总体而言,世界上是不缺水的。但是,世界上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 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人类使用水资源的方式以及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形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
5. 地球水资源的分布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是一个关于地球上水源的分布情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固体冰川约占淡水总储量的68.69%。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人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还难以利用。液体形式的淡水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小。
6. 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怎样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2004年我国供用耗排水量
供水量:2004年全国总供水量5548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1.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5%,其他水源供水量占0.3%。北方六区供水量245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供水量的44.3%;南方四区供水量309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供水量的55.7%。南方各省级行政区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大多占总供水量的90%以上;北方各省级行政区地下水源供水占有较大比例,其中河北、北京、山西、河南、山东、辽宁和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在4504亿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占33.0%,引水工程占37.7%,提水工程占26.9%,水资源一级区间调水占2.4%。在108亿立方米调水量中,海河区引黄河水42亿立方米,淮河区从长江和黄河共引水60亿立方米,长江区从钱塘江和淮河共引水5亿立方米。
另外,全国有8个省(直辖市)直接利用海水共计234亿立方米,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其中广东和浙江两省利用海水最多,分别为105亿和64亿立方米。
用水量: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5%。按生活(单指居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划分,生活用水占8.0%,生产用水占90.5%,生态用水占1.5%。与2003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2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增加15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52亿立方米(其中火电用水增加4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2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略有增加。
按东、中、西部地区统计,用水量分别为2145、1595、1808亿立方米,相应占全国总用水量的38.7%、28.7%、32.6%。由东往西,生活和工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小,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增大。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有江苏、新疆、广东3个省(自治区),用水量介于200~400亿立方米的有7个省(自治区),用水量介于100~200亿立方米的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量少于100亿立方米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有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海南、甘肃、河北7个省(自治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30%以上的有上海、重庆、江苏、湖北、广东、福建、安徽7个省(直辖市);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20%以上的有北京、重庆、天津3个直辖市。
用水消耗量:2004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00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耗水占77.0%,工业耗水占9.3%,生活耗水占12.1%,生态耗水占1.6%。全国综合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54%,干旱地区耗水率普遍大于湿润地区。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田灌溉为64%,工业为23%,城镇生活为30%。
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量是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2004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93亿吨,其中工业污水占2/3,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1/3。
(摘自《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7.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什么地方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洋。
地球上的淡水绝大部分(87%)分布在两极及高山的冰层和冰川中,难以利用。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8. 地球上水资源现状情况如何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有1?386×109立方千米。如果全部平铺在地球表面上,可以达到3,000m的水层厚度。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都被水覆盖着。
储水量虽然如此丰富,但海水就占了整个储水量的96?5%,淡水量的全部总和只不过占总储水量的2?53%。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可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所以淡水储量并不等于水资源量。实际上能供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使用的淡水资源还不到淡水储量的万分之一。水资源总量的统计和计算比较复杂。水资源中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的特征的是河流的年径流量,它不仅包含降雨时产生的地表水,而且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所以,常用年径流量来比较各国的水资源。全球年径流量约为47×1012km3/y(万亿立方米每年)。
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全球人口增长迅猛。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迅猛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大量侵蚀原本已经稀缺的可消费水资源。有报告显示,全球每日约有200吨垃圾倒入河流和湖泊。每升废水能够污染8升淡水。这些污水流经的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缺失的危机:全世界有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相关的疾病。在过去的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水资源危机正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