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避免日本式报价陷阱
在国际经济贸易谈判中,日本式报价是比较典型的报价战术之一。
日本式报价:一般做法是,将最低价格列在价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买主的兴趣,由于这种低价格一般是以对卖方最有利的结算条件为前提,并且这种低价格条件交易的各方面很难全部满足买方的需要,如果买方要求改变有关条件,那么卖方就会相应提高价格,因此买卖双方最后成交的价格,往往高于价格表中的价格,日本式的报价在面临众多外部对手时,是一种比较策略的报价方式,因为它一方面可以排斥竞争对手而将买主吸引过来,取得与其它卖主竞争中的优势和胜利;另一方面当其它卖主纷纷走掉时,买主原有的买方市场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是一个买主对一个卖主,从而可以坐下来慢慢地谈判,一点一点地把价格提上去。日本式报价与西欧式报价相比,虽有利于竞争,但就买方心理而言,一般人总习惯于价格由高到低,逐步降价,而不是相反。
要避免日本式报价的陷阱,关键做到两点:
1、自己要对产品和价格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心中有数就不会被表象迷惑了。
2、在最后下定单之前,不要轻易赶走任何一个卖主,货比三家,让他们互相制约牵制,买主就不会轻易被某个卖主控制了。
❷ 我才开始做日本代购,请问过来人,日本商品价格,我要在其基础上加价
相同商品应该有别人也在做,你不妨参考一下别的店的价格再定价,我觉得比较好。
❸ 做日本代购如何拿捏合理的价格
先到海代丝app把你想购买的商品价格查好,看一下利润再定价就好了,这个应用不错。
❹ 日本的物价为什么高得吓人
我的旅居地,在日本茨城县土浦市。这里农副产品较东京便宜些,电器、服装之类与东京并无显着差异。
我去日本在夏秋之交,当时在北京买一个5公斤的西瓜,是6元钱,在土浦超市同样大小的西瓜,要900日元,约合人民币67.5元,相当于北京西瓜价的11倍多。日本超市卖瓜果大都论个儿,不标分量,比如一个青森产苹果178日元,4个岩手产苹果498日元,一个猕猴桃98日元等等。西红柿很贵,一个并不很大的西红柿,有时标价100日元,3个中等大小的248日元,约当北京的15倍吧。一个圆白菜138日元,250克柿子椒100日元。
在市场上常看到中国货,但价格都低于日本产品。3头中国大蒜标价100日元,两头同样大小的日本大蒜却158日元。一袋中国姜和一袋日本姜都是100日元,可是日本姜只相当中国的三分之二。偶尔也有例外,茨城本地产大栗子500克380日元,而分量相当、个儿又小的“天津甘栗”498日元,这是因为“天津甘栗”是传统名牌产品,早就创出了牌子。
日本的肉食品主要是猪、牛、鸡肉和鱼、虾等海产品。猪肉片100克158日元,500克约合人民币59元。日产肥牛肉品质极好,价格也奇高,100克680日元或780日元,500克约当人民币255元或290多元。澳大利亚牛肉也很好,但价格便宜得多,100克298日元。也看到过100克208日元和120日元的便宜牛肉。鸡肉100克78日元,相当猪肉价的二分之一。
初秋时,10个鸡蛋150日元,约当北京鸡蛋价的四五倍。至中秋,涨到180至200日元。1000毫升纸装鲜牛奶,有158至198日元的不同价格,相当于北京牛奶价的2至2.6倍。
东京的公共汽车、地铁起价是160日元,相当于北京车票价(1元)的12倍、地铁票价(3元)的4倍。出租车起价为660日元,2公里以上加价,相当于北京出租车的5倍。在日本购买汽车,比北京便宜很多。一辆本田CRV,可属中档,230万日元,一辆本田Logo110万日元,分别相当于人民币17万和8万元。
在电信方面,日本国内电话3分钟30日元,国内平信80日元,明信片50日元,价格都较高。但是国际电信却非常便宜。打电话到中国,3分钟270日元,5分钟420日元,即每分钟90日元或84日元,合人民币6.7或6.3元。
日本的电器在世界上具有领风骚的地位,素以质优、精致着称。据说,日本各大电器公司每过半年就要推出新一代产品,因此电器商店也每过半年即于3月和9月减价销售。9月下旬我到筑波“石丸电气”商店正赶上特价销售,各种电器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价,如松下全自动洗衣机原价9.28万日元,特价8.68万,爱华25寸彩电原价3.68万日元,特价2.86万。就整体而言,日本电器的价格和北京电器的价格相差不多。
总的来看,东京地区的农副产品,除少数物品,一般相当于北京的三五倍至十几倍。日本服装、交通费、房价等,也大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房租奇高,相当于北京的几十倍至上百倍。电器,与北京的价格差不多。至于汽车、国际电话,都比北京便宜不少。
