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和沙俄打石油战,美国受伤,能扛得住吗
沙特拉着俄罗斯打石油战,表面美国损失最大,其实可能是美国阴谋
2020年是个不太平的年份。新冠疫情让制造业大量停工,服务业彻底歇业,非洲和西亚南亚的蝗灾,恐怕会造成很大的粮食减产,如今,沙特和俄罗斯搞出来的石油战,为世界提供更多石油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上了一把柴火。
两害相权取其轻,美国即便是用杀敌10000自损20000的自杀式袭击,俄罗斯也是扛不起的。
只是,这场斗争中,美国的企业最吃亏,中国的企业最占便宜!
这样的石油战,多打几次呢还是少打几次呢?
❷ 中途岛海战,如果美国打输了,美日之间接下来会如何
前言: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爆发,这是美国日本在太平洋上重要战役,双方投入了数十万兵力,战斗极为残酷。最近看到一个神论,说如果中途岛美军败了,日军就能封锁美国海域,轰炸美国本土的船坞,让美国没法发展海军。还说二战美国石油全是从中东买的,切断美国海外运输线,让美国没有石油可用,这逻辑怕是日本海军参谋都想不出来。下面分析一下,中途岛海战,美国打输了,会怎么样?
中途岛海战,美国打输了,不会改变二战结果,比起武器装备日军最欠缺的是战略战术思想的失败,还停留在战列舰为航母唱配角,而且日本国力始终是不如美国,日本攒了很多年的家底一把梭哈了打完了补充不上。另一边的老美越打越疯狂,估计政治家资本家还得感谢日本,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中途岛海战,美国可以输三次,最终还能赢日本,只是时间久点人死得更多一点,硬实力碾压。日本的目标不是打败美国只是为了求和,美国是要消灭日本,它有这个底气,因为国力放在那里。
❸ 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73年的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一开始,埃及人和叙利亚人两线出击,打了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但不久后战况逆转,以色列反占上风。
一场旗开得胜的战争最终以被迫停战告终,这让阿拉伯世界非常郁闷。坐拥石油的阿拉伯人决定,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从其他地方去获得。于是,欧佩克——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用石油做武器,抬高油价打击西方。这个办法果然比战争来得更有效,很快西方就承受不住了。
这时,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西蒙秘密地飞到了沙特,去见沙特的石油大臣,也是首任欧佩克秘书长,告诉他:你们想把油价打多高我们不管, 但是要想不让美国人与你们为敌,你们必须接受一个条件,就是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这位沙特的石油大臣与整个世界一样,对美国人这一招棋的深远机心并不了然,于是就一口答应了美国人的要求,从此,全世界的石油交易与美元挂钩,而美元的信用也就在此后40年里,牢牢地与全球的能源需求挂上了钩。
走到了这一步,美国人设计出的这个新型帝国渐渐开始显现出轮廓,这就是人类帝国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金融殖民帝国。美国人发现,比起当年德国人虎口夺食去争取一个国家的生存空间这种愚蠢做法来,更高明的办法,应该是通过让世人几乎觉察不到的方式,乖乖地让他们把手中财富交出来,而又不制造仇恨。要达此目的,没有比金融殖民更好的办法了,这办法可以把全世界都纳入美国的金融体系中,然后,像拧开自来水水龙头一样让财富滚滚流入美国人的口袋。 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战争?答曰:为了石油。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却不从伊拉克免费拉走一桶石油?美国普通百姓为什么也要和世人一道忍受高油价的煎熬?这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但是答案在本文的前面已经给出,就是全球的石油交易与美元挂钩。
当美国打下伊拉克时,首先出现的是什么情况?全球油价飙升。油价飙升,交易又以美元结算,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油价的飙升拉高了全球的美元需求,也就是说,美国人通过战争打出了全球的美元需求。打伊拉克战争之前,一桶石油38美元,打完了之后接近150美元,等于一场战争把美元的需求打高了近三倍。当全世界需要更多的美元去购买石油时,最高兴的当然除了产油国,就是美国政府了。因为这样一来,美国政府就能以给全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名义,开动印钞机,印刷更多的美元,而美国政府不是慈善家,不会白白把美元给你,你必须拿你的产品去换,从而再一次加入实物换绿纸的游戏。此时美国政府的印钞行为可以说名正言顺,而用不着像金融危机的今天,明目张胆也失信于人地在全世界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增发美元。
❹ 石油危机的对世界影响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10天,阿拉伯几个主要产油国宣布,将海湾地区石油价格提高17%。阿拉伯世界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而发动的石油战正式打响,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这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并对此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12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发动“斋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配合战争,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战争爆发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输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国际石油市场一片恐慌,标志着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开始。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短短三天,阿拉伯各产油国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给西方国家来了个措手不及。
1973年12月,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击了严重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当时,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200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门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闭。尼克松总统还下令降低总统专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
