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红芪和黄芪价格哪个贵
扩展阅读
爱尔兰电子产品在哪里买 2025-07-11 13:08:17
一个人的资源管理有哪些 2025-07-11 13:05:01

红芪和黄芪价格哪个贵

发布时间: 2022-04-14 19:53:25

Ⅰ 白芪丶黄芪、红芪三者的区别

一、来源不同 红芪:又叫“独根”,色红润,性温、味甘。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黄芪:色黄白,味甜,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荚膜黄芪的干燥根。二、产地不同 红芪仅产于甘肃,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三、药用上有所不同

红芪补气升阳功效明显, 图表止汗、托疮排版、利尿消肿之功效 ,自古与黄芪通用 , 但其原植物与黄芪同科不同属。

黄芪兼有升阳的作用,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但是,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白芪就是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

Ⅱ 红芪与黄芪哪个效果好

红芪和黄芪功效基本一样,都是补气虚的,两味中药的来源不太一样,用药量也不一样,红芪比黄芪的功效更好一点,更强一点,所以会贵一点,但是用药量不一样,根据医生说的按规定服药。

Ⅲ 黄芪和红芪主要区别,二者植物学分类上各属于什么属请各位好友给一指点,先谢谢了!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

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红芪——甘,温。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综上,黄芪与红芪,在药效和主治方面,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黄芪较常用,红芪使用不普遍。

物以稀为贵,红芪会稍稍贵一些。但对于入药治病而言,两者没有区别。

Ⅳ 开处方药黄芪的甚多鲜有红芪 它们的药性有区别还是价格问题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红芪——甘,温。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综上,黄芪与红芪,在药效和主治方面,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黄芪较常用,红芪使用不普遍。

物以稀为贵,红芪会稍稍贵一些。但对于入药治病而言,两者没有区别。

Ⅳ 红芪和黄芪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产地生境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红芪

红芪一般指多序岩黄耆,属蔷薇目、豆科、岩黄耆族、岩黄耆属、扁荚组、多序岩黄耆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不同

    1、红芪

    多年生草本,高100-120厘米。根为直根系,粗状,深长,外皮暗红褐色。茎直立,丛生,多分枝;枝条坚硬、无毛,稍曲折。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形或钝圆,通常具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高度一般不超出叶,花多数,花期7-8月,果期8-9月。

    2、黄芪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花期6-8月,果期7-9月。

    三、产地生境不同

    1、红芪

    分布于中国甘肃(六盘山和南部的山地)和四川西北部等。生长于山地石质山坡和灌丛、林缘等。

    2、黄芪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甘肃、四川和西藏等)。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阳坡及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

    Ⅵ 红芪要比黄芪贵很多倍,红芪的效果就一定比黄芪好吗

    黄芪和红芪在功效和适应症上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常用黄芪,黄芪应用不多。稀有的东西贵,而红芪贵一点。但是,这两种药没有区别。建议:此药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体虚、食少、便溏、中气下陷、慢性腹泻、脱肛、便血、体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肿、血虚萎黄、内热口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黄芪根黄芪是豆科黄芪或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两季挖,去掉须根和根头,晒干。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厚,表面为浅褐色或浅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向皱纹或沟槽。坚硬坚韧,不易折断,横截面呈纤维状、粉末状,皮黄白色,木质淡黄色,味微甜,嚼起来略有豆腥味。

    这是两者外观上的明显区别。此外,它们有相似的气味,咀嚼时都是甜的,略带豆腥味。黄芪和黄芪是“表亲”。中国药典最新版对黄芪和黄芪功效的描述也是如此。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郁结。红芪和黄芪是临床常用药,在西北地区较为常见。黄芪和红芪的化学成分相似,含有黄酮、多糖、皂苷、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和抗衰老的作用。虽然它们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含量有所不同。药理实验证明,红芪在防治气虚、血瘀、精子缺乏等免疫相关疾病方面略优于黄芪。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和发挥最佳疗效,应结合病情和药物经济学的需要来考虑。

    Ⅶ 红芪和黄芪有什么区别

    1、 外形颜色

    红芪,颜色红润,性温和、味甘。

    2、药用上都有所不同

    红芪补气升阳功效明显, 图表止汗、托疮排版、利尿消肿之功效 ,自古与黄芪通用 , 但其原植物与黄芪同科不同属。

    黄芪兼有升阳的作用,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但是,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3、 产地

    一般来说黄芪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宁夏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疏松,被成为”黄芪之乡“,也是千年药乡 。

    4、原料

    好的黄芪,每一片黄芪都有金盏银盆菊花心,没有经过硫熏。

    5、做工

    一般来说黄芪条上45度角斜切,药效更易溶于水,好的黄芪色泽新鲜,纹理清晰,切面紧致。

    (7)红芪和黄芪价格哪个贵扩展阅读:

    红芪

    红芪,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

    分布于甘肃六盘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地。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Ⅷ 红芪跟黄芪在功效上有没有什么区别

    红芪跟黄芪功效差不多,二者在临床应用上可等同使用。

    1、功效

    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红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2、主治:

    黄芪: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红芪: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3、性味归经:

    二者都是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

    (8)红芪和黄芪价格哪个贵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

    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

    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

    孕妇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黄芪。

    Ⅸ 红芪,黄芪是一样的吗功效方面.

    两者功效差不多。都是补气的,以家种的多见,野生的很少。市场上基本没有。都是两年生11月份采收。价格黄芪7元/kg红芪8元/kg.13919450398

    Ⅹ 红芪多少钱1克

    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目前市场售价为每克红芪人民币8.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