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苹果充电器印度制造和中国制造哪个好
充电器都差桐桐不多,其实都是中国人做的,只是在印度生产而已。
应该都是原装正品,苹果手机由富士康代工,富士康在中国、印度都有工厂。
这个的话如果你不懂这个是正版还是次版的话,你可以直接把充电器寄到苹果厂家里面。或者咨询一下苹果厂家的人工。他们会帮你解答,而且还会帮你详细的说明正版充电器的。特点,还有就是性能,如果你还是不懂的话,直接寄到苹果厂家,叫誉庆他们庆轮握帮你辨认一下就可以了。
㈡ 中国和印度哪国生产的丝绸最好
印度,因为做氏掘的不管好坏外国人不会在商品上留下生产国家,一般指核旦写有Mede in China的质量都不唯扰咋滴
㈢ 中国和印度,谁的基础工业实力较强
当然是中国强
中国已经占据了世界产业链的下端,正在向中端延伸,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仅有的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两个国家之一
在基础工业方面,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基本依赖进口
中国的粗钢、型钢、水泥、电力等数字都甩印度人几十条长安街那么宽的大街,大家没有可比性
粮食总产量(亿吨)
时间 中国 增长 印度 增长
2008 5.29 73% 2.17
人均粮食产量(单位:公斤)
时间 中国 增长 印度 增长
2008 398 25.7% 186.1
印度的粮食数据很难收集,印度这方面很差,我也懒得再找。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无论是粮食谨蠢蚂总产量还是人均,印度难以望中国项背。
如果按照印度的粮食消费标准,中国还可以养活13亿人,当然那时可能一年就会饿死几亿人吧?
钢铁产量(单位:万吨)
时间 中国 增长 印度 增长
2008 50049 1475% 5308(07) 433%
钢铁是最基本的工业产品,也是最基本的工业原材料。可以体现基本的工业水平。解放前印度的钢铁产量就高于中国,但是后来的增长根本不能和中国相比。这说明印度工业发展速档稿度远较中国低。
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时间 中国 增长 印度 增长
2008 34958 1262% 8343 726%
中国和印度在建国初期发电量相差不大,但在后来发展速度相差就太大了。
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的速度远比印度快,无论是30年前,还是现在。
大祥埋概就列这些吧。这些数据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
㈣ 中国农业与印度农业相比,哪个更发达
印度耕地数量比中国多,日照和雨水比中国充沛。印度水稻一年三熟,其农作物亦盛产。这个国家发展农业的各项自然条件,都比中国优越。然而,印度农业远不能和中国相比。
中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比印度高出将近50%,水果产量也是其产量三倍。从绝对农业人口数量看,印度超过中国,不过在主要农产品指标看,印度都不如中国。印度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西北边境的旁遮普邦,不过其平均产量,只能和中国普通农业省的平均水平相当。
印度有传统优势的领域,比如棉花,堪称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农业产出,其生产能力也不如中国。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直到2015年以后,中国国内储棉过量,主动大量削减棉产量,头号棉花生产国的座椅,才由印度人来坐。至于茶叶生产,就更不用说了。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大国。
印度人口和中国相当,农业人口比中国多,农业自然条件比中国好。为什么印度农业不如中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水利能力不如中国。印度农业水热条件优越,不过真正要组织生产,却需要复杂的灌溉系统。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需要蓄水和引水工程。传统印度是一个分裂松散的国家,缺乏治水传统——这说明传统印度的农业水平低。一直到英国人治理印度,才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并在近代超过中国。中国人有兴修水利的传统,一旦国家安定,往往就要治水,大兴灌溉,农业生产的基础能力一直很强,超过印度的底子很厚。
第二,印度工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水平之高低,由工业水平决定。工业水平高,使用化肥和机械化的能力高,对人力依赖就低。数衡工业和服务业是农业生产的延长链条,这链条越长,延长得越远,其创造的生产力再反哺农业,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率。
中国是制造强国,还是信息化大国,这对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很有力。单单一项农药化肥,就依赖于工业系统,并对农业有相当大的拉动作用。反观印度,农业基本停留在人力时代。印度牛很尊贵,疏于参加农业生产(当然也不是全部),这也极大抑制印度农业发展。印度农业化肥的使用,也远不如中国。要记住,使用化肥农药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它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最大功臣。
第三,印度市场化水平比中国低。所谓市场化,指农业人口饥喊的自由迁徙,转农为工;资本可以进入农业领域;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即各个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中国农业在这些方面虽有不足,但也做得不错。单单一项农业人口转移,就解放大量人力资源,这为农业生率提高引入其他要素,创烂毕野造了极好条件。中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不是说中国人养不活自己,而是希望引入国外更便宜的粮食,从而优化国内粮食生产结构。落后体系不被淘汰,农业就难发展。
相比起来,印度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就低得多。印度特色的种姓制度,限制了农业人口自由迁徙——虽说这种限制越来越少,但在传统印度农村,传统的限制仍不可忽视。印度政府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既给予补贴,也对农产品进口有较多限制。印度社会有强大的农会势力,这是中国所没有的。
印度经济比中国落后,原因是印度长期施行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其改革开放的施行要到1992年以后才开始,且阻力比中国大。印度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其实不如中国,这是他们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
㈤ 中国,印度,土耳其,印度制造,哪个质量最好
个人感觉中国制造最好:1.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2.人才众多及经济力量雄厚
㈥ 印度和中国谁的煤炭品质好
各有各国的特点 中国的煤炭品质固然不错,印度也有高品质的煤炭。按所用途择优而用,应该互补长短。
㈦ 和我国相比,印度主流车型的产品力有多低从汽车看印度(下)
在“MJ车谈”的上一篇文章中(印度汽车产业,落后中国20年?),我们从整体规模、畅销品牌以及车型的类别、价格等方面,分析了印度汽车市场的现状,并与我国汽车市场做了简单对比。
今天,我们就继续深入,看看印度市场上最畅销的那些车型,具体都是怎样的产品。和我国相比,印度主流车型的产品力,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森拿
印度主销的廉价车,配置到底有多低?