人们说日本物价高,是就比较值而言,意思是比中国高,比美国高。但是仅仅这样比还不够全面,要全面认识日本的物价,还必须联系日本人的工资收入来考察。去年初,日本《经济周刊》记者写文章说:日本制造行业的工人比美国同行的工资高出20%,比英国同行高出60%,中、老年白领阶层的收入比世界平均工资水平高出2倍。日本劳动省公布,去年4月,日本工人的平均工资为28.35万日元,前年夏季奖金为46.79万日元,冬季奖金为50.4万日元。去年的奖金如果仍依前年的水平计算,则日本工人的月收入为36.45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73万元。政府公务员、大学教授、科技人员、企业职员的工资收入,当然就高于工人。
即以工人的收入为例,假如我们某个人一月的工资、奖金收入为1000元,一个6元的西瓜,是他月收入的6‰,而900日元,是日本工人月收入的2.47‰,只相当于某人6‰的0.41倍。
所以,如果联系工资水平来看,日本的物价并不算高,和我们比较,反而比我们便宜不少。日本是发达国家,如果说我们的商品已经有供大于求的话,日本商品供大于求的程度当然远远高于我们,所以,和工资挂钩计算,它的物价更便宜是理所当然的事。
参考资料:自身经历
❺ 出口日本产品出货标准
摘要 1:就近原则,青梅鲜果不易保鲜,我们应尽量就近购买。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损失及运费。
❻ 为什么日本会通货膨胀得这么厉害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原因:第一,石油价格上涨。OPEC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1973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削减石油供应量,提高价格,日本是世界第2位石油消费国,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直接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扬。第二,日本列岛的改造。随着“列岛改造”的实施,土地投机席卷全国,投机的对象不断扩展到多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价格的上涨。第三,财政支出猛增。在放宽金融、货币供应大量增加情况下,投资增长,生产能力盲目扩张,拉动了价格的上涨。第四,全球性的通货膨胀。1973年,西方几个主要国家都出现了物价上涨,日本不能独善其身。
1979-1980: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OPEC这个卡特尔故伎重演,不过这一次国际油价上涨明显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物价的上涨幅度,其原因是:首先,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发生在总需求已经膨胀且在加速的时期,而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出现在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多余的生产能力和未被利用的劳动力在许多工业部门依然存在的时期。第二,由于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日本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采取了一些预防性措施。如日本银行迅速地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对付石油价格上涨。大藏省本拟在1979年采取温和的扩张预算计划被推迟到1980年,并采取了适当的紧缩财政政策,禁止管理部门提高价格、工会增加工资。由于没有像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时那样的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批发物价指数在1981年基本稳定下来。
1987-1990:投机逛潮.97-90年,日本人的财富上涨了三倍。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是因为日本国民并不是主要把钱用在消费上,而是投到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上.日本股市进入疯狂状态.1990年,日元、债券、股票同时贬值,泡沫开始破灭.自此以后,日本经济始终在走下坡路,进入10年漫长衰退期.
❼ 日本人在自己国家买东西是如何讨价还价(或砍价)的
日本没有讨价还价这种习惯 ,因为这是不礼拜对人的不尊重,不会像中国那样。
我所见到的只有早上的海鲜鱼市场有,这只是属于极少数的了。
❽ 日本鸡腿批发价每公斤50元,导致日本物价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鸡肉是日本民众喜爱的国民食材。据统计,日本民众每年人均消费鸡肉接近14公斤,是牛肉的两倍以上。据最新消息,日本鸡腿批发价每公斤50元引起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