美国国会则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的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而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1978年12月,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到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顿,终于使油价创下每桶41美元的纪录,从而酿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致使尚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中恢复元气的世界经济再一次陷入大规模的严重经济危机。
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还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开发。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超过了欧佩克组织。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国还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尽管各国防范石油危机的意识日益增强,但石油危机仍然无法完全避免。1990年海湾战争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尽管由于国际间防止石油危机形成的机制日趋完善,但在能源需求和供给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石油危机的阴影仍然无法消除。“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紧要的战略问题。
❺ 如果中途岛海战,美国打输了,会怎么样
中途岛海战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在这一场战役后,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易手,从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改变为美国进入反攻阶段。
如果中途岛海战,日本取得了胜利,而美国战败,充其量会延缓战争结束的时间,并不会改变日本最终战败的结果。
在一场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长期战争中,综合实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基于这一点,在强大的美国面前,当时的日本根本就不堪一击。
在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之前,其实日美的关系还不错,美国希望通过战争大发军火财,在日本的战略物资中,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从美国进口,但是美国也明白,如果日本扩张太快一定会侵害其在太平洋上的权益。
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的主力航母只有4艘,而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一下子冒出上百艘航母,主力航母也有将近30艘,在这个数据下,日本即使完全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无法达到战果进一步扩大化的地步,一旦大西洋舰队开入太平洋,日本依然无法抵挡美国海军的打击。
当然,如果美国将大西洋舰队抽调一部分进入太平洋,也将对欧洲战场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拖延战争的节奏,当然,影响其实也没有那么大。
总体上来说,美军太平洋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以少胜多,甚至一战而重创日本海军主力,是美国所没有想到的惊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对日本来说幸运的是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要是再晚一点,日本很可能会像德国一样,被苏联和美国分区占领,也许今天的日本可能会是南日本,北日本两个国家了。
❻ 洛克菲勒燃起石油大战,为何对手不知不觉就没了
1871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市,经过几度淘汰,这里还剩下20多家炼油厂。而在这里,32岁的约翰·洛克菲勒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与合伙人成立的标准石油公司在这里与其他同行进行着激烈的角逐。
❼ 如果中途岛海战,美国打输了,历史会不会改变
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日美海军空军之间的军事平衡。日本的航空母舰数量和空军的数量仍均占优。
中途岛海战如果美国输了,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1、日美签订停火协议,日本称霸亚洲和太平洋,或者日俄以后再战,美国或许以后再次参战太平洋,二战形式将变得非常复杂,难以预测。
2、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再次组织进攻,最终击败日本,太平洋战争可能会晚两年左右结束。 综合来说第二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更大。如果只是逼退美军,那么美军还可以一战,未来有较大概率翻盘,但是如果日军在中途岛击沉美国全部航母,那太平洋战争美国必输无疑,丧失航母,意味着美国在太平洋将无险可守,美国本土将暴露在日本舰载机轰炸范围之内。
然后,参考日本轰炸,同时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基地也不会被切断,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将继续支持日本战争机器,西线战场,没有了制海权,美军将无法有力支援欧洲战场,整个二战形势都将沦为被动,战争就是这样,一片马蹄铁,都会改变整体局势,更何况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两个原子弹是投在英国或是苏联,法西斯国就真的统一欧洲了吗?那么多同盟国依然会寻找机会反抗德国,结果是一样的,有句话话说得好,正义可能会迟到,但它终究会来临。
首先,日本就没有能力占领夏威夷!即使灭掉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仍然无法占领夏威夷。 因为夏威夷有足够的陆基航空兵和防空体系。当初如果不是偷袭,日本的进攻会以惨败而告终! 即使如此,日本偷袭成功也马上就撤退了,而不是直接占领,原因是没这个能力。要不然当初就应该偷袭后直接占领,何必等到后面呢?
❽ 美国与俄罗斯的石油战争谁会赢
相对来说,俄罗斯要吃亏
因为美国现在可以控制大部分石油的走向,他自己的本土石油储备基本不用,而美国向中东国家购买石油不是按国际油价买的。美国的盟国要替美国承担很大的损失,而俄罗斯就不行了,盟友少,而且毕竟中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
❾ 美国因为石油发动战争打小国家,那小国家在打不过的前提下,能不能炸毁石油,同
有可能,伊拉克就曾经炸过油井,只不过是科威特的。