过去二十年里,我国的汽车市场,不论规模还是成熟度,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和欧美日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车市价格,特别是进口豪华车价格依然偏高、而安全、动力方面的表现,也略有差距,但是和印度、巴西、东南亚这样的发展中地区相比,我国的汽车市场,实际上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以至于现在看到印度,我们仿佛有了回到二十年前的感觉。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否会对自己身处中国市场,感到一丝幸运呢?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为什么很多印度人坚称“印度制造”比“中国制造”质量好
有外国人在美版问答Quora上问:“为什么很多印度人坚称‘印度制造’比‘中国制造’质量好?”很多了解情况的网民给了他答案,摘要如下。

网民:Amit K Namdeo
这绝对是100%正确的,印度制造的产品质量更好。
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制造产品的专一性和专业性。
中国的公司生产各个领域的任何产品,但是没有人能精通每一个领域。
网民:Sudip Paudel
在产品具有相同价格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的质量要好得多。
然而,如果你把高价格的印度制造和低价格的中国制造进行比较,肯定是印度制造更好。让我们以手机为例,如果我们说售价10000卢比的Micromax(小编注:印度手机品牌)相比廉价的中国手机表现更好,那肯定没问题。但是如果你拿它和售价同是10000卢比的联想、华为、小米相比,那么印度同行的产品只是可怜的碎片。
㈨ 印度飞机和中国飞机哪个好
中国能生产制造接近逗芹宏美国水平的歼20隐身战机,还有大型运输机运20、大型客机C919、轰6等大型轰炸机,还有歼10、歼16、舰载机歼15等,尽首亮管与美国、俄罗斯还山册有较大差距,但远远超过印度的水平。
㈩ 中国与印度的各方面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毕冲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埋数漏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弯烂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着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着差距。
说实话印度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我认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1.当前中印两国经济不存在过多冲突。中国经济制造业较强,而印度经济软件和金融较强。根据马克思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也包括政治基础),军事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中印两国目前不存在太激烈的对立;
2.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主要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人民要先解决好衣食住行的问题(.印度人贫富差距世界第一,同一座城市,有人拥有直升机机坪。有人饿死,是地地道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目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而且各国都想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不希望被战争托住发展脚步。在这一点上,中印两国是相通的;
3.现代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国力。印度的GDP是中国的1/3,而军费开支是中国的几倍,长此以往,印度没准会像苏联一样倒在自己的枪口下。
4.虽然印度和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关系良好,但是和美国、韩国、日本加强关系的目的是牵制中国,想方设法让对方为自己火中取栗,可以说他们是同床异梦。至于俄罗斯就更有意思了,印俄双方是战略伙伴关系,但中印也是战略伙伴关系,如果中印之间出现不愉快,俄罗斯只能保持中立。一旦中印开战,作为印度宿敌的巴基斯坦一定会在印度后院放火,一个巴基斯坦印度都难以搞定,再加上中国,那就……
5.中印两国都是有核国家,双方虽然会相互防范,但双方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最多只是边境冲突,这就要看常规力量了,一般认为,中国常规力量强于印度;
6. 虽然目前中印边界印度占中国很多领土,但是制高点都在中国手上。一旦开战,印军将失去地利;
7.中国青藏铁路的修建,让内地与西藏的运输大大加强,一旦开战,中国将大量向西藏方向集结兵力、运输物资,这对我军作战十分有利(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原效应明显,在西藏养一个士兵是内地费用的五倍);
8.由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中国在西藏部署的战术武器对于印度来说就是战略武器,只此一项就能抵消印度工业十年的艰辛努力。(中国在西藏部署的火箭炮、中程导弹能轻易打到距中国边境500公里的印首都新德里,新疆的su30一个俯冲就能到达新德里)。;
9.由于当年对印反击战把印度打疼了,所以印度怀恨在心,就像我们对日本耿耿于怀一样。印度与中国攀比的心理非常严重,但是印度工业水平不高、办事拖沓世界第一(阿琼坦克研制了30年,还没有量产就要淘汰了),我认为这样一直下去,吃亏的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